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底色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ssxxzzss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国革命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生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传统,成为文化自信的坚实底色。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品之一。柳亚子称此词“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充分体现了毛泽东雄健、大气的词风。词中所展现的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不畏艰险的革命主义精神、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是毛泽东诗词中最主要的革命文化蕴藉,正是当代学生需要继承和发扬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挖掘诗词中的革命文化内涵,继承革命文化传统。

一、 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的上阕写景,首句即营造出一个大气磅礴、广阔无垠的冰雪世界。诗人仿佛置身于北国的中心,豪情万丈,欢呼雀跃,因此寒风刺骨、冰天雪地的黄土高原好像也变得风光无限。“千里”“万里”,仿佛诗人目力所及,已经到了不知有多远的地方,诗人的世界里,万里河山,只有寂静冰封和漫天飘舞的雪花。只读开篇,就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欣喜,会以为诗人必定处在一个十分美好的环境。但当时诗人所处的环境如何呢?
  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当时诗人刚刚同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到达陕北,随时准备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和山西军阀阎锡山的“围剿”,处境十分艰难。从1931年开始,中央苏区遭到了蒋介石国民党的四次“围剿”,毛泽东作为中央苏区最高领导人之一,通过正确的战略决策,带领中央红军连续打破了四次反“围剿”。在此过程中,虽然中央红军出现了较大的伤亡,但是传播了革命思想,扩大了革命队伍,巩固了革命成果。在诗人满怀革命热情的时候,由于党内左倾思想的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诗人被调离领导岗位。中国革命遭受了重创,不仅中央红军伤亡惨重,连中央革命根据地也丢失了,诗人不得不随着中央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诗人随着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克服重重困难,历经生死磨难,来到了敌人的大后方陕北,开始建立革命根据地。从革命环境和敌我实力比较来看,中国革命的形势是不容乐观的。但是,此时诗人眼中偏僻穷脊、荒无人烟、飞雪漫天的大西北却风光无限,甚至“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反而更加妖娆美好了。真的是北国的风光美好吗?肯定不是。其实是诗人始终对中国革命前途保持乐观,他相信中国革命一定会取得成功。诗人的这种乐观主义精神始终伴随着诗人的一生,在他许多诗词作品中都有体现。面对长征的前途渺茫,诗人在《七律·长征》中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来开怀面对;面对娄山关的艰难险阻,诗人在《忆秦娥·娄山关》中发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不屈;面对被排挤出领导集团的郁闷不得志,诗人在《清平乐·会昌》中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自我慰藉。所以,诗人才在长征胜利后一抒万丈豪情,在荒凉的北地“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革命暂时转危为安,但更重要的还是诗人始终保有的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二、 不畏艰险的革命主义精神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革命的奠基者和引路人,他的一生充满了革命斗争,与帝国主义斗、与封建主义斗,与外部斗、与内部斗,与环境斗、与人性斗……不畏艰险,迎难而上,革命主义精神在他的一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沁园春·雪》将历史上众多声名赫赫的帝王作为意象,展现出诗人不畏艰险的革命主义精神。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的诗词中总是表现出一种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革命信仰,并且对这种信仰坚定不移。诗人是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战士,中共一大的代表之一,代表的是广大工农群众的利益。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实下,中国社会变革的浪潮此起彼伏,各种救亡图存组织粉墨登场。诗人亲眼见证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民主共和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武力讨伐,但是,就如诗人下阕所表达的一样,“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从内心深处,诗人对这些不彻底的资产阶级运动是看不起的。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下,这些资产阶级运动确实发出了历史的声音,对于唤醒国民觉醒、推动历史前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康梁、孙中山等就如历史上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一样,是明君,是天骄,但总是“稍逊风骚”。他们不能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不能带领苦难深重的旧中国迎来新生,甚至这些大资产阶级已经转变为中国革命的敌人,成为反动派。他们窃取中国革命的成果,压榨广大的劳动人民,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障碍。但是,即便诗人遭遇了大革命的失败,遭遇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遭遇了众多革命伙伴的牺牲死亡,遭遇了革命内部的投降叛变,诗人眼中依然是“江山如此多娇”。词的下阕,诗人对革命党反动派的鄙夷展露得一览无余,对于中国共产党抱有希望,对于中国革命抱有希望。1925年,诗人面对大革命的滚滚洪流,曾在《沁园春·长沙》中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他对于“恰同学少年”能否“浪遏飞舟”显然还是有疑虑的。那么,在经过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后的1936年,诗人在《沁园春·雪》中给出了更加坚定的答案“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展现了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不畏艰险的革命主义精神。

三、 必胜的革命信念


  词的上阕写景,描绘了“北国”的美好风光,下阕抒情,抒发了对“今朝”的美好向往。如果不结合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不了解诗人的当时的政治地位,是无法看到诗人真正的思想表达的。
  从大的历史背景来看,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依然没有改变;从当时的政治环境来看,国内有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员大肆屠杀,对中国革命极尽破坏,中共领导人瞿秋白刚刚牺牲,中央根据地丢失,中央红军减员严重,国际上法西斯势力猖獗,日本占领东北领土;从诗人当时的政治地位来看,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诗人肩负着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任务。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当时的革命困难重重,当时的诗人使命深重。然而就是在这样残酷的环境里,面对严寒的大西北,诗人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河山,而且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诗人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充满希望,对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始终坚定,因此山河始终壮美,豪情依旧。“打倒反革命派,胜利就在明天”,诗人始终坚信中国革命必胜。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代表性詩词作品之一,是诗人在十年内战即将结束,全面抗战即将到来的历史节点上所作,展现了诗人超凡的政治远见,蕴含着丰富的革命文化内涵。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结合词人的写作背景,注重作品深层次的精神表达,注意分析词中所表现的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不畏艰险的革命主义精神、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等革命文化要素,引导学生崇尚革命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①王希文.《毛泽东诗词研究》,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陈曲.《毛泽东诗词中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研究》,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版。
  [作者通联:云南寻甸一中]
其他文献
《小石潭记》借被遗弃于荒远之地的小石潭,寄寓了作者柳宗元的不幸遭遇,倾注了其怨愤抑郁、凄凉悲苦的心情。对于“前人之述备矣”处,本文不再详叙,仅就备课所见,略谈感受,以就教于方家。  一、结尾突兀且矛盾乎  迄今为止,未见有相关资料探讨过《小石潭记》的尾句“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但笔者在备课时,觉得这个结尾大有深意,值得琢磨。  在人教版课文《小石潭
执教:彭 建 点评:朱文熙   摘 要 《左忠毅公逸事》是传统名篇,是桐城派散文的代表作。对这样的文言经典,本课确立了从“还本归真,传承文化”这个角度落实教学。本课力图通过 “抓住文言阅读规律、语言的不合常理处以及涵泳诵读”,还原有血有肉的“左公形象”,让学生感受左公的“忠毅精神”,让左公的那种“无私而为公,小我而大义”的家国情怀浸润当今的中学生,以此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
梁实秋的散文《鸟》被选入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动物与人”这一主题单元。这样的安排很容易让语文老师误以为本文只是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写鸟,所以教材编者在文本前面有个预习提示:“想想作者在表达爱鸟情感的同时,是否另有深意。”  作者真的只是在表达“我爱鸟”吗?如何品读梁实秋的这篇作品呢?  《鸟》有三条线索:  ▲叙事线索:去四川前——在四川——离开四川以后  ▲情感线索:爱—不忍—叹赏—喜悦—反思—悲哀
民国时期,“国文退化”“中学生国文程度低落了”“抢救国文”的呼声一直不断。王森然毫不讳言:“现在的中学国文教育,糟,是糟透了。”(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自序》)叶圣陶起先不以为然,最终却不得不承认:“他科教学的成绩虽然不见得优良,总还有些平常的成绩;国文教学的问题却不在成绩优良还是平常,而在成绩到底有没有。”①胡适、朱自清、罗根泽、朱经农、王平陵、陈卓如等一大批学者均撰文回应,并为此展开了写作
一、整本书阅读为什么要以课程标准为取向  整本书阅读是近年语文学界的研究热点,在实践层面已有大量成果问世,同时也出现一些不良的导向,例如阅读书目五花八门;阅读目标随意制定,要么过分导向整本书的内容本身,要么脱离学情一味追求学术深度;阅读进度安排无视整本书巨大的文字体量,松散随意;阅读策略奇招迭出,这些现象固然出于先行者的大胆尝试,但游离于新课标和统编教材的框架之外,说到底是缺乏课程意识的教学行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就“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的“命题思路和框架”有如下两点论述:一是“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这个情境可能是现实情境,可能是虚拟情境,也可能是背景情境等;二是“设计典型任务”,也即命题已经给考生规定了写作的指向,可能是认知任务,可能是交际任务,也可能是思维任务等。与此同时,“新课标”在对“命题和阅卷原则”的细化中又再次提到要“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
一、理论背景   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确定离不开作为基础的文本解读。对于一篇课文,精准的文本解读往往能提升学生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使学生获得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增强学生对于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力、增进学生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对文化的理解力。近年来,各位语文学界的专家教师就文本解读的方式提出了许多相当具有建设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建议。其中,被许多语文教育专家频繁提到的——在文本解读中关注文本语言材料
2019年年底,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从2020年开始,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命制的试卷,都将全面对标高考评价体系”。毋庸置疑,高中作文命题势必要对标新的高考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作文教学的效率,实现高中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  高中作文命题如何对标《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呢?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比,该评价体系许多核心指导原则是一脉相承的,体现
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出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要想写好作文,一定要多读书,这话是有道理的。读写应该结合,读是吸收,是积累思想内容和学习写作上的技法;写是输出,是在实践中运用写作技法来表情达意。从小学到高中,学生读过的文章也不少,还背过很多古诗词,也记得一些名人名句,但还是有相当多的学生一遇到作文就觉得“读书没几卷,不知怎下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是读写脱节。  议论文是高
河南卫视大型文化节目《成语英雄》(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播出)是一档具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有深度的节目。参加拼比、争当成语英雄的,有全国各地的群众,还有外国朋友。参与者按游戏规则猜了成语之后,由“成语先生”分析解释成语、评说参与者的回答正确与否并就成语中蕴含的文化密码进行解码。  复赛中,黑人歌手好弟这一组首先抢答对了第一幅图画表达的成语“风花雪月”。钱文忠先生说:“好弟两次来参加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