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过程图像化的工具。1974年,国际著名脑力开发权威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启动大脑》一书中,正式将这个脑力潜能开发工具介绍给世人。思维导图将大脑中的思考脉络以图像的方式呈现,让我们更容易地掌握自身的思维形态。学习绘制思维导图,能十分有效地提升脑力思考能力,借助这一图形思维工具,可以有效表达发散性思维。它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把文本中的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要素建立思维链接,充分激发左右脑的潜能,利用观察、阅读、记忆、思维等之间的规律,帮助人们在逻辑与想象、形象与抽象、科学与艺术之间实现平衡发展,从而充分挖掘人类大脑的无穷潜能。用思维导图提升智力能力、提高思维水平,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与运用。
小学生思维具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直观思维能力高于想象力。思维导图的直观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梳理和发散所想表达和交流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自己所要表达和交流的内容。
课堂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要阵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生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体现出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真实价值。课堂中的思维导图生成过程是怎样的?这就需要教师以对学情的科学把握和对学生心理的精准把控为前提,结合实际进行教学设计,精心引导思维导图的生成,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一、反复阅读,提升整体感知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整个思维导图的生成过程中,注重孩子不断阅读,本质上是引导学生扎实阅读的过程,以此来落实基础的积累,进而把握文本整体,感受作品中生动的语言和感人的形象。
经过这一过程,抽象枯燥的文字变成了一幅形象可感的图画,而且层次分明,便于记忆和理解。相较于提前或者延后提供现成的思维图,课堂生成的思维导图,更有利于学生阅读过程的生成,从而避免只看思维导图直接拿取结果的低效学习。
课堂生成导图的过程,基于问题驱动,带着任务学习,实现的是阅读的深度化,避免了阅读课文就是大声朗读或者默读的浅层性阅读。带着对问题思考,通过寻找答案、交流讨论,逐级绘制导图记录,成为思维导图课堂的主流。
二、绘制中心图,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中心图是我们创建思维导图的起点,是整个思维导图中最大的图像,它能反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大约占整个图的1/12—1/9。中心图用三种或更多的颜色,可以给大脑更强烈的刺激,增强感知记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当然,思维导图不是绘画,最重要的不是你画得多漂亮,而是你画的中心图是否与中心主题有明确的关联性,有时候越简单越容易记忆和理解。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思维容量比较有限,缺乏灵活变通能力。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多思考,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需要的答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教学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绘制出《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中心图。有的学生画的是四季常青的树木,有的学生畫的是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不同风景,有的学生画的是小兴安岭整体美景。 不拘一格,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又如,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时,我和孩子们充分阅读,让学生从读中概括出这篇课文重点写的是可视的直观形象“大青树下的小学”,还能找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色——“大青树”“古老的铜钟”“洁白的墙”“摇曳的凤尾竹”。通过这些主要元素,更形象地反映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果缺乏对这些元素生动形象的理解,印象就成为一般的没有特色的小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画分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思维导图中,画分支就是在理解篇章结构、掌握行文思路的基础上,将文本主题与各级各段的主次从属关系用不同层次的图层表现出来。分支图就是整个思维导图的“骨架”,决定了整个思维导图的架构。
首先要让学生记住分支的特点:“弧线弯弯像彩虹,首尾相接向后走,一上一下相对应,顺时针的方向走,多个线条排均衡,线条词长要相等,颜色一定要记清。”根据内容需要,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后面可以绘制二级分支,二级分支后面可以绘制三级分支,一般思维递进到三至五级就能将主题表达清楚,也有需要细致深入到多层的。整个分支形状就如树枝一直往外伸展的树状图,又如大脑的神经元结构。主分支一般最好小于7个 ,最多不能超过9个,太多了增加记忆难度,反映出归纳概括能力有待加强。
比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首先理清这篇课文的结构是“总—分—总”,然后就可以绘制三个一级分支。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这一分支(第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说明树多,学生从文段中概括出树的三个特点“数量多”“种类多”“面积大”,这是三个并列的特点,那就要画三个并列的分支。
第二分支是课文的重点,反复阅读后,引导学生找出这部分是按春夏秋冬时间顺序写的,那我们就画春夏秋冬四个并列的二级分支。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果发现不同分支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并采用交叉连线建立起关系,来绘制思维导图,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灵活运用。
画分支的好处在于使文本的结构直观清晰,具有可视性的优点,也很好地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分析力、概括力、逻辑力。
四、写关键词或画图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关键词是指最能概括出表达内容的词语,写关键词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如果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训练,将会形成一个人终身受用的概括能力与提炼能力。
为什么只能写关键词,而不是写一整个句子,思维导图是要记载去芜存菁的结果,版面上尽量越简洁越好。思维导图关键词容易让大脑发挥自由联想的能力,除了不让大脑思考受到句子的局限外,还因为大脑通过一个关键词就联想起大量的内容,提高学生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
越重要的关键词离中心图越近,越不重要的关键词就离中心图越远,即使删掉也不影响思维导图的主要精神。词语尽量由左到右横着写,符合大家读书习惯。
写关键词之前要掌握好思维导图要体现的内容,关键词可以多写,大量应用关键词可以减轻阅读时的理解压力,比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最后一个分支,让孩子齐读,知道这部分是总写,老师再引导学生说出总结了小兴安岭的哪些特点,学生从文本中找出需要的答案,“既是美丽的大花园,又是巨大的宝库。”然后再提炼概括出关键词,我们在这两个并列的二级分支上分别写上关键词“花园”“宝库”。再引导“怎样的花园?怎样的宝库?”学生很快找出答案,这样就可以在连续的分支上分别写上关键词“美丽”“巨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捕捉关键信息和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除了写关键字,还可以在分支上画图像,或者图像跟在字的前方、后方、上方,不要画在线条的下方。因为大脑对图像的感知反应优于对文字的感知反应,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文字或者代替文字,但前提是图像一定要与文本所表达的主题密切相关。成功的思维导图直观生动,寓教于乐,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良好状态,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学生通过学习、绘制思维导图,观察力、联想力、逻辑力 、创造力、专注力、记忆力得到全面提升,思维导图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思维导图用于教学,使语文课堂更简洁、更高效、更富有创造性,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既学习了语言、积累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白虹.思维导图[M]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1-2.
[2]余映潮 .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M].广州:nn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4.
[3]胡雅茹.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M].北京:北京时代文化书局,2019:63.
小学生思维具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直观思维能力高于想象力。思维导图的直观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梳理和发散所想表达和交流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自己所要表达和交流的内容。
课堂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要阵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生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体现出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真实价值。课堂中的思维导图生成过程是怎样的?这就需要教师以对学情的科学把握和对学生心理的精准把控为前提,结合实际进行教学设计,精心引导思维导图的生成,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一、反复阅读,提升整体感知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整个思维导图的生成过程中,注重孩子不断阅读,本质上是引导学生扎实阅读的过程,以此来落实基础的积累,进而把握文本整体,感受作品中生动的语言和感人的形象。
经过这一过程,抽象枯燥的文字变成了一幅形象可感的图画,而且层次分明,便于记忆和理解。相较于提前或者延后提供现成的思维图,课堂生成的思维导图,更有利于学生阅读过程的生成,从而避免只看思维导图直接拿取结果的低效学习。
课堂生成导图的过程,基于问题驱动,带着任务学习,实现的是阅读的深度化,避免了阅读课文就是大声朗读或者默读的浅层性阅读。带着对问题思考,通过寻找答案、交流讨论,逐级绘制导图记录,成为思维导图课堂的主流。
二、绘制中心图,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中心图是我们创建思维导图的起点,是整个思维导图中最大的图像,它能反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大约占整个图的1/12—1/9。中心图用三种或更多的颜色,可以给大脑更强烈的刺激,增强感知记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当然,思维导图不是绘画,最重要的不是你画得多漂亮,而是你画的中心图是否与中心主题有明确的关联性,有时候越简单越容易记忆和理解。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思维容量比较有限,缺乏灵活变通能力。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多思考,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需要的答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教学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绘制出《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中心图。有的学生画的是四季常青的树木,有的学生畫的是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不同风景,有的学生画的是小兴安岭整体美景。 不拘一格,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又如,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时,我和孩子们充分阅读,让学生从读中概括出这篇课文重点写的是可视的直观形象“大青树下的小学”,还能找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色——“大青树”“古老的铜钟”“洁白的墙”“摇曳的凤尾竹”。通过这些主要元素,更形象地反映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果缺乏对这些元素生动形象的理解,印象就成为一般的没有特色的小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画分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思维导图中,画分支就是在理解篇章结构、掌握行文思路的基础上,将文本主题与各级各段的主次从属关系用不同层次的图层表现出来。分支图就是整个思维导图的“骨架”,决定了整个思维导图的架构。
首先要让学生记住分支的特点:“弧线弯弯像彩虹,首尾相接向后走,一上一下相对应,顺时针的方向走,多个线条排均衡,线条词长要相等,颜色一定要记清。”根据内容需要,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后面可以绘制二级分支,二级分支后面可以绘制三级分支,一般思维递进到三至五级就能将主题表达清楚,也有需要细致深入到多层的。整个分支形状就如树枝一直往外伸展的树状图,又如大脑的神经元结构。主分支一般最好小于7个 ,最多不能超过9个,太多了增加记忆难度,反映出归纳概括能力有待加强。
比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首先理清这篇课文的结构是“总—分—总”,然后就可以绘制三个一级分支。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这一分支(第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说明树多,学生从文段中概括出树的三个特点“数量多”“种类多”“面积大”,这是三个并列的特点,那就要画三个并列的分支。
第二分支是课文的重点,反复阅读后,引导学生找出这部分是按春夏秋冬时间顺序写的,那我们就画春夏秋冬四个并列的二级分支。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果发现不同分支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并采用交叉连线建立起关系,来绘制思维导图,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灵活运用。
画分支的好处在于使文本的结构直观清晰,具有可视性的优点,也很好地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分析力、概括力、逻辑力。
四、写关键词或画图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关键词是指最能概括出表达内容的词语,写关键词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如果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训练,将会形成一个人终身受用的概括能力与提炼能力。
为什么只能写关键词,而不是写一整个句子,思维导图是要记载去芜存菁的结果,版面上尽量越简洁越好。思维导图关键词容易让大脑发挥自由联想的能力,除了不让大脑思考受到句子的局限外,还因为大脑通过一个关键词就联想起大量的内容,提高学生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
越重要的关键词离中心图越近,越不重要的关键词就离中心图越远,即使删掉也不影响思维导图的主要精神。词语尽量由左到右横着写,符合大家读书习惯。
写关键词之前要掌握好思维导图要体现的内容,关键词可以多写,大量应用关键词可以减轻阅读时的理解压力,比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最后一个分支,让孩子齐读,知道这部分是总写,老师再引导学生说出总结了小兴安岭的哪些特点,学生从文本中找出需要的答案,“既是美丽的大花园,又是巨大的宝库。”然后再提炼概括出关键词,我们在这两个并列的二级分支上分别写上关键词“花园”“宝库”。再引导“怎样的花园?怎样的宝库?”学生很快找出答案,这样就可以在连续的分支上分别写上关键词“美丽”“巨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捕捉关键信息和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除了写关键字,还可以在分支上画图像,或者图像跟在字的前方、后方、上方,不要画在线条的下方。因为大脑对图像的感知反应优于对文字的感知反应,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文字或者代替文字,但前提是图像一定要与文本所表达的主题密切相关。成功的思维导图直观生动,寓教于乐,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良好状态,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学生通过学习、绘制思维导图,观察力、联想力、逻辑力 、创造力、专注力、记忆力得到全面提升,思维导图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思维导图用于教学,使语文课堂更简洁、更高效、更富有创造性,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既学习了语言、积累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白虹.思维导图[M]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1-2.
[2]余映潮 .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M].广州:nn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4.
[3]胡雅茹.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M].北京:北京时代文化书局,20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