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世瞩目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已经胜利闭幕。会议期间,浙江代表团的人大代表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社会建设力度,促进民生改善,维护公民权利等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和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诸多建议、批评和意见。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浙江代表团代表向大会提交议案64件,建议、批评和意见439件。
从提交的议案和建议内容来看,大部分都是代表经过深入调研、认真思考提出来的,有情况、有分析、有见地,聚集了老百姓的呼声和诉求,凝结着代表们的智慧与汗水。
扶持中小企业
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是关系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但是面对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低谷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广大中小企业内外交困、新老问题交织,其生存与发展状况令人担忧。
车晓端代表对此提出四条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重点扶持对象。要以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具有一定发展基础,销售在500万—3000万元的小企业为重点。从保护历史、保护文化传承的角度,注重对民族手工业中小企业的实质性扶持力度,让传统手工业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二是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尽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帮助中小企业解困渡难。三是进一步加强服务和引导。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开放式的政策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等信息网络和信息发布渠道;组建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开展人才培训、技术攻关等;坚持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为各类企业创造更公平的市场条件和环境。四是进一步改善融资环境。加快建设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引导发展村镇银行、中小企业创投融资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研究制定中央、地方、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多层次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办法;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加快建立企业贷款和风险补偿基金。
引导民企重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民营企业大部分处于“低、小、散”状态,其快速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和潜在风险。很多民营企业只是昙花一现,迅速完成了从兴旺到衰败甚至消亡的历程。也有一部分民营企业在经过短暂的快速发展之后,始终徘徊在一定规模,遇到了发展瓶颈。
邱继宝代表认为,究其根本原因,是民营企业目前的股权结构与实现规模经济、提升企业素质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因此,引导民营企业通过重组实现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他提出了推进民营企业重组的若干建议。一要加强宣传引导。二要鼓励行业内重组。鼓励行业内龙头企业对能耗大、污染重、效益差、土地占用多、经营困难的企业进行重组,充分发挥现有品牌、标准、专利的效应,进行品牌联盟,产业链延伸,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在重组中转型升级。三是减轻企业重组成本。建议各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引导、鼓励和扶持企业重组。四是加大融资支持。促使各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重组给予信贷授信额度和并购贷款支持力度。同时,大力发展融资担保体系、小额贷款公司和创投基金,为企业重组行为提供“过桥贷款”等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融资支持。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是顺应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王梅珍代表建议,一是培养全民低碳理念。积极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市民采购绿色商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采用节能的家庭照明方式和科学合理使用家用电器。二是推进低碳城市建设。要以低碳理念指导城市规划编制和城市建筑设计。积极推广应用绿色节能建筑技术,鼓励采用太阳能光电产品。以低碳理念指导城市交通工作,强化汽车尾气排放监督和治理,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辆和新能源汽车,积极推行公交车、出租车“柴油改汽油”工作,逐步实施“油改气”工程。三是构建低碳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低碳消耗、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软件)产业,加快网络游戏、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四是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强化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加快对传统产业实施低碳化改造,逐步淘汰不符合低碳发展理念、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着力培养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低碳企业。
进行二次房改
宗庆后代表认为,住房是准公共产品。一个好的住房制度,必须同时满足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家庭即全体国民的住房需求。目前的商品住房制度只满足了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却无法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为此,他建议国家应尽快进行二次房改,建立第三种能够满足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公共住房制度(包括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即准市场化的平价住房制度。他建议改革供地方式,建立“低端有保障,中端买得起,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良性发展的住房供应体系。他同时提出了公共住房的5项内容,即确定公共住房供地指标;创新公共住房供地招标方式;公共住房户型建筑面积控制在90平方米以内,实行轮候制和订单式开发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住房建设;实行一户一宅的准入制度。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每年增加,很多地方就近处理能力已达极限,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尽管近几年国家投巨资兴建了许多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但是,渗滤液污染成为垃圾填埋场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大部分垃圾没有分类,在填埋场相互发生化学作用,产生了更多有害物质。只有分类后的垃圾才能有效防止处理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
对此,王鸣代表建议,应尽快制定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法律法规,并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普及生活垃圾分類处理,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使居民生活垃圾逐步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一是细化垃圾分类项目,完善公共配套设施。目前,我国的垃圾分类应先从“大分类”做起,可简单地先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四大类。二是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垃圾分类牵涉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建设、环保、卫生、城管等多部门要齐抓共管,加强政策引导与制度规范,并细化到操作层面。三是巧用财政经济杠杆,建立回收利用产业链。应重新制订垃圾收费体系,推行按量收费。要出台具体条例,对按标准分类的用户,减免部分垃圾处置费用,甚至免予收取费用。对不按标准分类的用户,则收取较高的垃圾处置费用,改变目前按户收费的做法。对于恶意乱扔垃圾破坏环境的做法,则必须严厉查处。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作为一名来自教育工作战线的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高级中学校长缪水娟就“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基础教育”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 坚持以人为本,改革高考制度。应当尊重、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可自主选择多个学校,参加多次考试,拿到多份录取通知书。同时,文理兼顾,保障公平。二、在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进行小班化教学尝试。三、加快社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但学生的成长需要构筑一个立体的文化环境。应大力发展社区公共文化体育教育设施的内容,包括建设青少年体育运动设施、社区图书馆以及社区心理咨询室等。四、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学校要努力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休息的时间。进一步明确社会补习机构的性质,严格对社会补习机构的审批,规范在职教师在补习班上课的行为。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浙江代表团代表向大会提交议案64件,建议、批评和意见439件。
从提交的议案和建议内容来看,大部分都是代表经过深入调研、认真思考提出来的,有情况、有分析、有见地,聚集了老百姓的呼声和诉求,凝结着代表们的智慧与汗水。
扶持中小企业
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是关系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但是面对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低谷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广大中小企业内外交困、新老问题交织,其生存与发展状况令人担忧。
车晓端代表对此提出四条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重点扶持对象。要以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具有一定发展基础,销售在500万—3000万元的小企业为重点。从保护历史、保护文化传承的角度,注重对民族手工业中小企业的实质性扶持力度,让传统手工业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二是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尽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帮助中小企业解困渡难。三是进一步加强服务和引导。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开放式的政策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等信息网络和信息发布渠道;组建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开展人才培训、技术攻关等;坚持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为各类企业创造更公平的市场条件和环境。四是进一步改善融资环境。加快建设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引导发展村镇银行、中小企业创投融资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研究制定中央、地方、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多层次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办法;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加快建立企业贷款和风险补偿基金。
引导民企重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民营企业大部分处于“低、小、散”状态,其快速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和潜在风险。很多民营企业只是昙花一现,迅速完成了从兴旺到衰败甚至消亡的历程。也有一部分民营企业在经过短暂的快速发展之后,始终徘徊在一定规模,遇到了发展瓶颈。
邱继宝代表认为,究其根本原因,是民营企业目前的股权结构与实现规模经济、提升企业素质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因此,引导民营企业通过重组实现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他提出了推进民营企业重组的若干建议。一要加强宣传引导。二要鼓励行业内重组。鼓励行业内龙头企业对能耗大、污染重、效益差、土地占用多、经营困难的企业进行重组,充分发挥现有品牌、标准、专利的效应,进行品牌联盟,产业链延伸,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在重组中转型升级。三是减轻企业重组成本。建议各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引导、鼓励和扶持企业重组。四是加大融资支持。促使各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重组给予信贷授信额度和并购贷款支持力度。同时,大力发展融资担保体系、小额贷款公司和创投基金,为企业重组行为提供“过桥贷款”等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融资支持。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是顺应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王梅珍代表建议,一是培养全民低碳理念。积极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市民采购绿色商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采用节能的家庭照明方式和科学合理使用家用电器。二是推进低碳城市建设。要以低碳理念指导城市规划编制和城市建筑设计。积极推广应用绿色节能建筑技术,鼓励采用太阳能光电产品。以低碳理念指导城市交通工作,强化汽车尾气排放监督和治理,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辆和新能源汽车,积极推行公交车、出租车“柴油改汽油”工作,逐步实施“油改气”工程。三是构建低碳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低碳消耗、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软件)产业,加快网络游戏、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四是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强化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加快对传统产业实施低碳化改造,逐步淘汰不符合低碳发展理念、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着力培养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低碳企业。
进行二次房改
宗庆后代表认为,住房是准公共产品。一个好的住房制度,必须同时满足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家庭即全体国民的住房需求。目前的商品住房制度只满足了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却无法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为此,他建议国家应尽快进行二次房改,建立第三种能够满足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公共住房制度(包括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即准市场化的平价住房制度。他建议改革供地方式,建立“低端有保障,中端买得起,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良性发展的住房供应体系。他同时提出了公共住房的5项内容,即确定公共住房供地指标;创新公共住房供地招标方式;公共住房户型建筑面积控制在90平方米以内,实行轮候制和订单式开发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住房建设;实行一户一宅的准入制度。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每年增加,很多地方就近处理能力已达极限,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尽管近几年国家投巨资兴建了许多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但是,渗滤液污染成为垃圾填埋场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大部分垃圾没有分类,在填埋场相互发生化学作用,产生了更多有害物质。只有分类后的垃圾才能有效防止处理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
对此,王鸣代表建议,应尽快制定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法律法规,并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普及生活垃圾分類处理,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使居民生活垃圾逐步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一是细化垃圾分类项目,完善公共配套设施。目前,我国的垃圾分类应先从“大分类”做起,可简单地先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四大类。二是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垃圾分类牵涉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建设、环保、卫生、城管等多部门要齐抓共管,加强政策引导与制度规范,并细化到操作层面。三是巧用财政经济杠杆,建立回收利用产业链。应重新制订垃圾收费体系,推行按量收费。要出台具体条例,对按标准分类的用户,减免部分垃圾处置费用,甚至免予收取费用。对不按标准分类的用户,则收取较高的垃圾处置费用,改变目前按户收费的做法。对于恶意乱扔垃圾破坏环境的做法,则必须严厉查处。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作为一名来自教育工作战线的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高级中学校长缪水娟就“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基础教育”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 坚持以人为本,改革高考制度。应当尊重、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可自主选择多个学校,参加多次考试,拿到多份录取通知书。同时,文理兼顾,保障公平。二、在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进行小班化教学尝试。三、加快社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但学生的成长需要构筑一个立体的文化环境。应大力发展社区公共文化体育教育设施的内容,包括建设青少年体育运动设施、社区图书馆以及社区心理咨询室等。四、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学校要努力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休息的时间。进一步明确社会补习机构的性质,严格对社会补习机构的审批,规范在职教师在补习班上课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