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部曲”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ma3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处于核心性地位,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搞好语文阅读教学是每一位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人从教近二十年来,一直在不断地学习、探索,摸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学习的“四部曲”:感知、理解、赏析、积累四步教学过程。
  一、感知性阅读教学过程
  什么是感知性阅读?感知性阅读学习是理解学习的起点,是学生在语文教材的阅读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近乎直觉的认识体验,通过初步认知课文中的文字符号来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和其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建立一个整体印象。是理性的理解分析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魏巍著名散文《我的老师》时,在对课文预习和初读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整体感知出作者用童心回忆往事时所记叙的事情:老师假装发怒、老师教跳舞、观察蜜蜂、教读诗、看老师写字、老师排除小纠纷、梦里寻师等,并从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温柔敦厚的蔡老师的挚爱。这样就获得了对文章初步的整体认识,这种对蔡老师和作者儿时的认识是下一个教学过程——理解性阅读教学的基础。
  二、理解性阅读教学过程
  理解性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材阅读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一步。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理解性的分析综合,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最重要的学习过程。
  下面我们从学生的理解性阅读学习和教师对理解性阅读学习的指导这两方面,具体分析理解性阅读教学过程。
  阅读学习中的理解性阅读学习主要包括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的重要内容,理解文中的结构层次,理解文章的表现形式,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观点和态度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等。理解性阅读学习几乎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始终。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时,就必须从理解文中关键词语入手,从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穿过铁道、爬月台行动所使用的诸如“穿”、“跳”、“蹒跚”、“攀”、“缩”、“微倾”等一系列词语,能够理解到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由此从“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句可以理解到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劝慰,从“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一句中可以理解到作者当时未能体会父亲深情的愧疚之情,正是由于把握了这两种情感交织,才能正确理解文章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深切怀念之情,从凝聚了深情的“背影”出发,才能准确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才能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这种传统美德。
  理解性阅读学习往往不是一次能完成的,需要不断反复和加深,有时每看一遍就会产生新的感受,理解就会深入一步,“文章不厌百回读”,就反映了这一特点。
  三、鉴赏性阅读教学过程
  鉴赏性阅读学习要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语言形式和作家的创作风格进行评价和欣赏,以确定它们的是非、真伪、美丑、善恶、优劣,并对正确的、真的、美的、善的进行弘扬;对假的、丑的、恶的、劣的能进行抵制、批判,逐步提高评价和欣赏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是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重要的阅读能力之一。
  比如冰心的《谈生命》是一篇含蓄隽永、文笔优美的文章,描述了生命的现象和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文章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的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生动形象,蕴藉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其一。
  其二,文章语言很有特点:明朗、灵动、蕴藉、有韵味。如“生命像……”,“生命又像……”,既成为文章层次的标志,又有旋律回转、反复吟唱之感;“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等等,这种反复的语句,庄重而精警,生动又富含思想。语句虽然看似平常,实则蕴含邈远情思、意味深长,实在要好好鉴赏。
  其三,感情上,丰富多样,起伏变化,但其基调是积极乐观的,宣示一种健康、向上、进取的人生观。
  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地让学生去鉴赏、体味。使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鉴赏性阅读学习,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在课文阅读学习的后期,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入鉴赏阶段。
  四、积累性阅读教学过程
  对于理解和领会了的知识,还必须加以巩固并进行储存,不然就会像俗语说的那样,熊瞎子掰一穗丢一穗,最后所剩无几。因此,阅读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知识和能力的不断积累和增加的过程。积土成山,集腋成裘,知识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成为学问。
  对学生积累性阅读学习的指导主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指导学生通过背诵、默写等方式强化记忆。
  积累性阅读学习必须依靠头脑的记忆,而记忆是必须通过课堂背诵、默写等方式来训练和强化的。教材中的一些名篇佳作,在语言运用上都是极具功夫的,如果能将那些精彩的片断或优秀的篇章背诵下来,就能丰富自己的储备,无论对于口语表达还是写作,都会大有帮助。
  2.指导学生通过笔记、卡片等方式进行总结
  积累性阅读学习除依靠头脑记忆外,有些知识的积累,还必须利用笔记、卡片等系统地加以整理,以备学习和查阅。如对课文中的一些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和精妙的语段,都可摘抄下来,供以后学习和运用。对课文所涉及的一些必要的知识也应该及时地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苏州——一座行走在教育信息化前沿的城市,其基础教育名列全国前茅,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也如火如荼。然而,在吴中区教育技术中心分管图书馆工作的张露看来,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加盟到中小学图书馆,他们运用科学的管理,创新的服务,进行书香校园、读书节等校园文化建设,开发入馆教育、信息检索、阅读课、研究性学习等校本课程,将各项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有效地提升了图书馆在学
期刊
近几年,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新课程的改革风暴。它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呼唤。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活动中,我们英语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落后于时代的潮流呢?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讲一下怎样做好英语新课程标准下的新型教师。    一、用乐观感染学生,使学生信任自己    学生眼中的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幽默风趣的语言,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包容学生的涵养。上课时面带微笑,给学生送上一缕阳光;下课后
期刊
在小小的图书馆,昆吾小学的杨俊红老师成长为濮阳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她说——    自1995年来到昆吾小学,我就加入了一个追求用书香浸润心灵、让书籍增添智慧的团队。在这个书香弥漫的校园里,尤其令我向往的是那个一本一本积累起来的小小的图书室。  这里,能够读到最新的50多种报纸、杂志,为你提供最新的动态、最新的思想。《人民教育》、《演讲与口才》、《教育时报》……学科全、类别多。  这里,有教育专业的经
期刊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对教学模式和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的实践精神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因此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如果师生不是平等,心理的距离必然会增大,心灵上达不到沟通,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人格建立。  马
期刊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采用了“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方法,而如何设计任务驱动是众多教师努力探索的方向之一。下面笔者结合多年信息技术课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信息技术课的任务驱动设计,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任务”设计要注意学生个体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不同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笔者认为情感和贴近学生生活才是写作的源动力,只有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下,他们才会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快乐犹如泉源,
期刊
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信息技术使其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不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结论,也注重学习过程,把学生从冰冷的公式、抽象的规律和机械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学习和实际生活虚实两方面有效结合。物理教学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资源环境和学习条件也为教师提高信息技术理念和技能及教学反思,可谓感悟颇多。  一、更有利于激发情感,调动学习气氛。  一个有兴趣的问题,一个感兴
期刊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那么怎样才能教好信息技术课呢?   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目前,本人
期刊
我们知道,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要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10项基本理念,其中有一项是: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高中的数学教学任务相对紧张,如何恰当地使用好信息技术? 这是《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教师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学内容,《新课标》是提倡使用信息技术。而像“方程的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