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道器论浅议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mao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庸》是儒家四书之一,历代以来学者均极为重视。本文试从道器论的角度去解读其中一部分内在逻辑理路。从“尽人之性”与“尽物之性”的辨证思考,论证儒家何以重视心境圆满的重要性,继而跳出道器论以通篇观之论述中庸之道中与天地参的意义。
  关键词:道器论;中庸;人性与物性
  《中庸》原出于《礼记》,是四书中形而上学倾向比较大的一篇。朱熹将其单独立一篇,另加注解,以为四书之一。其作者是何人尚无定论,以前传统的主流学者认为是子思所作,清朝的学者袁枚对此就表示怀疑。考察其思想,虽有难解之言,但当归于思孟一派无疑。然则要力求精微的诠释,以图还原其本意,在纷纭众说中恐怕难衷一是。本文试图从“尽人之性”与“尽物之性”的辨析入手,从道器论的角度切入“自明诚”与“自诚明”,并给予“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个可能的诠释理路。
  一、“尽人之性”与“尽物之性”
  道器论并非《中庸》的中心议题,但和《大学》一样,它们对器物知识与人性关系的论述在中国人思想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中庸》中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段话的论述是由内而外,即从人本心的、先天的诚出发,到天人合一,与天地参。这是一个从形而上到形而下再回到形而上递进的论述。
  物之性,即事物的性质、属性;人之性,就是人性,从《中庸》上下文看是包含人的理智和情感的。就算不懂得任何哲学理论,人类生存于世间,必然要与外部的物质世界发生关系,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人在与物质世界的交互之中,又必然会对事物进行认识和思考,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当人与事物的交互过程愈加紧密时,人们就越能分析事物的属性。与一般的动物使用工具不同的是,人类并不只是可以单纯地利用自然界中已有的事物进行直接的使用,而且可以根据其性状因应需求的不同去进行改变,例如分解或组合,从而制造出自然界所本来没有的事物,即可以进行创造。从这个角度看,尽物之性其实是人们对事物认知和依靠这些认知去改变外部物质世界的过程。又因为事物的性质并不是直接呈现的,所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在一定时空环境也不是可以完全发挥的,所以未必可以尽物之性。
  二、“自明誠”与“自诚明”
  人性在思孟学派看来是有善端的,为“四心”,且人有先天的道德辨别能力,为人的本心。但人的本心很容易在物欲之中迷失,特别是在一个价值观比较混乱,各家各派得了“以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的时代,若心中无坚定信念,又无有效有力的指引,则很难做到“心不随物转”的状态。而物欲带来的虚妄,在一定程度上会替代式地满足人性的某些心理需求。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物质财富的增加带来的不一定是人的更全面发展和人性的解放,反而是令人陷入虚妄之中,导致人性的迷失;而愈迷失愈依赖物欲,最终只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有四个境界,最高都是“天地境界”,即“宇宙公民”,他们并不需要做特别的事,但对于自己的行为有最深的觉解,并了解其意义所在。這大约可以作为在物欲前不迷失本心、自明诚的解释。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的心境是圆满的,可以与外部的事物交互而不会粘着,如此可以使用外物处理事情、甚至进行发明创造,都是合乎人性的,而不会带来伤害。譬如艺术的创作,或者说,其所发明、创造的事物,必然是充满美感的、人性化的。这样才是最合乎中庸,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样的境界是中国哲学中理想的圣人之境,在今天看来依然也还是很有意义的。就道器论而言,自诚明,使人真实面对自我与世界,则能达到自我内心的明,而不会迷失。譬如,在如今这个科技昌明的时代,要看清楚消费主义和科技的区别,一个办法就是内心的清明,若一个人可以真诚面对内心,不被虚荣所引诱,那么即使要在同等效率下做到同样的效果,往往也未必会选择耗费资源较大的方式。因为物质的欲望和虚荣的引诱是没有尽头的,但如此世间至少可以少一些因为沉迷物欲而带来的悲剧。向往人性的光明一面,在《中庸》中,在儒家看来,与追求内心真正的善是一体的——自我内心的清明则必然真诚而趋向圆满,内心的真诚也必然清明,趋向心境的无缺。所以自诚明与自明诚,一个人性的自我升华,一个是外境启发的觉解。
  三、修道之谓教
  社会在传承技术时,也注重道义的传承,这是中国传统的做法,广为人知。它不单单是关乎职业道德,也是对人性的一种关怀。道然后术,然后器,这样人才不会迷失,数代乃至数十代工人的技术积累就可能把一个产品做到极致。故道尊而术精,行业才会长久,这是很自然的。人性的觉解,在传承的过程中自然会融入对道器的理解。庖丁解牛,并不只是技术的熟练,更在于庖丁本人对生命的理解、对大道的敬畏与向往,也可以作为“自明诚”到“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的理解。
  所以从道器论的角度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并非玄之又玄,不可触及,而是极为真实的道理。人性的善端,人天生的秉赋,在引导之下,无论从事任何行业,始终关注人性,对天道心存敬畏与向往,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劳动创造之中去,这个既是教的过程,也是悟的过程,也是发挥物性,使之与人性相合的过程。以此推之,若心性为物,则克己复礼、舍生取义为使其合于天道;若家国政事为物,则孝悌亲仁、当仁不让为合道。内心与器物统一,心志与行为相合。当然,此处并非为礼教作辩护,只是以之作为《中庸》的一个诠释。
  从《中庸》的道器论看,人性与物性的发挥是统一的,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而人性需要引导发蒙,人内心的自我觉悟与对外在事物的理解越发深入,则心境越发趋向圆满,终与天地大道相合相参,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曾小艳.试论《中庸》由“诚”而致“天人合一”的思想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07)
  [2]樊华强.《中庸》教育哲学思想探微[J].哲学研究.2007(03)
  [3]刘明.中庸之道新解——从孔、孟的权变思想看中庸之道[J].学术论坛.2007(03)
  (作者单位:广东理工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是礼仪之邦,传统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其中丧葬礼仪是指丧葬观念、习俗的理性表述和系统的行为规范,丧葬制度是指带有强制性的规定。王羲之的尺牍书法《丧乱帖》中表达了对于祖辈先墓被摧毁的沉痛心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于丧葬礼仪的重视,在漫长的丧葬制度形成过程中,魏晋南北朝通常被认为承上启下的时期,魏晋时期的丧葬礼制多承袭
期刊
摘 要:为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持续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必须通过法律制度、价格体系、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創新,确保循环经济得以正常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创新;资源  中国政府2016年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
期刊
摘 要:在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秉承“人本精神”的管理方式意义重大。教学秘书这支基层教学管理队伍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人本精神”管理理论为指导,结合自身教学秘书管理工作实际,探讨在艺术类高职院校中如何做到“人本精神”,建设管理一支高效的教学秘书人才队伍,进而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关键词:人本精神;教学秘书;艺术类;高职院校  近
期刊
摘 要:古代东亚地区的文学,如果从与汉字关系方面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文学,分别是文言文学、民间文学以及俗文学。当前,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都保持着古代中国的文学创作模式,如日本的假名文学、越南的喃文文学,各种文学之间相互渗透,丰富了文学表现形式的同时,有体现出它们的共同性。基于此,本文将对东亚俗文学的共通性问题进行探索,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有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东亚地区;俗文化;共通性
期刊
摘 要:中国是世界上产漆、用漆最多的国家,漆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今天我们研究魏晋南北朝的漆画艺术,分析那个时代的绘画题材、绘画手法和表现形式,目的在于寻求现当代漆画艺术的创新思路。本论文通过对山西大同司马金龙漆画屏风和宁夏固原北魏漆棺画的比较,来进一步挖掘现当代漆艺人创新现代漆画艺术语言的思维,对研究当下漆画艺术形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北魏漆画;艺术形式;工艺美术;固原漆棺  一、漆画艺术研究现
期刊
摘 要:本世纪以来关于任伯年绘画的研究很多,本文就任伯年绘画风格、技法研究、任伯年人物画的研究、任伯年绘画思想的研究做了详细论述。其中论述最为突出的是任伯年的人物画研究,任伯年在中国绘画史上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在人物绘画方面开创了新局面。  关键词:任伯年;人物画;绘画思想;绘画风格和技法  一、概述  任伯年晚清时期著名花鸟画家和人物画家,海派中的佼佼者,在“四任”中成就最为突出。其绘画发源于民间
期刊
摘 要:针对VR廣告的相关特点,和与之相关的行业分析,对VR技术在未来在广告行业可能的应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虚拟现实;虚拟体验;体验营销  VR(Virtual Reality),即我们所说的虚拟现实,是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Jaron Lanier)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其具体内涵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
期刊
摘 要:1924年泰戈尔来华,“诗哲”形象家喻户晓,但是泰戈尔还有另一层形象:“社会活动家”,这一形象是在1924年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1924年泰戈尔的在华社会活动是这一形象的具体内容的来源,泰戈尔的在华社会活动具体分为教育活动、宗教活动以及政治活动,相应的也就形成了以教育活动家、宗教活动家、政治活动家为主的社会活动家形象。  关键词:泰戈尔;社会活动家;形象  泰戈尔在华期间,各种社会团体
期刊
摘 要:《为了祖国的缘故》是一首著名的抗战艺术歌曲,混声合唱,创作于抗战初期,即淞沪会战之后,词曲作者都是知名的专业从业者。当时的传唱度极高,直至今天仍是一些专题音乐会的必选曲目。无论历史意义还是艺术价值,该作品都值得研究。  关键词:为了祖国的缘故;田间;江定仙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祖国危在旦夕!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华儿女都不会坐以待毙,为了祖国,我们要奋斗;为了祖国,我们要战争!——这
期刊
摘 要: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不断的加深,全球文化进入了大融合的阶段。英语翻译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需要重视东西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翻译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其实是一种文化教学。本文深入研究了东西文化差异在大学英语翻译中的影响,提出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应该采用文化教学策略来进行翻译教学,并且强调了文化教育在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关键词:东西文化差异;大学英语;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