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推进教育行业精准扶贫,保证因病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我,一名最普通的老师,加入了为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队伍中。这是一支光荣的队伍,即使漫长的等待也不能迎来特殊儿童花开的时刻,但我们依然坚信: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成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122
一、初遇—万事开头难
2017年9月,学校安排我负责一名智力残疾的八岁女孩送教上门工作。那时,没有接触过特殊儿童,我被“听说”吓到了:听说有的孩子有暴力倾向;听说有的家长会撵走老师;听说有的家在偏远的山上……作为一名党员,工作不能撂挑子,只能硬着头皮上!第一次上门,途中我是忐忑的,既担心“自身安全”,又害怕任务无法完成。
事实果然没让我“失望”: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辗转到了目的地,远远地看到一个蓬头垢面的小女孩,瞪着一双眼睛,直直地望着我,咧着嘴发出“呜呜哇哇”的声音,直奔我“闯”来。我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那句:有的孩子会打人。那一刻我撒腿就跑,躲到同事的身后还“惊魂未定”,我生出了当“逃兵”的冲动。然而,在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后,小女孩的遭遇让我撒不了手!她是一个智力残疾的女孩,由于唐氏综合症,导致她的容貌与其他小孩不一样,不仅如此,她不会说,行走时脚还一跛一跛的。不到一岁就被父母遗弃,妈妈受不了家庭的贫困跑了,爸爸外出务工多年杳无音讯,与七十多岁的爷爷相依为命。身为人母的我看到这样一个孩子,更多的是心疼,作为人师,遇到这样的孩子,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不管是哪种身份,都在告诉我:好好带她!
二、陪伴—共同成长
面对一个不会说,沟通难,坐不稳的“特殊儿童”,我不知道如何设定教学目标,没有与特殊儿童沟通的教育方法,掌握不了孩子的特殊需求,虽然在网上找了许多的案例教案,可教学不是纸上谈兵。记得第一次正式上课,我让她坐在我对面,不到一分钟,她就跑到我身边,摸摸我的裙子,拉拉我的头发,好不容易劝说她坐下了,又开始拿我的画笔,用严厉的语言纠正她的行为,结果是她的嚎啕大哭……一节我自认为准备充分的绘画课,在实践中惨败。那一刻我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次失败让我越挫越勇。我把孩子的评估报告发给特教学校的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于孩子的需求和学习目标的设定,我有了更多的认识。通过网络,我观看视频,学习特殊儿童学校教师的教学方法。课余时间,到县特教学校跟踪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我和特殊孩子的课堂越来越精彩。孩子的进步也特别明显:会主动握手表示欢迎,课前摆好桌椅做好上了准备,课堂上用她特殊的“语言”与老师沟通……最让人欣慰的是在一次练习发音时,做完口部操后,从孩子嘴里冒出“babababa”的清晰声音,一旁的爷爷听了,高兴道:说话了,说话了!终于会说话了!泪水流在爷爷那沟沟壑壑的脸上,要知道,这是一个八年来只能说“呜呜哇哇”的孩子呀!那一刻,我也流泪了,为孩子的进步,为爷爷这简简单单的期待。
三、告别——再续,一家亲
俗话说:善始容易,善终难。由于工作调动,告别了这份有意义的工作。原以为我会就此告别送教队伍,幸运的是,因为工作调整,在新学校我又得到了继续送教的机会。同样的工作,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孩子,相同的遭遇,一样的热情,让我与这个孩子,这个家庭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带给她的不是知识,而是陪伴”,这是我对自己工作的评价。每周一次的相聚,迎接我的都会是一个大大的拥抱:一个瘦小的身体,张开双手,远远的飞奔过来,脸上挂着喜悦的的笑容,用不清晰的声音喊着着:老师,老师……每一次,我都会被这样的场面感动着,我多么庆幸,她的拥抱是送给我的。每一次的陪伴,都是一次考验,开始有多兴奋结束就有多不舍。看着小小的身影站在车窗外,低着头一句一句念叨着:老师老师……我仿佛看到了小女孩被妈妈遗弃的场景。在她面前,我害怕说再见,害怕看到她失望的样子。暑假里,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老师,来,老师,来……我愣住了,是她,这是不怎么会说话的她在传递对我的想念。奶奶说:她自己拿电话打的。要知道,她连1到10都还不能正确区分,居然能正确地拨通我的电话,那一刻,我像失去了理智,拿起车钥匙就出发……原来“被爱”是如此幸福!
扶贫路上,有一句话“不拿贫困户一针一线”,回想这两年来,孩子的爷爷奶奶给予我的岂是一针一线?西瓜熟了,爷爷电话打来了;橘子红了,爷爷拿袋子早早就装好了;上课时间晚了,奶奶的饭菜端上桌了……一次次的盛情,一次次的推却,却一次次败在两位老人期待又失望的眼神里。收下的是感情!一次,上完课后,奶奶端了一碗汤药告诉我:“快趁热喝,这个治疗咳嗽效果很好的,我给你装了一袋,回家后每天煎一把,每次十五分钟……”原来,奶奶是见我上课时咳嗽,便默默地为我备下了备下了药。孩子的信赖,老人的关爱,让我成了这个家庭中一个特殊的“成员”。
送教上门,是一种特殊的陪伴,它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体现,它教会了孩子如何去爱,更给予了我特殊的爱。你们好,我的“折翼天使”,讓我们共同期待,你们的明天会更灿烂!
关键词: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成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122
一、初遇—万事开头难
2017年9月,学校安排我负责一名智力残疾的八岁女孩送教上门工作。那时,没有接触过特殊儿童,我被“听说”吓到了:听说有的孩子有暴力倾向;听说有的家长会撵走老师;听说有的家在偏远的山上……作为一名党员,工作不能撂挑子,只能硬着头皮上!第一次上门,途中我是忐忑的,既担心“自身安全”,又害怕任务无法完成。
事实果然没让我“失望”: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辗转到了目的地,远远地看到一个蓬头垢面的小女孩,瞪着一双眼睛,直直地望着我,咧着嘴发出“呜呜哇哇”的声音,直奔我“闯”来。我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那句:有的孩子会打人。那一刻我撒腿就跑,躲到同事的身后还“惊魂未定”,我生出了当“逃兵”的冲动。然而,在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后,小女孩的遭遇让我撒不了手!她是一个智力残疾的女孩,由于唐氏综合症,导致她的容貌与其他小孩不一样,不仅如此,她不会说,行走时脚还一跛一跛的。不到一岁就被父母遗弃,妈妈受不了家庭的贫困跑了,爸爸外出务工多年杳无音讯,与七十多岁的爷爷相依为命。身为人母的我看到这样一个孩子,更多的是心疼,作为人师,遇到这样的孩子,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不管是哪种身份,都在告诉我:好好带她!
二、陪伴—共同成长
面对一个不会说,沟通难,坐不稳的“特殊儿童”,我不知道如何设定教学目标,没有与特殊儿童沟通的教育方法,掌握不了孩子的特殊需求,虽然在网上找了许多的案例教案,可教学不是纸上谈兵。记得第一次正式上课,我让她坐在我对面,不到一分钟,她就跑到我身边,摸摸我的裙子,拉拉我的头发,好不容易劝说她坐下了,又开始拿我的画笔,用严厉的语言纠正她的行为,结果是她的嚎啕大哭……一节我自认为准备充分的绘画课,在实践中惨败。那一刻我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次失败让我越挫越勇。我把孩子的评估报告发给特教学校的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于孩子的需求和学习目标的设定,我有了更多的认识。通过网络,我观看视频,学习特殊儿童学校教师的教学方法。课余时间,到县特教学校跟踪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我和特殊孩子的课堂越来越精彩。孩子的进步也特别明显:会主动握手表示欢迎,课前摆好桌椅做好上了准备,课堂上用她特殊的“语言”与老师沟通……最让人欣慰的是在一次练习发音时,做完口部操后,从孩子嘴里冒出“babababa”的清晰声音,一旁的爷爷听了,高兴道:说话了,说话了!终于会说话了!泪水流在爷爷那沟沟壑壑的脸上,要知道,这是一个八年来只能说“呜呜哇哇”的孩子呀!那一刻,我也流泪了,为孩子的进步,为爷爷这简简单单的期待。
三、告别——再续,一家亲
俗话说:善始容易,善终难。由于工作调动,告别了这份有意义的工作。原以为我会就此告别送教队伍,幸运的是,因为工作调整,在新学校我又得到了继续送教的机会。同样的工作,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孩子,相同的遭遇,一样的热情,让我与这个孩子,这个家庭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带给她的不是知识,而是陪伴”,这是我对自己工作的评价。每周一次的相聚,迎接我的都会是一个大大的拥抱:一个瘦小的身体,张开双手,远远的飞奔过来,脸上挂着喜悦的的笑容,用不清晰的声音喊着着:老师,老师……每一次,我都会被这样的场面感动着,我多么庆幸,她的拥抱是送给我的。每一次的陪伴,都是一次考验,开始有多兴奋结束就有多不舍。看着小小的身影站在车窗外,低着头一句一句念叨着:老师老师……我仿佛看到了小女孩被妈妈遗弃的场景。在她面前,我害怕说再见,害怕看到她失望的样子。暑假里,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老师,来,老师,来……我愣住了,是她,这是不怎么会说话的她在传递对我的想念。奶奶说:她自己拿电话打的。要知道,她连1到10都还不能正确区分,居然能正确地拨通我的电话,那一刻,我像失去了理智,拿起车钥匙就出发……原来“被爱”是如此幸福!
扶贫路上,有一句话“不拿贫困户一针一线”,回想这两年来,孩子的爷爷奶奶给予我的岂是一针一线?西瓜熟了,爷爷电话打来了;橘子红了,爷爷拿袋子早早就装好了;上课时间晚了,奶奶的饭菜端上桌了……一次次的盛情,一次次的推却,却一次次败在两位老人期待又失望的眼神里。收下的是感情!一次,上完课后,奶奶端了一碗汤药告诉我:“快趁热喝,这个治疗咳嗽效果很好的,我给你装了一袋,回家后每天煎一把,每次十五分钟……”原来,奶奶是见我上课时咳嗽,便默默地为我备下了备下了药。孩子的信赖,老人的关爱,让我成了这个家庭中一个特殊的“成员”。
送教上门,是一种特殊的陪伴,它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体现,它教会了孩子如何去爱,更给予了我特殊的爱。你们好,我的“折翼天使”,讓我们共同期待,你们的明天会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