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奥运精神发芽开花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zj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乐趣。
  
  3、领悟福娃身上蕴含着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向往奥运、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通过写福娃来激发小学生喜迎奥运,培养奥运精神。
  
  教学准备
  
  1、制作“福娃”的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搜集福娃的有关资料,相互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喜迎福娃
  1、跟学生玩一个简单的对话游戏,如:老师说“我们尊重别人”,学生们则对“别人也尊重我们”;老师说“我们快乐作文”,小学生们则对“作文也快乐我们”。
  2、最近我发现,有的同学在本子上贴上了福娃的粘贴画,有的同学身上挂着福娃钥匙链,看着怪好玩的。在市里的一些健身场所甚至商场、超市,都能见到福娃活泼可爱的笑脸。同学们都喜欢福娃吗?(板书课题)知道他们现在有什么特殊身份吗?
  3、(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现在想见见他们吗?看见前面这扇大门(课件展示的画面)了吗}让我们用阿里巴巴开启宝库大门的咒语来把它打开!跟老师一起喊:芝麻,开门!
  课件出示:欢快的音乐声中,大门缓缓打开,福娃一一亮相。让学生大声呼喊他们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
  
  二、交流资料,闲话福娃
  1、见到福娃,有什么感觉?(让学生自由说)
  2、看得出同学们都很喜欢福娃,可你们知道吗。福娃刚问世时,有不少人感到意外?以前的奥运会吉祥物每届只有一个,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吉祥物告别了“单身”时代,吉祥物组合成为流行趋势。可那些人万万没有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下子涌出五个福娃。五个吉祥物是不是太多了?同学们,大家课前收集了不少关于福娃的资料,你们能向那些人解释一下我们中国为什么要设计这五个吉祥物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福娃的名字连起来代表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你”(课件展示);色彩与奥运标志五环遥相呼应(课件展示),传递友谊、和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更好地体现中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课件展示);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学说相契合;与人们常用的祝福语“五福临门”相符;可以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3、老师补充:在佛教文化中,“五”代表圆满;“五”这个数字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国人民喜爱举例子,如“五谷”、“五粮液”、“五音”、“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五子棋”、“五星红旗”等)。让学生说些带有“五”字的成语。
  
  三、奠定基础,展示福娃
  1、五个福娃各有各的风采,下面我们就以福娃的身份来作自我介绍。要通过你的自我介绍展示出福娃的风采。让更多的人喜欢你介绍的福娃。
  2、分组并指导分工合作,进行准备。(各组分别为一个福娃做代言人。首先选定谁作为代表一会儿出场,以他为中心准备发言,其他同学出谋划策,提供指导,并安排一名同学做记录,作为发言提纲。另设一个评委组,研究应从哪些方面衡量福娃代言人的表现。为后面的点评及评选最佳福娃代言人做准备。)
  3、五位福娃代言人上台演讲(配合课件展示),评委点评,最后选出最佳福娃代言人。
  
  四、不拘形式.书写福娃
  1、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对福娃了解更深了,他们的形象在我们心目中更加鲜活了。请同学们再动脑筋想一想,我们以“福娃”为话题来写作文,你想写一篇怎样的文章呢?(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大胆创新。结合发言相机板书)
  2、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笔,更用自己的心,来为五个福娃谱写优美动人的篇章吧!(在大部分同学完成习作后,发下表格,让同学们填写作文题目、作者姓名。)
  
  五、观众点播,赏析福娃
  一篇篇童趣十足、激情洋溢的文章新鲜“出炉”了。让我们一起来品尝快乐的滋味!用投影仪展示所填表格,请同学们浏览,进行“观众点播”。同学朗读习作后,师生共同评赏……还有太多的佳作没有来得及欣赏,我们把同学们的习作汇编成一本书,名字就叫《福娃,我们的朋友》,这样同学们就可以在课后传阅了。
其他文献
一节课,什么时候快,什么時候慢,什么时候轻使劲,什么时候重着力,轻重缓急之间,便形成了一节课的节奏。  一节好课,一定是有令学生们舒适的节奏的。  在一些简单的知识上着力太多,学生会生厌。  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着力太少,知识会“夹生”。  简单而浅白的,教学时间通常会少些。  关键而深刻的,教学时间通常要多些。  这些道理是浅显易懂的,如何做到是个问题。现以“负数的认识”为例,谈一谈教师如何在课堂
在淡化知识的背景下,各语文教学刊物也将属于知识(这里所说的“知识”指狭义“知识”,即指字、词、句、语法、修辞等知识)的东西作了淡化处理。我认为,语文教学刊物不应淡化知识,应该保留和充实语言栏目,让属于“知识”的语言类稿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因为,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一、帮助教师答疑解惑。毫无疑问,对一些知识的认知与教学,教师难免有疑难。比如对一些词句的确切含义的理解,比如对一些句子有无语病的判断
家庭是我们个人幸福生活的港湾,品格养成的摇篮,社会稳定的基石。和谐家庭是洒满阳光的恬静港湾。萧伯纳曾说“世上最不平凡的美是家里的美”。无论在何时,家都是《静夜思》中那举头望去的一轮明月,是《枫桥夜泊》时的夜半钟声,是《凉州词》里期盼的春风。  家和万事兴,家兴则民安,民安则国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就指出:“要注重发挥妇女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
九月二十号清晨,我和另外五名实习生跟随着带队老师走进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似乎也就是从那个清晨开始,我又一点点回到了我的童年。幼儿园对我来说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学前教育专业的我大学里的每门专业课几乎都得与它有关,小到幼儿园每间教室内各个角区环境的布置,大到整个幼儿园环境的布局、规划,几乎都曾出现在我的专业课作业设计中。然而我没有上过幼儿园,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曾经的缺憾让我走上了这条路
在语文教育领域,谁也无法否认文学及文学教育的价值。但事实上,文学对学生精神世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现在却好像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消解了大半。一方面,大家把文学教育举得很高很高;另一方面,文学教育的效果却又不尽如人意。其中原因当然很多,但病根无疑是在语文教育界运行的“至少落后二十年到五十年”的文学知识。因此,当前急需有人把适用的文学知识迁移到中学语文教育中去,使它生发新的生命力。这是一项很有难度但也
2011年语文高考尘埃落定,语用题因其内容鲜活、视野开阔、形式多变成为各省市高考命题创新的新星。纵观今年17套高考试卷语用题,可以用生活和实用两个词来概括。一是考题贴近时代,靠近生活,让语文学习的现实情境更加真切。继去年的世博会、低碳经济、理想住宅等热点之后,今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五一禁烟令、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新能源的利用、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史铁生逝世、网络语言的发展、汉字书写现状调查等都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情感、体验和独特的、个性化的、多元化的理解。《杏儿熟了》这一课的教学,怎样才能体现这一教学理念呢?在读写奶奶颤颤巍巍打杏儿这一句时,一般我们的理解都是应该读出奶奶打杏儿的艰难。但仔细一想。这一句话还能不能读出其他的感受呢?    一、理解词义,初步感知    小伙伴们去偷杏儿暴露以后,个个都像一只只受到惊吓的
一、设计意图    上学时,读到“陌头杨柳黄金色”这样的诗句,总觉得不可理解,以后经过细细观察,才终于明白杨柳刚萌出的叶芽,远望过去真是一片金黄。因此,我也更深地理解了“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语)的含义。人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春天里的发现。因此,教学在本单元应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中有所发现。在语文园地之一,除了“读读认认”外,其他的环节都是紧紧围绕着单元主题的。在教
中年的孤独,是一群人的寂寞,形单影只看起来是寂寞,狂欢后却更加孤独。  中年的孤独,是思想与身体的分离。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正如同你不会懂所有的人,所有的人也不會懂你。  中年的孤独,是隔岸观火的欣赏。世界是个大舞台,总有形形色色的演员出场,有演员就要有观众,演员热闹了,观众就不能热闹,否则,演给谁看。  中年的孤独,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想太多只会徒增烦恼,并且把可爱的同行者从你身边赶走。 
这天,8岁的儿子小米神情落寞地问我:“妈妈,你知道我为什么不高兴吗?”  小米是想爸爸了,爸爸出差了,因为时差的原因,不容易约到视频通话。偶尔他会打开手机,对着爸爸的照片一直看。  职场中人总是要出差。孩子也需要学习面对可能的分离,这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一个家庭要在各方之间保持健康平衡,尽可能照顾到各方需要,达到整体利益最大化。我这个妈妈的角色就至关重要了。  小米之所以想爸爸,自然是父子联系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