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要教好一群学生并不容易,班上的“问题学生”就是棘手问题了,他们会时常制造大小的“麻烦事”,耗费老师好多心血也不见成效,好多老师对此束手无策。归根到底,是这些老师没有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没有针对不同心理进行因材施教而已。本文从消极心理、自卑心理、好胜心理、好奇心理、害怕心理等方面,谈谈如何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关注“尖子生”挫败,预防消极心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多时候会产生消极心理,因此影响学习情绪。而消极心理在班上的尖子生中普遍存在。因为他们生活在同学、教师肯定的眼光中,往往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使他们产生了高傲、经不起考验的消极心理。由于尖子生智力较好,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在班上各科成绩都优秀,往往瞧不起成绩差的同学,甚至对教师也不大尊重,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的优秀成绩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获取的。另外,由于尖子生的能力较强,大多数是班上的干部,平时得到教师的信任和赞扬,因而他们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对自己的不足认识不够,对别人的批评更是不屑一顾。一旦遇到失败或挫折,往往接受不了,变得情绪低落、悲观。例如:某次测验中,班上的黄玲同学成绩比别人低了几分,我总听到她唉声叹气,总是闷闷不乐。在分析试卷时,她没有专心听讲。我当时没有对她进行措辞激烈的批评,而是采取“和风细雨”的方法,让她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教育她失败不要紧,更重要的是又面对失败的勇气,找出失败的原因。我觉得要消除尖子生的消极心理,就要淡化他们“尖子生”的意识,既不袒护他们的缺点,又不夸大他们的优点,一视同仁,不能搞特殊化,尖子生犯错,教师绝不可忽视,应给予严肃批评教育,让他们学会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挫折、打击,从而变得勇敢、坚强。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
二、关心后进生进步,避免自卑心理
大多数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都存在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学习上、行动上缺乏自信心,久而久之,自暴自弃,成绩更是一落千丈。这类学生需要的是爱心和鼓励。因为我觉得,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便无从谈起。对于内心充满自卑感的学生来说,爱心、关怀、鼓励是很有效的医治良方,可以抚平屡次失败给他们造成的伤痕,重燃他们内心希望之光,让他们重拾信心,自觉争取进步,从而急起直追,有效利用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一节作文课中,班上的小星同学(学习基础较差,识字能力较弱,很怕写作文),15分钟过去了,他只写了开头第一句话,我认真地读着他写的话,并及时修改有毛病的地方,我说:“开头写得不错!继续往下写吧!”有了老师的鼓励,他满心欢喜,继而努力拿起笔竿子继续往下写。所以,很多时候,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能给予学生莫大的鼓励,有效消除自卑心理。
三、善用好胜心理,提高参与积极性
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适当运用学生这种心理,多开展一些有益的竞赛活动。例如:看谁做得快,看哪组同学最守纪律,看哪组同学做作业最认真等等,小学生便自觉重视该项工作,并努力把它完成,心里希望得到“第一”,把他们的好胜精神引导到学习竞争上,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喜欢把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选好组长。平时开展“星级小组评比活动”,比速度、比质量、比合作能力……评为优秀的小组就获得两颗红星,每月统计各组获红星的数量,奖励第一、二名的小组,每个成员均获得奖品。由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小组内形成了一股向心力,显得积极进取。所以,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好胜心理,设计各种竞赛活动来调动学习积极性。但是,我们又要注意学生的“不正当竞争”思想,竞争要讲规矩,要公平,要凭实力,要赢得光彩,否则会产生不良效果。
四、巧用好奇心理,促进学习主动性
小学生天真活泼,对世界万物都感兴趣,总爱问“为什么”。在课堂上,我总会留时间让学生质疑,课堂气氛会很活跃,学生总想老师能解答自己的问题。例如: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我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启发等各个方面去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围绕课文提出了多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然后我引领学生梳理提出来的问题,筛选出一个核心问题作为本课的研学问题进行探讨,顺利展开研学课文之旅。“学问学问,会学才会问,会问才会学”。课堂上注意运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让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并引导他们自主解决问题,主动探求知识,不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研学的能力,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五、慎防说谎瞒骗,消除害怕心理
小学生的说谎行为较普遍。一般来说,孩子最初说假话,还不是品德方面的问题,总有其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例如:有些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期望目标过高,一旦发现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轻则责骂一顿,重则要打要罚。这些粗暴的方法,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导致试卷发下来,也不敢拿回家,所以说出“试卷还未发下来”的谎话,甚至冒充家长签名,以此想逃过“难关”。另外,當发现孩子犯错时,很多家长只会打一顿,痛斥一番,小孩子怕挨家长的打骂,便以谎言来蒙骗家长,不敢大胆认错。此外,高年级的小学生已有自己的主见,开始有自己的隐私,如果老师和家长硬逼着他们什么都告诉你,只会逼着孩子说谎。
因此,要避免孩子说谎,教师和家长都必须积极正视孩子出现的问题,不管孩子说出来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家长和老师都必须孩子的主动坦诚的交流给予充分肯定,消除孩子“说真话要挨打挨骂”的害怕心理,为孩子营造说真话的良好氛围,培养孩子坦诚交流的品质。否则,扼杀了孩子想做一个正直之人的美好愿望。
综上所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心理素质起重要的作用。积极的心理因素对学习、生活起促进作用,消极的心理因素对学习、生活产生阻碍作用。所以,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洞悉并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并作耐心、适当的心理疏导,才能让教育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3-35
[2]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9版)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3]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1
[4]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02
一、关注“尖子生”挫败,预防消极心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多时候会产生消极心理,因此影响学习情绪。而消极心理在班上的尖子生中普遍存在。因为他们生活在同学、教师肯定的眼光中,往往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使他们产生了高傲、经不起考验的消极心理。由于尖子生智力较好,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在班上各科成绩都优秀,往往瞧不起成绩差的同学,甚至对教师也不大尊重,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的优秀成绩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获取的。另外,由于尖子生的能力较强,大多数是班上的干部,平时得到教师的信任和赞扬,因而他们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对自己的不足认识不够,对别人的批评更是不屑一顾。一旦遇到失败或挫折,往往接受不了,变得情绪低落、悲观。例如:某次测验中,班上的黄玲同学成绩比别人低了几分,我总听到她唉声叹气,总是闷闷不乐。在分析试卷时,她没有专心听讲。我当时没有对她进行措辞激烈的批评,而是采取“和风细雨”的方法,让她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教育她失败不要紧,更重要的是又面对失败的勇气,找出失败的原因。我觉得要消除尖子生的消极心理,就要淡化他们“尖子生”的意识,既不袒护他们的缺点,又不夸大他们的优点,一视同仁,不能搞特殊化,尖子生犯错,教师绝不可忽视,应给予严肃批评教育,让他们学会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挫折、打击,从而变得勇敢、坚强。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
二、关心后进生进步,避免自卑心理
大多数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都存在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学习上、行动上缺乏自信心,久而久之,自暴自弃,成绩更是一落千丈。这类学生需要的是爱心和鼓励。因为我觉得,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便无从谈起。对于内心充满自卑感的学生来说,爱心、关怀、鼓励是很有效的医治良方,可以抚平屡次失败给他们造成的伤痕,重燃他们内心希望之光,让他们重拾信心,自觉争取进步,从而急起直追,有效利用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一节作文课中,班上的小星同学(学习基础较差,识字能力较弱,很怕写作文),15分钟过去了,他只写了开头第一句话,我认真地读着他写的话,并及时修改有毛病的地方,我说:“开头写得不错!继续往下写吧!”有了老师的鼓励,他满心欢喜,继而努力拿起笔竿子继续往下写。所以,很多时候,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能给予学生莫大的鼓励,有效消除自卑心理。
三、善用好胜心理,提高参与积极性
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适当运用学生这种心理,多开展一些有益的竞赛活动。例如:看谁做得快,看哪组同学最守纪律,看哪组同学做作业最认真等等,小学生便自觉重视该项工作,并努力把它完成,心里希望得到“第一”,把他们的好胜精神引导到学习竞争上,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喜欢把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选好组长。平时开展“星级小组评比活动”,比速度、比质量、比合作能力……评为优秀的小组就获得两颗红星,每月统计各组获红星的数量,奖励第一、二名的小组,每个成员均获得奖品。由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小组内形成了一股向心力,显得积极进取。所以,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好胜心理,设计各种竞赛活动来调动学习积极性。但是,我们又要注意学生的“不正当竞争”思想,竞争要讲规矩,要公平,要凭实力,要赢得光彩,否则会产生不良效果。
四、巧用好奇心理,促进学习主动性
小学生天真活泼,对世界万物都感兴趣,总爱问“为什么”。在课堂上,我总会留时间让学生质疑,课堂气氛会很活跃,学生总想老师能解答自己的问题。例如: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我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启发等各个方面去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围绕课文提出了多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然后我引领学生梳理提出来的问题,筛选出一个核心问题作为本课的研学问题进行探讨,顺利展开研学课文之旅。“学问学问,会学才会问,会问才会学”。课堂上注意运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让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并引导他们自主解决问题,主动探求知识,不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研学的能力,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五、慎防说谎瞒骗,消除害怕心理
小学生的说谎行为较普遍。一般来说,孩子最初说假话,还不是品德方面的问题,总有其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例如:有些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期望目标过高,一旦发现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轻则责骂一顿,重则要打要罚。这些粗暴的方法,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导致试卷发下来,也不敢拿回家,所以说出“试卷还未发下来”的谎话,甚至冒充家长签名,以此想逃过“难关”。另外,當发现孩子犯错时,很多家长只会打一顿,痛斥一番,小孩子怕挨家长的打骂,便以谎言来蒙骗家长,不敢大胆认错。此外,高年级的小学生已有自己的主见,开始有自己的隐私,如果老师和家长硬逼着他们什么都告诉你,只会逼着孩子说谎。
因此,要避免孩子说谎,教师和家长都必须积极正视孩子出现的问题,不管孩子说出来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家长和老师都必须孩子的主动坦诚的交流给予充分肯定,消除孩子“说真话要挨打挨骂”的害怕心理,为孩子营造说真话的良好氛围,培养孩子坦诚交流的品质。否则,扼杀了孩子想做一个正直之人的美好愿望。
综上所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心理素质起重要的作用。积极的心理因素对学习、生活起促进作用,消极的心理因素对学习、生活产生阻碍作用。所以,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洞悉并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并作耐心、适当的心理疏导,才能让教育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3-35
[2]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9版)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3]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1
[4]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