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我们的教师都不约而同地拿起了“表扬”这个简单而又有效的武器。于是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赞扬不绝于耳。“你真聪明”、“太棒了”、“你真了不起”……可在教师热情洋溢的表扬面前,许多学生反应冷漠,对教师的这种表扬置若罔闻,课堂气氛沉闷……我不禁困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经常反思、多方探究,估计问题就出在“表扬”上!
第一,新理念倡导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在教学过程中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表扬太多了,往往会适得其反。据我了解,目前很多学校的很多教师,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只要学生表现“不碍眼”,教师就充分给予表扬,可谓到了“见缝插针”的地步。天长日久,学生的心理达到了饱和状态,对过于频繁的、清一色的“表扬”已经见怪不怪了。老舍在《养花》中说过: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这才是养花的乐趣。我想,教育不也就如此吗?最近,本人对学生的作业批改,采取了改变往常的批改方式:逐个当面批改,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具体的评价,如:“李美同学,你今天的作业确实进步很大,如果书写再加强点儿,很快就能赶上班上的学习之星王强啦,加油吧!”这样,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改变了往常一人坐在办公室或房间集中批改后,笼统反馈的做法,如“今天的作业很多做得好,但做得差也有好几个,像某某、某某……”。力求把应表扬之处说清楚,其效果就是不一样。
第二,优质课堂的“表扬”即具体又明确。具体明确的表扬可更大程度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现在的课堂上,我们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作具体分析,动辄还以“你说得真棒”之类的表扬。如此“表扬”根本没有挖掘出学生真正成功在哪里,也给其他学生造成模糊感,不知道究竟向被表扬的学生学习什么。在一次课文朗读时,一个能勉强读下来的同学刚读完,要求评价他读得怎样的同学纷纷举手。大多数同学都只能说读得好或读得不好,根本不能说出好,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哪些地方。因此,表扬时应准确、精炼地表达:如这位同学读时发音洪亮、咬字准确、感情丰富、课文熟练等。
第三,表扬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尽量避免笼统而虚假的表扬,切忌表扬不切合实际。记得有一次,到一个学校出差,偶然遇到这样一位体育老师:学生勉强能做老师要求的动作,他却一连串的“好好好”,一概给予表扬,而且是“你太伟大了”、“你真了不起”。也许是这位老师看到我们,有意展示他在表扬学生呢!可学生糊涂了,有的简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就没有不好的?难道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就是有个性,就是创新?我想,这种不切合实际的表扬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变得盲目自大、惟我独尊,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昨天的一次作业批改时,发现有位同学的作业字写得既工整又漂亮也符合老师布置的要求,可惜就是把“正式”的“式”多写了一撇,我把他叫到面前深情地说:“你今天的作业虽然出了点差错,但凭着这些工整而漂亮的字,我还是给你批了优等!”这位同学感动的神情久久洋溢在略带笑容的脸上。
教育是一种塑造,一味地宠学生并不是正确的方法。我们教育工作者万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要在“以学生为本”的口号下将教育弄得不伦不类。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表扬学生也应注意分寸,力争让表扬与希望结合起来,使学生永葆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婺源江湾中心小学 江西】
第一,新理念倡导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在教学过程中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表扬太多了,往往会适得其反。据我了解,目前很多学校的很多教师,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只要学生表现“不碍眼”,教师就充分给予表扬,可谓到了“见缝插针”的地步。天长日久,学生的心理达到了饱和状态,对过于频繁的、清一色的“表扬”已经见怪不怪了。老舍在《养花》中说过: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这才是养花的乐趣。我想,教育不也就如此吗?最近,本人对学生的作业批改,采取了改变往常的批改方式:逐个当面批改,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具体的评价,如:“李美同学,你今天的作业确实进步很大,如果书写再加强点儿,很快就能赶上班上的学习之星王强啦,加油吧!”这样,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改变了往常一人坐在办公室或房间集中批改后,笼统反馈的做法,如“今天的作业很多做得好,但做得差也有好几个,像某某、某某……”。力求把应表扬之处说清楚,其效果就是不一样。
第二,优质课堂的“表扬”即具体又明确。具体明确的表扬可更大程度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现在的课堂上,我们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作具体分析,动辄还以“你说得真棒”之类的表扬。如此“表扬”根本没有挖掘出学生真正成功在哪里,也给其他学生造成模糊感,不知道究竟向被表扬的学生学习什么。在一次课文朗读时,一个能勉强读下来的同学刚读完,要求评价他读得怎样的同学纷纷举手。大多数同学都只能说读得好或读得不好,根本不能说出好,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哪些地方。因此,表扬时应准确、精炼地表达:如这位同学读时发音洪亮、咬字准确、感情丰富、课文熟练等。
第三,表扬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尽量避免笼统而虚假的表扬,切忌表扬不切合实际。记得有一次,到一个学校出差,偶然遇到这样一位体育老师:学生勉强能做老师要求的动作,他却一连串的“好好好”,一概给予表扬,而且是“你太伟大了”、“你真了不起”。也许是这位老师看到我们,有意展示他在表扬学生呢!可学生糊涂了,有的简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就没有不好的?难道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就是有个性,就是创新?我想,这种不切合实际的表扬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变得盲目自大、惟我独尊,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昨天的一次作业批改时,发现有位同学的作业字写得既工整又漂亮也符合老师布置的要求,可惜就是把“正式”的“式”多写了一撇,我把他叫到面前深情地说:“你今天的作业虽然出了点差错,但凭着这些工整而漂亮的字,我还是给你批了优等!”这位同学感动的神情久久洋溢在略带笑容的脸上。
教育是一种塑造,一味地宠学生并不是正确的方法。我们教育工作者万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要在“以学生为本”的口号下将教育弄得不伦不类。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表扬学生也应注意分寸,力争让表扬与希望结合起来,使学生永葆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婺源江湾中心小学 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