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是高中教学体系当中的一个重点学科,也是转变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一个主要阵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卷面解答能力,还需要加强对学生道德水准的关注与提高,在大力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转变错误的思想观念,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获得身心健康的成长。因此,如何利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提高德育的效果,成为目前高中教育中非常关注的一个课题。文章首先对高中生思想品德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一、目前高中生在思想品德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要先对高中生的思想品德情况进行准确了解,这样才可以让德育的渗透更加有方向、有目标,才可以将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作用更全面地发挥出来。通过对目前高中生的调查发现,他们还存在如下几点思想品德问题:
1.高中学生在思想观念上过于偏激
在现在社会中,金钱观念充斥着整个社会,学生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便会受到此种观念的影响。如果长期处于此种生活环境中,那么学生的思维观念也会体现出金钱至上的特点。此外,现今社会也是网络社会,虽然网络的便利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网络信息缺乏安全防护机制,这就导致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而高中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但由于还未完全成型,所以在信息判断和辨别的过程中难以进行准确判断,同时还会由于自身的抵抗力不足,从而使他们的思想受到不利信息和极端思想的冲击与影响,最终导致高中生产生偏激的思想观念。
2.价值判断的标准有失偏颇
从现在社会中的人来看,通常有较多社会资源的人,社会地位以及话语权普遍较高,引起了学生的羡慕、崇拜。在此种社会现象下,很多学生的思维观念就会受到影响,认为社会地位是衡量一个人标准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所以对于社会中地位较高的人,也会认为他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正确的。如果在此种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在价值判断的过程中就出现有失偏颇的问题,也就是倾向于强者,不利于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中的信息不仅丰富而且更新极快,对于社会中出现的一些极端新闻事件,往往在极短时间内就能够被大众所了解到,而对于这些极端新闻事件的评论,人们习惯将自己的观点在网络中进行表达,在表达的观点之中,大多数人的猜想都是一样的。而高中生在思考这些极端新闻事件的过程中,其思维观念就会受到这些观点的影响,从而形成与他人一样的观点,也就是大多数人认为对的观点,高中生就会认为这个观点肯定是正确的,“我只要和大家保持一样的想法就行了。”但是在多数情况下,网络信息编纂者为了让自己的观点引发大家的共鸣,让大家积极去讨论自己的文章,有时会对真实事件歪曲描述从而激化矛盾,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之下,学生的道德观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观念与行为出现偏差
高中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理论认知,很多学生背诵了大量与道德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在真正生活中践行,或者在生活中遇到类似于学习理论知识相关情境时,不知道该如何做。一方面现今社会中“碰瓷”事件的发生,在越来越多人上当受骗之后,他们认为做好事并没有好的回报,反而还会被人误会、诬陷、辱骂等,在此种社会背景下,很多家长都告诉学生不要去管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所以很多学生在生活中也是这么做的,尽管思想中已经知道这件事情该如何做,但实践中却不敢践行,这就会导致学生观念与行为出现偏差,十分不利于学生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质的提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可行性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绝不是随意提出的,而是有极强的可行性,下面就据此来作分析。
1.由政治学科的特性决定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有大量关于思想教育的素材,这本身就是德育的重要素材,为德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在其“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人文、社会学习领域其他科目的教学相互支撑,与学校其他各项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所以,德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是十分可行的。
2.由当前的教育背景所决定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延续的不再是传统的重视知识教育的理念,而是注重德育与知识教育并重,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学科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把握德育的重要任务,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获得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正确训练,在这样全面的教育和引導下,才可以将教育培育符合现代社会建设高素质人才的作用发挥出来。
所以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作为任何学科的教育者,都需要将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要做好对自己所教学科德育素材和资源深层次挖掘和灵活利用,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指明方向。尤其是身为一名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者,本身就肩负着较强的育人职责,更需要顺应当下教育的德育要求,在教学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德育渗透的教育目的。
所以,无论是从政治学科的特性来说,还是从当前的教育背景来说,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都是十分必然的一种选择,需要引起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高度重视。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1.设置丰富的教学目标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每一节课之前,都必须要做好教学目标的设置工作,也只有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学才会有清晰的方向。在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虽然教师也有设置教学目标教学环节,但是其教学目标不是十分完整,所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除了要重视知识目标的设置外,还需要设置价值观目标和情感目标,通过完善教学目标的方式,为德育渗透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价值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设计不是随意性的,必须要紧紧贴近知识目标,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基础上,非常自然地进入到价值目标和情感目标之中,在这样顺其自然的德育过程中,才可以真正取得理想的德育渗透效果,避免教师过于刻意德育而引发学生反感的问题发生。
价值目标和情感目标除了要紧紧贴近知识目标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特点以及实际问题的了解,在准确分析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找到有效的德育引导方法和技巧,这样才可以在不断的引导中,逐渐改变学生错误的观点和价值观,避免刻板僵硬的灌输方式给学生带来的不适应。
2.扩展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虽然是一门涉及范围较广的学科,但是教材内容通常比较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扩展,如此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从而能够根据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达到提高学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以及让学生做出正确反应、确立正确观念的德育目标。
另外,教师在不断扩展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正确知识会越来越多,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三观”,还能够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世界,促使学生辨识能力的提高。
3.增加活动开展机会
教师要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取得理想的德育渗透效果,除了需要丰富教学目标以及扩展教学内容外,还需要注重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这样才可以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正确地判断和选择。
在丰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以从丰富教学手段入手,也就是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延伸出更多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达成德育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提升自身的践行能力,这样就可以在不断的实践中,达成对学生思想完善和升级的目的。
首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入有效的教学手段,借助教学手段完成德育渗透任务。比如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这些对于德育目标的达成十分有利。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段视频,内容是奔驰漏油事件,在学生观看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4S店以及客户的处理方式是否合理。在最开始分析时,学生可能找不到切入点,此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从道德以及利益两个方面来分析,这样学生在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就可以获得正确的观点和思想。另外,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辩论,在辩论中不断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驳斥对方的观点。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会对知识进行理解与灵活运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及时分析学生们讨论与辩论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引导,真正帮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三观”。
其次,在开展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抽出课下时间,将学生带领到社会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在践行理论知识时获得的快乐感,进而强化德育渗透的效果。比如教師可以将学生带到养老院,真实帮助老年人做一些事情,而在做完这些事情之后,老年人会给出积极的反馈,会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必要性以及乐趣。这样学生在后续的社会生活中,就会越来越愿意参与各类社会公益类活动,而在不同公益类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学生对自身学习理论知识以及思想的践行效果会越来越理想,这样就能够彻底解决学生观念与行为中出现的偏差,提高德育效果。
综上所述,德育是学科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要对高中生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在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品德产生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的完善、教学内容的扩展以及教学活动的增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提高德育效果的同时,全面提高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质量。
一、目前高中生在思想品德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要先对高中生的思想品德情况进行准确了解,这样才可以让德育的渗透更加有方向、有目标,才可以将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作用更全面地发挥出来。通过对目前高中生的调查发现,他们还存在如下几点思想品德问题:
1.高中学生在思想观念上过于偏激
在现在社会中,金钱观念充斥着整个社会,学生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便会受到此种观念的影响。如果长期处于此种生活环境中,那么学生的思维观念也会体现出金钱至上的特点。此外,现今社会也是网络社会,虽然网络的便利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网络信息缺乏安全防护机制,这就导致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而高中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但由于还未完全成型,所以在信息判断和辨别的过程中难以进行准确判断,同时还会由于自身的抵抗力不足,从而使他们的思想受到不利信息和极端思想的冲击与影响,最终导致高中生产生偏激的思想观念。
2.价值判断的标准有失偏颇
从现在社会中的人来看,通常有较多社会资源的人,社会地位以及话语权普遍较高,引起了学生的羡慕、崇拜。在此种社会现象下,很多学生的思维观念就会受到影响,认为社会地位是衡量一个人标准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所以对于社会中地位较高的人,也会认为他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正确的。如果在此种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在价值判断的过程中就出现有失偏颇的问题,也就是倾向于强者,不利于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中的信息不仅丰富而且更新极快,对于社会中出现的一些极端新闻事件,往往在极短时间内就能够被大众所了解到,而对于这些极端新闻事件的评论,人们习惯将自己的观点在网络中进行表达,在表达的观点之中,大多数人的猜想都是一样的。而高中生在思考这些极端新闻事件的过程中,其思维观念就会受到这些观点的影响,从而形成与他人一样的观点,也就是大多数人认为对的观点,高中生就会认为这个观点肯定是正确的,“我只要和大家保持一样的想法就行了。”但是在多数情况下,网络信息编纂者为了让自己的观点引发大家的共鸣,让大家积极去讨论自己的文章,有时会对真实事件歪曲描述从而激化矛盾,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之下,学生的道德观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观念与行为出现偏差
高中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理论认知,很多学生背诵了大量与道德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在真正生活中践行,或者在生活中遇到类似于学习理论知识相关情境时,不知道该如何做。一方面现今社会中“碰瓷”事件的发生,在越来越多人上当受骗之后,他们认为做好事并没有好的回报,反而还会被人误会、诬陷、辱骂等,在此种社会背景下,很多家长都告诉学生不要去管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所以很多学生在生活中也是这么做的,尽管思想中已经知道这件事情该如何做,但实践中却不敢践行,这就会导致学生观念与行为出现偏差,十分不利于学生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质的提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可行性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绝不是随意提出的,而是有极强的可行性,下面就据此来作分析。
1.由政治学科的特性决定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有大量关于思想教育的素材,这本身就是德育的重要素材,为德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在其“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人文、社会学习领域其他科目的教学相互支撑,与学校其他各项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所以,德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是十分可行的。
2.由当前的教育背景所决定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延续的不再是传统的重视知识教育的理念,而是注重德育与知识教育并重,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学科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把握德育的重要任务,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获得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正确训练,在这样全面的教育和引導下,才可以将教育培育符合现代社会建设高素质人才的作用发挥出来。
所以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作为任何学科的教育者,都需要将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要做好对自己所教学科德育素材和资源深层次挖掘和灵活利用,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指明方向。尤其是身为一名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者,本身就肩负着较强的育人职责,更需要顺应当下教育的德育要求,在教学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德育渗透的教育目的。
所以,无论是从政治学科的特性来说,还是从当前的教育背景来说,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都是十分必然的一种选择,需要引起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高度重视。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1.设置丰富的教学目标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每一节课之前,都必须要做好教学目标的设置工作,也只有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学才会有清晰的方向。在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虽然教师也有设置教学目标教学环节,但是其教学目标不是十分完整,所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除了要重视知识目标的设置外,还需要设置价值观目标和情感目标,通过完善教学目标的方式,为德育渗透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价值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设计不是随意性的,必须要紧紧贴近知识目标,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基础上,非常自然地进入到价值目标和情感目标之中,在这样顺其自然的德育过程中,才可以真正取得理想的德育渗透效果,避免教师过于刻意德育而引发学生反感的问题发生。
价值目标和情感目标除了要紧紧贴近知识目标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特点以及实际问题的了解,在准确分析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找到有效的德育引导方法和技巧,这样才可以在不断的引导中,逐渐改变学生错误的观点和价值观,避免刻板僵硬的灌输方式给学生带来的不适应。
2.扩展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虽然是一门涉及范围较广的学科,但是教材内容通常比较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扩展,如此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从而能够根据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达到提高学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以及让学生做出正确反应、确立正确观念的德育目标。
另外,教师在不断扩展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正确知识会越来越多,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三观”,还能够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世界,促使学生辨识能力的提高。
3.增加活动开展机会
教师要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取得理想的德育渗透效果,除了需要丰富教学目标以及扩展教学内容外,还需要注重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这样才可以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正确地判断和选择。
在丰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以从丰富教学手段入手,也就是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延伸出更多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达成德育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提升自身的践行能力,这样就可以在不断的实践中,达成对学生思想完善和升级的目的。
首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入有效的教学手段,借助教学手段完成德育渗透任务。比如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这些对于德育目标的达成十分有利。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段视频,内容是奔驰漏油事件,在学生观看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4S店以及客户的处理方式是否合理。在最开始分析时,学生可能找不到切入点,此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从道德以及利益两个方面来分析,这样学生在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就可以获得正确的观点和思想。另外,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辩论,在辩论中不断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驳斥对方的观点。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会对知识进行理解与灵活运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及时分析学生们讨论与辩论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引导,真正帮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三观”。
其次,在开展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抽出课下时间,将学生带领到社会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在践行理论知识时获得的快乐感,进而强化德育渗透的效果。比如教師可以将学生带到养老院,真实帮助老年人做一些事情,而在做完这些事情之后,老年人会给出积极的反馈,会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必要性以及乐趣。这样学生在后续的社会生活中,就会越来越愿意参与各类社会公益类活动,而在不同公益类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学生对自身学习理论知识以及思想的践行效果会越来越理想,这样就能够彻底解决学生观念与行为中出现的偏差,提高德育效果。
综上所述,德育是学科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要对高中生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在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品德产生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的完善、教学内容的扩展以及教学活动的增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提高德育效果的同时,全面提高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