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才能引发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和困惑,引导学生在有实效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望,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1创设兴趣情境,让学生热爱学习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数学知识虽然单调枯燥,但是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因此,在新课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创设情境的氛围,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唐僧师徒四人走过了火焰山后,来到了一个村庄,村民们在田里种植了一大片西瓜,此时正是西瓜成熟的季节,好客的村民送了一个大西瓜。这时猪八戒连忙抱过大西瓜馋得口水直流,孙悟空说:“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吧。” 猪八戒听了极不高兴地说:“瓜是俺老猪化来的,且俺的肚子大,俺要吃六分之一,至少要吃五分之一。”聪明的孙悟空听后,立即切了六分之一给了猪八戒,正当大家高兴地吃西瓜时,贪吃的猪八戒似乎明白了什么,在一旁直拍脑袋。我让学生带着这个欲解不能的问题,进行教学,学生兴趣盎然,把目光都投向老师,这时我用投影片出示3个相同大小的大西瓜,把3个大西瓜平均分成4份、5份、6份,分别取出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六分之一,比较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六分之一的大小。学生全神贯注观察图像,一目了然地知道四分之一大于五分之一大于六分之一。从中悟出了“分子相同,分母小的这个分数反而大”的道理。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设质疑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积极状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因而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知识的特点,常常采取制造悬念,创设质疑情境使学生引发出求知欲,从而积极地探索研究新知识。例如:教学“年、月、日”时,上课伊始,我设下悬念问学生。“小明的爷爷今年只过了18个生日,谁知道小明的爷爷今年有几岁?”有的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18岁”。此时我没有回答学生说的对错与否,紧接着我又问:“爷爷才18岁,他儿子几岁?能有孙子吗?学生们一听,恍然大悟,哄堂大笑,齐声回答:“不能有孙子。”那么小明的爷爷到底是几岁呢?此时,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诀窍”,想尽快解开心中的谜。这时,我适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年、月、日”这一课,学完后你就知道小明爷爷今年有几岁。于是学生求知若渴的情绪被激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这方面知识,成了主动学习的探索者。我让学生观察课前已准备好(平年、闰年)的年历,让他们看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有几天。并把每月31天的用符号“0”画下来,30天的用符号“*”画下来,28天或29天的用符号“X”画下来。结果他们发现任何一年的年历每年都有12个月,每月31天的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各月;每月30天的有四、六、九、十一各月,而二月份有28天,也有29天。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转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所需的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秒,这样每过4年就差不多要多出一天来,把这一天加在2月里,为了方便,一年定为365天的叫平年,一年定为366天的闰年,因此,每4年里就有3个平年,一个闰年。但如何知道是平年、闰年呢?告诉学生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通过年份的推算和判断,同学们对课前老师提出的这个“谜”也就解开了。小明的爷爷只过了18个生日,原来小明的爷爷是闰年的2月29日出生的。根据4年里有一个闰年,同学们很快算出了小明的爷爷今年是73岁。由于同学们成了主动学习的探索者,自身产生的内动力就自然而然地驱使学生主动地攻克难关,学好数学。
3设实践情境,让学生学会学习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向交流的活动。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是根本,是内因,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自我发展的需要。教师是主导,教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学生要更有效地学,是学的外因和服务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的活动,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实践,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我根据儿童具有的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例如: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对这个练习的其中一道思考题教学,我让同学们各自拿16根同样长的小棒(每一根代表1分米)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看它们的周长一样吗?它们的面积怎样?围成的图形中谁的面积最大,谁的面积最小?为什么?我让全体同学都参与摆的过程,从而得出四种不同的摆法。第一种:长7根,宽1根;第二种长6根,宽2根;第三种长5根,宽3根;第四种长、宽都是4根(即正方形)。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量一量、算一算等实践活动。同学们很快地说出了每种摆法的周长相等都是16根的总长。而它们的面积分别是7平方分米、12平方分米、15平方分米和16平方分米。围面的图形中长7根、宽1根的面积最小,正方形的面积最大。当老师问为什么呢?同学们很快地找到了规律:“在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或正方形中,长与宽的差距越大,面积越小,长与宽的差距越小,面积越大。”因而围成的图形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手、脑、口并用,有利于学生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规律。可以化难为易,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教师充分认识到主体作用,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善于及时引导、点拔,善于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我们的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创设兴趣情境,让学生热爱学习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数学知识虽然单调枯燥,但是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因此,在新课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创设情境的氛围,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唐僧师徒四人走过了火焰山后,来到了一个村庄,村民们在田里种植了一大片西瓜,此时正是西瓜成熟的季节,好客的村民送了一个大西瓜。这时猪八戒连忙抱过大西瓜馋得口水直流,孙悟空说:“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吧。” 猪八戒听了极不高兴地说:“瓜是俺老猪化来的,且俺的肚子大,俺要吃六分之一,至少要吃五分之一。”聪明的孙悟空听后,立即切了六分之一给了猪八戒,正当大家高兴地吃西瓜时,贪吃的猪八戒似乎明白了什么,在一旁直拍脑袋。我让学生带着这个欲解不能的问题,进行教学,学生兴趣盎然,把目光都投向老师,这时我用投影片出示3个相同大小的大西瓜,把3个大西瓜平均分成4份、5份、6份,分别取出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六分之一,比较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六分之一的大小。学生全神贯注观察图像,一目了然地知道四分之一大于五分之一大于六分之一。从中悟出了“分子相同,分母小的这个分数反而大”的道理。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设质疑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积极状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因而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知识的特点,常常采取制造悬念,创设质疑情境使学生引发出求知欲,从而积极地探索研究新知识。例如:教学“年、月、日”时,上课伊始,我设下悬念问学生。“小明的爷爷今年只过了18个生日,谁知道小明的爷爷今年有几岁?”有的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18岁”。此时我没有回答学生说的对错与否,紧接着我又问:“爷爷才18岁,他儿子几岁?能有孙子吗?学生们一听,恍然大悟,哄堂大笑,齐声回答:“不能有孙子。”那么小明的爷爷到底是几岁呢?此时,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诀窍”,想尽快解开心中的谜。这时,我适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年、月、日”这一课,学完后你就知道小明爷爷今年有几岁。于是学生求知若渴的情绪被激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这方面知识,成了主动学习的探索者。我让学生观察课前已准备好(平年、闰年)的年历,让他们看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有几天。并把每月31天的用符号“0”画下来,30天的用符号“*”画下来,28天或29天的用符号“X”画下来。结果他们发现任何一年的年历每年都有12个月,每月31天的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各月;每月30天的有四、六、九、十一各月,而二月份有28天,也有29天。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转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所需的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秒,这样每过4年就差不多要多出一天来,把这一天加在2月里,为了方便,一年定为365天的叫平年,一年定为366天的闰年,因此,每4年里就有3个平年,一个闰年。但如何知道是平年、闰年呢?告诉学生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通过年份的推算和判断,同学们对课前老师提出的这个“谜”也就解开了。小明的爷爷只过了18个生日,原来小明的爷爷是闰年的2月29日出生的。根据4年里有一个闰年,同学们很快算出了小明的爷爷今年是73岁。由于同学们成了主动学习的探索者,自身产生的内动力就自然而然地驱使学生主动地攻克难关,学好数学。
3设实践情境,让学生学会学习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向交流的活动。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是根本,是内因,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自我发展的需要。教师是主导,教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学生要更有效地学,是学的外因和服务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的活动,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实践,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我根据儿童具有的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例如: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对这个练习的其中一道思考题教学,我让同学们各自拿16根同样长的小棒(每一根代表1分米)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看它们的周长一样吗?它们的面积怎样?围成的图形中谁的面积最大,谁的面积最小?为什么?我让全体同学都参与摆的过程,从而得出四种不同的摆法。第一种:长7根,宽1根;第二种长6根,宽2根;第三种长5根,宽3根;第四种长、宽都是4根(即正方形)。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量一量、算一算等实践活动。同学们很快地说出了每种摆法的周长相等都是16根的总长。而它们的面积分别是7平方分米、12平方分米、15平方分米和16平方分米。围面的图形中长7根、宽1根的面积最小,正方形的面积最大。当老师问为什么呢?同学们很快地找到了规律:“在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或正方形中,长与宽的差距越大,面积越小,长与宽的差距越小,面积越大。”因而围成的图形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手、脑、口并用,有利于学生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规律。可以化难为易,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教师充分认识到主体作用,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善于及时引导、点拔,善于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我们的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