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探求的历史转向——以浙江省乐清市为例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y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部分先富起来的地区城乡之间、校校之间在教育硬件资源的配置方面发生了历史性转折,部分“软件”资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城乡办学条件的“倒置”与本地生源、师资的单向度流动的矛盾显示:教育质量才是度量教育公平的根本。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也应从教育机会的平等、教育硬件设施的均衡,向教育质量(核心是师资)的平等转向。
其他文献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王财贵先生在台湾提出了“儿童读经”活动以来,全国各地的许多小学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经活动,针对儿童读经的现状,国内的许多学者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就其意义、阅读方式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这些探讨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都对“儿童读经”的开展提供了积极的借鉴。在以往讨论的基础上,就“小学生读经”蕴含的道德意义特别是对其生命道德意义进行初步的探索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意义。    一、“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但由于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情感体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  学生的情感体验偏差的原因有三:一是缺少生活体验,感情上无法与作者沟通,难以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二是阅读欣赏水平还有待提高,无法领悟到作品的精妙之处;三是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比如受影视、网络“戏说”“恶搞”之风影
一、构建和谐社会与重视儿童教育的必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期这一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同时我国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能源资源紧缺、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污染严重、社会道德失范,等等。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需要健全法制、倡导德治,需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指导学生学习,是教师教学上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对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的能力、做到学会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对“怎样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