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走进课堂 唤醒诗歌生命

来源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10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吟诵的基础上,让吟诵融入更多的音乐元素,用优美的旋律帮助学生记忆古诗词,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美学韵味。把无声的文字变成充满感情、灵气和富于感染力的声音,让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这种吟诵方式可谓是一种有益尝试。
  一、吟诵走进课堂,还原诗歌本真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歌赋润泽后世。吟诵不仅是古人的读书方式,还是汉诗文的创作方式,所以吟诵是学习古诗文基本的读书法,只有让吟诵走进课堂,才能让学生们与诗人及古典诗文产生同鸣共情,其文字内容和思想精髓才能得以升华,绽放它特有的文学魅力。传统文化中,吟诵是完全陶醉在自我精神世界里的审美体验,而现代吟诵应该追溯母语“源头”,寻找时空同感。把吟诵贯穿于古诗词教学始终,既给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又还原了诗歌本真。
  二、融入音乐元素,激活诗歌生命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学样式,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宝贵的教育资源。2019年统编教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文化篇目大幅增加。小学语文课本共选古诗词132篇,占所有课文选篇的30%,不但数字变化惊人,而且体裁更加多样,囊括了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的大量诗文。统编教材的巨大变化,正说明了母语的传承和古诗词教学的重大意义。古诗词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吟诵的方式,在富有动感的悠扬旋律中,体味作品深邃的情思,体悟传统文化的美感。发挥吟诵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对启蒙和引领学生进入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殿堂,以及形成高尚的情操格外重要。
  古诗词是音乐性的语言,需要通过吟诵才能充分领略到它的韵味美和艺术美。但古吟诵的节奏通常都比较缓慢,缺乏动感生命和趣味性。笔者针对古吟诵旋律单调的弊端,进行了改革创新,融入了更多的音乐元素,或是套用现成曲谱,或是根据意境进行谱曲……实现古诗词新唱,使学生们听觉更新奇,吟唱更悠扬,激发学生们更强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记忆积累,与作者产生共振,与文本产生共鸣,读懂诗文背后的故事。诗歌与音乐都是听觉艺术,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韵律、恰当的吟诵,会让人痴迷,让人陶醉。
  三、诗歌与音符共舞,想象与画面同框
  小学古诗词吟诵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在吟诵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给予自由思维的空间,在古诗词所创造的意境和画面中陶醉、徜徉。配上适合的音乐,会让学生心灵深处的创新火花更好地迸发出来。诗歌有很强的音乐美和节奏美,而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写意画,或是一段凄美的故事。根据这些特点,笔者采取音、画同享,感受旋律和意境的同鸣共振。如在教学吟诵《江南春》《敕勒歌》等古诗时,会精心选择适合古诗意境的古典轻音乐,让学生在悠扬的旋律声中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在曼妙的音韵声中自由畅想、陶醉。练习古诗词吟诵还要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让学生们掌握吟诵的规则和技巧,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匹配音乐自由吟唱,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形成吟诵曲调的多元化。
  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是通过意境表达诗人的情思。在吟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由声入境,即随着吟诵时声音的抑扬顿挫、语速的轻重缓急、腔调的高低起伏,深入作品的意境中,充分感悟古诗的意境之美。如杜牧的《清明》,是一首清明时节行路感伤的佳作,教学生们在吟诵前两句时,音调应缓慢低沉略显哀伤,吟诵后两句时,应逐渐高昂起来,表现作者想借酒消愁的美好愿景,并做出举头远眺的动作,使学生产生远处林梢酒旗招展的遐想,把学生带入古诗展现的意境中,一起陶醉。
  学习诗歌需要读者与诗人产生心灵碰撞,感情共鸣,从诗文的具体描述中捕捉意象,解读诗歌的思想内涵。吟诵是捕捉意象的最佳途径,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诗人仿佛一位报春的使者,用题画诗的形式,再现了江南早春景色。吟诵教学中,第一句要吟得声断意连,“竹外桃花”一气呵成,将重音落在“花”字上,“三两枝”速度放慢,吟出画面层次感,体现桃花的错落有致。第四句语调上扬、节奏放慢,突出“河豚”“欲上”,给人想象的空间。只有当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想象画面,把诗文融入到这幅勃勃生机的春江美景图中,才会感受到视觉之外春水方生的暖意,启迪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四、吟诵反复熏染,迸发创意灵感
  广播领路,晨诵暮读。在学校每天的吟诵栏目中,除反复播放一首固定的诗歌吟诵之外,还会有小主播按节律配乐吟诵一首古诗。为营造氛围,培养学生们节律美读的能力,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吟诵活动,让吟诵无处不在,如经典诵读比赛,吟诵情景剧表演,在吟诵中舞动(别样课间操)展演,读诗张口能吟大比拼……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使传统经典植根于学生内心深处,让学子在这里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彰显民族情怀,在吟诵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学生不仅要学习吟诵纳入教材的古诗词,还要吟诵更多的课外古诗词,实现“量”的积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赏析能力。古诗词吟诵是艺术的再创造,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情,都有可能成为激发学生们创作灵感的源泉,要引导他们学会留意生活,触景生情,情由感发,学习创作诗歌,这也是学习诗歌的最终目标。
其他文献
STEM教育视域下小学结构化创新教学是以问题化学习为主要特征,始终围绕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体验全新的学习过程。它让我们重新审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教师应该是课堂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协同学习者。这样的角色转变是教育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  一、引入STEM教育理念,构建全新课堂生态  STEM教育主要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发展,它强调多学科的综
期刊
教学背景  本课例借助学生熟悉的小程序与随机函数的有机融合,在寓教于生活的过程中让学生强化用已学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小程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体验由知识的“趣味性”过渡到解决问题的“获得感”。  此外,教师也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小组研讨、建立模型等一系列过程完成主题探究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使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造性。而结合生活中的验证码、验证字符和验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可见真正的教育是心灵的对话。那么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应该如何与学生谈心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分享一些想法。   一、营造轻松的氛围   当我们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时,他们是忐忑不安的,如果教师正言厉色,大多学生会感到恐慌,这样谈心将无从谈起。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去听教师的呵斥。我
期刊
随着通用技术课程的改革,通用技术核心素养成为新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那么如何在课程中更好地提升学生通用技术核心素养?新兴的3D打印对此有重要作用。本文就以3D打印与通用技术相结合的项目化课程——“小风扇的制作”为例,讨论3D打印对提升学生通用技术核心素养的作用。  一、引言  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PAL、ABS或粉末、金属、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随
期刊
1月,《智慧校园总体框架》《数字语言学习环境设计要求》《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要求》《电子考场系统通用要求》系列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智慧校园总体框架》规定了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框架,适用于智慧校园建设的设计与实施;《数字语言学习环境设计要求》规定了数字语言学习环境的环境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安全性要求,适用于采用数字语言实验室和同声传译实验室进行语言教学的学校和培训机构;《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要求》
期刊
【譯题】 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Product by UNESCO and ProFuturo Foundatio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布罗孚图卢基金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s producing new teaching and learning solutions that are currently being tested glo
期刊
随着教育部颁布相关政策,确定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各地各学校开始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中有些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也有存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研学旅行如何实施谈几点陋见。   一、首先要注重实质理念建设   研学旅行应该以什么为目的,或许印度哲学家吉杜·克里希那穆提的思考和实践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和借鉴。结合这位哲人的观点,我认为研学旅行是要帮助学生理解自由和完整。只有充分了解我们与他
期刊
多年来,公主岭市岭西小学不断探索,逐步确立了“以师带生,以生带家”的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推进模式,在空间建设与应用上取得了累累硕果。   为了让网络学习空间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学校积极建设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接入了2条百兆宽带,实现校园网全覆盖,并在每个教学班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目前,学校网络学习空间教师注册用户90人,学生注册用户3442人,家长注册用户6609人。  学校空间展风采  
期刊
本报讯 自2月10日起,河南各地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健全教学框架体系,丰富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效能,为本校学生带来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体验。  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通过网络“会客厅”举行开学典礼,邀请三位大朋友出镜,为学生上了新学期第一课。  第一位大朋友是郑师附小党总支书记、校长寇爽。寇爽分享了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郑师附小家长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悟到人性的勇敢美好,明白了“学习无处不在”“
期刊
本报讯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延迟开学期间,为确保全省广大学生停课不停学,河南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引导全省各地充分發挥“互联网+教育”优势,统筹利用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开放性、公益性网络直播平台,整合适配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电视、家庭电脑和智能终端等,启动实施在线授课(听课)、资源点播和线上辅导、讨论、答疑等活动。从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