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资源付水流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_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每一句话,学生的每一次发言,课文中的每一段文字,每一个标点,甚至是一幅插图,一道习题,只要留心,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宝贵资源。它能为学生营造学习语文的良好环境,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怎样才能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呢?
  
  一、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唤醒学生的情感资源
  作品是作家思想感情的寄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将文章中的情与自己的情倾注于讲解之中,洋溢于讲台之上,流入学生心田。学生的情感资源一旦被唤醒,那么,他们通过作品去体会作者的心路与思路,就会像沿波探源,再深藏的情理也能领会。
  在教学《烟台的海》第二自然段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师:冬天,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烟台海域,受这股寒流影响,烟台冬天的海到底是怎样的呢?自由读读第二节。
  生1:我觉得烟台冬天的海面很凝重。
  生2:我觉得烟台冬天的海浪很大,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
  师:(追问)“前赴后继”、“锲而不舍”是怎样的景象?(播放课件)
  生1:我看到波浪不断涌来,向岸边的礁石猛烈撞击。刹那间,就卷起高高的浪花,像一座座涌动的山峰,淹没了礁石,击打着牢固的堤岸。
  生2:我觉得烟台冬天的海就像刚睡醒的雄狮,憋足了全部力量,卷起城墙一样高的巨浪狂涌过来。它好像永远不知疲倦似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撞击礁石、堤岸,一定要把它们冲垮。
  师:(激情)是啊,浪牵着浪,浪推着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种景象就是“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只有在冬天,只有在烟台的海边才能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
  《烟台的海》第二自然段运用了比喻手法和丰富的词汇,使烟台冬天大海的壮观景象如现眼前,伸手可触。可是这仅仅是“教师的语文”,如何让这段文字“复活”,成为学生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脑中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呢?课堂上,教师优美而有激情的语言营造出生动的语言环境,学生浸润其中,情感被催化,语言被催生,师生共同生成一个充满磁性的“情场”。同时,必要的媒体使用,把学生带到具体可感的真实情境中,为学生营造出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进入一种无拘无束、自在、自由、自觉的精神状态。多层次的对话、朗读,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味,读出了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等词语在学生的头脑中活了起来。
  
  二、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开发课堂的生成资源
  “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的本意,是指顺应形势发展做事,就会轻而易举;不掌握时机而急于行动,就很难收得成效。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把握时机,有所作为。在阅读教学中,我把它理解为教师面对课堂中不断生成的话题内容,应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及时组织学生与文本、教师、同学进行对话。
  请看《装满昆虫的衣袋》的教学片断:
  上课开始,就有一位调皮的学生问我:“老师,我们也很喜欢玩昆虫,逗蛐蛐呀,捉蚂蚁呀,这样就能成为昆虫学家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马上有许多男生响应。此时,我马上意识到学生疑问的价值,“是呀,几乎每个人在童年时代都有过这种经历,为什么没有都成为昆虫学家呢?你们捉虫和法布尔捉虫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再仔细地把课文读一读,然后来讨论。”潜心会文后,学生有收获了。
  生1:我从“三天前”、“现在”、“终于”体会到法布尔研究昆虫不是心血来潮,很少有人会像法布尔那样为了一只小小的虫子花这么多时间。他具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查个水落石出,决不放弃。
  生2:我从“高兴极了”、“小宝贝”、“再好好欣赏”这些词语中体会到法布尔很喜爱昆虫,他把小虫子当作宝贝一样小心照管,已经达到了痴迷的境界。
  师:看得出同学们都深深喜欢上了热爱昆虫的小法布尔,他的故事让我们领悟到:一个科学家的成长,与他对某项事业的兴趣和着迷,有着紧密的联系。
  法布尔为什么能成为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当学生提出“老师,我们也很喜欢玩昆虫,这样就能成为昆虫学家吗”的问题时,教师的智慧就体现在及时将学生的疑问生成话题,从而寻找到文本与学生生活经历的契合点,并引导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及时解决对话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正确的道路。课堂上洋溢着人性与理性的光辉,学生也在获得对话感悟的同时,获得了思想启迪。他们懂得只有执著的追求,锲而不舍地钻研,才能在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
  
  三、着墨处是画,空白处也是画——挖掘文本的图片资源
  以《秦兵马俑》为例,在教学第四至九自然段时,教师充分运用了课文中的一张照片和网上下载的若干张照片,先请同学们抓住文中对兵马俑神态、动作、衣着等的描写反复品读,想象它们应该是什么样子,然后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猜想照片中兵俑的类型。文学、美术、音乐都是相通的,“着墨处是画,空白处也是画”。图片作为特殊的教学资源,不应该被师生遗忘。只不过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式,目的还是让学生去看、去读、去说、去思考、去想象,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实践有机结合,审美情趣、审美创造才得以较好地体现。
  
  四、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链接课外信息资源
  不少教师对课外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明确目的,误以为拿来就可以用,用得越多越好。殊不知,教师如果对课外信息资源不加选择地盲目使用,不仅使信息资源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可能还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更大的困难。
  如在教学《烟台的海》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教师就对信息资源做了较好的处理。
  师:为什么说烟台的海是一座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又在这里上演着怎样威武雄壮的话剧?同学们能否引用搜集到的信息谈一谈呢?
  生1:我从资料中了解到烟台是全国著名的渔业基地、水果之乡,是中国重要的黄金产地,还是中国十大商贸港口之一。我想烟台人民一定非常勤劳,非常聪明。他们用汗水、血水和泪水建设自己的家园,所以能在经济建设中取得这么大的成绩。
  生2:……
  生3:……
  师:是啊,烟台人用智慧和血汗迎来无数个春天,又送走无数个冬季。直到今天,他们还在夜以继日地在严寒酷暑里,谱写着更加辉煌的故事。
  生4:我搜集到的资料是,在明朝洪武三十一年,为了防备倭寇入侵,烟台人民在烟台市北端的烟台山上设烽火台。敌寇来犯,他们就举狼烟报警,烟台市亦由此得名。我觉得烟台人民不仅勤劳善良,还很勇敢。敌人来犯之时,他们举起手中的武器保家卫国,奋勇杀敌。
  师:(饱含深情地)正如同学们所言,烟台的历史是辉煌的,烟台的明天是美好的。我们赞美烟台的海,我们更赞美勤劳、勇敢、充满智慧的烟台人。
  时空差、知识差给学生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带来了困难,而大量的信息资源从不同方面介绍了烟台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情况。学生通过阅读,开阔了视野,有了理解的拐杖,教学重难点迎刃而解。在教学的最后,教师指导学生齐读课文。由于学生在交流中产生了深切的体验和感受,自然读得投入、动情,并能在读中深化对课文内涵的领悟。这一教学效果的取得,当然应归功于对课外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对课外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处理也应像读书一样,既要扩大见闻,又要体会其要领,善于选择、梳理和归纳。
其他文献
在淡化知识的背景下,各语文教学刊物也将属于知识(这里所说的“知识”指狭义“知识”,即指字、词、句、语法、修辞等知识)的东西作了淡化处理。我认为,语文教学刊物不应淡化知识,应该保留和充实语言栏目,让属于“知识”的语言类稿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因为,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一、帮助教师答疑解惑。毫无疑问,对一些知识的认知与教学,教师难免有疑难。比如对一些词句的确切含义的理解,比如对一些句子有无语病的判断
家庭是我们个人幸福生活的港湾,品格养成的摇篮,社会稳定的基石。和谐家庭是洒满阳光的恬静港湾。萧伯纳曾说“世上最不平凡的美是家里的美”。无论在何时,家都是《静夜思》中那举头望去的一轮明月,是《枫桥夜泊》时的夜半钟声,是《凉州词》里期盼的春风。  家和万事兴,家兴则民安,民安则国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就指出:“要注重发挥妇女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
九月二十号清晨,我和另外五名实习生跟随着带队老师走进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似乎也就是从那个清晨开始,我又一点点回到了我的童年。幼儿园对我来说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学前教育专业的我大学里的每门专业课几乎都得与它有关,小到幼儿园每间教室内各个角区环境的布置,大到整个幼儿园环境的布局、规划,几乎都曾出现在我的专业课作业设计中。然而我没有上过幼儿园,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曾经的缺憾让我走上了这条路
在语文教育领域,谁也无法否认文学及文学教育的价值。但事实上,文学对学生精神世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现在却好像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消解了大半。一方面,大家把文学教育举得很高很高;另一方面,文学教育的效果却又不尽如人意。其中原因当然很多,但病根无疑是在语文教育界运行的“至少落后二十年到五十年”的文学知识。因此,当前急需有人把适用的文学知识迁移到中学语文教育中去,使它生发新的生命力。这是一项很有难度但也
2011年语文高考尘埃落定,语用题因其内容鲜活、视野开阔、形式多变成为各省市高考命题创新的新星。纵观今年17套高考试卷语用题,可以用生活和实用两个词来概括。一是考题贴近时代,靠近生活,让语文学习的现实情境更加真切。继去年的世博会、低碳经济、理想住宅等热点之后,今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五一禁烟令、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新能源的利用、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史铁生逝世、网络语言的发展、汉字书写现状调查等都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情感、体验和独特的、个性化的、多元化的理解。《杏儿熟了》这一课的教学,怎样才能体现这一教学理念呢?在读写奶奶颤颤巍巍打杏儿这一句时,一般我们的理解都是应该读出奶奶打杏儿的艰难。但仔细一想。这一句话还能不能读出其他的感受呢?    一、理解词义,初步感知    小伙伴们去偷杏儿暴露以后,个个都像一只只受到惊吓的
一、设计意图    上学时,读到“陌头杨柳黄金色”这样的诗句,总觉得不可理解,以后经过细细观察,才终于明白杨柳刚萌出的叶芽,远望过去真是一片金黄。因此,我也更深地理解了“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语)的含义。人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春天里的发现。因此,教学在本单元应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中有所发现。在语文园地之一,除了“读读认认”外,其他的环节都是紧紧围绕着单元主题的。在教
中年的孤独,是一群人的寂寞,形单影只看起来是寂寞,狂欢后却更加孤独。  中年的孤独,是思想与身体的分离。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正如同你不会懂所有的人,所有的人也不會懂你。  中年的孤独,是隔岸观火的欣赏。世界是个大舞台,总有形形色色的演员出场,有演员就要有观众,演员热闹了,观众就不能热闹,否则,演给谁看。  中年的孤独,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想太多只会徒增烦恼,并且把可爱的同行者从你身边赶走。 
这天,8岁的儿子小米神情落寞地问我:“妈妈,你知道我为什么不高兴吗?”  小米是想爸爸了,爸爸出差了,因为时差的原因,不容易约到视频通话。偶尔他会打开手机,对着爸爸的照片一直看。  职场中人总是要出差。孩子也需要学习面对可能的分离,这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一个家庭要在各方之间保持健康平衡,尽可能照顾到各方需要,达到整体利益最大化。我这个妈妈的角色就至关重要了。  小米之所以想爸爸,自然是父子联系紧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乐趣。    3、领悟福娃身上蕴含着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向往奥运、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通过写福娃来激发小学生喜迎奥运,培养奥运精神。    教学准备    1、制作“福娃”的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搜集福娃的有关资料,相互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喜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