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一页总关情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anb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孩子买书、读书为载体,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主要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团队精神和爱心。
   关键词:孩子;买书;读书;思想教育
  
   开学不久,儿子就嚷嚷着要钱买书。儿子说:“老师让买的,课本上也要求的,每人要买一套。”后来,笔者知道老师要求买的书是初中生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丛书。笔者自己就是语文老师,这些书家里几乎都有,再买就是浪费。但儿子说不行,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必须得买。
   儿子买书的事使笔者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在引领孩子买书的过程中,“一本一页总关情”。教师可以以买书为载体融进许多教育,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在买书、读书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一、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对于不少家庭而言,孩子买的书是属于“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在老师一声令下每个学生都得买,并且强调考试要考。尽管家长跟孩子再三解释:家里的書与老师推荐的只是出版日期、封面等方面不一样,内容都一样。可孩子对老师多半有敬畏心理,老师的要求就要执行。
   老师应该把工作做得细一点,对学生讲清楚:有的书如果家里有就不用购买,缺什么书就买什么书,向亲戚朋友借阅也可以,总之只要有书读就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目的是要拥有书中的知识,而不是拥有一本实物的读本。所以,教师要从每个孩子的家庭实际出发,让孩子和家长商量购买,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中国学生的课本每学期都是新的。只要开学,从幼儿园到大学,清一色的都是新课本。我们早就知道,日本、德国等许多国家中小学课本是重复使用的。可是为何在我们国家难以重复使用?笔者觉得主要是我们的国人节约意识欠缺。如果能从国民教育读本使用上培养节约意识,资源的节约效果肯定是显著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从孩子开始教育,开启了一代人的节约意识,就能逐渐培养一个民族的节约意识。
   二、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买书的时候,其实不必让每个孩子都买一套书,可以让几个孩子买一套书。这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更有利于在读书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精神。孩子的团结协作精神绝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说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教师精心的教育和情感感染。教师要充分认识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合作教育的意识,随时对孩子进行合作精神教育。笔者认为,丰富的读书生活为我们对孩子的合作精神教育提供了极好的载体。新课程标准本来就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孩子们在相互传阅的过程中自然就多了交流的机会,有意无意就会融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老师也可借机引导孩子们进行“合作、探究”。
   三、培养孩子自由健康的个性
   在学校里,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孩子们必须遵从。老师说买什么书就买什么书,一定要高度统一,孩子绝不敢乱做主张买不同的版本。一般让孩子买书之前,老师都会拿一本“范本”给孩子看,强调封面是什么图案、什么颜色,哪个出版社的……怕孩子买错了。其他方面的教学方法也是如此。久而久之,任何事情孩子都惯于听从老师的安排,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心理。其实,教师如能注重因材施教,就会发现有的要求是不适合某些学生的。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新课程标准要求得如此明确,教师们也奉若金经。但实际做法却恰恰违背了这一精神,束缚了孩子们个性的健康自由发展。
   四、构建和谐氛围,培养孩子的爱心
   在引导孩子买书的过程中,还应具体对待每个家境不同的孩子。对于家境好的孩子,买一套书很容易。但是对于贫困家庭,一套书的价格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孩子回家要钱买书,对于父母而言是一个两难的命题:买,经济条件不允许;不买,感到愧对孩子。对于懂事的孩子也是一个两难的命题:体谅到父母的难处,回家不好意思开口要钱,到校又怕老师要钱。如果老师在要求买书时能考虑到这些特殊的家庭,关注到这些个别同学,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就会无形中培养孩子的爱心。可以倡议班级的孩子把家里多余的书捐献出来,在班级成立“爱心图书角”,供那些无力买书的孩子阅读。孩子在捐献出图书的同时也捐出了一份爱心。这样构建了和谐的班级氛围,也构建了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了孩子的爱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充满着深刻的教育意义。高尚生动的集体生活是纯真心灵的摇篮,要使学校里人与人的接触成为对个人道德内化的最有利条件。
   教育教学中每件事都可以作为育人的载体,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效。可惜有时教师的功利思想太浓厚了,或有时候怕麻烦,忽视了这些教育中极好的载体,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教育无小事,事事育人。化用郑板桥的诗句是:“些小吾辈为人师,一本一页总关情。”
其他文献
给三年级学生上课,他们是初次接触英语,对英语学科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对笔者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开始。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始小学低段英语教学的旅程。  一、开学,起航  1.第一节课  首先是试耳、试口。播放Hello! 这首英文歌让学生初步感触英语的味道。  Hello, Sarah, do, oh, do!  Hello, John, do, oh, do!  He
期刊
学生一般都是很喜欢历史的,但要和做题、考试、分数等挂起钩来,他们大多很快就索然寡味了。作为历史教师,既要保证学生有好的学科成绩,又要使其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一项鱼与熊掌难以兼得的事情。斯事固难,但也必须知难而进,唯如此,才能为学生谋出路,为国家育人才,且使不景气的历史学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对本学科有无兴趣,兴趣几何,教师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笔者以《中国古
期刊
如何设计教法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历来是音乐教师们最爱探究也是最棘手的问题。巧妙的方法会让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拉近与音乐的距离,实现与音乐的对话,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设计图谱体验音乐,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一、音乐创作和教学不可或缺——生成图谱  1.音响并不能全被记谱法记录  各种记谱法虽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但迄今还没有一种记谱法能够完美无缺
期刊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一是有希望。亚力山大大帝有一次为了表示他的慷慨,大送礼物。他送给甲一大笔钱财,送给乙一个省,送给丙高官显爵。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如果一直这么做,你会一贫如洗。亚力山大回答:“我把一份最伟大的礼物留给了我自己。我所留下的是希望。”   一个人要是只生活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就会失去希望,那就意味着他的生命已开始终结。回忆无法激励我们有力地生活下
期刊
摘 要:办学理念是基于办学主体对大学的本质、功能、定位、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具有理想性和可实践性的元话语,是对“办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办好大学”的凝炼。办学理念是学院发展的灵魂,指引着学院的发展战略,规定着学院的发展定位。   关键词:理念;发展定位;创新;人才培养     1 “质量为本,社会为先”办学理念的形成基础   办学理念植根于自身办学实践的土壤上,是
期刊
摘 要:英语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灵活而巧妙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大学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和设计原则,旨在研究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方式。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导入;方法;原则     一、引言   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个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
期刊
素质教育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化学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化学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要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那么怎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最为重要:  
期刊
摘 要:职高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心理问题,成为英语学习的障碍,并严重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职高生英语学习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来自于社会、家庭和学生自身等方面,强化学习动机,正确评价自己,克服消极情绪,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是有效提高职高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职高生;英语学习;心理问题     一、职高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1.学习动机欠缺。职高学生的一个普遍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初中语文课堂上经常遇到这样的窘况:教师提出了问题,学生们一个个把头埋得很低,没有几个主动起来回答的。特别是涉及到有关童年、自然的问题,学生们更是觉得没有什么可说的。   是啊,现代家庭结构的變化,生活条件的改善,学生来往于家和学校之间,回归自然的机会大大减少,记忆深处明显的印记实在不多,出现这种“失语”病症,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且说得有中心、有条
期刊
一   在讲授Lesson 37 Where is it?一课时,笔者大胆改变了以往先讲解对话,再练习对话的常规教学模式,而是先利用学生周围的实物进行语言实践,习得语言,然后再学习文中的对话,取得了水到渠成的良好效果。   1.以趣启智,营造课改的新氛围   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摆脱了以往为了讲课文而讲课文的被动局面,把课文作为阅读理解材料来处理,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努力把课堂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