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爱.责任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eenliu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3日晚上8点34分,浙江温州双屿镇下岙村附近,D3115与D301动车发生追尾,40人遇难,190多人受伤,事故震惊了世界。在随后的7天里,温州,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被悲伤笼罩着。新华社摄影记者鞠焕宗、黄宗治、徐昱、王定昶、邢广利先后来到温州,在7天时间里用镜头记录了发生在那里的悲伤、爱与责任。
  
  26小时,没有停止的快门
  7月23日晚8点30分许,温州动车追尾,9点一刻左右,摄影记者鞠焕宗在微博上获知消息后,立即与负责突发事件的文字记者联系确认,随后接到分社摄影采访部主任王定昶电话,迅速做好出发准备,10点钟,鞠焕宗就出发前往事故现场。由于温州离杭州有四个小时车程,分社负责签约摄影师的图片总监王小川迅速与事故现场的消防武警联系,将现场照片通联入库,确保事故照片及时播发。
  凌晨两点一刻,鞠焕宗到达事故现场,并迅速展开采访,由于当晚事发地点经历过强降雨,路途泥泞,记者只能徒步进入。在现场救援人员的灯光下,记者拍摄到了最接近事故现场的画面,迅速将稿件传回总社,2点37分,第一组共5张照片入库,这是所有温州之外的媒体最早播发的照片。在与总社编辑部进行沟通后,编辑部建议继续拍摄动车车体受损情况,以及事故中受伤儿童的救治情况。之后,鞠焕宗试图绕道到桥面进行拍摄,无奈天黑路滑,上桥点又离事故点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果断放弃上桥而与电视记者奔赴第一个接收事故伤员的康宁医院,采访医院救治伤员的情况,在这里记者既拍摄到了两列事故列车上的幸存者,也遇到了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的伤者,在感叹灾难的巨大和人的弱小的时候,幸而还有那些在不懈努力抢救伤员的人。3点48分,鞠焕宗将拍摄的事故伤者接受治疗的照片传回总社,总社编辑部将前两组照片分别冠以“新华直击”在第一时间播发。
  凌晨4点50分,鞠焕宗再次赶回事故现场,趁天黑绕道进入桥梁上部,由于摄影包过于显眼,在被铁路警察两次阻拦推出后,不得不只身携带一台相机夹在一队武警官兵中间进入车辆撞击的位置附近,近距离拍摄到了两列动车车头与车尾撞击位置的照片,以及掉落桥下的动车残骸,也为后来的文字报道提供了不少一手素材。之后,记者一直坚守现場,先后向总社传回了四组20余张照片,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事故现场,包括车辆撞击位置、救援状况和车体受损情况等,稿件播发后迅速被网络媒体广泛采用,成为当日网络上关于事故现场的主要照片来源。中午12点36分,记者冒着烈日步行赶往二十三中,探访旅客临时安置点,在这里与其他媒体的记者一起吃到了从晚上出发采访到现在的第一餐饭,之后继续回到事故现场蹲守事故车辆的清理进程,一直到晚上铁道部新闻发布会结束,连续采访了26个小时。
  毫无疑问,由于路途遥远,在本次动车出轨事故拍摄“第一落点”的主角并不是我们新华社摄影记者,而是随队参与救援的消防部队摄影师和一名幸存的乘客,他们拍摄的照片成了新华社难得的第一手事故照片,这也是全民摄影时代的一种特征。
  
  7天,完美的坚守
  第二天,黄宗治、邢广利、徐昱等陆续抵达现场增援。在“第一落点”结束后,我们选择了坚守。黄宗治在事故现场看到一辆军车鸣笛往外行驶,便迎上前去从车窗拍摄拍摄了医护人员在救护车内为事故最后一名幸存者小伊伊紧急处理的画面。随后通过努力协调,最终突破了现场的警戒,来到铁路桥下的事故核心区域,采访参与救援的消防员了解伊伊获救的细节,并拍下他用DV录下的画面,编辑部播发《事故清场接近尾声 一位幸存者被救出》,204家媒体采用了这张照片。随后,黄宗治又进入刚从铁轨上被大型吊车吊下的D3115次列车的15号车厢内,拍摄了一组《未完的晚餐》,展现车厢内的情景,这是整个事故现场唯一一个进入事故车厢拍摄的记者。
  当晚,铁道部召开“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新闻发布会,上百家媒体云集,晚上赶到温州的总社摄影记者邢广利与黄宗治在不同角度拍摄。25日,黄宗治来到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外准备进入室内拍摄小伊伊,发现院方办公室人员已忙于应付各路蹲守的媒体,并声称一律拒绝入内拍摄,他便在角落里拉住一名从里面走出的医生,亮出新华社记者的身份,要求其单独带入重症监护室内短暂拍摄,得到许可。此时,一名护士正坐在床边不停地安抚惊厥不安的小伊伊。为了不惊扰她,记者选择蹲在在远处使用长焦镜头拍摄。两岁多的小伊伊在车厢废墟中被重压了近一天后获救,额头和脸庞被车体碎片划出如棱般的伤痕,眼神绝望、茫然无光。在传稿过程中,记者也犹豫着是否有必要处理,但最终还是决定将所抓拍到的悲伤原原本本地传达给公众,由编辑部编发《事故最后一名获救小女孩项炜伊生命体征良好》,并于27日播发跟踪报道《事故最后一名获救小女孩项炜伊开始进食还将继续观察》,黄宗治也成了唯一一个进入ICU拍摄被救女孩小伊伊的记者,而其他媒体的照片均为医院提供。
  从25日起,黄宗治又拍摄了《温州市民踊跃献血》、《事故路段恢复通车》、《24小时守护的ICU》和《温州市民自发为“7·23”事故遇难者默哀》等稿件。邢广利、徐昱25日起连夜蹲守事故现场,发回了《温州动车追尾事故车辆开始进行现场破拆》、《事故路段恢复通车》等一系列后续报道。王定昶26日赶赴温州,拍摄并发回了《最后一节车厢被运离现场》以及《不穿白大褂的心理医生》、《80后医生曲巍:让爱和希望在ICU活着》、《七日祭》等一系列反映事故救治与悼念的图片专题报道。
  突发事件的“第二落点”一直是新华社摄影记者的强项,这次也不例外,无论在事故现场、殡仪馆、ICU,都有新华社摄影记者的身影,他们凭着现场强大的“突破”能力和敬业精神,让本次事故“第二落点”的拍摄精彩不断。
  
  我们离悲伤有多远?
  坐在“死亡列车”上的40名死难者,无论如何没有想到,他们遇难的地方离温州南站仅仅5公里,也就是说,他们离“活着”只有不到2分钟的距离。在温州,我们的记者到处看到死难者家属与受伤者的眼泪。拍摄这种悲伤真的需要强大的心里承受能力,参与现场心里干预的医生李敏说:“遇难者家属、救援者、伤员、医务人员需要心里干预,你们摄影记者也同样需要,因为你们也看到了太多的灾难与悲伤。”
  此次黄宗治拍摄小伊伊时,看到画面上孩子无助的眼神和被碎片划过的伤痕,他甚至都怀疑拍摄这张照片是不是太残酷了。鞠焕宗在殡仪馆拍摄悲痛欲绝的死难者家属,“每一次摁下快门都觉得那么沉重”。王定昶进入ICU拍摄最后一名死难者陈伟时,陈伟的妻子深情地抚摸着丈夫的脸,在丈夫耳边呼喊着希望他能奇迹般地醒来。“拍摄这样的画面,一天的心情都是灰暗的。”王定昶说。
  王定昶、黄宗治和鞠焕宗在拍摄死难者“头七”的祭祀日时,在事故现场的死难者家属情绪失控,有的甚至哭晕了过去,当现场大批的摄影记者把镜头对准他们时,家属们大喊“不要打扰我们,请你们理解我们的心情”,几乎所有的摄影记者都放下了手中的相机,我们的心情同样是纠结、难受与内疚。
  尽管拍摄这样的照片心情沉重,但新华社记者必须把这种悲伤的情绪传达出去,让世界了解这次事故的残酷。由于救助重症伤员的ICU病房和殡仪馆都是严格限制记者拍摄的,得到特许的新华社记者拍摄的照片均被50多家媒体采用,我们付出悲伤拍摄的照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温州第二人民医院的院办主任与我们记者分别时,说:“欢迎你们再来,但千万不要再是灾难的时刻。”
  
  大灾之前有大爱
  灾难发生后,温州,这座“生意人”的城市涌荡着爱的暖流。记者在拍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温州人不仅仅只有钱,也有大爱。当大批伤员急需用血时,温州人连夜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涌向血站,通宵排队献血,四天时间里共献血近80万毫升,帮助温州顶过了救助大批伤员急需的血液。作为本次事故的“软新闻”,我们觉得温州人的这种精神值得“赞一个”,徐昱和黄宗治也为此拍摄了温州市民踊跃献血的图片。还有大批的出租车主、私家车主,甚至事故附近的村民,他们无偿为伤员、家属、救援者,甚至为采访的记者服务,他们的身影都永远留在了我们的镜头中。而那些没日没夜救助伤员的“白衣天使”们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此我们走进医院、走进ICU病房,拍摄了三组图片故事《80后医生曲巍:让爱和希望在ICU活着》、《不穿白大褂的心理医生》、《24小时守护的ICU》,照片被人民日报等媒体辟栏刊登,温州当地的报纸《温州都市报》甚至在7月28日当天用头版和二版大幅刊登了我们的8张专题照片。
  
  摄影大会战:“全”与“精”的两难
  上百名专业摄影师汇聚在温州,每个人的眼光不同、拍摄角度不同、对照片的理解也不同。每天,摄影师都会在网上看到反映事故不同的照片。作为新华社记者,我们首先必须全景式地拍摄这次事故的发生、救援和处置,告诉人们在这里发生了什么。这点我们做到了。
  但要拍得“精”,则需要摄影记者“突破现场”的能力,执著的努力,还需要好运气。由于本次动车事故特别重大、网民质疑声不断、国务院调查组介入等原因,所以事故现场的封锁特别严密,警方的封锁线拉到了距现场200米开外,所以除了参与救援的消防系统摄影师之外,所有的照片几乎都是在200米外拍摄的,虽然新华社摄影记者凭着与当地长期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进入了现场,但往往10多分钟后就被铁警、特警等现场的工作人员清理出现场。这也决定了本次事故拍摄缺乏现场震撼人心的细节照片。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广大摄影师的智慧和敬业精神,杭州当地的一位摄影记者就爬上了事故现场对面的一座小山,山上全是坟墓,他就一直在山的高处蹲守,用长镜头拍摄了《事故现场通车》、《最后一位幸存者获救》等精彩照片。这样的蹲守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本次灾难拍摄的另一个特别之处来自于当地的一家滑翔伞俱乐部。该俱乐部居然通过滑翔伞飞到了事故现场的上空,拍摄了一张动车事故全景式的照片,照片确实令人震撼。而浙江日报集团的摄影记者则干脆上了直升机拍摄全景画面,让人望尘莫及。现场的摄影师无不感叹:“我们用的是步枪,他们用的是导弹。”
  在面对现场照片“雷同”的情况下,新华社记者在拍摄最后一位幸存者小伊伊的照片则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堪称精彩。首先,黄宗治在现场透过救护车车窗拍摄到了小伊伊在救护车上接受救助的干净画面,车窗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200多家媒体的采用已经说明了该照片的独到之处。随后,黄宗治作为唯一一位进入ICU的摄影记者,拍摄的照片《事故最后一名获救小女孩项炜伊生命体征良好》,让大家从小伊伊伤痕累累的脸上,读到了动车事故的残酷,应该说这也是一张难得的好照片。但从本次事故的拍摄来看,虽然拍摄比较全面,但精彩照片还远远不够。
其他文献
北京:“文艺青年”去支边  学生时代,韩传号从没想过要做记者,更别说是摄影记者。在中国人民大学他读的是中文系,自然想当“文艺青年”。偷偷写了部小说,还未完稿,怎么看都不像“杰作”,自己又悄悄烧掉了。上百页的手稿,化成了一股青烟。大四那年,他考研失败,离毕业仅两个多月时,新华社甘肃分社到人大中文系招人。时任甘肃分社副社长申尊敬见韩传号高高大大,说:“就你了,我们需要一名摄影记者。”  在新华社总社新
期刊
对于优秀的摄影师来说,阴晴雨雪雾,不同天气有不同天气的拍摄方式,每一种天气都有独特的魅力。  假如你已经计划好某天早晨去拍照,但当你醒来时,发现天气阴沉,正在下雨,这时你会不会毅然躺下继续睡?你有很多理由支持你这么做——“相机可能被雨淋湿”、“天气阴沉反差太弱”、“光线效果都是平光过于平淡”,或者“雨天路滑比较难走”,甚至“我不喜欢这个天气”。如果这样的话,你会错过很多精彩的照片。  坏天气是摄影
期刊
2013年是首只尼克尔镜头推出80周年。在尼康公司邀请下,本刊记者分别造访了日本尼康总部、奥特莱斯尼康直营店和新宿尼康沙龙,对尼康的产品和尼康“影像从心”的企业文化有了更多了解。  尼克尔:代表高性能的镜头品牌  在位于东京新有乐町的尼康总部,尼康映像事业部市场本部的本部长岩冈徹向我们介绍了尼克尔镜头的发展史。1932年,尼康公司前身“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Nikko)”注册了Nikkor商标。翌
期刊
“祸福相依”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观念,但也属于普世价值观念,在荷兰著名摄影家莱涅克·迪克斯特拉身上便得到验证。1990年,迪克斯特拉在骑自行车时不幸遇到了一次事故,迫使她住院治疗,在病床上躺了五个月。事故之前,她曾从事商业摄影多年,专门为报刊杂志或公司年度报告拍摄肖像。她在拍摄这类肖像时,对于自己必须迎合被摄者希望展现公众形象的要求深感厌烦。这次疗养期间,她正好有时间仔细思考自己的人生,最后决定放弃商
期刊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摄影评论家、策展人、上海复旦大学教授顾铮,年初在伦敦连看了四场影像展览,看到泰特当代美术馆将威廉·克莱因与森山大道相提并论,看到巴比肯中心画廊将拉里·伯罗斯、李振盛和东松照明等人的作品在同一展区推出……同是策展人,顾铮如何观看和阐释国外同行策划的展览?作为摄影评论家,他对众多参展作品和摄影家又有怎样的理解?期待他记录下的信息量甚巨且不乏个人观感的观展经历,能让我们的策展
期刊
冬天的北京寒意正浓。2012年12月14日上午,几位著名风光摄影家齐聚一堂,面对着幻灯片上播放着一幅幅银装素裹的风光照片,时而热烈讨论,时而调侃点评,现场洋溢着热闹的气氛。这一天,《摄影世界》杂志和黑龙江省旅游局、黑龙江省森工总局主办,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承办的“第二届中国雪乡四季风光摄影大赛”进入了最后的评选阶段。由黑龙江省牡丹江摄影家协会主席高洪艺、《中国摄影》副主编梁文川、著名风光摄影家李少
期刊
“艺有法,亦无定法”,为镜头前的被摄者拍出各式风格、各种感觉的肖像照片,于我来说像是一次次精心设计的实验。在我拍摄的人物肖像作品中,有些照片是遵循着人物自己的本来模样,如实记录;有些则是在拍摄过程中临时发挥,用一些技巧来来“塑造”形象。这可是“实验”中的一大乐趣。  尝试挖掘人物的“非常规”之面  除了人物或者事物经常呈现的那一面外,人们总会对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感到好奇。很多摄影大师的作品都是抓住
期刊
冬去春来,日本横滨的春天比北京来得更早一些,在和煦的阳光下、宁静的海岸边,1月31日,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的PACIFICO横滨会展中心又迎来了CP+国际摄影器材与影像展览会(Camera & Photo Imaging Show)。此次展会为期4天。作为“发布传播相机与摄影影像最新信息的盛会”,CP+展会是日本最重要的影像器材类博览会之一,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众多媒体和影像器材爱好者。日本拥有世界众
期刊
每当我外出写生时,必定会带上相机,有时甚至会忘了外出本来是要画画还是要拍照。每次写生归来,相片在数量上总是远远超过画作,但是这些瞬间得来的战利品绝大多数都是鸡肋,扔掉可惜,存着占地儿。  身边热衷于风景摄影的朋友,也不屑于看我写生时拍的照片,他们认为我拍得不够专注。或许他们的批评也有一定道理。我常读到,总有摄影家在极其恶劣或者艰苦的环境下等了很久,只为抓拍到最美妙的一瞬。对于此类风景摄影作品,人们
期刊
一  1月31日,在日本神奈川县横滨举行的2013年日本国际摄影器材与影像展览会(CP+)上,在佳能展区设置的大屏幕区,一段有关佳能“一切,为创造而生”的主题视频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这段视频重点介绍了EOS影像新品,特别是EOS 6D相机以及以新款24-70毫米 F4 L镜头为主的EF镜头群的开发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为止,EF镜头的积累生产已经超过8000万只!其在单反领域的出色表现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