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流水皆有“意”——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落花”和“流水”意象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cping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语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其实,在中国古典诗词里,“落花”和“流水”都是很有“意”的。它们往往成为诗人创造意境、抒发情意的意象。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及其含义,是有助于提高他们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本文就想结合初中语文新教材中的古诗词.浅析“落花”和“流水”这两个常见的意象。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作文的形式和内容,而且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写作。目前学生作文大多内容贫乏,语言枯燥,其中固然存在章法技巧等方面的原因,但关键是在写作前和写作中缺少感情投入,所写往往是老师强行规定或自己拼凑虚构的东西,因而显得呆板乏味。那么如何引发和培养初中生作文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作文达到有血有肉,有情有感呢?结合平时教学,我作了一些肤浅的总结。    一、从生活中发
本文研究稻田全天放鸭对水稻病、虫、杂草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稻鸭共育后12和42d, 共育田水稻基部飞虱、叶蝉的总量比不养鸭稻田平均减少63.8%和77.3%;稻鸭共育后10和40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是积累语感的最佳方式。凭借朗读,可以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还原”为直观可感的生动形象,更深刻领会作者的情感。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因此,语文朗读教学中,用有效的方法去训练学生的语感尤为重要。    一、重视范读,培养语感    叶圣陶
从绿僵菌蝗虫菌株M2189克隆了昆虫表皮降解酶Pr1的基因。以特异性引物,分别进行了DNA-PCR和mRNA-RT-PCR反应,得到了预期扩增片段,回收纯化后通过pGEM-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JM109,得
本文就寄生蜂毒液器官的形态结构、毒液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调节寄主以适应寄生蜂发育上所起的作用予以综述.
在当下学生的写作中,语言单调、词不达意、错字病句等问题明显存在,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学生语言积累的普遍缺乏,在某种程度上语言积累的不足已成为制约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瓶颈,如何丰富学生写作语言的储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有计划地提出阅读篇目,加大阅读数量    进行语言积累最直接的途径是阅读,有计划地提供阅读篇目,恰当地进行语言积累的点拨和指导,是增加语言积累的最有效的办法。目前的教育状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