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明引诗词增添文采
明引,即学生在理解诗词句意的前提下,把经典诗词大胆地、原封不动地引入文中,让文章显得文采斐然。我把它归纳为直引和嵌引:
1.直引。这是最常用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即把整句诗原封不动地搬入文章当中。我国的古典诗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中的名句浩如烟海,直接引用诗词入文,可以借古义表达现代的情感,如“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简单的十四个字就把对朋友的祝福表达得淋漓尽致了。只要学生在理解古典诗词的意义上,稍稍动脑,经过教师的指导后,就能学会引用古诗词并写出精彩片段。有一次作文课,当我读了一个引用诗词的小片段之后,课堂一下就热闹起来了,有学生随堂就开始动笔写小作文,小作文中现学现用地直接引用诗词:“我怀念我的家乡,那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盼望,那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期盼,那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坦然”,虽然这一片段用词并不完善,但作为随堂所写的文章片段,还是有值得观看的地方。
2.嵌引。只引用诗句中的某些词,不改变其意,叫嵌引。一个学生在题目为《理想》的作文原文是“我没有才,也没有财,可是我会做我自己,我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成就人生!”这段文字从内容上讲没有什么大毛病,却显得立意不足和太小气。经过我的引导后,学生修改成这样:“虽然没有天生我才的气势,却也不会摧眉折腰;即使不能大庇天下寒士,却也绝不会独善其身,我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努力走向辉煌的人生!”,一小段文字的嵌引足见学生的阅读储备和写作功底。
二、暗引诗词营造意境
暗引诗词,就是对诗词的间接引用。我们常说:水至清则无鱼。作文也如此,有时候,间接地把诗词引入文章中,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般来说,暗引诗词有仿用和化用两种:
1.仿用。仿用是有条件的:首先,写作的学生本身具有仿写的能力;其次,仿写的诗词能恰当地表情达意。一位学生在写毕业回忆时这样仿用诗词:“常记九中日暮,紫藤花下散步。兴尽晚回家,遇见老师祝福。再见,再见,何日再能相见!”这是仿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虽然文字并不“高大上”,却能把对母校的怀念、师生间的情谊恰当地表达出来,是仿用成功的一例;再如另一位学生仿用的是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上阙:“老夫聊发读书狂,左语文,右数学。政治历史,一夜背光光。为报师恩拼中考,上考场,考高分。”这一段文字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幽默地写出了中考前的紧张拼搏。因此,仿用到位也可以让作文很“出彩”。
2.化用。化用是对诗词的委婉引用,将诗词融为自己语言的一部分,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围绕文章主题,进行表情达意。教师引导学生化用诗词的内容、典故等等,以已之意,融他人之境,同样可以写出精彩的作文。一位学生在作文《我想要的友情》当中这样写:“你问我韶关下雨了吗?下了。绵绵的春雨一直不停地下。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那时候,我想我会和你一起秉烛夜谈,静静的夜里,和你说说我们一起成长的故事。可是,现在我只能告诉你:韶关下雨了。”学生的这段文字缠绵悱恻,明显是化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的意境,诉自已的情感,这样的作文不仅倍显文采,还让人感受到情意的真切,深深地打动了老师的心。
化用诗词可以成段,也可以成篇,有点趋近于散文的创作。王国维曾说:“古能成大事者必经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引用有个过程,化用诗词也许正是引用的第三阶段,因为它极考验学生诗词积累量、理解能力和写作的功力。另外学生要注意的是,化用诗词一要对诗词理解透彻,二要忠于诗词原意,才能是真正的把诗词“为我所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而写作是一个不断累积、不断感悟的过程,在写过程中恰当地引用诗词能增强文采和意蕴,让好诗好词入文来!
明引,即学生在理解诗词句意的前提下,把经典诗词大胆地、原封不动地引入文中,让文章显得文采斐然。我把它归纳为直引和嵌引:
1.直引。这是最常用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即把整句诗原封不动地搬入文章当中。我国的古典诗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中的名句浩如烟海,直接引用诗词入文,可以借古义表达现代的情感,如“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简单的十四个字就把对朋友的祝福表达得淋漓尽致了。只要学生在理解古典诗词的意义上,稍稍动脑,经过教师的指导后,就能学会引用古诗词并写出精彩片段。有一次作文课,当我读了一个引用诗词的小片段之后,课堂一下就热闹起来了,有学生随堂就开始动笔写小作文,小作文中现学现用地直接引用诗词:“我怀念我的家乡,那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盼望,那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期盼,那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坦然”,虽然这一片段用词并不完善,但作为随堂所写的文章片段,还是有值得观看的地方。
2.嵌引。只引用诗句中的某些词,不改变其意,叫嵌引。一个学生在题目为《理想》的作文原文是“我没有才,也没有财,可是我会做我自己,我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成就人生!”这段文字从内容上讲没有什么大毛病,却显得立意不足和太小气。经过我的引导后,学生修改成这样:“虽然没有天生我才的气势,却也不会摧眉折腰;即使不能大庇天下寒士,却也绝不会独善其身,我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努力走向辉煌的人生!”,一小段文字的嵌引足见学生的阅读储备和写作功底。
二、暗引诗词营造意境
暗引诗词,就是对诗词的间接引用。我们常说:水至清则无鱼。作文也如此,有时候,间接地把诗词引入文章中,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般来说,暗引诗词有仿用和化用两种:
1.仿用。仿用是有条件的:首先,写作的学生本身具有仿写的能力;其次,仿写的诗词能恰当地表情达意。一位学生在写毕业回忆时这样仿用诗词:“常记九中日暮,紫藤花下散步。兴尽晚回家,遇见老师祝福。再见,再见,何日再能相见!”这是仿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虽然文字并不“高大上”,却能把对母校的怀念、师生间的情谊恰当地表达出来,是仿用成功的一例;再如另一位学生仿用的是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上阙:“老夫聊发读书狂,左语文,右数学。政治历史,一夜背光光。为报师恩拼中考,上考场,考高分。”这一段文字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幽默地写出了中考前的紧张拼搏。因此,仿用到位也可以让作文很“出彩”。
2.化用。化用是对诗词的委婉引用,将诗词融为自己语言的一部分,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围绕文章主题,进行表情达意。教师引导学生化用诗词的内容、典故等等,以已之意,融他人之境,同样可以写出精彩的作文。一位学生在作文《我想要的友情》当中这样写:“你问我韶关下雨了吗?下了。绵绵的春雨一直不停地下。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那时候,我想我会和你一起秉烛夜谈,静静的夜里,和你说说我们一起成长的故事。可是,现在我只能告诉你:韶关下雨了。”学生的这段文字缠绵悱恻,明显是化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的意境,诉自已的情感,这样的作文不仅倍显文采,还让人感受到情意的真切,深深地打动了老师的心。
化用诗词可以成段,也可以成篇,有点趋近于散文的创作。王国维曾说:“古能成大事者必经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引用有个过程,化用诗词也许正是引用的第三阶段,因为它极考验学生诗词积累量、理解能力和写作的功力。另外学生要注意的是,化用诗词一要对诗词理解透彻,二要忠于诗词原意,才能是真正的把诗词“为我所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而写作是一个不断累积、不断感悟的过程,在写过程中恰当地引用诗词能增强文采和意蕴,让好诗好词入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