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图形/背景理论,并运用该理论对安妮·布拉德斯特里特(Anne Bradstreet,1612-1672)的诗歌《致我亲爱的丈夫》(To My Dear and Loving Husband)进行了两个层次的分析和解读,包括宗教与爱情、家庭政治与爱情,分析诗人是如何在宗教和家庭政治背景下以诗传情、凸显自己女性意识的,从而为安妮·布拉德斯特里特诗歌的分析解读提供借鉴。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宗教;家庭政治;爱情
【作者简介】尹宁洁(1995-),女,山东烟台人,内蒙古工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 英语语言文学;张华(1983-),男,山东莒南人,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中国传统文化等。
一、引言
自认知诗学诞生起,国内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成果日渐丰富。在文学界,安妮诗歌中的清教徒思想和世界观吸引了许多学者。笔者通过知网以“图形/背景理论”与“认知诗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鲜有学者从认知诗学的角度研究《致我亲爱的丈夫》这首诗歌。学界多聚焦于她的其他诗歌,探讨其中的清教主义思想、女性主义价值观、文化叛逆等。因此,本文拟从认知视角出发基于图形/背景理论对其作品《致我亲爱的丈夫》(To My Dear and Loving Husband)进行认知诗学解读,以丰富学界对安妮·布拉德斯特里特的研究。
二、认知诗学和图形—背景理论
1915 年丹麦心理学家 Rubin 首先提出图形/背景理论,该理论以凸显原则为基础,认为当我们进入某一场景中,率先注意到的物体便会成为我们视觉上凸显的图形,而周围环境也随之成了背景,因此图形/背景理论体现了一种认知观。认知诗学最早由Reuven Tsur提出,他认为认知诗学主要用于解决文本结构和感知效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诗歌欣赏的方法或技巧。在此基础上,Stockwell 提出“认知诗学将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运用于文学文本分析,是对文学的一种思考方式”。
三、图形—背景理论在诗歌《致我亲爱的丈夫》中的应用
1.诗人及作品背景介绍。安妮·布拉德斯特里特是美国殖民地时期第一位女诗人,在殖民主义时期,女性时刻受到传统习俗和男权的压迫,基本处于失语的状态,女诗人更是凤毛麟角,但安妮却一鸣惊人并在文学史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她的诗歌情真意切,撼动人心,这是她在女性地位边缘化的社会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她的诗多以宗教和家庭为主题,以女性的视角抒发对上帝的憧憬和对俗世的热爱。《致我亲爱的丈夫》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此诗清新隽永,紧贴生活,直击心灵,备受读者和评论家的青睐。
2.图形—背景理论下的家庭政治与爱情。认知语言学认为图形和背景理论可用于句法的解释。句法结构会因句子成分中图形的选择不同而不同。被动句式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对同一场景下的各个部分有着不同的认知凸显程度,因此图形/背景理论可以用于被动语句的解读。Alexander提出,听话人和说话人为强调行为主体的重要性通常会采用将“by 行为主体”置于句末的形式。这样,在有施事被动句中,施事成为句末的信息焦点和突显图形,充当主语的受事则成为认知参照点及背景(黄广平,2011)。在安妮的诗歌中,她便巧妙地运用了有施事被动句来凸显自己在父权社会中的女性意识。
在第一诗节中,诗人在第二诗行If ever man were loved by wife, then thee中以被动句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爱意。从句法形式来看,诗人运用有施事被动语句的形式表达了自己作为女性对伴侣的爱;从认知视角来看,在这个有施事被动句中,“man”是背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般会将其作为参照点,而施事图形“by wife”作为状语被置于句末,则成了突出的焦点成分,使读者将注意力放在“by wife”上。也就是说,此处诗人巧用有施事被动句将自身“wife”的形象加以凸显,成为图形,“man”成了衬托图形的背景。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表面上将“man”置于首位,凸显男性的主体地位,实则悄无声息得运用有施事被动句,采用“by 行为主体”的句式,将焦点“wife”置后充当句子的图形,凸显了女性的情感话語。在这里,安妮作为女性诗人由传统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无疑是对清教传统的突破,对清教主义社会的叛逆。
在17世纪的英格兰,宗教空间下,男性与女性各自有自己的政治领域和家庭空间,二者处于对立的状态,在家庭和政治空间下的女性大多处于边缘地位。在性别色彩浓厚的家庭领域内,任何女性都要遵守社会规约,谁若试图越界,很快就会遭到父权政治体制的打压和警告。而安妮在诗歌创作中巧妙的运用有施事被动句,以谦卑之态凸显出自己的主体地位,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爱意,避开了父权制度的猜忌,符合清教主义对女性的期待。正如Porterfield所说,安妮是那个社会里女性冲破传统束缚获得权威的典范,她诗歌的魅力不仅在于以一己之力越过清教社会的荆棘获得一线生机,更在于以巧妙的策略获得了宗教的认可,以女性的视角在父权社会占得一席之地,并诉之于文字去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在《致我亲爱的丈夫》中,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巧用有施事被动句躲过了父权社会的审查,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充满着虔诚和谦卑,因而以在暗流涌动的男性社会冲出重围,获得生机。
3. 图形-背景理论下的宗教与爱情。认知诗学将图形和背景之间的凸显原则合理地运用于文学作品的解读,通过凸显与被凸显的分析来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主体与背景。《致我亲爱的丈夫》这首诗中的爱情宗旨就是通过具体意象的图像和背景关系展现出来的。
在第二和第三诗节中,诗人以诗传情,不断抒发自己对丈夫的爱。在第二诗节的第一二诗行I prize thy love more than whole mines of gold,Or all the riches that the East doth hold中,她将丈夫的爱与财富形成对比来彰显爱情的无价。在第三诗节的第二诗行The heavens reward thee manifold, I pray中,我们看到了安妮的清教主义信仰,她祈求上帝能够给予爱人犒赏。在第三诗节的第三、四诗行Then while we live, in love let’ s so persever, That when we live no more, we may live ever中,诗人以尘世间肉体的结合象征自己与丈夫在天堂的精神结合的延续。任何作品的诞生都是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的,仔细品读以上诗句,我们不难发现安妮的诗将爱情置于清教信仰这一大背景下进行抒发。其中,“gold”“heavens”等词彰显了诗人的清教徒信仰——向往天堂和永生。一方面,从社会背景来看,这无疑是一种宗教束缚下的书写策略,诗人将情感隐匿于宗教中,又以宗教信仰彰显自身爱情的伟大。另一方面,从图形/背景理论来看,这里的爱情明显成了图形,而诗人的宗教信仰成了背景,诗人在清教主义背景下凸显了她情意绵绵的爱。在当时的宗教与社会文化背景下,清教徒根本就不相信形象思维与人的想象,诗歌创作的艺术性与宗教教化的现实性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为了缓解这一矛盾,诗人将自己炙热的爱情融入她作为清教徒所秉承的严谨本分的人生态度中,将自身爱意的表达以清教主义信仰加以衬托和凸显。如此一来,便构成了以清教主义信仰为背景、以爱情为图形的认知诗学模式。这种画面是图形/背景的对比,诗人有意凸显爱情,并将爱情神圣化,认为俗世的任何凡物都无法与之交换。
四、结语
通过理解图形/背景的关系,分析图形/背景的转换,构造一个动态化的语境空间,可以帮助读者置身诗人的文化背景之下,深入理解原诗的内涵。本文从图形/背景理论出发,分析诗歌《致我亲爱的丈夫》中的图形、背景转换来解读诗人在宗教背景和家庭政治背景下的女性意识,不仅为该诗的研究者带来了新的分析视角,而且极大地证明了图形/背景理论的有效性和解释力。
参考文献:
[1]黄广平.图形——背景理论下的英语被动句认知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蒋怡.家庭政治:论安妮·布拉德斯特里特的诗歌创作策略[J].外国文学,2013.
[3]杨保林.诗为心声——安妮·布拉兹特里特及其诗歌艺术[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宗教;家庭政治;爱情
【作者简介】尹宁洁(1995-),女,山东烟台人,内蒙古工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 英语语言文学;张华(1983-),男,山东莒南人,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中国传统文化等。
一、引言
自认知诗学诞生起,国内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成果日渐丰富。在文学界,安妮诗歌中的清教徒思想和世界观吸引了许多学者。笔者通过知网以“图形/背景理论”与“认知诗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鲜有学者从认知诗学的角度研究《致我亲爱的丈夫》这首诗歌。学界多聚焦于她的其他诗歌,探讨其中的清教主义思想、女性主义价值观、文化叛逆等。因此,本文拟从认知视角出发基于图形/背景理论对其作品《致我亲爱的丈夫》(To My Dear and Loving Husband)进行认知诗学解读,以丰富学界对安妮·布拉德斯特里特的研究。
二、认知诗学和图形—背景理论
1915 年丹麦心理学家 Rubin 首先提出图形/背景理论,该理论以凸显原则为基础,认为当我们进入某一场景中,率先注意到的物体便会成为我们视觉上凸显的图形,而周围环境也随之成了背景,因此图形/背景理论体现了一种认知观。认知诗学最早由Reuven Tsur提出,他认为认知诗学主要用于解决文本结构和感知效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诗歌欣赏的方法或技巧。在此基础上,Stockwell 提出“认知诗学将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运用于文学文本分析,是对文学的一种思考方式”。
三、图形—背景理论在诗歌《致我亲爱的丈夫》中的应用
1.诗人及作品背景介绍。安妮·布拉德斯特里特是美国殖民地时期第一位女诗人,在殖民主义时期,女性时刻受到传统习俗和男权的压迫,基本处于失语的状态,女诗人更是凤毛麟角,但安妮却一鸣惊人并在文学史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她的诗歌情真意切,撼动人心,这是她在女性地位边缘化的社会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她的诗多以宗教和家庭为主题,以女性的视角抒发对上帝的憧憬和对俗世的热爱。《致我亲爱的丈夫》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此诗清新隽永,紧贴生活,直击心灵,备受读者和评论家的青睐。
2.图形—背景理论下的家庭政治与爱情。认知语言学认为图形和背景理论可用于句法的解释。句法结构会因句子成分中图形的选择不同而不同。被动句式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对同一场景下的各个部分有着不同的认知凸显程度,因此图形/背景理论可以用于被动语句的解读。Alexander提出,听话人和说话人为强调行为主体的重要性通常会采用将“by 行为主体”置于句末的形式。这样,在有施事被动句中,施事成为句末的信息焦点和突显图形,充当主语的受事则成为认知参照点及背景(黄广平,2011)。在安妮的诗歌中,她便巧妙地运用了有施事被动句来凸显自己在父权社会中的女性意识。
在第一诗节中,诗人在第二诗行If ever man were loved by wife, then thee中以被动句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爱意。从句法形式来看,诗人运用有施事被动语句的形式表达了自己作为女性对伴侣的爱;从认知视角来看,在这个有施事被动句中,“man”是背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般会将其作为参照点,而施事图形“by wife”作为状语被置于句末,则成了突出的焦点成分,使读者将注意力放在“by wife”上。也就是说,此处诗人巧用有施事被动句将自身“wife”的形象加以凸显,成为图形,“man”成了衬托图形的背景。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表面上将“man”置于首位,凸显男性的主体地位,实则悄无声息得运用有施事被动句,采用“by 行为主体”的句式,将焦点“wife”置后充当句子的图形,凸显了女性的情感话語。在这里,安妮作为女性诗人由传统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无疑是对清教传统的突破,对清教主义社会的叛逆。
在17世纪的英格兰,宗教空间下,男性与女性各自有自己的政治领域和家庭空间,二者处于对立的状态,在家庭和政治空间下的女性大多处于边缘地位。在性别色彩浓厚的家庭领域内,任何女性都要遵守社会规约,谁若试图越界,很快就会遭到父权政治体制的打压和警告。而安妮在诗歌创作中巧妙的运用有施事被动句,以谦卑之态凸显出自己的主体地位,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爱意,避开了父权制度的猜忌,符合清教主义对女性的期待。正如Porterfield所说,安妮是那个社会里女性冲破传统束缚获得权威的典范,她诗歌的魅力不仅在于以一己之力越过清教社会的荆棘获得一线生机,更在于以巧妙的策略获得了宗教的认可,以女性的视角在父权社会占得一席之地,并诉之于文字去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在《致我亲爱的丈夫》中,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巧用有施事被动句躲过了父权社会的审查,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充满着虔诚和谦卑,因而以在暗流涌动的男性社会冲出重围,获得生机。
3. 图形-背景理论下的宗教与爱情。认知诗学将图形和背景之间的凸显原则合理地运用于文学作品的解读,通过凸显与被凸显的分析来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主体与背景。《致我亲爱的丈夫》这首诗中的爱情宗旨就是通过具体意象的图像和背景关系展现出来的。
在第二和第三诗节中,诗人以诗传情,不断抒发自己对丈夫的爱。在第二诗节的第一二诗行I prize thy love more than whole mines of gold,Or all the riches that the East doth hold中,她将丈夫的爱与财富形成对比来彰显爱情的无价。在第三诗节的第二诗行The heavens reward thee manifold, I pray中,我们看到了安妮的清教主义信仰,她祈求上帝能够给予爱人犒赏。在第三诗节的第三、四诗行Then while we live, in love let’ s so persever, That when we live no more, we may live ever中,诗人以尘世间肉体的结合象征自己与丈夫在天堂的精神结合的延续。任何作品的诞生都是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的,仔细品读以上诗句,我们不难发现安妮的诗将爱情置于清教信仰这一大背景下进行抒发。其中,“gold”“heavens”等词彰显了诗人的清教徒信仰——向往天堂和永生。一方面,从社会背景来看,这无疑是一种宗教束缚下的书写策略,诗人将情感隐匿于宗教中,又以宗教信仰彰显自身爱情的伟大。另一方面,从图形/背景理论来看,这里的爱情明显成了图形,而诗人的宗教信仰成了背景,诗人在清教主义背景下凸显了她情意绵绵的爱。在当时的宗教与社会文化背景下,清教徒根本就不相信形象思维与人的想象,诗歌创作的艺术性与宗教教化的现实性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为了缓解这一矛盾,诗人将自己炙热的爱情融入她作为清教徒所秉承的严谨本分的人生态度中,将自身爱意的表达以清教主义信仰加以衬托和凸显。如此一来,便构成了以清教主义信仰为背景、以爱情为图形的认知诗学模式。这种画面是图形/背景的对比,诗人有意凸显爱情,并将爱情神圣化,认为俗世的任何凡物都无法与之交换。
四、结语
通过理解图形/背景的关系,分析图形/背景的转换,构造一个动态化的语境空间,可以帮助读者置身诗人的文化背景之下,深入理解原诗的内涵。本文从图形/背景理论出发,分析诗歌《致我亲爱的丈夫》中的图形、背景转换来解读诗人在宗教背景和家庭政治背景下的女性意识,不仅为该诗的研究者带来了新的分析视角,而且极大地证明了图形/背景理论的有效性和解释力。
参考文献:
[1]黄广平.图形——背景理论下的英语被动句认知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蒋怡.家庭政治:论安妮·布拉德斯特里特的诗歌创作策略[J].外国文学,2013.
[3]杨保林.诗为心声——安妮·布拉兹特里特及其诗歌艺术[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