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制导着认知学习。良好的情感可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想象力,使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一是教师的情感感染。二是学生学习情感激发。三是情感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总之,在教育教学中,实话情感教育,能使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和生活。情感教育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活热情,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感 情感教育 情感激发 留守儿童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它对学习活动和生活具有定向、启动、调节和维持作用,是学生整体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所有非智力因素伴随着情感因素,因而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制导着认知学习。良好的情感可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想象力,使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则会压抑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留守儿童,他们由于特殊的情况,更需要我们教师投入更多的情感。
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其中蕴涵着来自师生双方的极其丰富复杂的情感因素。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实践探索,谈谈在教育教学中,情感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效应。
一、教师情感的感染
“亲其师,信其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对学科产生兴趣。我曾中途接过班。刚开始上一两节课没问题。由于学生觉得很新鲜,还比较认真,也能听懂和理解。接下来,新鲜感没了。慢慢地开小差,讲话的都有。特别是上课时有个留守儿童带头,故意与其他同学讲话。他们还与班主任反映,喜欢以前老师教,不喜欢新老师上课。这种情况完全在我意料之中,我并不生气,也不当众批评某位学生,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在课后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对那些“不听话”的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和开导。在短时间内,加大力度进行我的“情感投资”。课堂上我带着愉快的情绪、和颜悦色的表情,无形中,学生受到极大的感染,师生的距离也拉近了。在进行教育教学中,时刻洞察每位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随时调和课堂气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课后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使学生从情感上与我得到沟通,从而喜欢我的课。
二、留守儿童学习的情感激发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投资”,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同时,教师还要消除他们的人际心理障碍,善于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为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使他们在教师的及时表扬和诱导下积极地答。从而,保护其自尊,增强其信心,树立其在班组中的形象。有一次,我抽一位留守儿童在黑板上做题。学生刚走下讲台,其他同学就马上议论开了——错了!错了!我一看这位学生的表情很紧张。这时必须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就说:“我们先不急于判断她做得是否正确。首先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她的粉笔字写得很漂亮,图形也画得不错,我很满意!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她的解题过程……”通过这一番话语,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环境也很宽松。这位学生也放开了,没有任何心理包袱,得到的都是肯定和表扬,心里美滋滋的。以后的课堂上她越来越积极主动,敢于发言。有时我还故设悬念,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调动。这些都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有效方法。所谓的求知欲望就是学生在有效的思维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快乐情感体验。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高度去调动学生的思维,及时做好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和学习及生活的心态调整,让学生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这一点至关重要。
三、情感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
真情付出,就有好的回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育教学成了师生追求幸福的“天堂”。曾有些留守儿童问我:“老师,我怎么觉得你总是那么开心、高兴呢?”我回答说:“我的学生那么听话、能干而且聪明,学习又积极主动,我能不高兴吗?”学生听了我的回答,心里乐滋滋的:“噢,原来这样!”我既回答了学生的问题,同时不失机会地给学生表扬。注重情感教育,不要吝啬你的真情付出。
关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我们要关爱每个学生,给予学生更多正面的教育。多支持、鼓励、表扬他们,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所以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对留守儿童实施情感教育,能促进他们主动、积极、有效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另外,教师对留守儿童投入越多的情感教育,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就会越高,独立生活的能力会更强,与他人的社会交往能力也会更好。情感教育能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因而教师一定要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教学中去。
关键词:情感 情感教育 情感激发 留守儿童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它对学习活动和生活具有定向、启动、调节和维持作用,是学生整体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所有非智力因素伴随着情感因素,因而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制导着认知学习。良好的情感可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想象力,使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则会压抑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留守儿童,他们由于特殊的情况,更需要我们教师投入更多的情感。
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其中蕴涵着来自师生双方的极其丰富复杂的情感因素。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实践探索,谈谈在教育教学中,情感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效应。
一、教师情感的感染
“亲其师,信其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对学科产生兴趣。我曾中途接过班。刚开始上一两节课没问题。由于学生觉得很新鲜,还比较认真,也能听懂和理解。接下来,新鲜感没了。慢慢地开小差,讲话的都有。特别是上课时有个留守儿童带头,故意与其他同学讲话。他们还与班主任反映,喜欢以前老师教,不喜欢新老师上课。这种情况完全在我意料之中,我并不生气,也不当众批评某位学生,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在课后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对那些“不听话”的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和开导。在短时间内,加大力度进行我的“情感投资”。课堂上我带着愉快的情绪、和颜悦色的表情,无形中,学生受到极大的感染,师生的距离也拉近了。在进行教育教学中,时刻洞察每位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随时调和课堂气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课后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使学生从情感上与我得到沟通,从而喜欢我的课。
二、留守儿童学习的情感激发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投资”,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同时,教师还要消除他们的人际心理障碍,善于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为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使他们在教师的及时表扬和诱导下积极地答。从而,保护其自尊,增强其信心,树立其在班组中的形象。有一次,我抽一位留守儿童在黑板上做题。学生刚走下讲台,其他同学就马上议论开了——错了!错了!我一看这位学生的表情很紧张。这时必须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就说:“我们先不急于判断她做得是否正确。首先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她的粉笔字写得很漂亮,图形也画得不错,我很满意!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她的解题过程……”通过这一番话语,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环境也很宽松。这位学生也放开了,没有任何心理包袱,得到的都是肯定和表扬,心里美滋滋的。以后的课堂上她越来越积极主动,敢于发言。有时我还故设悬念,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调动。这些都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有效方法。所谓的求知欲望就是学生在有效的思维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快乐情感体验。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高度去调动学生的思维,及时做好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和学习及生活的心态调整,让学生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这一点至关重要。
三、情感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
真情付出,就有好的回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育教学成了师生追求幸福的“天堂”。曾有些留守儿童问我:“老师,我怎么觉得你总是那么开心、高兴呢?”我回答说:“我的学生那么听话、能干而且聪明,学习又积极主动,我能不高兴吗?”学生听了我的回答,心里乐滋滋的:“噢,原来这样!”我既回答了学生的问题,同时不失机会地给学生表扬。注重情感教育,不要吝啬你的真情付出。
关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我们要关爱每个学生,给予学生更多正面的教育。多支持、鼓励、表扬他们,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所以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对留守儿童实施情感教育,能促进他们主动、积极、有效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另外,教师对留守儿童投入越多的情感教育,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就会越高,独立生活的能力会更强,与他人的社会交往能力也会更好。情感教育能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因而教师一定要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教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