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要遵循能力培养原理,紧扣教学的关键环节,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自主体验和设计中,重视总结反思,发展创新思维,激发探索欲望,以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体验;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能力。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上强调指出的:“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充满发展活力的重要前提。科技创新将不断创造新的知识资源和知识需求,创造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工艺……”《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也着重指出:“一个高速发展、高度繁荣的国家,不仅应有先进的科学,而且应有与科学发展相匹配、相协调的技术。因此在普通高中设立技术学习领域,既是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深入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上述理论让笔者深深地感悟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是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那么,在教学通用技术课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仅就《技术与设计1》第七章第二节《工艺》中“锯割”的几个教学片段为例,浅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点滴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工艺》这一节内容对学生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全面掌握各种加工工具的功能、特性和操作要领等的基础上,能够构思出零件加工的流程。”结合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工具应是人类智慧和创新能力的集中反映。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工具”这一关键点,通过模仿、探索和创造三部曲来安排以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步,示范+模仿,初步体验金属加工工艺,使“知其然”
由于高中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并没有较好地接受过劳动与技术方面的教育,对金属加工工艺的常用工具和设备相对比较陌生。因此,笔者设计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就是教师的示范操作和学生的积极模仿。特别是教师正确的示范操作可以让学生直观、具体和形象地进行学习,也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对金属加工工艺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清晰地把观察到的示范操作过程在其头脑中重现,然后开始模仿练习。
当然,教师的示范操作应做到步骤清晰可辨,动作准确无误,还要讲清动作的要领和关键,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如何避免发生事故。相对而言,学生的模仿练习就是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动作,自己来动手进行模仿操作以及对操作要领自我领会、逐步消化的过程。虽然教师已在讲解和示范操作时,对一些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了强调,但由于有的学生重视不够,或者因为不熟练和心理紧张,容易出现操作不当或违规,甚至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在现场巡回指导,帮助学生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遵守安全规程。预防常见事故的发生。
此过程虽然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难以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经过初步地接触金属加工工艺的常用工具,使学生对其功能、特性有了真正了解。同时,也对操作的要领和方法有了感性认知。这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能打下扎实、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巧设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使“知其所以然”
一个对学习者来说充满疑问的课堂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巧设问题,要使学生把手和脑动起来,去更深入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在第一步的“示范 模仿”任务完成之后,笔者特提出如下两个问题:
1.安装锯条时为什么锯齿必须向前?
2.锯割时为什么“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呢?
有了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学生边操作边观察、思考,不仅操作时更加认真仔细,而且开始享受动手的乐趣,甚至有的学生开始变换不同的用力方式、角度,不断探索锯割的最佳效果,并开始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始被激发出来了!
接着笔者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将原来第一步模仿时所学到的各种操作要领用来设计新颖有意义的问题,并加以探讨。在此过程中,笔者始终把自己定位为课堂的“引领者”,不断积极地参与到每一个问题中,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合作,一起验证。“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氛围民主、和谐。此时的笔者不仅仅是“教”的角色,更是学生探究活动中的一分子。
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创新思维不断进发。更为可贵的是经过反复地推敲、试验,学生熟悉了锯的功能、特性,也逐步领会和掌握了锯割的操作要领,技术创新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对于这一步的教学设计,笔者是以学生在第一步中“模仿”所学到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多问个“为什么”,启发其创新思维,并倡导自主探究,帮助他们把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自然而然地提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自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重视知识拓展,展开想象翅膀,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们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它的本质是突破,核心是“新”。记得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提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要创造这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体现。”那么,如何在通用技术课堂中创设这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呢?
笔者在以上步骤,学生深入掌握了“金属的锯割”的前提下,展示出“木工锯”工具,又开始与他们一起学习、讨论了如下问题:
1.锯割木材的木工锯和金工锯有什么区别?
2.木工锯的操作要领和金工锯有何联系?
课堂上学生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究,发现工具是人们可以设计并为人们工作提供服务的。人不应该受制于工具,而应该去创造合适的工具。
紧接着,笔者又积极地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
1.用于木板雕花的锯该怎么设计呢?
2.你常用的工具可以怎样改进,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省时、省力呢?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笔者就是这样通过几个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启发式设问,让学生层层深入,不断展开探索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学习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忆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因地制宜地去选择、设计和创造,从而解决现实问题。这样既巩固了技术的基础知识,提高了技术的操作技能,也积极地发展了其创造性思维,意义十分重大。
王业宁学者也曾经说过:“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因此,笔者在教学时,第一步侧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第二、第三步层层设疑,旨在把学生置于未知问题的氛围中,慢慢放手让他们去积极地思考和试验,使其在基本知识的引领下,勇于展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进行热烈的讨论,有效的实践,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具体的观察、思考中得到思维的飞跃,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挖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愿笔者的拙见能引发同仁们的思考,为国家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让中国从“世界工厂”早日成为世界创新中心。让我们为创建创新型国家而不断努力吧!
(作者单位 浙江省慈溪市浒山中学)
关键词:体验;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能力。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上强调指出的:“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充满发展活力的重要前提。科技创新将不断创造新的知识资源和知识需求,创造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工艺……”《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也着重指出:“一个高速发展、高度繁荣的国家,不仅应有先进的科学,而且应有与科学发展相匹配、相协调的技术。因此在普通高中设立技术学习领域,既是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深入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上述理论让笔者深深地感悟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是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那么,在教学通用技术课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仅就《技术与设计1》第七章第二节《工艺》中“锯割”的几个教学片段为例,浅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点滴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工艺》这一节内容对学生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全面掌握各种加工工具的功能、特性和操作要领等的基础上,能够构思出零件加工的流程。”结合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工具应是人类智慧和创新能力的集中反映。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工具”这一关键点,通过模仿、探索和创造三部曲来安排以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步,示范+模仿,初步体验金属加工工艺,使“知其然”
由于高中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并没有较好地接受过劳动与技术方面的教育,对金属加工工艺的常用工具和设备相对比较陌生。因此,笔者设计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就是教师的示范操作和学生的积极模仿。特别是教师正确的示范操作可以让学生直观、具体和形象地进行学习,也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对金属加工工艺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清晰地把观察到的示范操作过程在其头脑中重现,然后开始模仿练习。
当然,教师的示范操作应做到步骤清晰可辨,动作准确无误,还要讲清动作的要领和关键,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如何避免发生事故。相对而言,学生的模仿练习就是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动作,自己来动手进行模仿操作以及对操作要领自我领会、逐步消化的过程。虽然教师已在讲解和示范操作时,对一些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了强调,但由于有的学生重视不够,或者因为不熟练和心理紧张,容易出现操作不当或违规,甚至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在现场巡回指导,帮助学生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遵守安全规程。预防常见事故的发生。
此过程虽然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难以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经过初步地接触金属加工工艺的常用工具,使学生对其功能、特性有了真正了解。同时,也对操作的要领和方法有了感性认知。这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能打下扎实、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巧设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使“知其所以然”
一个对学习者来说充满疑问的课堂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巧设问题,要使学生把手和脑动起来,去更深入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在第一步的“示范 模仿”任务完成之后,笔者特提出如下两个问题:
1.安装锯条时为什么锯齿必须向前?
2.锯割时为什么“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呢?
有了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学生边操作边观察、思考,不仅操作时更加认真仔细,而且开始享受动手的乐趣,甚至有的学生开始变换不同的用力方式、角度,不断探索锯割的最佳效果,并开始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始被激发出来了!
接着笔者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将原来第一步模仿时所学到的各种操作要领用来设计新颖有意义的问题,并加以探讨。在此过程中,笔者始终把自己定位为课堂的“引领者”,不断积极地参与到每一个问题中,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合作,一起验证。“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氛围民主、和谐。此时的笔者不仅仅是“教”的角色,更是学生探究活动中的一分子。
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创新思维不断进发。更为可贵的是经过反复地推敲、试验,学生熟悉了锯的功能、特性,也逐步领会和掌握了锯割的操作要领,技术创新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对于这一步的教学设计,笔者是以学生在第一步中“模仿”所学到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多问个“为什么”,启发其创新思维,并倡导自主探究,帮助他们把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自然而然地提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自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重视知识拓展,展开想象翅膀,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们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它的本质是突破,核心是“新”。记得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提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要创造这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体现。”那么,如何在通用技术课堂中创设这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呢?
笔者在以上步骤,学生深入掌握了“金属的锯割”的前提下,展示出“木工锯”工具,又开始与他们一起学习、讨论了如下问题:
1.锯割木材的木工锯和金工锯有什么区别?
2.木工锯的操作要领和金工锯有何联系?
课堂上学生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究,发现工具是人们可以设计并为人们工作提供服务的。人不应该受制于工具,而应该去创造合适的工具。
紧接着,笔者又积极地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
1.用于木板雕花的锯该怎么设计呢?
2.你常用的工具可以怎样改进,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省时、省力呢?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笔者就是这样通过几个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启发式设问,让学生层层深入,不断展开探索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学习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忆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因地制宜地去选择、设计和创造,从而解决现实问题。这样既巩固了技术的基础知识,提高了技术的操作技能,也积极地发展了其创造性思维,意义十分重大。
王业宁学者也曾经说过:“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因此,笔者在教学时,第一步侧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第二、第三步层层设疑,旨在把学生置于未知问题的氛围中,慢慢放手让他们去积极地思考和试验,使其在基本知识的引领下,勇于展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进行热烈的讨论,有效的实践,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具体的观察、思考中得到思维的飞跃,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挖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愿笔者的拙见能引发同仁们的思考,为国家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让中国从“世界工厂”早日成为世界创新中心。让我们为创建创新型国家而不断努力吧!
(作者单位 浙江省慈溪市浒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