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指导 理论沿革 我国现状 理论研究 就业教学全程化体系化 课前调研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课外实习实践 课后团体个体辅导 追踪评估 体系、方法、体验、模式创新 理论与现实意义 优质就业。
【关键词】全程化 体系化 就业指导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220-02
一、就业教学研究的理论背景与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特质因素论—简单的人职匹配。1909年帕森斯提出特质因素论、霍兰德提出了职业类型理论。第二阶段:生涯发展理论—对工作的完成。50代舒伯提出的生涯发展理论和60年代的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是今天生涯辅导的理论基础。第三阶段:社会学习论—人在工作中的可持续发展性。第四阶段:建构论—注重个体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实现[1]。
西方国家的生涯规划和职业认知教育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启蒙,学生在中小学就基本经历了职业认知、探索、定向和准备阶段,经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教育引导,在步入大学前就基本对自身情况、专业填报、职业选择与目标有了相当程度的认知。
上述理论上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依据我国国情进行了本土化,中国目前充满活力的经济模式和巨大的市场对劳动力有着的旺盛需求,高校“扩招”带来了毕业生数量的迅猛增长,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近年来却引发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高校的就业教学研究工作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就业教学全程化、体系化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课程主要分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两门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主要针对新生对自身性格特征、能力素质、职业兴趣认知不充分、或尚未竖立科学的职业观念。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在校期间的学业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从心态、观念等层面帮助学生做好走入职业之路的心理准备。就业指导课针对即将步入毕业季的学生,宣讲就业政策、普及就业知识、提升求职技能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在于通过提升学生的就业技能,来提高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成功就业。
1、教育部规定的教学时间绝非就业教学的全部内容,就业教学应该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间和空间覆盖整个高等教育教学,就业教学的全程化、体系化研究需要对课前、课上、课后、课外、评估等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在教育实践中促进其紧密合作、无缝对接、形成良性循环。
(1)进行充分细致的课前调研—就业教学全程化、体系化的前提和基础。在正式开始教学工作前通过召开班会、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群体访谈等方式摸清学生思路,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课程学习的期望,注意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与解读,在随后的教学中不断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想法与需求,评估前期数据统计与分析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2)丰富精彩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就业课程教学的核心。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将网络课堂和新媒体教学法、音频、视频资料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分组学习、讨论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多元师资教学法、参观考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2]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课程的认可程度;通过对优秀教学方法的实践和总结在就业课程任课教师中不断交流推广,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成就感,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3)走出校门课外实习、实践—就业教学全程化、体系化实践和验证。课堂教学中和课程结束后,教师不断鼓励和督促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走出校门、走入社会,进行专业学习实践或和准备从事职业相关的实习,亲身感受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将之与课堂所学相互验证,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教师直接组织部分学生,带领他们利用假期在北京或异地进行实习实践活动;鼓励青年教师本人旁听企业到校的宣讲和招聘过程,学习并将第一手的资料引入就业课堂教学当中,增加课程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4)多元化的课后辅导—就业教学全程化、体系化中的精细化、个性化延伸。课堂教学针对的是广泛的学生群体,而诸如跨专业就业、外地生留京、考研、出国等一些仅为某部分学生关心但又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很难占用课堂教学的大量时间来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解决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在三、四年级组织一些专题课后活动,如团体辅导、就业沙龙等并对朋辈交流进行辅导、督导、并辅以以个性化的个体咨询指导,这些内容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力补充。
(5)不断总结完善和提升—就业教学全程化、体系化的有力保障。
大学三年级就业课程的课堂教学结束,但广义的就业教学却还要继续开展,教师对毕业生保持密切关注,重点帮扶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群体,多关心女生、京外生源、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情况,定期收集整理毕业生信息、开展毕业后的追踪调研并对往届生的工作情况开展抽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为学校的教学和就业工作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有力的支持。
2、就业教学研究中的创新:
(1)教学内容和体系有创新
就业教学的全程化、体系化需要依据学生规模、教师人员构成特点、专业学科分布、生源比例等情况开展研究,以就业教学研究为契机,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同时努力开拓第二课堂,在将就业教学全程化和体系化的工作落到实处[3]。
(2)课堂教学方法有创新
当前高校的就业教学基本还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传统模式,学生因被动学习而在课堂上表现消极,所以要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符合学生年龄层、能引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在课内外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达成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3)教学体验方式有创新
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并非传统的实习实践活动,是鼓励京外生源学生走出北京,放眼全国就业市场,教师可以在学校支持下利用假期组织部分学生到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考察实习,让学生通过亲见亲历亲为开阔视野、调整心态,克服对京外就业、异地就业的畏难情绪,放眼全国求职择业。 (4)教学全程联动模式有创新
在以往的就业日常工作中,教学、辅导、调研、访谈、宣传工作有组织开展,但受到人员、时间、管理等因素的限制,各类工作彼此之间缺乏统筹协调和联动机制,[4]通过对就业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工作整合,创建一种全新的以就业教学为切入点,将原有的更多服务于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前置,将很多就业中的常见问题在低年级发现并解决,从而使整体就业工作水平得到提升的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三、 就业教学研究与创新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从国家和全社会的宏观层面出发,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作为人才的主要输出地,在这一领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发掘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给予学生科学引导、热情服务。因为就业课程贯穿了本科教学全程并覆盖全体学生,就业课程全程化、体系化的研究,对提升高校就业工作质量和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从学校人才培养的工作来说,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状态和需求,使教学更有的放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优化教学效果,以就业教学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成长,并对毕业生、往届生和用人单位开展统计调研,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今后教学工作积累的素材和资料,也为学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从学生成长和发展角度看, 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进一步竖立科学的就业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模型、测评工具、心理游戏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帮助学生进行全面的自我认知,了解自身的性格特质、职业兴趣、能力优势不足,通过就业教学将心理建设、认识社会和职业、理性就业等观念渗透到高等教育全过程,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鼓励学生通过课后实践实习增强就业竞争力。学校通过教学内容调整强化学生能力素质与社会需要间的差距,引导、鼓励学生课后和假期多参加专业实践实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达成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在求职择业环节中合理决策、顺利完成职场过渡。部分毕业生从“象牙之塔”步入竞争激烈的职场,在求职表现盲目,“哪儿要我就去哪儿”、“听父母安排”,即便入职后短期即离职、频繁跳槽,这些情况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职业稳定性和发展,就业教学的全程化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毕业前做好充分准备,在初入职场后踏实工作、稳健发展。
总之,就业教学的全程化、体系化研究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将课前调研、课堂教学、课外实习、课后辅导、总结提升等教学方式规章化、制度化,帮助学生确立自我认知—明确方向—规划步骤—实践行动—评估修正—决策实施的科学模式,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课外实践有机结合,不断对就业教育教学进行深入的发掘和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全程化、体系教学模式,以不断提升高校就业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塞缪·H.奥西普(美).生涯发展理论.[M].4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 塞瑞·B. 迪恩,伊丽莎白·罗斯·哈贝尔,哈弗·彼得勒(美)等. [M].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9种教学方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3] 陆国栋,何钦铭,张聪. [M].强化过程、深化互动的教学方法改革—浙江大学优秀案例.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 迈尔(德). [M].课堂教学方法·实践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全程化 体系化 就业指导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220-02
一、就业教学研究的理论背景与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特质因素论—简单的人职匹配。1909年帕森斯提出特质因素论、霍兰德提出了职业类型理论。第二阶段:生涯发展理论—对工作的完成。50代舒伯提出的生涯发展理论和60年代的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是今天生涯辅导的理论基础。第三阶段:社会学习论—人在工作中的可持续发展性。第四阶段:建构论—注重个体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实现[1]。
西方国家的生涯规划和职业认知教育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启蒙,学生在中小学就基本经历了职业认知、探索、定向和准备阶段,经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教育引导,在步入大学前就基本对自身情况、专业填报、职业选择与目标有了相当程度的认知。
上述理论上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依据我国国情进行了本土化,中国目前充满活力的经济模式和巨大的市场对劳动力有着的旺盛需求,高校“扩招”带来了毕业生数量的迅猛增长,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近年来却引发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高校的就业教学研究工作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就业教学全程化、体系化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课程主要分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两门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主要针对新生对自身性格特征、能力素质、职业兴趣认知不充分、或尚未竖立科学的职业观念。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在校期间的学业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从心态、观念等层面帮助学生做好走入职业之路的心理准备。就业指导课针对即将步入毕业季的学生,宣讲就业政策、普及就业知识、提升求职技能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在于通过提升学生的就业技能,来提高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成功就业。
1、教育部规定的教学时间绝非就业教学的全部内容,就业教学应该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间和空间覆盖整个高等教育教学,就业教学的全程化、体系化研究需要对课前、课上、课后、课外、评估等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在教育实践中促进其紧密合作、无缝对接、形成良性循环。
(1)进行充分细致的课前调研—就业教学全程化、体系化的前提和基础。在正式开始教学工作前通过召开班会、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群体访谈等方式摸清学生思路,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课程学习的期望,注意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与解读,在随后的教学中不断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想法与需求,评估前期数据统计与分析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2)丰富精彩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就业课程教学的核心。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将网络课堂和新媒体教学法、音频、视频资料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分组学习、讨论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多元师资教学法、参观考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2]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课程的认可程度;通过对优秀教学方法的实践和总结在就业课程任课教师中不断交流推广,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成就感,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3)走出校门课外实习、实践—就业教学全程化、体系化实践和验证。课堂教学中和课程结束后,教师不断鼓励和督促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走出校门、走入社会,进行专业学习实践或和准备从事职业相关的实习,亲身感受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将之与课堂所学相互验证,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教师直接组织部分学生,带领他们利用假期在北京或异地进行实习实践活动;鼓励青年教师本人旁听企业到校的宣讲和招聘过程,学习并将第一手的资料引入就业课堂教学当中,增加课程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4)多元化的课后辅导—就业教学全程化、体系化中的精细化、个性化延伸。课堂教学针对的是广泛的学生群体,而诸如跨专业就业、外地生留京、考研、出国等一些仅为某部分学生关心但又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很难占用课堂教学的大量时间来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解决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在三、四年级组织一些专题课后活动,如团体辅导、就业沙龙等并对朋辈交流进行辅导、督导、并辅以以个性化的个体咨询指导,这些内容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力补充。
(5)不断总结完善和提升—就业教学全程化、体系化的有力保障。
大学三年级就业课程的课堂教学结束,但广义的就业教学却还要继续开展,教师对毕业生保持密切关注,重点帮扶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群体,多关心女生、京外生源、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情况,定期收集整理毕业生信息、开展毕业后的追踪调研并对往届生的工作情况开展抽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为学校的教学和就业工作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有力的支持。
2、就业教学研究中的创新:
(1)教学内容和体系有创新
就业教学的全程化、体系化需要依据学生规模、教师人员构成特点、专业学科分布、生源比例等情况开展研究,以就业教学研究为契机,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同时努力开拓第二课堂,在将就业教学全程化和体系化的工作落到实处[3]。
(2)课堂教学方法有创新
当前高校的就业教学基本还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传统模式,学生因被动学习而在课堂上表现消极,所以要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符合学生年龄层、能引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在课内外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达成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3)教学体验方式有创新
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并非传统的实习实践活动,是鼓励京外生源学生走出北京,放眼全国就业市场,教师可以在学校支持下利用假期组织部分学生到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考察实习,让学生通过亲见亲历亲为开阔视野、调整心态,克服对京外就业、异地就业的畏难情绪,放眼全国求职择业。 (4)教学全程联动模式有创新
在以往的就业日常工作中,教学、辅导、调研、访谈、宣传工作有组织开展,但受到人员、时间、管理等因素的限制,各类工作彼此之间缺乏统筹协调和联动机制,[4]通过对就业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工作整合,创建一种全新的以就业教学为切入点,将原有的更多服务于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前置,将很多就业中的常见问题在低年级发现并解决,从而使整体就业工作水平得到提升的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三、 就业教学研究与创新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从国家和全社会的宏观层面出发,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作为人才的主要输出地,在这一领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发掘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给予学生科学引导、热情服务。因为就业课程贯穿了本科教学全程并覆盖全体学生,就业课程全程化、体系化的研究,对提升高校就业工作质量和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从学校人才培养的工作来说,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状态和需求,使教学更有的放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优化教学效果,以就业教学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成长,并对毕业生、往届生和用人单位开展统计调研,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今后教学工作积累的素材和资料,也为学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从学生成长和发展角度看, 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进一步竖立科学的就业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模型、测评工具、心理游戏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帮助学生进行全面的自我认知,了解自身的性格特质、职业兴趣、能力优势不足,通过就业教学将心理建设、认识社会和职业、理性就业等观念渗透到高等教育全过程,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鼓励学生通过课后实践实习增强就业竞争力。学校通过教学内容调整强化学生能力素质与社会需要间的差距,引导、鼓励学生课后和假期多参加专业实践实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达成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在求职择业环节中合理决策、顺利完成职场过渡。部分毕业生从“象牙之塔”步入竞争激烈的职场,在求职表现盲目,“哪儿要我就去哪儿”、“听父母安排”,即便入职后短期即离职、频繁跳槽,这些情况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职业稳定性和发展,就业教学的全程化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毕业前做好充分准备,在初入职场后踏实工作、稳健发展。
总之,就业教学的全程化、体系化研究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将课前调研、课堂教学、课外实习、课后辅导、总结提升等教学方式规章化、制度化,帮助学生确立自我认知—明确方向—规划步骤—实践行动—评估修正—决策实施的科学模式,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课外实践有机结合,不断对就业教育教学进行深入的发掘和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全程化、体系教学模式,以不断提升高校就业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塞缪·H.奥西普(美).生涯发展理论.[M].4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 塞瑞·B. 迪恩,伊丽莎白·罗斯·哈贝尔,哈弗·彼得勒(美)等. [M].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9种教学方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3] 陆国栋,何钦铭,张聪. [M].强化过程、深化互动的教学方法改革—浙江大学优秀案例.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 迈尔(德). [M].课堂教学方法·实践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