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贯通,开辟语文要素转化新路径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excu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有关研究表明,生命个体获取的信息中,7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只有形成深入、细致、连续的观察意识,学生才能形成独特而丰富的认知体验。统编版四上第三单元,就是一个典型的“观察单元”,所设定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和“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这两点相互依存、彼此融通,是推动学生言语素养发展的重要依托。笔者就以单元中《爬山虎的脚》为例,谈谈如何将“感受观察”与“体会生动表达”结合在一起的。
  一、契合真实感受,在联系中推动要素融合
  精准、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怎样从作者的文思中奔涌出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作者深入、细致、连续的观察;而从学生学习课文的角度来看,就需要紧扣课文中精准生动的表达,感知与还原作者的观察方式和状态,梳理出作者从观察到获取信息,从整理信息到谋篇布局,直至最终成文的全部过程。所以,生动精彩的文字,其实是作者深入观察的体现,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初读与感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关键性词语,洞察作者的观察过程。
  以教学课文描写“叶”的第二自然段为例,教师设置了三个层次:其一,自主阅读中,圈画出描写叶片的词语,聚焦“新鲜”“重叠”“均匀”“空隙”, 学生借助直观图片,分别理解这些词语的大意,并确定最能体现叶片特点的词语:均匀。其二,上下文中“没有重叠”“不留一点空隙”,已经对中心词“均匀”进行了整体性解释,让学生认识到叶片没有重合,也没有形成空隙,就是“均匀”地具体体现,从而给人以“舒服”之感。其三,当学生将自己的身心和意识,全部沉浸在具体的语言细节之中时,虽然可以深入聚焦,但也容易造成思维的局限性,为此,教师就需要将学生的认知从某一处语段的具体细节中抽离出来,以更加宏观和整体性的视角关注语段,并相机思考:如果这样的爬山虎长满了一大墙,请你再次阅读一下这个语段,你觉得作者是怎样观察,才能写出这一段文字来的?从原本纯粹理性的视角,到现在以“还原观察之态”为核心人物的视角,这样的转变,使得学生对语言的感知与品析,就有了全新的认知视角。当学生再次潜入语段,就能从“一顺朝下”“绿得新鲜”“铺得均匀”等关键性词语,相机推理出作者一定是居于远处整体观察的。正是因为远远看、从整体观察,才能了解爬山虎叶片的整体状况。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始终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将体会语言表达和感受观察进行了细致地划分,并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体悟到了叶片之美,洞察了作者的观察视角,在大道无痕的在状态中,达成了语文要素的巧妙融通。
  二、遵从认知规律,在思辨中推动要素融合
  接受新事物,都需要带着原始的经验认知,主动地去构建和悦纳。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甚了解,无形之中就会增加理解难度。很多学生其实在生活中并没有见过爬山虎,更不要谈什么所谓的“细致观察”了,尤其是爬山虎的脚非常细小,藏在叶片下面,学生更是陌生。基于这样的原始学情,我们硬是逼着学生去“感受生动的语言”“感受细致的观察”,无疑就是无稽之谈。
  鉴于这样的思考,教学描写“脚”的第三自然段时,教师不妨设置以下教学板块:
  其一,创设问题情境,有个粗心的学生没有仔细读课文,画出来的爬山虎的脚出现了错误。随后,教师出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细致揣摩和研读课文中的相关语段,可以从“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反面”,了解脚的位置;从“枝状的六七跟细丝”和“蜗牛的触角”,了解脚的外形和数量;可以从 “跟新叶子的一样,也是嫩红的”,了解脚的颜色。紧扣语言描写的细节,对照教师出示的图片,就能捕捉爬山虎脚的形态特点,从而就能准确地发现图片中的错误。
  其二,串联信息,组织学生尝试表达。教师可以从爬山虎脚的位置、形态、颜色、数量出发,从语段中提取出茎上、枝状、六七根细丝和嫩红,组成词串,对语段内容进行串联和整合,并相机借助于正确的图片,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有序、详细地介绍爬山虎的脚,一方面让学生在表达中,感知生动形象的语言,提炼爬山虎脚的外形特点,同时也为后续还原作者的观察方法奠定基础。
  其三,勾连旧知,还原作者观察。有了对关键性字词地体悟和辨析,很多学生对于爬山虎的脚就有了更为深入地感知,就拥有了对作者观察进行还原的基础。面对如此精准而细腻的文字,作者会不会像观察叶片一样,是远远观赏的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手,依托文字表达的细致性程度,普遍认为作者是凑近了细看的。因为只有深入实践,才能将爬山虎的脚写得如此生动而具体。
  在这一案例的教学中,教师依循着学生的认知能力,借助于正确和错误的两幅图片,在图文对照的过程中,对课文中的语言进行了内化,最终让学生从语言的感知中,体会作者生动而具体的表达,并还原了作者近处细看的观察方式,将“感受细致观察”与“体会生动表达”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三、借助身体演示,在体验中推动要素融合
  儿童有着独特的认知方式。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靠着颜色、声音和动作来思维的。”教师要依循着对文本语言的感知,转化成为直观化的动态行为。比如作者在描写爬山虎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爬的,就运用了一系列的动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这些动词的表达精妙,还原作者的观察方式,教师就组織学生尝试借助自己的身体,将静态思维转变成为动态思维,助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地生长。
  首先,学生通过自主性阅读,圈画出语段中表示“爬”的词语,形成了“爬”的动作序列:从“触”到“巴”,从“拉”到“贴”,明晰爬山虎爬行的基本过程。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手掌的五根手指,看成是爬山虎的脚,变成小圆片之后,就可以用手指的指肚模拟爬山虎“巴住墙”,随后可以将手指弯曲,相继模拟手指从“拉一把”到“紧贴墙”的过程,用手指的伸缩来感受爬山虎不断向上攀爬的生长感。运用身体来感知动作,不仅可以真切而直观地关注文本语言表达的精准和巧妙,更有助于学生内化和悦纳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为此,教师相机纠正学生的表演,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相互帮扶,让每一位学生在借助词串进行演示和调整的过程中,尝试组织语言,描述爬山虎不断向上攀爬的过程。
  经历了这样的教学,教师其实并没有设置任何一个专门的环节,来感受语言的生动,但学生在阅读圈画动词、用身体展现动词、调整内化动词,将感受语言和体悟观察有机统一,达成语文要素地彼此融合。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很多单元的阅读要素都会设置两个教学点,这两个教学点是一种彼此联系、相互融通的过程,教师必须要找准两者之间的连接点,从文本内容中找出交界处,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素养的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东关小学
其他文献
我国的文言文对语言中的文字音律方面比较考究,作者在进行文言文写作时,也往往从音律的角度出发,使得文言文在字里行间透露着音律美。文言文的主要特点是音律铿锵,由于古人在进行文言文写作时,往往注重文言文字词之间的骈俪对仗,并且对于字词之间的平仄及押韵极其考究,所以,许多文言文作品读起来抑扬顿挫,音律美的特点十分明显。其中,音律美的典型代表作品以诗、词、曲为主,由于诗、词、曲有着严格的韵律要求,因此读起来
期刊
苏轼的《前赤壁赋》,语言精妙,情感率真,哲思深邃,一直是高中文言文阅读的经典篇目。《前赤壁赋》的阅读教学,很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都做过较为深入地研究与探索,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课例和学习资源。不久前,笔者又一次做了《前赤壁赋》的区级研究课。这节研究课使我对苏轼的《前赤壁赋》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对文言文阅读教学也有了更新的认识。我的教学从思路、思维、思想三个层面展开,美其名曰:“高中文言
期刊
统编版教材关注单元一体化教学的编排,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语文教学重在从精读课文中理解内容、实践练习,继而提炼出相应的阅读方法,然后利用单元中略读课文的平台,对这些方法进行实践性运用,更好地推动了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小学统编版教材三下《方帽子店》一文,就是典型的略读课文,所在单元以“复述”为训练要点,教师要紧扣从单元精读课文中学习的方法,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搭建支架,将复述的
期刊
名著阅读已成为当下语文课程改革的热点,从统编版语文教材对名著阅读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还构建了“三位一体”阅读课程体系。撬动名著阅读,需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验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喜怒哀乐;体会语言的精准到位、斑斓多姿;体味主题的多层次、多角度,从而形成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然而目前的名著阅读教学面临种种困境,如当教学内容由单篇短章变成整本书,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名著阅读达到效果,这令教师们“手足无
期刊
高中“统编版”语文教材以“学习任务群”为线索组织单元教学材料,在文言文学习中,编入了一定数量的写景类文章。因為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决定了这部分学习内容理解起来比较晦涩难懂,学生在感受言意之美的时候遇到的挑战较大。因此,选择相似文本进行组文阅读,在文本表达的理解中补充作者的写作背景,有助于实现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登泰山记》是姚鼐游览泰山后所作的一篇游记,也是学生感受文言文简约之美、行文之美,意蕴
期刊
名著阅读对于中学生而言既必要又重要。温儒敏先生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名著阅读不只是学语文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的需要。小说阅读,学生往往关注的是小说的情节,停留在对于人物浅层的喜恶上。对于单线条、情节紧凑曲折的,便认为是个精彩的故事;对于人物复杂、旁生枝节的,便有可能觉得冗长啰嗦,无心阅读。美国文学教授托马斯·福斯特说:“刚入门的读者会被层出不穷的细节淹没,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名字让他们疲于
期刊
随着部编版教材的推广和使用,整本书阅读渐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热点。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提出“整本书阅读或可成为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动机。”本文旨在尝试以“一次追寻自我的生命砥砺”为主题探讨推进《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路径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寻找《西游记》的课程价值  《西游记》的主题历来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关注的是它所蕴含的“自我与成长”价值。在原著中,唐僧一行人都带着原罪出场,他们或是
期刊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相对于初中阶段,日臻成熟,价值观的形成也进入了较为关键的阶段,因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本文将结合新课标和高考核心之一“立德树人”考查要求,谈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与涵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密切联系。  一、涵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要求  2017年,语文《新课标》提出
期刊
统编版教材在每个单元中所设置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都是依照彼此融通、相互融进的方式编排的,单元内容之间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其中,语文要素将相应的语文能力点,以要素的方式有序地呈现在不同的册数和单元中,紧扣“学什么”和“怎么学”的维度,将教学的关注点指向于听说读写的维度上,但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设置用意,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了内容泛化、方法老化、训练虚化的现象。因此,教师应
期刊
“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方山子就是苏轼的老友陈季常。“余既耸然异之”老朋友相见,给作者最大的感觉就是惊异。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方山子身上體现出了诸多“异”之特征。笔者此文主要探究方山子身上体现出的“异”,让学生对文章的学习解读有个抓手,学习这篇文章时,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掌握了方山子这个人物形象“异”之特点,就能领会文章的精髓,深入文章的内核。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