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重组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f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学教学内容的无视与缺失
  
  进入初三阶段,面临中考复习纷繁芜杂的种种事项,一线语文教师忙得焦头烂额,但苦干没有明确的复习目标、缺失鲜明的教学内容、缺少清晰的复习条块,使长达半学期之久的语文复习陷入无序、无味、无效状态。
  对文学教学内容的漠视或无视,成为当前初三语文复习课的一个主要缺失环节。而文学作品恰恰是初三语文教学与复习的重头内容,对其采取无视或不复习的态度,显然不能很好地达成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阅读教学目标,同时也使中学生缺失了一系列文学作品的整合阅读复习活动,阅读品质得不到锤炼,阅读心智也得不到很好的开发。
  因而,开发文学教学的内容,成为当前初三语文复习课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文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
  
  根据上述现状,我们把初三春学期文学作品的复习,分成两个专题来展开研究: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把两个专题又分设为四个分支(共八个小课题):
  古典文学作品——古代散文、古典小说、古代诗词,明清话剧。
  现代文学作品——现代散文、现代小说、现代诗歌,现代话剧。
  然后分由语文组的八位年青教师各领衔一个小课题,选定复习篇目(课内外结合),选择文学教学的具体内容,拟定复习目标、授课时数、授课步骤等,在此基础上形成小课题活动方案,先在备课组交流,讨论,通过,然后再批准执行。
  


  以古代散文专题的复习为例,我们作了如下小课题研究——
  
  (一)选择复习内容(篇目)
  以苏教版初中《语文》为例,六册书共提供了如下25篇古代散文:《三峡》《梦溪笔谈二则》《论语八则》《赵普》《黔之驴》《晏子使楚》《人琴俱亡》《记承天寺夜游》《治水必躬亲》《马说》《陋室铭》《口技》《宋东阳马生序》《小石潭记》《陈涉世家》《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孟子二章》《愚公移山》《出师表》。这些散文。相隔年代久远,描述内容驳杂,主题风格不一,势必给复习带来诸多麻烦。
  于是,我们决意,选择课外与之配套的散文,编写配读作品,分专题开展复习。如:诸子百家散文选读、《史记》选读、魏晋散文选读、唐宋散文选读、明清散文选读等。这些专题的设置,一方面把上列课内散文作了清晰的分类,理清了复习文学作品之古代散文的思路;同时,把复习这一枯燥乏味的活动引向纵深,使学生循着课内散文的足迹,走向课外古典散文的道路,既增加了文言知识,也拓宽了文学视野。
  
  (二)重组课内外文学内容
  然而,以上篇目,头绪多,内容杂,复习时如果面面俱到,则会耗时太多而收效甚微;如果草率处理,又会使资源流失,失去培养学生涵养文学素质的大好时机。因此,我们采取了对部分内容重组的方式,把古代散文的复习内容定位为课内外打通,开展系列复习——小课题研究。如,对唐来散文,我们分成以下四个小专题:
  A 唐宋被贬文人的悲悯情怀
  《捕蛇者说》《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等。
  B 唐宋被贬文人的山水情怀
  《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丰乐亭记》《超然台记》等。
  C 唐宋被贬文人的风月情怀
  《记承天寺夜游》《前赤壁赋》《超然台记》等。
  D 唐宋被贬文人的讽喻情怀
  《黔之驴》《陋室铭》《日喻》等。
  每个专题从课内到课外,由文字、文学到文化,逐一整理、归类、分析、鉴赏,从而渐次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自主复习的能力。
  当然,具体到每一堂复习课中,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特点及不同学情,作更高明的文学内容组合,使复习课变身成新授课,使被动复习变为自主研发。下面以专题“唐宋被贬文人的山水情怀”为例,说说文学复习课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重组,教学方式的改变与运用在学生课堂所发生的微妙变化。
  
  三、文学复习课的教学与运用
  
  专题:情何以堪——唐宋被贬文人的山水情怀
  【复习目标】
  1 选择的三组诗文,从不同角度作比较式的复习。
  2 整合课内外诗文资源,温故、知新、拓展。
  【复习过程】
  A 温故导入
  (按:这是初三年级的一堂古代散文的复习课)
  昨天,我们说到唐代文人刘禹锡被贬“巴山楚啦”之地,发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感慨;宋代文人范仲淹左迁河南邓州之时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情。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组唐宋被贬文人的作品,看看他们情何以堪,情何以载!
  B 观画品诗
  
  (一)观看“独钓寒江雪”图,复习《江雪》。
  1 朗读《江雪》,说说该诗的意象有哪些,中心意象是什么?
  意象:孤舟、千山、江雪等;中心意象:孤舟。
  2 诗人要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孤”:孤单(无生命的)——孤独(有生命的)——孤傲(有张力的)。
  3 诗人当时是什么形象?他外观世界,内视心灵,分别看到了什么?
  内视角图——生命博大,空间狭小。
  小结:可见,诗人身在孤舟,却心怀江雪(宇宙),冷眼看世界,孤傲守清寒。情以舟载,情足以堪。
  4 背诵小诗。
  
  (二)观图,复习《画眉鸟》《水调歌头》。
  1 仿照《江雪》的读法,捕捉两首诗的动情点,分析他们承载情感的载体及妙处。
  2 小结:当你独坐船头,静卧船舱,也不管是独钓寒江雪,画船听鱼眠,起舞弄清影;只需一杯清茶,一盏薄酒,人便如天地一沙鸥。这瞬间,所有的喧嚣与烦恼都会渐渐离你远去,唯剩下能包孕天地般辽阔澄净的心魂与情怀。情何以堪,情何以载?唯有“江船、山水与风月”而已。
  这种情怀在三位作者的散文作品中,有着更为充分的体现。
  C 读人品文
  
  (一)通读《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三文,判断:
  1 三人在文中分别是什么形象?
  2 提取三文中出现的情感词(相同的)。(答案见下表)
  
  (二)比较鉴赏。
  1 三种“乐”分别借助于哪些不同的意象(载体)来承载的?
  《小石潭记》:潭水、石底、青树、翠蔓、小鱼、石岸等;潭水荡涤“我”原本浮躁的心灵,凄清之境包裹了“我”,使“我”沉静、安宁。
  《醉翁亭记》:山峰、酿泉、野芳、佳木,肥鱼、冽酒等;酿泉滋润了琅琊山,养育了滁州人,也陶醉了“我”原本衰老的心魂,今朝有酒今朝醉。
  《记承天寺夜游》:积水、明月、藻荇,竹柏等;如水的月华,皎洁、透明。纯粹,包容了“我”,也净化了“我”。
  2 这三种的“乐”的实质一样吗?分别为什么而乐?
  《小石潭记》:闻水声而乐,观游鱼而乐——乐中藏哀(保持孤傲之骨)。
  《醉翁亭记》:闻水声而欢欣、赏亭子而欢乐、饮酿泉而快乐;乐在物丰民安,乐在民风和谐,乐在禽 乌自在,乐在与民同欢。
  《记承天寺夜游》:见月色而欣然,寻怀民而悦然,赏明月而释然。乐在与友共话之逸趣,乐在心怀明月之闲趣。
  
  (三)小结整合:说说三篇散文不同的题旨。
  《小石潭记》:开掘小石潭,物我同化,发现自己。
  《醉翁亭记》:建造醉翁亭,与民同乐,发现自己。
  《记承天寺夜游》:心怀明月,天人合一,发现自己。
  D 读文品人
  
  (一)探寻被贬文人作品抒情达意的载体。
  1 通过一组古诗与一组散文的复习,你有没有发现被贬文人内心的苦闷、彷徨、抑郁、不平之情,以何堪,以何载?
  以“山、水、舟、月、酒、乐”等为抒情载体,把被贬的苦楚、郁闷、无奈来承载。
  2 让我们引进三位作家的另外三篇散文(节选),通过比较阅读,捕捉文章潜藏的作者情怀及情感载体特点。
  不同作家同类作品之情怀的比较——《西小丘记》《丰乐亭记》《超然台记》(表略)。
  3 让我们再来看看同一作家在不同的作品中情感宣泄的方式。
  同一作家(欧阳修)不同作品之情怀的比较——《画眉鸟》《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表略)。
  (二)这给我们未来写作记叙文以什么样的启示?
  1 艺术起于细微;真情起于细微。
  2 真情实感需要借助于形象的载体(意象、意境等)来承载;因为思想的力量大干形象的力量,又离不开形象的力量。
  (三)由文品人。
  1 看了三组诗文,你觉得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略)
  2 回读《江雪》一诗,我们发现,它还是一首藏头诗,四句话的开头四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而这种孤独,不是柳宗元的“专利”它也是被贬文人欧阳修、苏轼共有的情愫。但这种“孤独”比之于生命之舟之重、生命之流之长,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正是这份沉重的孤独,洗涤了这些被贬、这原本不平与烦躁的心性、灵魂向宁静走去,心胸放宽,与天地同大,至于,心藏江雪、怀抱明月、超然物外、恬然自适。宁静成为他们生命的最美姿态。
  E 布置作业,收束授课
  1 课后,请按照今天的方式复习,完成以下两张表格。
  同一作家(柳宗元)不同作品之情怀的比较——《江雪》《小石潭记》《西小丘记》(表格设计同上)
  同一作家(苏轼)不同作品之情怀的比较——《水调歌头》《记承天寺夜游》《超然台记》(表格设计同上)
  2 尝试用今天比较整合的组材方式,复习王安石的诗词文。(课内两篇加自选课外一篇)
  3 结束的话——
  唐宋文人被贬之多,多过牛毛。王维失意唱阳关,韩愈被贬走秦岭,白居易左迁浔阳江头作《琵琶行》,刘禹锡谪迁巴山楚水吟《陋室铭》,苏东坡谪居湖北黄州唱大江东去……
  底层的生活丰厚了他们的阅历,贬宫的生涯锤炼了他们的意志。于是,一批又一批忧国忧民的文人,跋山涉水、泛舟踏月、把酒临风,且行且吟,他们的山水情怀,凝结成唐风宋雪,蔚然成诗、成文、成画、成音、成品。
  文品如人品。品唐宋被贬文人之诗文,品出的是一个个散发着独特香气的灵魂(精神的贵族)。孤独使他们厚重,宁静使他们美丽。
  再翻开那些历代被贬文人的轶事,眼前似乎又浮现出那空明如积水的月华中,伴着孤独的船浆声,一批批行色匆匆、心绪悠远的过客,轻轻敲开一扇扇门扉。这不是梦幻,这是历史,这是真实。这批优秀的被贬文人,永未离去,他们因其闪光的文品与人品,而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间……
  【教学反思】
  古代散文,尤其是唐宋散文素来是中考复习的难点,也是重点。怎样在有限时间里达到相对高质量的效果,我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从唐宋被贬文人的诗文入手,以文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为发端,我重组了苏教版初中教材的六篇作品:柳宗元的《江雪》《小石潭记》,欧阳修的《画眉鸟》《醉翁亭记》,苏轼的《水调歌头》《记承天寺夜游》,把它们作了体裁的分类合并,就有了“组诗”及“组文”的整合与比较阅读。后来又想,既然是以文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为发端的复习课,不如再引进三位作家的一组散文,既扩大资源,又拓展学生的视野与品鉴能力,于是又有了一组“类文”。这样,整堂课的前半部分便出现了由诗而文,由课内到课外的一个自然的整合,经济地开拓了课堂时间与空间。
  这堂课的后半部分,我想在三组诗文的横向比较上,再作一次纵向的组合,即鉴赏同一作家在不同作品中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这样,课堂形成了一种纵横交织的网状结构,真正使学生的思维打开,复习与新学双丰收。
  从本堂课教学内容的开发上来看,一是指向文学鉴赏的复习,使学生的品鉴能力有所提升;二是指向文化传承的新授,使学生超越传统的复习课,得到唐宋被贬文人深陷逆境但依然心怀释然的中华文化的洗礼。
  当然,文学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重组必须严格遵循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中学生的阅读期待,形成阶梯分明的“专题链”,营造个性鲜明的语文味,从而有效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文学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重组,使原本迷茫而繁复的语文复习课堂,变得井然有序,层次递进,教师有计谋,学生有看头;教师有机智,学生有兴趣。因而,文学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重组,在语文教育中一定大有可为,期待方家指教。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背景下,构建阅读与写作桥梁,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并以此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将不失为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探索方向。  这要从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和读写关系两方面来看。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要从国文科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叶老的这段话明确揭示了语文学习的目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
期刊
一、何为教师品牌    企业产品靠“品牌”打市场,教育行业教师也应该树立自己的“品牌”,树立名师形象。教师的“品牌”就是教师由个人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社会威望等因素,在教师群体乃至社会中形成的个人知名度。品牌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鲜明的教学主张,成型的内在结构,稳定的教育风格。实施“园丁工程”,培养新世纪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就是在教育界树立教师个人的著名“商标”,打出、打响教师个人“品牌”
期刊
小学语文教育的高耗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儿童的无知,对儿童语文学习历程的无知。当我们手中所握的有效策略捉襟见肘时,就很容易回到“简单”“野蛮”“强制”的老路上去。其实,做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是很不容易的。朱自强教授就认为,研究儿童文学的人要先于研究儿童文学来研究儿童;语文教师要先于研究教材教法去研究儿童。看来,研究儿童,明晰他究竟拥有怎样的一个内心世界,他的思维方式究竟是什么样的状态,他的
期刊
周德藩,物理专业,曾自称拿得起粉笔,官至大学校长。  上世纪80年代的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局长、90年代的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现在的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  风雨兼程,一路走来;杏坛花开,教育人生;践行改革,呼唤素质。  “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过去由教而政,而今弃“理”从“文”,这不是刻意追求,只是挥之不去的语文情结。  穿越历史,倒流时光,当年主政省城教育,教改如火如
期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名篇,也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其中孔子的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思想历来为人所称道。每次教读此文,我都会被孔子所营造的那种宽松的课堂氛围所深深折服。文中虽曰“闲坐”,而于闲坐之外,我更看到一种充满着宽容、张扬着个性的“课堂”。  当孔老师问诸弟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的时候,子路、求(冉有)、赤(公西华)纷纷各抒己见,大胆陈词。而作为他们的老师,孔子一直在认
期刊
因庆长假期间,正是桂花盛开的时候,新村里、城河边。广场上处处飘溢着甜甜的花香。看到那小小的、金色的小花,我想到了我的学生:这么香、这么美的桂花,孩子们一定看到了吧,那他们注意观察了吗?国庆假期刚刚过,我便翻开学生的日记本,却只有两个孩子在日记中写到了桂花,再问问平行班级的老师,注意观察、描写桂花的也寥寥无几。我来到班上问:“孩子们,这两天有一种花开放了,你们知道是什么花吗?”“是桂花。”全班有一半
期刊
伫立于窗前,远处一片静默,我知道,隔着浅浅的海峡,那隐约可见的岛屿便是小金门;我曾无数次眺望,遗憾的是可望不可即,咫尺天涯,近在眼前却不能探访。  2010年10月上旬,带着沉甸甸的夙愿,终于踏上了数十年来只能远眺的金门,并转乘飞机到了宝岛台湾。在会长王立根带领下,我们福建省语文学会代表团一行先后走访了台北市立南湖中学、台中私立明道中学、南投县旭光中学、台湾阅读文化基金会及台北市一家诚品书店。  
期刊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内容日渐丰富,各种各样的节日丰富多彩,节日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融会了丰富的文化活动,蕴含着深厚的民族审美情趣,其代表性与活动性是生活中其他内容所不具备的。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在我国每一个或古老或新生的节日背后,都蕴含着无此深刻的文化内涵。一份
期刊
江阴市青阳实验小学创建于1905年(光绪31年),初名凝秀小学堂,是江阴地区较早创办的学校之一。从1905年建校至今,以其爱国进步、改革创新的创业精神,勤奋进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修身立德、文明育人的办学宗旨,铸造了百年灿烂的教育历史。  1999年,学校被确立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多年来,学校坚持“顺应教改,科研兴校”的办学方向,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个重点,历经了起步(“三大课程”提出)、进入(“全
期刊
“境界”一词由“境”与“界”合成,二者本属同义。《说文解字》释“界”为“竟也”,“竟”即是“境”。印度佛经来到中土,翻译中常用“境界”一词,将它从原来实指疆土界限的含义提升到精神层面,常指人生和宗教修养所达到的程度。  梁启超说:“人类从心界、物界两方面调和结合而成的生活叫做‘人生’。我们悬一种理想来完成这种生活叫做‘人生观’。”人们对宇宙人生的不同觉悟,构成不同的境界。  语文及语文的教学也有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