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8暑假至今,我已连续参加了三次新课程培训。虽然每次培训的形式都一样,可是给我带来的思考和感觉却不一样,真可谓是受益非浅。信息技术新课程培训是在河南远程教育公共平台上进行学习, 我不仅听到了许多专家既生动活泼又有启发指导性的讲座,还听到了几位在一线的同行的几节课例。并且,每年都有专家在线答疑,看到同行们激烈地讨论和提问,真是感到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之幕已经拉开,使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必须深入理解与把握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新课程理念,才能彻底摆脱传统教学的弊端,开创教育的新境界。
实施课程改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三年来切实感到了其中的喜乐忧愁,喜的是我们告别了陈旧的计算机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乐的是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忧的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出了很多问题,今后如何去做还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思考;愁的是机房配置陈旧,不适应新课改精神条件下新教材中加入的Flash、PhotoShop、音频编辑、视频编辑等知识的完成。另外,我们学校原本每周一节的课时变成了每两周一节,不能按新课程的要求和教学建议完成正常教学。并且,新课程对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
课时严重不足和没有学生机房,这不禁使我想到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俗语。更何况新教材里加入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我来说也要重新再学才行。真可谓是“巧妇”都难为的事让我这个“拙妇”也遇上了。那拙妇遇无米,炊饭如何做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一、不过多的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让学生感受学习的过程。现在毕竟是应试教育,一切都围绕高考指挥棒转,信息技术不参与高考,学生、学校感觉学不学信息技术无所谓,反正不影响高考成绩,学校、学生思想上都不重视这门课程,虽然我们学校也不例外,但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始终没有不重视自己的课堂。一学期下来和同学们见面的次数虽然只有8次(各种考试和假期有时会把课给冲掉的哟),许多同行一听都有点不可思议,但是每一节课我都很重视课堂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力求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面对实际情况,虽然说我是费尽心机,但也真正能使学生乐在其中。比如说在今年的第一节课上,我一进教室就有学生低声说是计算机课怎么不去机房。于是,我就问大家:教材上的科目是计算机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不是,是信息技术。接着,我又说:现在的你们真是太幸福了,有电脑用,又能上网。那么,电脑是计算机吗?同学们激烈地说:电脑就是计算机,计算机就是电脑。然后,我又问:有哪位同学知道计算机的组成呢?……就这样,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讲了第一个知识点:计算机的分类。并且还让同学们将教材打开附录第135页又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史和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又通过提问和和讨论的方式告诉同学们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的特征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最后,还将教材中第6页的活动布置到了具体的同学,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去完成任务,两周后再见面,就这样不知不觉地45分钟流走了。
二、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使学生掌握某一项操作技能,注重的是如何将知识点讲得清楚明白。而在新课程面前,思想的改变关系到如何将新课程理念体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新课程中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组织形式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的活动构成本节课,而非以往的教师在讲台前将知识点讲解完毕后,才放开学生去操作。这样,学生的思维大大开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严谨、科学的作风和综合素养。面对信息技术新教材和其他一些教学资源,我这个“拙妇”必须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接近 “巧妇”。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敦促着我们信息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再说我们所教的学生也由原来的“80后”变成了“90后”,与几年前相比大多数学生都具有很高的信息技术素养,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渴望已超乎我们的想象。如果不具有一些“流行”“尖端”的知识储备的话,恐怕就要被学生问倒了。另外,从上课效果来看,学生也早已对一些“小儿科”的任务不感兴趣,所以像我这样的“拙妇”教师更要不断的深层次的学习,设计出“有意思”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在新课程改革中,还要抓住各种时机,借助各种形式,深入学习新课标的理念、目标、实施和评价,学习教育理论和专业技术、研究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四、研究教材,升华教材,有效的组织驾驭课堂。目前我们学校采用的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这本教材的特点是围绕信息素养培养的宗旨,运用“做中学”教育理念,反映技术教育特点,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讲解比较泛泛,具体知识讲解深度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灵活把握。本教材给我们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的同时也对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提升了难度。“拙妇”必需增强对教材的使用和超越能力,在进行教学时,只有基于新课标,研究教材,掌握教材,突破教材,才能溶入课改理念,升华教材。让每一个教学单元做到小而精,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特点,选择、加工和使用信息素材,使自己的课堂更加充实、充满魅力。
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入理解,我考虑更多的是“当学生离开信息技术课堂后,留给学生的是什么?”信息技术课上我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等能力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以往的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已不太适合新课程。结合我校学生不能上机操作和演示的这种“无米”的实际情况,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如何组织穿针引线,如何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习惯……,是教学中需要积极思考的内容。这对“拙妇”如何有效的组织课堂和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了新的考验。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个近些年刚刚开设的新课程必定有它的不成熟之处,但我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我这个“拙妇”会和许多“巧妇”一起乘风破浪、一路同行,共同迎接信息技术课辉煌灿烂的明天。
实施课程改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三年来切实感到了其中的喜乐忧愁,喜的是我们告别了陈旧的计算机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乐的是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忧的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出了很多问题,今后如何去做还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思考;愁的是机房配置陈旧,不适应新课改精神条件下新教材中加入的Flash、PhotoShop、音频编辑、视频编辑等知识的完成。另外,我们学校原本每周一节的课时变成了每两周一节,不能按新课程的要求和教学建议完成正常教学。并且,新课程对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
课时严重不足和没有学生机房,这不禁使我想到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俗语。更何况新教材里加入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我来说也要重新再学才行。真可谓是“巧妇”都难为的事让我这个“拙妇”也遇上了。那拙妇遇无米,炊饭如何做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一、不过多的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让学生感受学习的过程。现在毕竟是应试教育,一切都围绕高考指挥棒转,信息技术不参与高考,学生、学校感觉学不学信息技术无所谓,反正不影响高考成绩,学校、学生思想上都不重视这门课程,虽然我们学校也不例外,但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始终没有不重视自己的课堂。一学期下来和同学们见面的次数虽然只有8次(各种考试和假期有时会把课给冲掉的哟),许多同行一听都有点不可思议,但是每一节课我都很重视课堂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力求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面对实际情况,虽然说我是费尽心机,但也真正能使学生乐在其中。比如说在今年的第一节课上,我一进教室就有学生低声说是计算机课怎么不去机房。于是,我就问大家:教材上的科目是计算机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不是,是信息技术。接着,我又说:现在的你们真是太幸福了,有电脑用,又能上网。那么,电脑是计算机吗?同学们激烈地说:电脑就是计算机,计算机就是电脑。然后,我又问:有哪位同学知道计算机的组成呢?……就这样,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讲了第一个知识点:计算机的分类。并且还让同学们将教材打开附录第135页又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史和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又通过提问和和讨论的方式告诉同学们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的特征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最后,还将教材中第6页的活动布置到了具体的同学,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去完成任务,两周后再见面,就这样不知不觉地45分钟流走了。
二、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使学生掌握某一项操作技能,注重的是如何将知识点讲得清楚明白。而在新课程面前,思想的改变关系到如何将新课程理念体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新课程中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组织形式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的活动构成本节课,而非以往的教师在讲台前将知识点讲解完毕后,才放开学生去操作。这样,学生的思维大大开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严谨、科学的作风和综合素养。面对信息技术新教材和其他一些教学资源,我这个“拙妇”必须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接近 “巧妇”。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敦促着我们信息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再说我们所教的学生也由原来的“80后”变成了“90后”,与几年前相比大多数学生都具有很高的信息技术素养,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渴望已超乎我们的想象。如果不具有一些“流行”“尖端”的知识储备的话,恐怕就要被学生问倒了。另外,从上课效果来看,学生也早已对一些“小儿科”的任务不感兴趣,所以像我这样的“拙妇”教师更要不断的深层次的学习,设计出“有意思”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在新课程改革中,还要抓住各种时机,借助各种形式,深入学习新课标的理念、目标、实施和评价,学习教育理论和专业技术、研究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四、研究教材,升华教材,有效的组织驾驭课堂。目前我们学校采用的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这本教材的特点是围绕信息素养培养的宗旨,运用“做中学”教育理念,反映技术教育特点,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讲解比较泛泛,具体知识讲解深度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灵活把握。本教材给我们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的同时也对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提升了难度。“拙妇”必需增强对教材的使用和超越能力,在进行教学时,只有基于新课标,研究教材,掌握教材,突破教材,才能溶入课改理念,升华教材。让每一个教学单元做到小而精,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特点,选择、加工和使用信息素材,使自己的课堂更加充实、充满魅力。
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入理解,我考虑更多的是“当学生离开信息技术课堂后,留给学生的是什么?”信息技术课上我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等能力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以往的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已不太适合新课程。结合我校学生不能上机操作和演示的这种“无米”的实际情况,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如何组织穿针引线,如何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习惯……,是教学中需要积极思考的内容。这对“拙妇”如何有效的组织课堂和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了新的考验。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个近些年刚刚开设的新课程必定有它的不成熟之处,但我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我这个“拙妇”会和许多“巧妇”一起乘风破浪、一路同行,共同迎接信息技术课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