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侗戏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唤醒侗戏》是在2019年怀化学院第二届非遗物质文化第二期培训中,由通道非遗物质文化传承人龙登娥所表演的节目。此节目编写的背景是受市场经济、流行文化与现代多媒体的冲击,侗戏后继无人、无人传承,处于濒危的边缘。作为侗戏的传承人,龙登娥希望通过表演《唤醒侗戏》,呼吁人们保护和传承侗戏。侗戏作为侗族人历史发展的“活态”见证,是构成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方面。侗戏不仅是侗族人的精神财富,也是侗族人宣传、学习和贯彻国家思想政治文化的重要渠道。为了侗戏的继续传承,保持民族文化的延续,唤醒侗戏尤为重要。
  侗戏,也称侗剧,侗语称“戏更”。它是广泛流传于湘、黔、桂毗邻区域的侗族人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戏剧形式,是我国戏剧百花园的一个重要品种。新中国成立以后,通道侗戏和其他民间戏曲剧种一样,在“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方针的引领下获得快速发展,影响范围迅速扩大。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各地的侗戏班相继恢复、组建,侗戏积极借鉴其他民族戏曲剧种的经验,曾使通道侗戏盛极一时。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道侗戏出现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急需保护和传承。2006年,通道侗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怀化学院也定期对通道侗戏传承人进行侗戏相关知识培训。通过这次对通道侗戏传承人龙登娥(龙登娥是黄岩侗戏创始人杨校生的儿媳妇,是非遗物质文化侗戏的传承人)等人的调查,笔者发现侗戏的传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通道侗戏概况
  (一)侗戏渊源
  1951年,侗戏从广西林溪、马安等地传入通道坪坦、黄土一带。1952年,三江县林溪镇举行了侗戏集会,阳烂乡侗族桂剧艺人杨校生、杨明生看了侗戏十分亲切,回来后便组织一班人马,开始了侗戏的编写和表演。1954年,阳烂乡划归湖南省通道县,侗戏便在通道流传开来。
  (二)侗戏剧目分类
  从产生时间来看,侗戏可分为三种剧目。一是传统剧目。传统剧目以古代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为主。二是近代剧目。近代剧目主要是编写抗日战争时期事迹、歌颂共产党等故事。最后是现代剧目。现代剧目以写实为主。
  二、侗戏功能研究
  (一)族性的滋养
  族性一词指“一种归属上的持续的主观意识”“对于共同血统的信仰、共同认同的一种意识和团聚性”等。侗族温和的族性是侗戏生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侗戏的柔和美也滋养了侗族人柔和的族性。从侗戏的起源来看,侗戏是在借鉴汉戏的基础上,根据侗族柔和的民族性格和以柔为美的审美取向,不断本土化、民族化的艺术成果。对于侗族人而言,汉戏是强势文化,对本民族文化构成一定冲击。柔和、宽容以及包容的族性使侗族人积极吸收汉戏并根据本民族的审美取向,创造了具有本民族文化标志的“侗戏”。长期以来,侗族人积极吸收并容纳汉戏。从侗戏的表演形式看,情节的柔美舒缓、破除偏执、轻松从容的表演以及优美的音乐无不体现出侗族人集体无意识的柔和之美。从侗戏的剧目来看,侗戏的编写将侗族人的审美习惯表现得淋漓尽致。所有侗戏的编写都渗透着侗族人的柔和之美,戏剧的矛盾冲突是线条式的单线延伸,而不同于西方的聚焦式处理。这与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具有一致性,即不去追求一味的对抗性,而更注重取势的柔和。
  侗族的族性是温和的。和谐是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理性和感性、自由和必然、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统一。侗戏在侗族人温和的族性下生发,反过来也滋养着侗族的族性。的确,只有一个具有宽容性格的民族才会主动地接受外族的文化。
  (二)社会和谐的细胞
  侗戏具有柔和的审美取向和包容的特性。“和谐”作为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追求,对维系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侗戏中所渗透的和谐价值观是维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细胞。我国有56个民族,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过程中,民族戏剧起了很大的作用。侗戏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独有的审美取向教育着侗族人。侗族有这样一首古歌:“侗、汉、苗、瑶本是同源同根的,就像一丘稻田里长的秧苗,侗族的儿女远嫁汉族李家,这是通情达理看得宽,没有什么值得计较。侗族希望‘侗客两家无相斗,共山共水无猜疑’。”侗戏滋养了侗族人的族性,侗族人向往和追求和谐、美好的生活,这与我国所追求的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
  三、侗戏保护途径
  (一)传承人保护
  传承人是侗戏得以继续传承的主要因素,传承人的生存情况就成为侗戏能否源远流长的关键原因。通过此次对十多个侗戏传承人的调查,笔者发现,侗戏的传承不仅无人继承,就连传承人也无心再继续传承侗戏,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因素。正如马克思所说:“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覺。”因此,为了培育和壮大侗戏传承人,应坚持国家民族政策,满足侗戏传承人的物质需求,扶持和帮助侗戏传承人和侗戏爱好者。
  (二)积极引导侗戏与市场相结合
  价值属性是事物存在和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侗戏要在当今时代环境下散发出新的活力,就必须与市场相结合,即在市场中得到回报。将发展侗戏与开发产业相结合,即把侗戏作为一个产品投入市场,形成一个以产业实体为依托、以发展侗戏艺术为目的的艺术市场运行机制。要根据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积极引导侗戏与人们的审美需求相适应,打造出属于侗戏的“名片”,使其在市场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侗戏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其独特的审美性,所以要利用侗戏的优势,打造属于侗戏的“特色”。比如,《云南映像》《印象丽江》《印象刘三姐》等都利用独特的自身文化,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
  (三)侗戏媒体化
  如今是网络时代,互联网技术蒸蒸日上。当前,侗戏要想焕发出新的活力,就必须借助各种网络平台,从田间地头走入世界视野,使侗戏表演不再局限于侗族村寨,而是属于全世界共同欣赏的民族艺术。一方面,将侗戏艺术、侗族文化宣传出去;另一方面,让更多目光聚集侗戏文化。
  四、结语
  侗戏作为侗族人文化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滋养了侗族人柔性的力量,在侗族民族团结、善良、和谐的教育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侗戏面临着发展的困境。为使侗戏散发出新的活力,必须积极引导侗戏与市场经济、市场需求以及人们的审美需求相适应,使侗戏从田间地头走向世界视野,不断赋予侗戏艺术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形式越来越丰富,音乐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调味料。笙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目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笙,另一种是键笙。传统笙具有鲜明的民族乐器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演变,人们不断对其进行改良。人们要区别这两种乐器,结合其实际发展情况并且参考文献资料,对其发展现状做出具体分析。  一、概述  笙是我国较为独特的一种传统乐器,也是唯一能够进行单一演奏和和声演奏
期刊
民族声乐是我国音乐艺术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更是代表着中国特色音乐文化的关键构成。学习民族声乐不仅是提升自身艺術水准和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瑰宝的必经之路。但是,若要对民族声乐唱法进行有效的传承,就必须保证在传唱、二度创作等过程中充分还原民族声乐的本来样貌。这需要演唱者对民族声乐唱法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和特点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掌握。因此,为了实现对民族音乐的有效传承与保护,人们需要对
期刊
几百年来,看戏曾是我国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戏曲的发展也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融媒体发展的今天,地方戏曲怎样传承和发展是戏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以戏缘APP为例,对地方戏曲如何搭上网络快车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互联网+”时代地方戏曲发展的机遇  (一)“互联网+”概念  “互联网+”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2012年11月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
期刊
音乐剧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近年来被广泛关注。众多高校设立音乐剧专业,对音乐剧的演唱教学进行研究。新时代,流行唱法在音乐剧演唱中的应用成为热门话题。流行唱法风格非常多样,不同的表演者有着不同的个性与特色,流行唱法通常利用音响等设备对音色进行调控,是一门集音乐与表演一体的综合艺术,与音乐剧表演有着相似之处。音乐剧作为一种舞台艺术,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变化。如今,音乐剧与时俱进,流行唱法被应用于音乐剧演唱
期刊
随着时间的推移,格里高利圣咏在横向上的扩展已不足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多聲部音乐本身具有无穷魅力,作曲家一经尝试,便一发不可收拾。因此,多声部音乐的出现是这一时期音乐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元9世纪,复调音乐也就应运而生。本文将通过逻辑框架图的形式将中世纪主要的复调音乐奥尔加农、迪斯康特、孔杜克图斯等进行一个可视化呈现,在图前会配上相关文字作为说明。  一、奥尔加农(Organum)  奥尔
期刊
声乐是一门特殊且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形式。有人曾经说过:“呼吸是人体发声的动力,也是歌唱艺术的基础。”因此,不管是研究声乐的人员还是爱好声乐的人,怎样做到正确呼吸是声乐演唱学习最关键的环节。本文研究了声乐演唱中的呼吸,旨在使演唱者在歌唱中更准确地运用呼吸,更好地演绎歌曲。  在声乐演唱中,嗓音是靠声带震动发出的,而歌者使声带震动的必不可缺的条件就是气息,想要拥有好的气息,其必须正确呼吸。我国古代许多声
期刊
一场成功的话剧表演离不开台词和情感动作的运用。台词是演员的基本功,台词的合理运用可以将鲜活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观众眼前。话剧表演需要动作的融入,动作可以表现话剧人物的性格,给观众不同的感受。所以,话剧演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台词表现力和情感动作表现力,并将二者合理结合。  一、话剧表演中的台词展现  话剧表演具有现场性,没有经过任何后期制作,话剧人物非常形象,如同现实中活生生的人,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在话剧
期刊
红色音乐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音乐的发展形成了红色音乐文化,其主要反映的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面貌、文化面貌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革命胜利、建设新中国等历史性时刻与历史文化。新的历史时期仍然需要继承并发扬红色音乐文化,本文主要探讨红色音乐文化的特性及未来发展,重点围绕红色音乐文化特点、未来发展展开分析,旨在推动红色音乐文化的发展。  红色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
期刊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文化自信逐渐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山水画教学中,人们可以从大美中国的山水画再造出发,更好地贯彻文化自信的相关要求。因此,本文首先阐述大美中国的山水画再造相关理念,然后结合实际,分析大美中国的山水画再造策略。  山水画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有着十分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审美观念,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符号。当前,我国已经明确提出文化自信,因山水画创作的
期刊
我国书法历史源远流长,书法早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和典型名片。它是一门贯通古今文化的艺术,中国书法大致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等多种字体。每种字体都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体现。书法作为一种美学艺术,用行云流水的线条和顿挫有力的收笔,展现了一种“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中国舞蹈艺术早已经声名远扬,其动作闪转腾挪、气韵流畅、舞姿飞扬,而书法与舞蹈交融在一起产生的艺术火花将妙不可言。所以,本文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