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好词入文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wanjiang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明引诗词增添文采
   明引,即学生在理解诗词句意的前提下,把经典诗词大胆地、原封不动地引入文中,让文章显得文采斐然。我把它归纳为直引和嵌引:
   1.直引。这是最常用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即把整句诗原封不动地搬入文章当中。我国的古典诗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中的名句浩如烟海,直接引用诗词入文,可以借古义表达现代的情感,如“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简单的十四个字就把对朋友的祝福表达得淋漓尽致了。只要学生在理解古典诗词的意义上,稍稍动脑,经过教师的指导后,就能学会引用古诗词并写出精彩片段。有一次作文课,当我读了一个引用诗词的小片段之后,课堂一下就热闹起来了,有学生随堂就开始动笔写小作文,小作文中现学现用地直接引用诗词:“我怀念我的家乡,那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盼望,那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期盼,那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坦然”,虽然这一片段用词并不完善,但作为随堂所写的文章片段,还是有值得观看的地方。
   2.嵌引。只引用诗句中的某些词,不改变其意,叫嵌引。一个学生在题目为《理想》的作文原文是“我没有才,也没有财,可是我会做我自己,我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成就人生!”这段文字从内容上讲没有什么大毛病,却显得立意不足和太小气。经过我的引导后,学生修改成这样:“虽然没有天生我才的气势,却也不会摧眉折腰;即使不能大庇天下寒士,却也绝不会独善其身,我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努力走向辉煌的人生!”,一小段文字的嵌引足见学生的阅读储备和写作功底。
   二、暗引诗词营造意境
   暗引诗词,就是对诗词的间接引用。我们常说:水至清则无鱼。作文也如此,有时候,间接地把诗词引入文章中,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般来说,暗引诗词有仿用和化用两种:
   1.仿用。仿用是有条件的:首先,写作的学生本身具有仿写的能力;其次,仿写的诗词能恰当地表情达意。一位学生在写毕业回忆时这样仿用诗词:“常记九中日暮,紫藤花下散步。兴尽晚回家,遇见老师祝福。再见,再见,何日再能相见!”这是仿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虽然文字并不“高大上”,却能把对母校的怀念、师生间的情谊恰当地表达出来,是仿用成功的一例;再如另一位学生仿用的是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上阙:“老夫聊发读书狂,左语文,右数学。政治历史,一夜背光光。为报师恩拼中考,上考场,考高分。”这一段文字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幽默地写出了中考前的紧张拼搏。因此,仿用到位也可以让作文很“出彩”。
   2.化用。化用是对诗词的委婉引用,将诗词融为自己语言的一部分,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围绕文章主题,进行表情达意。教师引导学生化用诗词的内容、典故等等,以已之意,融他人之境,同样可以写出精彩的作文。一位学生在作文《我想要的友情》当中这样写:“你问我韶关下雨了吗?下了。绵绵的春雨一直不停地下。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那时候,我想我会和你一起秉烛夜谈,静静的夜里,和你说说我们一起成长的故事。可是,现在我只能告诉你:韶关下雨了。”学生的这段文字缠绵悱恻,明显是化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的意境,诉自已的情感,这样的作文不仅倍显文采,还让人感受到情意的真切,深深地打动了老师的心。
   化用诗词可以成段,也可以成篇,有点趋近于散文的创作。王国维曾说:“古能成大事者必经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引用有个过程,化用诗词也许正是引用的第三阶段,因为它极考验学生诗词积累量、理解能力和写作的功力。另外学生要注意的是,化用诗词一要对诗词理解透彻,二要忠于诗词原意,才能是真正的把诗词“为我所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而写作是一个不断累积、不断感悟的过程,在写过程中恰当地引用诗词能增强文采和意蕴,让好诗好词入文来!
其他文献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一定发展的教学策略。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   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俗话说:
期刊
为了“打造幸福文化,创建高效课堂”,我校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本次教学改革以“导学案”为载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增进教学效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实行了“五步教学法”,运用这种教学法两年以来,确实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但是也有不足的方面,下面我就导学案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导学案的优势 
期刊
一、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首先要有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的勇气。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一般学生总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在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   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因此教师应树立以生为
期刊
作文教学在初中教学中占据着突出位置,作文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总体成效。然而,不少执教者由于未能准确把握教学过程中施教对象的心理特征,加之教学方法操作失当,因而尽管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苦心耕耘,多方尝试,但仍感收效甚微。作文教学无形中成了语文教改的一大难点和焦点。本文拟结合笔者多年的写作教学经验,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影响初中作文教学效能的种种心理因素进行一番剖析。   (一)作文训练中负性
期刊
长征,地球上的红飘带。   这个飘带曾经映红了山川,照亮了心灵,但是时至今日,学生却无法真正感受到“红”的力量,无法理解长征的真正内涵。   在讲《七律 长征》时,学生说不出赤水如何四渡,金沙江如何巧渡;在讲《老山界》时,学生不理解“少数民族的误解”;在讲《长征剧本》时,面对长征路上发生的一幕幕故事、一场场战役、一桩桩事件,更是知之甚少。   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长征,融自己于那个
期刊
初中生,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它容纳着许多梦想与渴望,承载着无数的心酸和眼泪。我坚持让我的学生每人每周写一篇周记,周记的范围、题材、文体不限,只要是学生感兴趣,想写的事,想说的话都可以写,字数一般300字以上。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写周记是较好的途径之一,它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世界上最感人的作品往往是作者的内心独白,一篇篇周记写下了青春的誓言,留下了青春的热情,录下了青春
期刊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幼时便知这是赞美老师的诗句。当理想成真时,作为一位普通的乡镇教师,我以自己的努力践行了就业时的承诺。今年我又因为领导的信任继续担任九年级的班主任,作为一名女班主任,我深感身上的担子艰巨,时刻告诫自己要不断努力,时刻告诫自己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使他们走好初中生涯的第一步,成为德才兼备的学生,使自己成为他们人生之路的领路人,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实
期刊
当下“课堂改革”可谓是教育界的一个炙手可热的新词,几乎所有的学都在展开课堂改革,探索各种教学模式。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许市中学的“五环渐进”式教学模式,一拨又一拨的成功模式刺激着各级领导的神经。于是,不断的派遣自己的教师奔赴各地开展一轮又一轮如火如荼的学习高潮,期望在自己领导的一方教育陈地上也能开出圣洁的课改之花,结出累累硕果。当然这个初
期刊
历来人们都称《水浒》是歌颂农民起义的赞歌,它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塑造了108个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的形象。尤其是对于男性,“及时雨”宋江,“行者”武松,“托塔天王”晁盖,等等。一个个英雄形象,早已深入了读者的心中,让读者对英雄人物产生各种膜拜。可是,在男性朋友热衷于《水浒》的同时,却少有女性喜欢看《水浒》,这是为什么呢?女性对于阅读,他们注重的是情感的体验,喜欢一部书,沉迷一部作品,很大的原因是内容能够
期刊
作为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古诗词的重要意义显然没有得到必要的凸现。或者说,至少在现实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古诗词受到的实际关注,与其应有的地位远不相符。由于现行的考试制度和显性的目标价值,古诗词的教学,在实践中通常被定位为朗读、背诵、理解和默写。表面的事实也可确凿表明:这样的教学应对现行语文考试中的各类诗词填空题,实可谓是“游刃有余”,只要教师勤于督促,再稍加研究考试,几乎没有哪个空能够难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