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的认知产生与思维发展往往是从提问开始的,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兴趣也是以问题为起点的。因此,提問常常被作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但要想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充分发挥提问的价值,教师需要所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主要立足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提问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提问 提问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031-02
纵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其明确指出,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精心地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以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为主,启迪学生的智慧,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而且,课标中的第四条建议也明确指出,教师要借助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有效的提问方式和技巧是实现提问价值的保证。对此,在本文中,我主要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1.线性递进式
所谓的线性递进式是指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能借助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新知内容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探究。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由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教师设计出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对此,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往往会在由易到难的原则指导下,利用线性递进式提问给予对学生加以启发。在线性递进式提问活动开展中,我往往会抓住新知教学的重难点,以此为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以《回忆我的母亲》这一内容教学为例,我将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将品读作者对母亲的感情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对母亲的形象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通过事例对母亲给予赞美,这说明作者对母亲有着何种情感呢?这篇文章中的儿子与母亲的情感是单向的吗?主要是什么呢?朱德为什么要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呢?母亲对他的一生发展有何影响呢?本文明明是在赞美母亲,为什么在第十四自然段却说我要博尽忠于我们的民族人民,尽忠于中国共产党呢?为什么对母亲的情感要上升到人民呢?对母亲的情感上升到人民层面,这种情感为什么不叫深化,而叫升华呢?……”在这样的围绕重点的提问活动开展中,在师生的问答中,学生不仅可以有效地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还可以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实现思维的发展。
2.条件设障式
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倘若教师能立足教学所需和学生的认知实际情况,设计出有干扰性的问题条件,可以使学生在认知冲突的引导下,对文本内容进行辨析,如此有利于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辨别能力以及对文本的鉴赏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条件设障式提问。我在实施条件设障式提问的时候,往往会向学生呈现与所阅读文本主题相似的文本内容,从横向上探寻设置条件性问题的内容,从纵向上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仍以《回忆我的母亲》这一内容教学为例,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向学生呈现了老舍《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结构、语言等方面对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异同点。在这样的对比分析中,学生的知识面不仅可以得到拓展,其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3.情境体验式
情境体验式是指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能利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将知识内容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及其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驱使下,能自主地体验、感悟文本内容,从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技能,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对此,我在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往往会立足现实情况向学生提出极具思考性的问题。以《藤野先生》这一内容教学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对这篇文章重新进行了定位,从德育角度设计问题,借此赋予其更好的意义。立足学生实际,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将从这篇文章中怎样认识一个人呢?那么,在结合本节课的知识之后,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去描绘一个人呢?我们可以向藤野先生学习什么呢?”在这样的极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问题驱使下,立足人物设置问题,以此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带问题的引导下,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人物魅力,进而在写人的过程中,实现所学知识的内化,由此实现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方式之外,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还会利用立体交叉提问方式向学生渗透多学科的问题,如此使学生多层面地问题进行探究。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对课堂提问给予充分的重视,设计有效的问题,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如线性递进式、条件设障式、情景体验式等将这些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在问题思考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家庆.初中语文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改进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6):39.
[2]杨连.巧用抓手,让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更有效[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8(05):74-76.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提问 提问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031-02
纵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其明确指出,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精心地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以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为主,启迪学生的智慧,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而且,课标中的第四条建议也明确指出,教师要借助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有效的提问方式和技巧是实现提问价值的保证。对此,在本文中,我主要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1.线性递进式
所谓的线性递进式是指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能借助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新知内容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探究。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由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教师设计出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对此,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往往会在由易到难的原则指导下,利用线性递进式提问给予对学生加以启发。在线性递进式提问活动开展中,我往往会抓住新知教学的重难点,以此为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以《回忆我的母亲》这一内容教学为例,我将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将品读作者对母亲的感情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对母亲的形象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通过事例对母亲给予赞美,这说明作者对母亲有着何种情感呢?这篇文章中的儿子与母亲的情感是单向的吗?主要是什么呢?朱德为什么要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呢?母亲对他的一生发展有何影响呢?本文明明是在赞美母亲,为什么在第十四自然段却说我要博尽忠于我们的民族人民,尽忠于中国共产党呢?为什么对母亲的情感要上升到人民呢?对母亲的情感上升到人民层面,这种情感为什么不叫深化,而叫升华呢?……”在这样的围绕重点的提问活动开展中,在师生的问答中,学生不仅可以有效地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还可以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实现思维的发展。
2.条件设障式
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倘若教师能立足教学所需和学生的认知实际情况,设计出有干扰性的问题条件,可以使学生在认知冲突的引导下,对文本内容进行辨析,如此有利于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辨别能力以及对文本的鉴赏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条件设障式提问。我在实施条件设障式提问的时候,往往会向学生呈现与所阅读文本主题相似的文本内容,从横向上探寻设置条件性问题的内容,从纵向上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仍以《回忆我的母亲》这一内容教学为例,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向学生呈现了老舍《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结构、语言等方面对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异同点。在这样的对比分析中,学生的知识面不仅可以得到拓展,其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3.情境体验式
情境体验式是指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能利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将知识内容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及其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驱使下,能自主地体验、感悟文本内容,从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技能,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对此,我在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往往会立足现实情况向学生提出极具思考性的问题。以《藤野先生》这一内容教学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对这篇文章重新进行了定位,从德育角度设计问题,借此赋予其更好的意义。立足学生实际,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将从这篇文章中怎样认识一个人呢?那么,在结合本节课的知识之后,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去描绘一个人呢?我们可以向藤野先生学习什么呢?”在这样的极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问题驱使下,立足人物设置问题,以此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带问题的引导下,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人物魅力,进而在写人的过程中,实现所学知识的内化,由此实现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方式之外,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还会利用立体交叉提问方式向学生渗透多学科的问题,如此使学生多层面地问题进行探究。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对课堂提问给予充分的重视,设计有效的问题,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如线性递进式、条件设障式、情景体验式等将这些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在问题思考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家庆.初中语文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改进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6):39.
[2]杨连.巧用抓手,让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更有效[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8(05):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