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认识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li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与生产力的性质、水平、特点密切相关。工具是生产力性质与水平的标志。人们的认识与能力是工具更替与进步的决定因素。工具发展与进步的递进性和不可逾越性决定了生产力,从而生产关系、经济方式与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进步的递进性和不可逾越性。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必须客观、科学把握的重要问题,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新内容。
  关键词:市场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火;工具
  中图分类号:F0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1-0019-04
  市场经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形式,已成为世界各国资源配置的主体方式,也是世界经济的主流形式。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亦即商品经济并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固有的,而是在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从历史发展的进程考察,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1](P14)这是中国共产党十三大报告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从我国和其他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实践的切肤之痛中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质的飞跃,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新认识。但是,如何从理论与历史的统一深刻理解这一论断,却鲜见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阐释。应该说,客观认识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对于深化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促进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建设和实现现代化自信,理论与实践意义重大。
  一
  要说明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首先要阐释商品经济的原因及其是如何发展成为市场经济的。
  理论告诉我们,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简言之,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内容,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形式。[2](P36)两者的一致性在于:一是均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二是内在作用机制相同,都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税收、利率等机制运行;三是都需要以市场为载体。两者的区别在于: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的经济形式,是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的经济形式,说明的是一种经济属性,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市场经济则是以市场为基础与中心的资源配置形式,说明的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表达的是社会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同时,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商品经济的外在体现形式。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不一定就是市场经济。只有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才会形成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按照价值规律合理、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需求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一性和利益的独立性催生了商品经济。[2](P37)从历史看,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社会分工。在社会分工存在的条件下,各个生产者只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但他们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则是多种多样的。生产的单一性和需要的多样性矛盾只有通过交换途径才能解决,从而也就产生了交换的必要性。生产力越进步,社会分工越发展,需要交换的产品数量和种类也就越多。交换的必要性和交换对象的增多性表明,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必要前提和一般基础。第二,生产条件(生产资料、劳动力)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社会分工只决定了产品交换的必要性,但不能决定相互交换的物品采取商品形式(交换的等价性)。决定物品交换采取商品形式的基本条件是,生产条件的不同所有者有着平等的独立权利,即利益的独立性。交换的平等原则,即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于是,商品经济从而市场经济得以形成和发展。社会分工和生产条件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共同决定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存在,决定了经济的联系形式必然是商品经济,亦即市场经济。
  与商品经济如影随形的便是市场,市场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市场的发育程度是反映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当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分工愈发精细化、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成为社会主导经济形式,一切物质产品均纳入市场之中,形成一个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并受市场机制调节的市场体系,由此便形成了市场经济。
  二
  要说明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其次要阐释生产力发展过程的不可逾越性。阐释生产力发展过程的不可逾越性,其实是说明生产工具使用的客观性与递进性。
  历史上,人们根据获取物质资料方式的不同,将人类社会划分不同的社会形态。获取物质资料或者创造物质资料的方式就是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体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实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与生产关系相比,生产力是基础性、根本性的因素,它对生产关系的作用是第一位的。一切经济形式和社会形态的产生与发展,其客观根源都在于生产力发展的性质、水平、特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图1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形式、社会形态之间的具体联系及其各自的发展特征。
  图1中,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视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纵坐标和横坐标。横坐标表示生产关系的变化情况,自然经济、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作为坐标尺度,以经济形式记录生产关系进步的足迹。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形式是集中体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外在形式。
  纵坐标表示生产力发展水平,选择生产工具作为坐标尺度:一是生产工具是划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如马克思所说:“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样的意义。各个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资料进行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3](P204)二是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并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内在地联系起来。以石器时代为例,人类使用石块、树枝等作生产工具,尚不能进行进一步加工,简单粗糙的生产工具只能形成较低的生产力;随着青铜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人的劳动有了剩余,私有制成为可能并随之产生;铁器工具的出现,相对轻巧的手工工具给单家独户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一个巨大进步,为其他机器的运转提供了动力来源,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水力千百年来的依赖,利用机器创造物质资料的效率,大大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的劳动效率,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体生产方式;电器、智器的发展和变革则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未来,推动人类步入新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形式。三是生产工具是物质生产资料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生产工具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中介,是劳动者体力与脑力的延伸。生产工具的制造、使用与进步,使人类区别于动物,踏上改造自我,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征程。人类正是借助自己制造的生产工具,拓展了自己适应自然的范围与层次,摆脱了动物完全依赖自然的被动地位。正是借助于创造和使用新的生产工具,才把自己与自然协调、统一的能力提高到新的高度。可见,生产工具的使用、发展与进步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人类社会的历史一般是沿着自然经济、商品经济、计划经济(生产关系)和群体生产、个体生产、社会生产(生产方式)两条主线发展起来的。作为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发展决定力量的生产力发展具有连续性,不可能一蹴而就,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形式发展的不可逾越性。马克思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的历史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了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4](P321)战争、革命可以消除旧的社会制度,但无法脱离原有的生产力水平,并且只能在原有生产力的基础上承担继续发展经济社会的历史任务,社会形态的变更只是改变社会的特殊性质,而不会替代生产方式的发展,只有当旧生产关系所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新的生产关系才会出现。
  历史、经验、理论、实践证明: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可逾越性,[5](P73)亦即生产工具使用的客观性与递进性决定了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可逾越性。人类社会从原始、愚昧、贫穷走向先进、文明、富足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从旧石器到新石器、从青铜器到铁器、从机器到电器、从物化工具到智能工具的社会生产力不断繁荣的历史,是一部生产工具不断演进的历史。特别是,从原始工具发展的断面考察,支撑原始工具发展的自然基础是火,决定生产工具变革的客观根源是人对火的认识以及对于火的温度掌控。人类从不知火为何物,到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环境下创造4万亿摄氏度(℃)的高温纪录,人类在对温度的不断掌控与提高中,认识自然,把握自己,创造与改造工具,进而促进生产力的进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前行。
  可见,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可逾越的客观根源,生产工具进步的渐进性是生产力发展连续性的客观根源。使用“归位”方法回顾历史以及通过考古成果的实证分析,人类对火的认识以及温度掌控则是工具进步渐进性的客观根源。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不外是稍加敲击的石块、骨头以及木棒,极为简单粗糙,大多未经第二步加工就直接使用,即旧石器时代,工具对温度的要求为常温。人类学会用火后,开始掌握自然力,促进了人的体质、脑力和工具的进步,最终实现了与动物的分开。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人们掌控火的技术与温度的不断提升,陶器产生,之后青铜器出现。人类早期使用金属生产工具的材料有青铜、自然铜、铁等。青铜的熔点约为800℃,相比铜的熔点1 083℃、铁的熔点1 537℃来说,冶炼青铜对于火或者温度的要求较低,从而决定了青铜器时代是人类第一个金属工具使用时代。
  我国使用青铜起源于殷商时代,早期来源于自然,称为红银,其实是含铜98%~99%的红铜,主要是由于山火将表面的铜矿石烧溶而产生。最初,人们也许只是把自然铜当成石料来打制石器,在实践中发现自然铜具有石头无法比拟的延展性,容易按需要打制成形。随之人们自然也会发现,将自然铜放到火里煅烧,打制起来就会更加容易。如果火焰温度足够高,自然铜就会熔化,熔化的铜水能够流动,凝固以后又可随容器成形。由于红铜的特性偏软,人们在冶炼的过程中发现,加入一定比例的锡,可以增加铜器的硬度,于是就出现了青铜。仰韶文化前期,烧制陶器的温度就已达到900℃~1 000℃,为冶炼青铜器提供了技术基础。青铜的硬度比红铜高得多,可以用作工具和武器。公元前,我国各地出土的青铜器中已有大量作为工具的锄、铲、钁、斧、凿、锥、刀等,也有作为武器的矛、剑等。此外,还有大量礼器如鼎、尊等。青铜铸造术的发明,与石器时代相比,起了划时代的作用,推动中国历史走进夏商时期的奴隶制国家。青铜器的发展还催生了车辆制造、房屋建造技术的提高,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商朝,青铜器冶炼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工具的进步继续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分工与协作。到西周时,青铜器铸造仍然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同时陶瓷器的制作有所发展,原始瓷器的烧成温度已达1 200℃。与此同时,新的火燃料的发现与更新也推动了火的温度的提高。从原始森林里自然火的发现到钻木取火,主要燃料是木材。煤在燃烧时所产生的温度要比木材高得多,能达1 000℃以上,从而使炼铁成为可能。
  铁器的使用是继青铜之后人类发展史上的光辉里程碑,它把人类从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带到了铁器时代,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生产铁质工具对温度的需求至少为1 537℃(纯铁的熔点)。而我国在春秋时期就探索到在较低温度(800℃~1 000℃)下还原铁矿石的方法,春秋时期出土文物中发现的大量铁块、铁条、铁铲、铁鼎、铁带钩、铁环等铁制农具、日用生活品及武器足以证明。虽然此时的铁器使用还处于初期阶段,但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坚硬、韧性高、锋利,胜过石器和青铜器,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发展水利交通、促进社会发展创造了新的更为有利的条件。铁制农具的大规模使用,促进了我国由奴隶制向以一家一户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封建经济制的过渡。铁工具的普遍使用,给封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与基础。18世纪,技术进步孕育了工业革命,在随后不到两百年的时间里,生产工具从手工铁器到机器、到电器、再到智器,生产工具神迹一般的进步推动生产力爆发式的发展,人类在这两百年里创造的生产力比人类有史以来的总和还要大!
  历史与实践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方式依次更替的历史。人类制造与使用工具的初始时期,对火的利用及其温度控制的渐进性决定着生产工具进步的递进性,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从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形式变更的递进性。工具制造与使用的递进性,决定着经济形式的不可逾越性。青铜器的使用,只能在石器之后;铁器的使用,只能在青铜器之后。同样,由此所决定,商品经济只能在自然经济之后,并且不可避免,不可逾越。可见,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关键在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亦即工具使用与进步的客观性与递进性。   三
  商品经济作为多个社会形态共同存在过的人们互相交换活动的经济形式,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新中国,一是不可逾越,二是不可避免,三是仍有必要。这是因为:
  第一,我们是在生产力“水平低、多层次、不平衡”的国情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民强国是我们的根本任务。过去的传统计划经济虽然也可以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但在一系列基本条件并不具备时,市场机制的作用仍不可替代。市场经济通过供求关系变化和价格涨落,引导生产和消费,调节社会资源的流向,把有限的资源引导到最需要的方面和效益最好的组织,形成合理的资源分配结构,既是市场经济的优势所在,又是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富民强国根本任务的要求。[6]
  第二,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各种经济形式与方式之间的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否则市场利益主体因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而无法进行再生产。实践证明,靠国家的计划定价和定期调价,很难实现适时的等价交换。因此有必要借助市场的作用,通过价格的涨落,扶优限劣,优胜劣汰,鞭策经济,促进发展。[7]与此同时,需求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一性与利益的独立性在我国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因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也就不可避免。
  第三,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全体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千差万别,瞬息万变,把这些信息及时地、准确地收集起来,并用以指导生产和流通,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是做不到、做不好的,从而借助市场也就成为必须。
  第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产品不丰富,劳动还是个人谋生的主要手段,追求个人物质利益仍是人们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主要动力。由此,社会对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的分配,只能遵循等量劳动的原则而等价交换。人们的劳动是节约还是浪费,效率是高还是低,离开市场很难得到客观的、公正的评价。同时,按劳分配原则本身也承认并通行等价交换原则。
  第五,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沟通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取长补短,或以己之长争得更大范围的更大利益,从而必须按照国际市场通用规则与国际市场接轨。只有建立完备的国内市场,对外经济活动才能顺畅和有效地展开;只有依托国际市场,国民经济的发展才可能有广阔的前景。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既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也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造。由于起步时间不长,对其认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深化与升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必须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机制建设,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特别要强调的是,已经认识清楚的问题,不能动摇,不走回头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王毅武.市场经济学——中国市场经济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王毅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
  [6]汪忠,朱昶阳,等.从福利经济学视角看公益创投对社会福利的影响[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1).
  [7]王毅武.论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4).
  责任编辑、校对:王岩云
  New Knowledge on the Chinese Modern Economic Theory Study
  Wang Yiwu, Li Xiaolin
  (Institute of Chinese Modern Economic Theory,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China)
  Abstrac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ure, level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Tools are the mark of productivity nature and level. People's understanding and ability is determining factor of tool replacement and progress. The graduality and insurmountable nature of too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determina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economic mode and the social forms. Market economy is the insurmountable stage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important problem must be objective and scientific grasped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t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new content of Chinese modern economic theory.
  Key words: the market economy; productivity;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fire; tool
其他文献
摘要:低碳经济是一种符合建设生态文明和节约资源要求的经济类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构建基于DPSIR框架模型的河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北省2005—2010年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响应因子指数大幅增加,说明河北省在发展低碳经济措施方面较有成效。但是,影响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增长表明了经济
期刊
摘要:公允价值以“活跃市场的公平交易假设”为计量基础,是对历史成本计量的矫正,因此也成为一种能代表未来的计量模式。但公允价值也因其严重缺陷面对着诸多的指责,主要是指公允价值计量具有顺周期效应,在市场经济运行活跃时会使得相关产品的价值过高估计,而市场萎靡时由于交易价格低会使得相关产品的价值过低估计。正确的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会有利于银行风险管理,真实反映出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状况。为此,要为公允价值计量创造
期刊
摘要:鲍德里亚通过对由符号和意义构成的消费社会的分析,深刻揭示了在消费社会中消费者不是对具体物的功用性或使用价值有所需求,而是对商品所赋予的意义有所需求。他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逐步被消解成一种承载社会价值和意义的符号。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物的功能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且对消费社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充斥着商品的消费社会不仅没有促进科学技术进步,而且客观上却阻碍和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鲍德
期刊
摘要: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异质性”理念建构于传统“股东所有权理论”与“资本信用理论”基础之上,并且这种“异质性”理念主导了公司控制权配置,但这种配置模式忽略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同质性”,在强调股东利益保护的同时导致了债权人权利保护的相对缺失。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同质性”现实已经得到了公司理论与公司实践的有力佐证,并不断地催生着公司控制权配置的结构性修正。  关键词:公司控制权;股东;债权人;异质
期刊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和现实的新进展表明: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在内的“全成本”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基础。在以“国际贸易的全成本”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中,一国政府应以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的相容和统一为目标,以外部成本内部化为基本手段,同时扮演“守夜者”“规制者”“调节者”“守望者”等四大角色,从而谋求贸易增长、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期刊
摘要:恩格斯的“现代唯物主义”是对传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它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唯物主义的束缚,具有“物性论”色彩;它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相比,在理论高度上存在相当的距离。马克思不仅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分析方法,还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将黑格尔的思维形式与近代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德国式科学主义的思想方法;恩格斯则把黑格尔的思维形式与“绝对精神”一起抛弃掉
期刊
摘要: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以京冀地区为例提出了通过在水源区与受水区之间实施水资源补偿政策,解决“水稀缺”与“经济贫困”并存悖论的基本观点。在制度层面,通过对现行法律、法规的梳理,发现现有法律制度阻碍了水资源补偿政策的实施与地区福利帕累托改进的实现。在实践层面,通过对“退稻还旱”工程的个案分析,肯定了通过水资源补偿达成京冀地区福利帕累托改进的可行性。在理论层面,通过模型推演,严格证明了水资源补偿能够
期刊
摘要:资源型城市因资源开发而兴起,在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过很大的作用。然而,所依赖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等已成为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建立了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唐山产业进行了评价和选择并提出了唐山产业转型的建议。  关键词:唐山市;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熵权法;节能减排;资源型城市转型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金融危机后,各国银行监管机构开始反思传统监管政策存在的问题,并一致认为应当对银行监管的理念和方式进行改革。加强逆周期监管理论的实践与探索是各国银行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作为银行传统监管手段的内部评级法同样具有顺周期性。缓解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的顺周期性可以通过扩大违约率计算的时间区间、开展压力测试和引入杠杆率指标等途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顺周期性;内部评级法;违约率;资产收益率;信用评级
期刊
摘要:新中国按劳分配制度作为一个以企业按劳分配为主体不断完善发展的制度体系,基于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建构发展,决定于马克思人和经济社会发展“否定的否定”规律。追溯其历史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历史阶段、三次重大变革、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三种历史形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按劳分配制度体系完善原则的第二次战略性调整,标志着公平高效型按劳分配制度体系建构历史新阶段的到来。  关键词:社会公平正义;按劳分配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