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乙己》是鲁教版初中语文中的一篇小说,也是鲁迅先生鞭挞封建科举制度和社会制度的经典之作。以往,对于经典作品的教学,我常常是硬生生地把学生拉到我预设的轨道上来,而学生由于参与被动,往往无法真正走进人物、领悟文本。再次执教此文时,我重新研究教材和学生特点,寻找恰当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一次次独立深入地阅读文本,让他们的思维科学地发散去、适机地聚拢来,酣畅地享受着学习之乐,既培养了能力,又亲近了文学。
授课之先,我特意设置了一项预习导学作业:据说在近一个世纪前,在浙江绍兴有个叫鲁镇的地方,有个人叫孔乙己,他可算得上一位“名人”。假若你是一位学者,要参加一次关于孔乙己的新闻研讨会,对他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价,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对他进行评价?请大家细致阅读文章,还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帮助自己做好准备。对于阅读中的收获与困惑,请分类做好记录,我们将在课堂上举行一个小小研讨会,介绍孔乙己其人其事,畅谈同学们的观点看法,以期共享学习成果。
从学生上交的预习作业看,大部分学生很用心,对于人物的分析有理有据,初读文章取得了实效。
上课伊始,我并不忙着让学生交流成果,而是再作发动:老师从同学们的预习作业中看到了可喜的学习成果,但要举行一次研讨会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还需大家做更充分的准备。因为《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名作,我们的分析是要尊重原作、扣合文章内容的。同学们已对文章进行了初步解读,现在请大家围绕着“以恰当的方法,准确分析人物,理解文章主题”这一学习目标,调动阅读经验,更加深入地研读文本,高质量地完成关于孔乙己其人其事的研讨。
课堂学习氛围很好,学生身心非常投入。当同学们都沉浸于积极探讨中时,我趁机鼓励他们当众发言。因为学生的交流欲望正浓,兴致很高,所以班级研讨也就水到渠成了。
有同情孔乙己的学生早已迫不及待地来陈述自己的阅读感悟:孔乙己是个被封建科举制度给毁了的可怜的苦人。你看他那么穷,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整天只能穿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而且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人们只叫他的外号,谁都可以取笑他。他为了生活得好一点,就拼命读书,希望通过读书过上好日子,可惜他拼搏了半生也没考中,最后落得个悲惨下场。这不正说明他被科举制度给祸害了吗?(我心中不由暗暗赞叹:以往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点可不容易。而现在,学生竟然开始就能言简意赅地对人物进行比较恰当的评判。谁说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旦被调动起来,那可真是潜力巨大啊。)马上有同学反对:你说得太片面了,我认为他是自毁前程。你看他生性好吃懒做,又迂腐呆板,读了大半辈子书,就只会说“之乎者也”,只会问“茴”字有几种写法这样无聊浅薄的问题,他是个典型的寒号鸟式的人物,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最终落得那样的下场也在情理之中。很快又有同学进行反驳:你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过吗?一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倾尽了半生的精力去努力,他把读书当成改变自己穷困卑贱现状的出路,并执著于自己的选择,这有什么错?不是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说吗?何况,他靠替人抄书能改变自己的现状吗?课本上说,他很穷,但从不拖欠酒钱,还肯把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这说明他本性很善良。他付出那么多,却一无所获,不但没有得到一点名和利,连起码的人格尊严也失去了。当他为了守护最后的那点可怜的自尊,不得不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时,何尝不是一种悲壮呢?而当时的社会却没给予他一丁点温暖,甚至连一丝同情与理解也没有!酒店里所有的人,包括同为下层人的小伙计和短衣帮们,都只会嘲笑他!这样的社会能不让他绝望吗?他能不破罐子破摔吗?
学生们各抒己见,发言可谓精彩纷呈,而且分析得都有一定道理。看来,学生对人物的把握已经比较到位,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显然,刚才这名学生把孔乙己与古人进行比较,无意中偷换概念了。
于是,我适时点拨道:我们的这场研讨会虽然更像一次辩论会,但同学们确实从对文本的解读到语言表述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说明大家的阅读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但老师要特别说明一点: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虚构的一个人物,他是当时社会上一类人的代表,但他毕竟是一位文学形象。小说塑造人物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他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所以不能简单地将他与历史上的真人进行比较。何况,就算他自身有缺点,难道就要被社会遗弃吗?这正是鲁迅先生塑造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所在。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在教师引领下,首先走进文本,通过自己富有个性和人性味的解读来理解人物性格和主题,再走出文本,形成阅读能力。尽管他们的某些想法可能比较单纯甚至有些片面,但其思维既活跃发散,又不失慎密理性,整个学习过程既是积极投入的又是独立深入的。作为教师的我则成功地完成了导航任务。
这堂课让我感受到:语文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然后再引导学生走出来,让学生在这入出之间,去感受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进而把提高能力、主动发展内化为一种自觉的学习期待。这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也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学生若是长期成长在这样的课堂上,那么开阔思维、彰显个性、提升能力、完善人格就会成为必然,这原本也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教师的任务则是帮助学生把握好入出文本的度,而不是简单地把热闹却缺乏实效的课堂还给学生。所以,语文教师应以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去拓宽语文阅读教学的出口。当然,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研究教材、分析学生、驾驭课堂等综合素质必须不断提高,否则,教师自身的素质可能会成为制约课堂效率的瓶颈。
授课之先,我特意设置了一项预习导学作业:据说在近一个世纪前,在浙江绍兴有个叫鲁镇的地方,有个人叫孔乙己,他可算得上一位“名人”。假若你是一位学者,要参加一次关于孔乙己的新闻研讨会,对他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价,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对他进行评价?请大家细致阅读文章,还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帮助自己做好准备。对于阅读中的收获与困惑,请分类做好记录,我们将在课堂上举行一个小小研讨会,介绍孔乙己其人其事,畅谈同学们的观点看法,以期共享学习成果。
从学生上交的预习作业看,大部分学生很用心,对于人物的分析有理有据,初读文章取得了实效。
上课伊始,我并不忙着让学生交流成果,而是再作发动:老师从同学们的预习作业中看到了可喜的学习成果,但要举行一次研讨会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还需大家做更充分的准备。因为《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名作,我们的分析是要尊重原作、扣合文章内容的。同学们已对文章进行了初步解读,现在请大家围绕着“以恰当的方法,准确分析人物,理解文章主题”这一学习目标,调动阅读经验,更加深入地研读文本,高质量地完成关于孔乙己其人其事的研讨。
课堂学习氛围很好,学生身心非常投入。当同学们都沉浸于积极探讨中时,我趁机鼓励他们当众发言。因为学生的交流欲望正浓,兴致很高,所以班级研讨也就水到渠成了。
有同情孔乙己的学生早已迫不及待地来陈述自己的阅读感悟:孔乙己是个被封建科举制度给毁了的可怜的苦人。你看他那么穷,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整天只能穿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而且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人们只叫他的外号,谁都可以取笑他。他为了生活得好一点,就拼命读书,希望通过读书过上好日子,可惜他拼搏了半生也没考中,最后落得个悲惨下场。这不正说明他被科举制度给祸害了吗?(我心中不由暗暗赞叹:以往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点可不容易。而现在,学生竟然开始就能言简意赅地对人物进行比较恰当的评判。谁说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旦被调动起来,那可真是潜力巨大啊。)马上有同学反对:你说得太片面了,我认为他是自毁前程。你看他生性好吃懒做,又迂腐呆板,读了大半辈子书,就只会说“之乎者也”,只会问“茴”字有几种写法这样无聊浅薄的问题,他是个典型的寒号鸟式的人物,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最终落得那样的下场也在情理之中。很快又有同学进行反驳:你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过吗?一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倾尽了半生的精力去努力,他把读书当成改变自己穷困卑贱现状的出路,并执著于自己的选择,这有什么错?不是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说吗?何况,他靠替人抄书能改变自己的现状吗?课本上说,他很穷,但从不拖欠酒钱,还肯把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这说明他本性很善良。他付出那么多,却一无所获,不但没有得到一点名和利,连起码的人格尊严也失去了。当他为了守护最后的那点可怜的自尊,不得不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时,何尝不是一种悲壮呢?而当时的社会却没给予他一丁点温暖,甚至连一丝同情与理解也没有!酒店里所有的人,包括同为下层人的小伙计和短衣帮们,都只会嘲笑他!这样的社会能不让他绝望吗?他能不破罐子破摔吗?
学生们各抒己见,发言可谓精彩纷呈,而且分析得都有一定道理。看来,学生对人物的把握已经比较到位,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显然,刚才这名学生把孔乙己与古人进行比较,无意中偷换概念了。
于是,我适时点拨道:我们的这场研讨会虽然更像一次辩论会,但同学们确实从对文本的解读到语言表述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说明大家的阅读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但老师要特别说明一点: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虚构的一个人物,他是当时社会上一类人的代表,但他毕竟是一位文学形象。小说塑造人物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他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所以不能简单地将他与历史上的真人进行比较。何况,就算他自身有缺点,难道就要被社会遗弃吗?这正是鲁迅先生塑造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所在。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在教师引领下,首先走进文本,通过自己富有个性和人性味的解读来理解人物性格和主题,再走出文本,形成阅读能力。尽管他们的某些想法可能比较单纯甚至有些片面,但其思维既活跃发散,又不失慎密理性,整个学习过程既是积极投入的又是独立深入的。作为教师的我则成功地完成了导航任务。
这堂课让我感受到:语文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然后再引导学生走出来,让学生在这入出之间,去感受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进而把提高能力、主动发展内化为一种自觉的学习期待。这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也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学生若是长期成长在这样的课堂上,那么开阔思维、彰显个性、提升能力、完善人格就会成为必然,这原本也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教师的任务则是帮助学生把握好入出文本的度,而不是简单地把热闹却缺乏实效的课堂还给学生。所以,语文教师应以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去拓宽语文阅读教学的出口。当然,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研究教材、分析学生、驾驭课堂等综合素质必须不断提高,否则,教师自身的素质可能会成为制约课堂效率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