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性与现实突破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d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自然教育”提出的背景
  《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自然教育纲要》(下文简称《玉小自然教育纲要》)及其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关于自然教育思想的校本化理解、表达和实施标准。
  我们提出自然教育,主要基于对学校发展历史和现实需要的思考,体现了我们的教育价值观和贵在行动的实践取向,寄托着我们的教育理想和信仰。在自然教育理论校本化方面,我们强调理论的批判、创新和重构,逐步形成学校自己的教育理解和话语系统。在实践操作上,强调转知成智,进行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学校服务于学生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自然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对于我们来说是富于挑战的开创性工作,我们既满怀教育深情,又力求发扬理性精神,大胆创新,务实严谨,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
  1.基于对学校品质发展的主动定位
  玉祁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了现代经济学家孙冶方等大批人才。梳理学校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学校的校训“朴实笃学”,是我校办学风格、校本特色、人文色彩的集中体现。特别是“朴实”一词,朴之本义为材质,也就是不浮华,而质则含有实之义,所以“朴实”作为校训,意味着回归本真。显然,这种百年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精神,与自然教育的核心思想一脉相承,浑然天成。
  玉祁中心小学还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校因开办“小红花锡剧班”而成为当时颇具影响的锡剧特色学校。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连续十几年蝉联无锡市小学生排球比赛冠军,并多次获得江苏省小学生排球比赛的冠军,成为江苏省小学排球传统特色学校。新一轮课改以后,学校单项发展的项目特色更是层出不穷。回顾学校特色发展的历程,我们深切认识到学校发展需要特色,但要防止学生被特色化,不能为特色而特色,也不能仅仅局限于项目特色,而应该丰富和拓展学校内涵,不断提升学校品质。而对于学校来说,品质是什么?品质就是符合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标准,只有基于学校品质的标准化的特色创建,才有真正的意义和生命力,也只有通过标准化的特色创建的学校品质,才有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这种注重品质内涵的标准化的特色创建,使学校发展方向更明确,目标更集中,路径更清晰,步伐更坚定,也更有利于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源于对当前教育现状的深度剖析
  当前的教育存在着众多复杂的问题,有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设计问题,有重文化学科课程轻综合实践类课程的结构性问题,有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体质普遍下降的共性问题,也有诸如个别学校和教师不在状态的异常性问题,如此等等的问题形态和问题性质不一而足。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审视问题的视野、研究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智慧。
  问题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关键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问题,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透过比较而产生的差距,在应有现象与实际现象之间去发现问题。比如学校层面,缺乏现代学校应有的主体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往往习惯于被动接受,表现为跟风赶时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人云亦云或唯唯诺诺等等。比如教师层面,有清醒的无奈,苦于教育体制、社会评价压力等等问题的困扰,也有糊涂的平庸,缺乏对教育本质的真正把握,以及从教应有的技能本领等等。我们需要有透彻的教育理解,需要有这种教育理解的认知建构过程,更需要有这种教育理解转化为标准化建设的实际行动。
  自然教育之于我校的特色建设,不仅仅是品牌标识,更是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打造。在教育改革的突破上,自然教育作为核心价值观,作为决定学校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深层次要素,其建构的过程必然触及教育的内核,必然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必然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面貌。
  3.出于对教育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建构
  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凝聚着师生共同的价值理想、教育追求和行动原则,维系、激励和约束着学校中所有成员的行为。
  但价值认同不等于价值智慧,自然教育如果没有个性化、实践化,没有转变为教师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没有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结构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不可能实现。由于自然教育内涵丰富,不能通过简单传授、灌输,强加给教师,必须经过一个内化的过程,达到知行的统一。我们组织全体教师主动全程参与,将自然教育的内在构成要素进行逻辑性的组合,使它成为动态、开放的价值表述系统,并逐渐成为教师心目中“最好的教育”的价值标准。
  同时,我们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发展的现状,通过对教育问题的价值判断实践来获得和提升价值智慧。比如,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应试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不能顺其自然地成长,如同被关在“大棚”并打了催长素的假性成长,使他们的身心缺少身体和内心应有的自由,成为学习的奴仆。不同的人,先天禀赋和兴趣爱好不同,却被成人牵着鼻子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展。——这能是自然教育吗?
  自然教育真正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学校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还要有长期的规划和实施的方略。在省教科院专家的智力支持下,我们集中全校智慧,开始了自然教育的顶层设计,制定纲要和标准,力图构建实施自然教育的最佳路径。
  二、自然教育研讨和《玉小自然教育纲要》及其标准的起草过程
  第一阶段,自然教育初步形成的摸索阶段
  2006年,校长提出了什么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议题,教师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和讨论各种表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提法,如:自觉教育、整合教育、生态教育等等。
  2008年4月21日,学校组织开展了《爱弥儿》读书沙龙活动,有意识地进行启发、引导,全校教师开始了对“自然教育”的探讨。
  2008年8月16日,“自然教育”第二次研讨活动,省教科院领导专家莅临指导。重点思考三个问题:如何进一步认识“自然教育”?如何从学校实际出发构建自然教育的学生观、课程观、质量观?如何推进自然教育的校本化实践?   四、对自然教育涉及的几个重要和争议问题的简要说明
  第一,自然教育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我们强调对教育的本源性的深刻理解,强调对教育整体性的全面把握,概括为自然教育“三三三”,即三来源三要点三特征。形成的三来源:一是以卢梭、杜威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流派,二是道家的教育主张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三是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经验总结。含义的三要点:一是在自然中受教育,二是在教育中求自然,三是学生的自然发展。实践的三特征:一是回归儿童,二是以学论教,三是自主发展。这里体现了回归教育的本源、关注人的本性、着眼儿童的存在(而非生存)的教育理解。因为教育是“使人成为人”(康德语)的事业。人首先是人的存在,其次才是人的生存问题,从生存的意义出发,才有“人才”的价值,但存在是第一位的,人是第一位的。教育是为了人,基于人,通过人,达到人。只有从哲学层面彻底和纯粹的理解,才能夯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基础。
  第二,“回归儿童”是永恒的教育命题,是教育改革的新走向,也是自然教育的核心要义
  我们认为,只有认识儿童发展的特点,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才能从更广阔的领域去挖掘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生命潜能,寻找儿童自主发展的最佳路径,提升儿童的生命质量,帮助儿童智力的、精神的和身体的、个性的自主和谐发展。正如刘晓东先生所写的那样:“童年的生命是整个生命进化历程的浓缩,其中保藏着生命进化历史中的种种奇迹、种种珍宝。我们的责任是:敬畏、认识、探索、珍爱童年,为童年提供适当的物质和精神食粮。我们应当尊重童年宝库中的本能、兴趣和需要,让它们充分地表现、表达,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对其压制、扼杀或揠苗助长。对于我们来说,每个儿童都是生活中的人,他们不是符号,不是有待于塑造的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儿童都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永远是新的,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每一个儿童也是个性独特的人,一个儿童就是一个世界。正因为如此,教育才具有生机和活力。”
  第三,“以学论教”的本质就是以生为本,强调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自主发展,这是自然教育的根本要求
  聚焦教学的价值,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为主人、学生为主体必然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要义。“以学论教”实际上包含这样几层意思:第一层,以学促教,教学一定要以学为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逐步代替教师的教学过程;第二层,以学定教,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基础,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出发确定教学内容及方法;第三层,以学评教,教得好不好,让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说话,看学生是不是从学会到会学;第四层,以学改教,以学生的学习来改进我们当前的教学。
  “自主发展”是教育的理想目标与境界,是自然教育的核心问题,它让我们找到了儿童发展的内在动力、基本方向,教育的全部意义与价值得以凸显。“让儿童慢慢长大”“让儿童自己长大”“让儿童快乐长大”,这三句话是孩子发展的状态与结果,最本质的还是自主。
  第四,“快乐体育”是基于体育学科的特点,实施自然教育的策略和途径之一
  快乐体育既是一种生活习惯,又是一种体育活动;既是一种思想行为,又是一种体验,是保障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快乐体育崇尚体育活动的精神性,也遵循科学的体育活动规律。八个标准实际是自然教育实施的八个重点领域,内在的关系虽然有一定的相互影响,但没有严密的逻辑性。快乐体育是自然教育实施的突破口,能收到借鉴、引领、推动的作用,随着自然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还将对此进行更多的补充和完善。
  第五,“本真儿童”与“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本真儿童就是自然率性、真实的儿童,意味着顺其自然,顺应儿童的天性。而人的天性里面仅两点足以证明“人是有责任心的”。一是求生的本能。“有些人认为生命没有价值,因为它会完结。他们没有看到也许可以提出相反的结论:如果生命不会完结,生命就会没有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每时每刻生命有失去的危险,才使我们感到生命的宝贵。”“死亡创造了责任”,可以说人的负责精神与求生的本能同在。二是追求自由的本性。自由的核心就是自主,既包括“免于强迫”,也包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计划去做某事”,因此自由既是“消极的”,也是“积极的”。可以“免于强迫”,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或计划去做某事”,在消极和积极的选择里面,自由与责任达到了统一。所以我们说“责任心”与培养本真儿童并不矛盾,而是完全一致的,甚至从中还告诉了我们培养责任心有无限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作为培养本真儿童的核心目标,是恰当和有意义的。因为任何学校提出的培养目标,只有体现了教育目的的本质,才具有价值。“责任心”作为人的自身自由充分发展的要义,指向了比较深的“人性”的层次,而对于社会要求人的规定性来讲,人的责任心更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品性,对照当前的现实,培养人的责任心更是刻不容缓。所以,无论从教育对人的要求,还是从人本身个性的、自由的发展需要来看,“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两者深刻的本质的揭示和深刻的价值取向的汇合。
  纵观当前不少学校提出的培养目标,我们或许克服了在培养目标内涵上的窄化或泛化,在培养目标表述和意义揭示上的虚化。我们认为,“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学生易懂易做,具有了实实在在的引导和激励作用。2008年提出来时的表述为“培养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后来改为“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这样一改,体现了自然教育“涵养化育、乐习践行、自然天成”的意蕴。
  自然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对应试教育的一种反拨。目前,我校的自然教育已完成了顶层设计,正在努力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过程。我们的课堂已稍见自然教育(理念)的端倪,但还没形成系统化的操作策略要点;“自然教育”的理念如何与“精致化”的追求有效整合?自然教育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该怎么提高发展教师……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提炼归纳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加快探索的脚步。
  (陈卫平,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2141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其他文献
摘要:校企合作应该是理念、机制和模式的叠加。理念是理性与实践的综合,具有先导性功能;机制是系统结构和运行机理,具有保障性功能;模式是方案设计和经验升华,具有实践性功能。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强化服务理念,深化互惠机制,创新合作模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形成叠加效应,取得了明显成效和丰硕成果。  关键词:校企合作;理念;机制;模式:叠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
以学生“学”的活动为基点,来调整和确定教师的“教”,这就是当前被很多学校实践的“以学定教·自主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十二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为例谈谈具体实践及思考。  一、细订学案:以学定教的重要准备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也就是说,学生是自己“学会”并进而达到“会学”的,没有学生自身的感悟和建构,就不可能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
摘要:“两课”评比活动产生了不少好课例,也为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学习的楷模。江苏省第二届文化课程语文学科组“两课”评比中,潘莉萍老师的“交谈”获得示范课。该课例知识教学、整体架构、活动体验与合作学习设计新颖,匠心独具,可圈可点,值得学习借鉴。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两课”评比;课例;点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3-004
摘要: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假民主”、“不自然”、“无创新”等问题,生态课堂的建构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生态课堂是以生态学的视野关注课堂中的每一生态因子,重构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实践范式,并以此为基点建构出的新型课堂。构建生态课堂主要有以下策略:创建“生态式”教学环境,打好生态课堂基础;优化“生态式”教学内容,促进生态课堂的有效;创新“生态式”教学过程,建构生态课堂框架;强化生本化
摘要:南京商业学校倡导“学业争优”的目的就是形成积极竞争的良好风气,提升学生学业水平。深入调研专业发展状况并合理设置课程、强化教师专业建设且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建立学业发展性评价体系并跟踪学生全程发展等不失为实现“学业争优”的良好路径。  关键词:中职校学生;“学业争优”;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3-0022-03  一、“
摘要:新学制给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命题。为适应新的学制,本文以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为例,说明职业学校需致力于文化育人,推进”双师“队伍建设,抓实专业建设,强化科研先导,追求内涵发展,才能提升质量、增强竞争实力。  关键词:新学制;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1-0077-04  从2013年起,江苏
摘要:自2012年江苏省在普通高校举办高职师资培训以来,东南大学为办好《理工类科研方法》培训项目,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系统实施,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根据培训对象与培训要求科学严谨地制订培训计划,实施三大模块并行的培训方案,效果明显,为高校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中增加了一个样本。  关键词:高职师资;科研方法;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
交流是指彼此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相互沟通。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往往是产生灵感的重要途径,没有交流,很难有情感的迸发,也很难产生思维的火花。《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进行“创造性表述”,就必须要有表达的欲望,而搭建交流的平台,能够让学生把写作这件苦差事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同时可以增强表达的动力,分享
摘要:高中教育是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教育,其使命不仅仅是要为大学培养预科人才,更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合格公民。高考改革应兼顾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和高校招生的专业性需求,对高中教育进行科学引领,使高中教育真正实现优质特色发展。在考试内容方面,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增加开放性创造性内容;在考试方式上,完善各省考试方案,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组织考试的权利;在录取标准和录取方式上,
摘要:汽车电控发动机检修课程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训设备不足、真实工作情境缺乏等问题。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校企合作中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汽车专业课程教学的改进。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课程教学;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1-0021-03  汽车电控发动机检修教学目标主要强调,通过学习电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