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那么怎样才能教好信息技术课呢?
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目前,本人担任七-九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在2003年,本人参加了信息技术新课程培训,几年来,一直努力实践新课程,探索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接着2009年3月,我又接受了重庆市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专项培训。现就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法
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启迪思维情境,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Windows回收站一节时,放了一段视频,内容是一对恋人,随着感情的不断加深,终于有了一个新家,当搬家那天,他们把所有的废品全扔进了垃圾袋里。当正准备处理时,丈夫扫视一眼废品,发现初恋时的一张合影,随手从垃圾袋里捡了回来,其他废品倒入了垃圾车,搬到新居后,妻子突然想起他们之间恋爱时的信件也被当作废物处理了,想找回来,可垃圾车已走了,她懊悔莫已。这段录像虽然不很精彩,但学生兴趣却很浓,随后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
1.回收站有用吗?
2.回收站的大小能改变吗?
3.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复吗?
4.回收站可以清空吗?
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很快解决了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设计目的。
二、类比迁移法
充分灵活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教学观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
2.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
其实,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师通过类比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掌握新知识。例如:讲到文件对象的选择时,可用Shift和Ctrl键结合鼠标选取连续和不连续文件,也可用鼠标拖动法画出一虚框将所选文件围住进行选取,再讲到Word时,我要求学生选择文字块时,也用选取文件的方法来试,学生很快发现了相似点和不同点,再对Word图形进行选取时,也发现了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生不仅记得牢,而且在以后学习中容易进行类比,起到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突破新知识的迁移作用。
又如:讲文件移动和复制时,步骤是:
1.选择对象(文件或文件夹);
2.剪切或复制;
3.打开目标文件夹;
4.粘贴。
将它与Word文本处理进行比较:步骤是:
1.选择对象(文字块);
2.剪切或复制;
3.将光标移动插入点;
4.粘贴。
当然也可直接用鼠标拖动法,两者非常类似。教师也可通过打开多种应用程序窗口,对菜单进行比较,发现通常情况下,“文件”和“编辑”菜单中的项目基本相似,所用的键盘命令也相同。学生通过比较,找出了相似性,为以后知识的迁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使用这种方法时,选择的类比对象要恰当,否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观察教学法
观察法教学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它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其实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通过对一个个对象的认识来实现的。在教学中,通过对Wind。ws中不同元素进行类似的处理,有利于学生对各种操作对象形成统一认识,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例如在文件类型教学中,可以把文件比作不同种类的动物或植物,不同动物它的属科不同,秉性不同,文件也可以看成一个对象,它有文件名、文件类型、大小、最后修改的日期时间、图标、打开的应用程序、只读、存档、隐藏等属性,不同植物生物的环境不同,不同动物的科不同,不同类型的文件也要有相对应的应用程序窗口才能打开。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不同文件类型的图标和扩展名不同,它的内容也不同,教师再通过打开各自应用程序窗口,让学生完全明白不同文件它处理的对象(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是不同的,使学生对不同对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那就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工具软件,进行拓宽知识面教学,信息技术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而实际应用却是无限的。
软件的开发应用日新月异,能否利用工具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所需信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如图形图像的制作、声音文件的处理、简单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等,拓宽这些知识面对学生的发展能起促进作用,因此,教学中要穿插工具软件教学,如看图软件Acdsee、豪杰图像浏览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画图、Photoshop,动画制作软件Flash,视频播放器MediaPlay、Mp3播放器,音频处理超级录音机,瑞星杀毒软件等,教学中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浅尝辄止,能让学生对各种对象处理有一个了解也就足够了,这些工具软件的学习不但不会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利,而且能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各种基本操作及应用能力的发展,这样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当然,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课堂教学是学好每一门课程的主渠道,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智能化优势。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才能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目的,这才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
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目前,本人担任七-九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在2003年,本人参加了信息技术新课程培训,几年来,一直努力实践新课程,探索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接着2009年3月,我又接受了重庆市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专项培训。现就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法
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启迪思维情境,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Windows回收站一节时,放了一段视频,内容是一对恋人,随着感情的不断加深,终于有了一个新家,当搬家那天,他们把所有的废品全扔进了垃圾袋里。当正准备处理时,丈夫扫视一眼废品,发现初恋时的一张合影,随手从垃圾袋里捡了回来,其他废品倒入了垃圾车,搬到新居后,妻子突然想起他们之间恋爱时的信件也被当作废物处理了,想找回来,可垃圾车已走了,她懊悔莫已。这段录像虽然不很精彩,但学生兴趣却很浓,随后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
1.回收站有用吗?
2.回收站的大小能改变吗?
3.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复吗?
4.回收站可以清空吗?
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很快解决了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设计目的。
二、类比迁移法
充分灵活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教学观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
2.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
其实,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师通过类比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掌握新知识。例如:讲到文件对象的选择时,可用Shift和Ctrl键结合鼠标选取连续和不连续文件,也可用鼠标拖动法画出一虚框将所选文件围住进行选取,再讲到Word时,我要求学生选择文字块时,也用选取文件的方法来试,学生很快发现了相似点和不同点,再对Word图形进行选取时,也发现了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生不仅记得牢,而且在以后学习中容易进行类比,起到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突破新知识的迁移作用。
又如:讲文件移动和复制时,步骤是:
1.选择对象(文件或文件夹);
2.剪切或复制;
3.打开目标文件夹;
4.粘贴。
将它与Word文本处理进行比较:步骤是:
1.选择对象(文字块);
2.剪切或复制;
3.将光标移动插入点;
4.粘贴。
当然也可直接用鼠标拖动法,两者非常类似。教师也可通过打开多种应用程序窗口,对菜单进行比较,发现通常情况下,“文件”和“编辑”菜单中的项目基本相似,所用的键盘命令也相同。学生通过比较,找出了相似性,为以后知识的迁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使用这种方法时,选择的类比对象要恰当,否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观察教学法
观察法教学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它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其实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通过对一个个对象的认识来实现的。在教学中,通过对Wind。ws中不同元素进行类似的处理,有利于学生对各种操作对象形成统一认识,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例如在文件类型教学中,可以把文件比作不同种类的动物或植物,不同动物它的属科不同,秉性不同,文件也可以看成一个对象,它有文件名、文件类型、大小、最后修改的日期时间、图标、打开的应用程序、只读、存档、隐藏等属性,不同植物生物的环境不同,不同动物的科不同,不同类型的文件也要有相对应的应用程序窗口才能打开。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不同文件类型的图标和扩展名不同,它的内容也不同,教师再通过打开各自应用程序窗口,让学生完全明白不同文件它处理的对象(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是不同的,使学生对不同对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那就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工具软件,进行拓宽知识面教学,信息技术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而实际应用却是无限的。
软件的开发应用日新月异,能否利用工具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所需信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如图形图像的制作、声音文件的处理、简单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等,拓宽这些知识面对学生的发展能起促进作用,因此,教学中要穿插工具软件教学,如看图软件Acdsee、豪杰图像浏览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画图、Photoshop,动画制作软件Flash,视频播放器MediaPlay、Mp3播放器,音频处理超级录音机,瑞星杀毒软件等,教学中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浅尝辄止,能让学生对各种对象处理有一个了解也就足够了,这些工具软件的学习不但不会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利,而且能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各种基本操作及应用能力的发展,这样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当然,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课堂教学是学好每一门课程的主渠道,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智能化优势。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才能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目的,这才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