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换书
他是我的报刊亭开业以来的第一个顾客,他除了一遍遍地翻弄当期的报纸,就是让我拿一本本的悬疑惊悚杂志,然后又一本本递给我。他在报刊亭前呆了十多分钟,才选定了一本,放下钱,拿起杂志走人,自始至终,他没说过一句话。
从那天起,他隔一段时间,就会来一趟,一如既往地让我逐一地把杂志递给他,选定一本离开。除了这一点,他和其他顾客没区别。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那天。
“给我换一换。”
那天,我正盯着杂志发呆,突然听到一个冷冰冰的声音,像是从地窖里发出来的。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他说话,但给我的感觉并不好。我问他为什么换书,他说杂志中间少了几页。
我拿过来翻了翻,中间的确少了六页,肯定是装订时少的,这种情况极少见。只是,我惊奇地发现,他在前面的二十多页写了密密麻麻的字。“这,我没法退了。”我面露难色。
“我买的是整本杂志,不是一部分。一篇小说,只看到一部分就没了,对于读者来说,是很令人气愤的事。”
我没想到,他的话会这么多。最终,我还是给他换了,不能因为一本杂志,丢掉顾客。
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人流中,我重新翻开他退回的杂志,令我吃惊的是,他不是看书消遣,而是在审书,哪个谋杀根本不可能成功,哪个推理存在纰漏,他都一一找出来,说明原因,并提出修改意见。
我很难确定,他是出于什么目的给这些小说做批注的。还有个问题,我很好奇,有一篇,他没做任何批注。我重新把这篇小说读了一遍,我不得不佩服,小说里的谋杀和推理都无懈可击,看来他是没找出瑕疵才没做批注的,小说的作者是“雨夜听雨”。
我以前从不注意小说作者,是他让我开始注意雨夜听雨了。
二、谋杀
他还是经常来买杂志。
我发现,他购买的杂志并不是最好的,而是杂志里有雨夜听雨的作品。我想,他应该也是个作者,想从雨夜听雨的作品中找出瑕疵。
我想看看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所以我把那个月所有刊登雨夜听雨作品的杂志都拿掉几页,当然,雨夜听雨的作品没拿去。他又选了本有雨夜听雨作品的杂志走了。
第二天,他回来换书了。他走后,我打开那本杂志看,和以前一样,前半部分,他都做了批注,详尽得让人难以置信,唯独雨夜听雨的作品没做批注。
我找来放大镜,然后重新翻弄杂志。这是夏天,他仔细阅读并做批注时,会在书页上留下指印,我也的确在那些批注周围看到了很多指印,看来,他翻弄过不止一次。如果是研究者,他的确很敬业。
他要找出雨夜听雨作品的瑕疵,翻弄的次数会更多,会留下更多的指印。可令我意外的是,含有雨夜听雨作品的那几页洁净如新,没一个指印,也就是说,他根本没看过雨夜听雨的作品,更谈不上研究了。他是因为对雨夜听雨彻底佩服了,知道不会发现瑕疵才不看了,还是因为别的?
一次不能确定,我再次做了次试验。结果是,他的确没看过雨夜听雨的作品。他购买含有雨夜听雨作品的杂志,却唯独不看雨夜听雨的作品,会是什么原因?只有一种解释,他就是雨夜听雨。
得出这个结论,我吓了一跳,他如果就是雨夜听雨,那么他就是个推理高手,我两次试验,他一定会看出来的。
“又有人自杀了。”他那天在翻弄报纸时,冷冰冰地说。他像是说给我听,但从他盯着报纸木然的表情来看,更像是自言自语。
这则新闻,我也看到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从城南的大桥上纵身跳下自杀了。她的遗书上说,丈夫将当年的海誓山盟抛到脑后,即将把她和孩子抛弃,所以,她抱着刚刚一岁的孩子自杀了。
本来这是件寻常的事,可就在我快把新闻遗忘的时候,我又不得不重新关注它了。
三、自杀的原因
那天,我闲着没事,拿着杂志看,看到了雨夜听雨的一篇作品。看着看着,我的心跳不由加快,他写的竟是那个自杀事件,可在他的描述中,那并不是自杀,而是被别人唆使下自杀的。女人的自杀本来只是气话,可后来在一个人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唆使下,她最终采用极端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我承认,雨夜听雨对女人自杀的原因分析得无懈可击。
“他为什么会这么轻易地选择自杀呢?”我正看得出神,突然听到他的声音,禁不住抖了一下。
“我是在说报纸上刊登的另一起自杀事件,一个老板因为公司濒临破产,而选择了在他公司写字楼上轻生,十几层的高度,他摔得血肉模糊。”
我不知道雨夜听雨为什么特别关心这些自杀事件,对,我就用雨夜听雨来这么称呼他吧,他应该就是雨夜听雨。
几天后,他把公司老板自杀事件搬上了他的作品,可怕的隐形教唆犯又出现了。作品极其详尽地描写了隐形教唆犯怎样一步步让老板迈出生命的最后一步。
如果雨夜听雨不是有著惊人的推理能力,那么他会不会就是那个万能的教唆者呢?会不会是他策划了一系列的自杀事件,又把它们写入作品,为了提高他的知名度?
第一个提出这个大胆看法的是一个读者,我是在读者论坛上看到的。看雨夜听雨小说的不止我一个,他们把那些自杀事件和雨夜听雨有关描述结合起来了。后面有很多跟帖,人们说,把诱使别人自杀写得那么详尽的人,极可能就是被自杀的实施者。
总之,有些读者像我一样,开始关注雨夜听雨,对他产生恐惧感了。
那天,我在报纸上又看到了一则自杀消息,警方推测说可能是谋杀事件。我认可警方的推断,因为,我已看到过这起“自杀”事件,不是在报纸上,而是在雨夜听雨的小说里。他的那篇小说描述和这起自杀事件惊人的相似,而雨夜听雨在小说中说,那是一起以自杀掩盖的谋杀事件。
如果这是一种巧合,接下来发生的事,我不能说是巧合了。几天后,又发生了一起自杀事件,而新闻报道中的描述和雨夜听雨一篇小说惊人的吻合起来。雨夜听雨就好像预知了那起自杀事件,提前把它写入小说里。 一般人不可能有这种预知能力,那么就是凶手模仿了雨夜听雨小说的谋杀手段,实施了谋杀,谁会这么做?读者论坛上的读者想到了雨夜听雨,雨夜听雨不是变态杀人狂,就是想用这种极端手段推销他的小说。频繁的自杀事件已触及到人们敏感的神经,很多人跟帖,声讨雨夜听雨,甚至有人在人肉搜索雨夜听雨,想把他找出来,对他也制造一起“被自杀”。
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则消息,雨夜听雨被警察带走了。那个经常来我报刊亭买杂志的面无表情的人确实很长时间没来了,这样,我更加确定他就是雨夜听雨了。
四、他也在找我
可是过了没多久,他又出现在报刊亭前了。后来,我从报纸上得知,警察并没查出雨夜听雨谋杀的切实证据。
“其实,被自杀不需要那么大费周折,有些人会不由自主地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他买了本杂志转身后说。
我知道,他是说给我听的。其实,我知道,警察找不到雨夜听雨谋杀的足够证据,因为我才是一系列“自杀事件”的实施者。
那年,我热恋了,我们海誓山盟,可最终是她父母打破了我的美梦,他们坚决不同意我们结合,也最终让我们选择了自杀殉情。可就在我义无反顾地冲向疾驶而来的列车时,她却停住了脚步。我没死,却因为撞击,失去了男人应有的东西,她也最终离开了我。
虽然后来,她“自杀”了,可我的一切都已失去了,我痛恨那些道貌岸然的海誓山盟,痛恨那些用假自杀赢得同情的人。
我在论坛和交友网站上寻找那些用自杀来怄气的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他们取得联系,我以一个殉道者的身份和他们交流,让他们最终选择履行诺言。也有人不听取我苦口婆心的劝说,不过没什么,我会帮助他们“自杀”。
我成功地让几个人自杀了,警察并没怀疑,因为现在自杀的人太多了。我的恐惧是一次在论坛寻找下一个目标时开始的。竟有人推断,那一系列的自杀事件是有人唆使的,这个人竟能准确地推测出,我用什么方法对那些人实施了“被自杀”。
这个人就像个影子,跟随着我,看着我如何实施“被自杀”。
我知道,他不是警察,如果是警察,他不会在论坛上发帖,而会暗地里找到我。
我一遍遍地看他那些推断,我发现,不但他的推断无懈可击,而且他的用语也很讲究。我想他可能是个擅长写东西的人,我必须找到他。
我想,写这种东西的人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报刊亭,所以,我才办了家报刊亭,等着他出现。
他真的出现了,我的一系列验证,证实了他就是那个人。
那则帖子是我发的,是我让人们认为,雨夜听雨才是真正“被自杀”的实施者,然后,我又按照他一些小说里的描述,制造类似的谋杀事件,让警方把目标盯在他身上,找到他,让他失去人身自由。
可到了现在,我才明白,我在找他,验证他时,也走进了他的圈套。他也在找我,他故意用那样的语言写网帖,让我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引起我对他的恐慌,他已推断出,我会通过开报刊亭找他。所以,他每天到处找刚刚开办的报刊亭,他成了我的第一个顾客。
那本杂志根本没少页码,是他撕去了几页,退给我,故意让我看到那些批注,并不动声色地让我验证,他也在悄悄地验证我。
他故意写那两篇小说,说给我听,而我恰恰走进他的圈套里,我验证了他,他也验证了我。
我们都知道对方的身份了,我還能对他实施“被自杀”吗?我没把握,他是走一步看十步的家伙,也许我冒险走出的一步,正是他设计好的。
“其实,被自杀不需要那么大费周折,有些人会不由自主地按照你的想法去做。”
他为什么对我说这句话?他这么大费周折地找我干吗?
很快,他的小说给了我答案。小说里有个女孩自杀了,原因是她失去了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就在需要帮助时,她男友却在疏远她,她想他可能变心了,心灰意冷地选择了自杀。
我这才知道,我第二次诱杀的女孩是雨夜听雨的女友。她本来对他还存有希望,只是无处去诉苦。我联系上了她,把她所有的希望都一一化为泡影,她失去所有的希望后,选择了在浴室里割腕。
雨夜听雨通过小说告诉我,他那时只是忙着写小说,没注意女友的情绪,等到女友自杀后,他痛苦万分。他不相信女友会走这条路,他通过推理,找到了蛛丝马迹,他要找到诱使女友自杀的人,让这个人也被自杀。也就是说,他找到我,要对我实施被自杀。
五、合法的被自杀
意外的发生,让我意识到,他对我的被自杀已开始了,只是他没按章法,他有些急不可耐了。
那天,我口渴了,出报刊亭去旁边的冷饮店买瓶冰水。我走出没两步,就听到一声巨响,我回身看时,吓呆了。一辆卡车离开公路窜上了路边,把我的报刊亭夷为平地。
如果我当时在报刊亭里,我知道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司机对警察说,他是为了躲避一个突然出现在马路上的小孩,猛打方向盘,才撞向路边的报刊亭的。可从那录像监控来看,过公路的不是小孩,而是小猴,小猴穿着衣服,戴着帽子,不仔细看,真的像小孩。
别人不知道,但我知道,是他给猴子穿上了衣服。我在他的小说里看到过猴子杀人的情节,猴子是不会杀人的,但操控猴子的人却会用猴子来逃脱罪责。
我没再修复报刊亭,但即使不在路边了,危险还是在伴随着我。
一次,我去购买杂志时,高空坠落的花盆差点结束了我的生命。还有一次,我乘坐的电梯坏了,我困在里面半个多小时才出来,虽然老式电梯经常出毛病,但我想这次可能是他做的手脚。
总之,在想好应对办法前,我尽量不给他创造机会,除了购买必需品和有关他的杂志外,我很少出门。
我发现他的作品大不如前了,漏洞百出,我想这是他的陷阱,我从他的漏洞中揣摩他下一步的行动。他的作品里,有假扮送外卖的给食物下毒的方式进行报复的。
这种谋杀方式成功率很低,但我还是不点外卖了。 其实,这些都和被自杀没关系,但我怕,被自杀只是他的障眼法,只要有机会,他也许会对我实施不留痕迹的谋杀。预防谋杀,关键是做好防守,所以我购买了很多防身器材。
我出门少了,和外界接触的渠道只剩下网络和电视。读者论坛上,很多人开始质疑雨夜听雨是一系列自杀事件的策划者了,雨夜听雨的作品漏洞百出,他不可能是“被自杀”的实施者。
我明白了,雨夜听雨为什么在作品里出现那么多漏洞,他是在转移人们的视线,好给自己一个对我实施谋杀的空间。我不知道,他最终用什么手段实施报复,我只是从他的作品里捕捉到一个信息,他让我“合法地被自杀”。我不明白,什么是合法地被自杀。
没自杀事件频繁出现,电视新闻并没被高兴事所充斥,一个毒贩的同伙,为了营救他,不惜在一些敏感场所安放炸弹,好在警方拆除及时,才没发生伤亡事件。
可这并不代表安宁,炸弹只是那些人给警方的警告,如果警方不在后天把毒贩放掉,他们会实施真正的恐怖袭击。
我不想知道,这是不是毒贩同伙的虚张声势,我只想知道,雨夜听雨怎么让我“合法地被自杀”。
我的恐惧在下午达到了极致,我听到外面有动静,通过猫眼,看到了背对着我的他,他在打手机,声音很小,我什么也听不到。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的诱杀,所以,我没敢出去。他打了很长时间,才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
我感觉到,真正的谋杀开始了,我把那些防身器材准备好了。我的判断很准确,过了十多分钟,我听到有人敲门。
我问了声谁,外面的人说,查户口的。我透过猫眼向外面看去,外面的确有一个穿着警服的人,他侧身站在门前,我看不到他的脸。
此时,我发现,门锁在微微地动。
我突然意识到,外面是他。他曾说,将以合法的身份进入,对我实施合法的“被自杀”,警察进民房调查是合法的,他是假扮警察的合法身份进入,对我实施谋杀。
怎么办?我想,我应该率先做出行动,即使他死在我的突然袭击中,我只能算是防卫过当。
想到这里,我躲到门边,做好了突然袭击的准备,门“砰”的一声被撞开了,我手里的砍刀也拼命砍了出去。不对劲儿!外面不止一个警察,而且都荷枪实弹。
我意识到不对劲儿时,已经晚了,我的突然袭击诱发了警察先发制人的行动,子弹射进了我的胸膛。
倒下时,我才意识到,根本没同伙用恐怖威胁营救毒贩,那只是雨夜听雨做的,他装作恐怖袭击者在我门前打电话,就是让警察确定,恐怖分子就住在这里。
他的作品就是讓我变成惊弓之鸟,让我对一切都产生防范心理,哪怕是突然出现的警察。
我家里的防身器材,在警察眼里,已成为了恐怖袭击的工具,而我也以合法的方式“被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