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后,德育的理念也对学校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也对小学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且小学阶段也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最为关键的时期,有着扎根的作用,更加需要教师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倡导先进的德育,不断让学生发展成拥有良好品德的人才。本文则将从三个方面入手,阐述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如何有效开展德育,使德育能够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以此来推动学生发展为更加全面的人才。
关键词: 小学;班级管理;德育;策略
班级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以及成长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品德与品质往往会在班级活动中逐渐形成,其道德素养也要能够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有效地提升。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其价值观还未树立完全,思想观念也处在萌芽阶段,更加需要班主任在实施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且有效的引导,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德育中,被良好的德育所影响,不断深入地对德育的实际进行了解,从而不仅能够推动德育有效地开展,也有利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培养良好品质
想要能够使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离不开小學阶段其所接受的德育教育。且小学生良好思想与行为的养成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的,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培养与渗透。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小事方面。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要能够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管理规范,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的目标。
在实际进行班级管理,开展德育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能够对课堂常规要求进行规范,由此能够实现学生自控能力的锻炼。平时还要能够对学生实行较为严格的要求,让学生能够明确能做与不能做的事,其就会逐渐养成较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要能够制订出学生轮流值日的策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承担班级的责任,在此过程中便能够实现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最后,要让学生不断明确班级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进行有效的规划,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校内外都能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使得学生自觉遵守规范的意识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其自我控制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便能够通过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来达到培养其良好品质的目的。
二、丰富德育教学方式,推动德育开展
对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学进行观察能够发现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十分地枯燥单一,教师只是机械化地为学生讲述与德育相关的知识内容,学生也会处在被动学习状态下,无法有效融入到课堂中,其很难有效了解与掌握德育的本质内容,甚至会认为德育与自身并没有什么关系。因此,教师要能够丰富德育教学的方式,在德育课堂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也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间有机会进行交流,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够有更加显著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为学生呈现出更加生动形象的内容,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德育学习的兴趣,能够有效推动德育的开展。
在利用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性格特点,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进行德育学习,学生在这一模式下便能够进行有效的讨论,彼此交换意见,在此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德育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了解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并从中选取一位人物来诉说他的事迹,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在了解与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够触动自身榜样的心理。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应用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感动中国人物的相关纪录片,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有着更加深入地了解,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都受到感染后,其就能够对德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可见,在丰富德育教育的方式后,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德育学习的积极性,以此便能够推动德育的开展,达到德育的目的。
三、组织特色班级活动,体会德育实质
在以往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德育并没有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往往是不同方面的因素所导致的,而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提高积极性,且教师过于死板的教学方式也无法让学生对德育知识进行有效地理解,其也会认为德育知识的掌握并不重要,导致了学生并不能对德育知识的实质进行了解。
因此,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秉持着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提高学生对于德育学习的兴趣。组织特色班级活动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学生在这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正能量,会呈现出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定期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感受以及深入体会,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被优秀传统文化所熏陶;在清明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到烈士陵园,并要能够为学生讲述烈士的英雄事迹,以此能够实现学生爱国情怀的激发,有效发挥榜样的作用;还可以组织学生下乡走访老红军,让学生能够对老红军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优良的品质进行了解,也能够被其所感染,有利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如此一来,组织特色班级活动,再让学生参与其中,不仅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德育的实质,在此过程中也能够实现学生思想的提升以及品质的培养,从而能够真正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质量,体现出了德育教学所具有的价值。
总而言之,德育不仅是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能够重视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不断丰富德育教学的方式,组织特色的班级活动,教师在其中也要能够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与品质,从而不仅能够有效渗透德育的实质,也能够不断促进德育的开展,在实现小学班级管理优化的同时,也能为培养学生成为全面性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建英.浅析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的有效开展[J].家长,2019(31):76.
[2]吕丕春,孙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探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02):157.
关键词: 小学;班级管理;德育;策略
班级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以及成长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品德与品质往往会在班级活动中逐渐形成,其道德素养也要能够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有效地提升。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其价值观还未树立完全,思想观念也处在萌芽阶段,更加需要班主任在实施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且有效的引导,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德育中,被良好的德育所影响,不断深入地对德育的实际进行了解,从而不仅能够推动德育有效地开展,也有利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培养良好品质
想要能够使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离不开小學阶段其所接受的德育教育。且小学生良好思想与行为的养成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的,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培养与渗透。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小事方面。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要能够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管理规范,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的目标。
在实际进行班级管理,开展德育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能够对课堂常规要求进行规范,由此能够实现学生自控能力的锻炼。平时还要能够对学生实行较为严格的要求,让学生能够明确能做与不能做的事,其就会逐渐养成较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要能够制订出学生轮流值日的策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承担班级的责任,在此过程中便能够实现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最后,要让学生不断明确班级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进行有效的规划,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校内外都能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使得学生自觉遵守规范的意识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其自我控制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便能够通过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来达到培养其良好品质的目的。
二、丰富德育教学方式,推动德育开展
对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学进行观察能够发现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十分地枯燥单一,教师只是机械化地为学生讲述与德育相关的知识内容,学生也会处在被动学习状态下,无法有效融入到课堂中,其很难有效了解与掌握德育的本质内容,甚至会认为德育与自身并没有什么关系。因此,教师要能够丰富德育教学的方式,在德育课堂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也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间有机会进行交流,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够有更加显著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为学生呈现出更加生动形象的内容,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德育学习的兴趣,能够有效推动德育的开展。
在利用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性格特点,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进行德育学习,学生在这一模式下便能够进行有效的讨论,彼此交换意见,在此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德育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了解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并从中选取一位人物来诉说他的事迹,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在了解与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够触动自身榜样的心理。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应用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感动中国人物的相关纪录片,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有着更加深入地了解,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都受到感染后,其就能够对德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可见,在丰富德育教育的方式后,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德育学习的积极性,以此便能够推动德育的开展,达到德育的目的。
三、组织特色班级活动,体会德育实质
在以往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德育并没有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往往是不同方面的因素所导致的,而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提高积极性,且教师过于死板的教学方式也无法让学生对德育知识进行有效地理解,其也会认为德育知识的掌握并不重要,导致了学生并不能对德育知识的实质进行了解。
因此,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秉持着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提高学生对于德育学习的兴趣。组织特色班级活动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学生在这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正能量,会呈现出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定期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感受以及深入体会,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被优秀传统文化所熏陶;在清明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到烈士陵园,并要能够为学生讲述烈士的英雄事迹,以此能够实现学生爱国情怀的激发,有效发挥榜样的作用;还可以组织学生下乡走访老红军,让学生能够对老红军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优良的品质进行了解,也能够被其所感染,有利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如此一来,组织特色班级活动,再让学生参与其中,不仅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德育的实质,在此过程中也能够实现学生思想的提升以及品质的培养,从而能够真正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质量,体现出了德育教学所具有的价值。
总而言之,德育不仅是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能够重视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不断丰富德育教学的方式,组织特色的班级活动,教师在其中也要能够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与品质,从而不仅能够有效渗透德育的实质,也能够不断促进德育的开展,在实现小学班级管理优化的同时,也能为培养学生成为全面性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建英.浅析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的有效开展[J].家长,2019(31):76.
[2]吕丕春,孙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探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0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