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专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是适应新的教育理论的需要。人生观教育是一种导向性教育,这一特点使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过分看重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而忽略受教育者主体性。而现时代的教育理论认为,国际平等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已经成为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存在的普遍方式。教育者的单一主体性也被主体间性取代和超越。这种承认教育多极化主体的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存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它不再是教育者的“填鸭式”的单向的教育灌输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理解,彼此通过设身处地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方法来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提高的活动。
【关键词】人生观;教育;方法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与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人生观教育的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创新。一方面是传统方法不断充实新内容,推出新方式,另一方面是在继承传统方法的同时,不断随着科学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创造出一些新方法。人生观教育的方法体系就是在这不断继承与创新中日益完善,不断适应教育的需要与青少年成长的需要。这里,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和对人生观教育的新要求,主要介绍四种创新的人生观教育方法:信息导向法、情景预测法、目标激励法、合力施控法。
信息导向法
就是借鉴信息论所提供的方法对中学生侧重于人生导向,从而通过人生信息的传递达到教育的目的。人生信息的导向就是通过普及社会信息知识,开展信息启蒙教育.从而实现传播人生积极追求的各种信息,树立起信息观念,提高获取各种人生信息的能力,受到人生观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功效。
对公民进行信息教育,由信息的作用提高人的素质,这是一种新的方法。在法国,信息教育已列入了施政国策之中,在我国也有教育工作者提出,与其让学生反复说那味如嚼蜡的干巴巴的人生教育大口号,还不如用那宝贵的时间引导他们通过吸收时代信息发展提高自己,这既可以增强人生观教育的生动性,也可以丰富人生观的教育内容,更能够使中学生与社会保持同步。开展信息教育,是社会的需要,人生观教育的需要,也符合现代中专生思想开放的特点,教师应该学会运用这种方法。
运用信息导向进行人生观教育,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广泛汲取积极信息的环境,使学生能得到人生观教育的信息。二是培养学生能根据自身条件选取有关人生观信息的能力,学会识别、取舍,并能够掌握有益信息。三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信息,激励学生把有价值的信息转化为个体成长的动力和行为。信息导向法弥补了传统教育的教师为中心的不足,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融入信息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师生双边活动的优势得到发挥,社会信息、科学信息、精神成果无不可以影响促进学生,这不啻为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人生观教育新方法。
情景预测法
这是借鉴未来学和耗散结构理论所提供的方法而用之于人生观教育的方法。所谓情景就是一种构想,即用来描绘未来的图景,在人生观教育运用上主要是描述学生群体与个体在接受某种人生观教育之后的状态,可能达到的水平。情景预测就是从描绘的教育情景的最终状态出发,分析回复到初始状态所应走过的人生发展路径,继而运用耗散结构的理论方法解决要达到最终状态应创造哪些条件的问题。
情景预测法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构筑教育情景,即分析教育对象接受了人生观教育之后应该表现出怎样的状态。第二步是进行路径分析,即创造哪些教育条件实现这一可能。这种方法好像是人去旅游,先选择要到达的地点,要旅游的内容,回过头来再考虑怎么去,该准备些什么。
耗散结构理论的方法要解决的就是怎样稳定地实现这种可能的最终状态,也就是怎样创造条件,顺利实现预想的教育结果。耗散结构理论给人们带来的是关于进化与变革的新观点,其中进化的可逆性和分枝点是两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重要概念,用之于人生观教育,可以使我们得到向预测教育情景而努力的教育方法,其基本的思想方法是:每个学生所走的人生道路具有时间上的不可逆性,这种不可逆性的含义有二,一是人生发展路径对每人来说关系重大,即在某些关键时期(或称分枝点)学生走向未来的路是可以选择的;二是强调不可逆性,如果对某个关键时期把握不住,失去的机会巍不会再来。这就使我们看到,人生观教育的重点在让学生认识到分枝点的重要,一定要把握准,使自,己前进的人生列车在叉道口处能顺利地开往预定目标。耗散结构理论为运用好情景预测法规定了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小步原则,即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稳定前进。二是最小阻抗原则,即使每个人的人生目标符合集体的共同目标,让集体认同个人的目标,使集体成员之间和谐相处,互助互促,而不互设障碍,减少阻力。情景预测法从未来情景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起步,是用于开展人生观教育的好方法。
目标激励法
目标激励法是与情景预测法正好相反的一种教育方法。前者的教育线路是由远及近,后者则是由近及远。具体说,目标激励法是指用一个具体的奋斗目标,鼓励和激励学生采取积极行动,使学生产生追求动力,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依靠近、中、远的系列目标来调动每个学生追求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
目标激励法是依据现代管理学中关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内容提出的。运用这种方法开展人生观教育,要把握住三个环节:第一,人生目标的制定要把个人目标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第二,目标的组织与控制要用明确责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第三,目标是否实现的评价要及时,要为促进学生的进步或改正错误的人生观而做好肯定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工作。
目标激励法的优势作用是使学生从最近的努力目标做起,学生对近的目标的实现情况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行为的结果可望可及,会保持追求的自觉性和信心;教师则可以从一个个具体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抓起,慢慢地一步步把学生引向更高的人生目标。这个方法很适合低龄学生的教育,是开展人生观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合力施控法
这是把控制论的方法引入中专生人生观教育的方法。所谓合力施控就是把中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当作一个控制系统,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教育合力,对学生共同实施教育控制,从而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创造有利条件,使受教育者沿着正确的人生之路健康成长。中专生人生观的形成是一个主客观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无论是主观思想还是客观环境都有积极与消极因素的存在,因此,就需要加以必要的教育控制,防止消极因素的影响,对认识能力不强的中专生来说,实施合力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合力施控法强调教育合力,即要把学校、社会、家庭三种积极的教育力量汇总起来,这个汇总的组织者就是教师。比如成立家校教育委员会,设立社会教育基地等就是一种结合形式。合力施控法同时强调控制过程力量的均衡性,即教师要在管理过程的一个环节投入必要的教育控制力量。要抓好预告控制,即要估计到学生可能发生的问题而准备好教育措施;要抓好随机控制,即根据偶发问题采取及时的教育;要抓好反馈控制,即不断根据学生受教育的表现情况调整教育方式。引入控制论方法而提出的合力施控方法,主要是根据中学生身心发育不够成熟,社会环境又比较复杂的教育需要而提出的,这种方法是适用现代教育的要求的。
中专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是适应新的教育理论的需要。人生观教育是一种导向性教育,这一特点使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过分看重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而忽略受教育者主体性。而现时代的教育理论认为,国际平等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已经成为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存在的普遍方式。教育者的单一主体性也被主体间性取代和超越。这种承认教育多极化主体的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存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它不再是教育者的“填鸭式”的单向的教育灌输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理解,彼此通过设身处地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方法来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提高的活动。
从人生观教育的微观过程来看,它是一个包含了价值认知、情感激发、意志磨练和行为养成的系统过程,上述四个环节侧重点各不相同,因而在教育方法上理所当然的各有不同。人生观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上述四个方面达成统一,形成健康的人格,避免知、情、意、行的相互冲突。这就要求上述四个环节的教育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不能相互冲突,而应该统一和协调。
【关键词】人生观;教育;方法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与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人生观教育的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创新。一方面是传统方法不断充实新内容,推出新方式,另一方面是在继承传统方法的同时,不断随着科学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创造出一些新方法。人生观教育的方法体系就是在这不断继承与创新中日益完善,不断适应教育的需要与青少年成长的需要。这里,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和对人生观教育的新要求,主要介绍四种创新的人生观教育方法:信息导向法、情景预测法、目标激励法、合力施控法。
信息导向法
就是借鉴信息论所提供的方法对中学生侧重于人生导向,从而通过人生信息的传递达到教育的目的。人生信息的导向就是通过普及社会信息知识,开展信息启蒙教育.从而实现传播人生积极追求的各种信息,树立起信息观念,提高获取各种人生信息的能力,受到人生观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功效。
对公民进行信息教育,由信息的作用提高人的素质,这是一种新的方法。在法国,信息教育已列入了施政国策之中,在我国也有教育工作者提出,与其让学生反复说那味如嚼蜡的干巴巴的人生教育大口号,还不如用那宝贵的时间引导他们通过吸收时代信息发展提高自己,这既可以增强人生观教育的生动性,也可以丰富人生观的教育内容,更能够使中学生与社会保持同步。开展信息教育,是社会的需要,人生观教育的需要,也符合现代中专生思想开放的特点,教师应该学会运用这种方法。
运用信息导向进行人生观教育,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广泛汲取积极信息的环境,使学生能得到人生观教育的信息。二是培养学生能根据自身条件选取有关人生观信息的能力,学会识别、取舍,并能够掌握有益信息。三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信息,激励学生把有价值的信息转化为个体成长的动力和行为。信息导向法弥补了传统教育的教师为中心的不足,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融入信息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师生双边活动的优势得到发挥,社会信息、科学信息、精神成果无不可以影响促进学生,这不啻为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人生观教育新方法。
情景预测法
这是借鉴未来学和耗散结构理论所提供的方法而用之于人生观教育的方法。所谓情景就是一种构想,即用来描绘未来的图景,在人生观教育运用上主要是描述学生群体与个体在接受某种人生观教育之后的状态,可能达到的水平。情景预测就是从描绘的教育情景的最终状态出发,分析回复到初始状态所应走过的人生发展路径,继而运用耗散结构的理论方法解决要达到最终状态应创造哪些条件的问题。
情景预测法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构筑教育情景,即分析教育对象接受了人生观教育之后应该表现出怎样的状态。第二步是进行路径分析,即创造哪些教育条件实现这一可能。这种方法好像是人去旅游,先选择要到达的地点,要旅游的内容,回过头来再考虑怎么去,该准备些什么。
耗散结构理论的方法要解决的就是怎样稳定地实现这种可能的最终状态,也就是怎样创造条件,顺利实现预想的教育结果。耗散结构理论给人们带来的是关于进化与变革的新观点,其中进化的可逆性和分枝点是两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重要概念,用之于人生观教育,可以使我们得到向预测教育情景而努力的教育方法,其基本的思想方法是:每个学生所走的人生道路具有时间上的不可逆性,这种不可逆性的含义有二,一是人生发展路径对每人来说关系重大,即在某些关键时期(或称分枝点)学生走向未来的路是可以选择的;二是强调不可逆性,如果对某个关键时期把握不住,失去的机会巍不会再来。这就使我们看到,人生观教育的重点在让学生认识到分枝点的重要,一定要把握准,使自,己前进的人生列车在叉道口处能顺利地开往预定目标。耗散结构理论为运用好情景预测法规定了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小步原则,即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稳定前进。二是最小阻抗原则,即使每个人的人生目标符合集体的共同目标,让集体认同个人的目标,使集体成员之间和谐相处,互助互促,而不互设障碍,减少阻力。情景预测法从未来情景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起步,是用于开展人生观教育的好方法。
目标激励法
目标激励法是与情景预测法正好相反的一种教育方法。前者的教育线路是由远及近,后者则是由近及远。具体说,目标激励法是指用一个具体的奋斗目标,鼓励和激励学生采取积极行动,使学生产生追求动力,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依靠近、中、远的系列目标来调动每个学生追求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
目标激励法是依据现代管理学中关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内容提出的。运用这种方法开展人生观教育,要把握住三个环节:第一,人生目标的制定要把个人目标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第二,目标的组织与控制要用明确责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第三,目标是否实现的评价要及时,要为促进学生的进步或改正错误的人生观而做好肯定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工作。
目标激励法的优势作用是使学生从最近的努力目标做起,学生对近的目标的实现情况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行为的结果可望可及,会保持追求的自觉性和信心;教师则可以从一个个具体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抓起,慢慢地一步步把学生引向更高的人生目标。这个方法很适合低龄学生的教育,是开展人生观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合力施控法
这是把控制论的方法引入中专生人生观教育的方法。所谓合力施控就是把中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当作一个控制系统,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教育合力,对学生共同实施教育控制,从而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创造有利条件,使受教育者沿着正确的人生之路健康成长。中专生人生观的形成是一个主客观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无论是主观思想还是客观环境都有积极与消极因素的存在,因此,就需要加以必要的教育控制,防止消极因素的影响,对认识能力不强的中专生来说,实施合力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合力施控法强调教育合力,即要把学校、社会、家庭三种积极的教育力量汇总起来,这个汇总的组织者就是教师。比如成立家校教育委员会,设立社会教育基地等就是一种结合形式。合力施控法同时强调控制过程力量的均衡性,即教师要在管理过程的一个环节投入必要的教育控制力量。要抓好预告控制,即要估计到学生可能发生的问题而准备好教育措施;要抓好随机控制,即根据偶发问题采取及时的教育;要抓好反馈控制,即不断根据学生受教育的表现情况调整教育方式。引入控制论方法而提出的合力施控方法,主要是根据中学生身心发育不够成熟,社会环境又比较复杂的教育需要而提出的,这种方法是适用现代教育的要求的。
中专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是适应新的教育理论的需要。人生观教育是一种导向性教育,这一特点使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过分看重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而忽略受教育者主体性。而现时代的教育理论认为,国际平等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已经成为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存在的普遍方式。教育者的单一主体性也被主体间性取代和超越。这种承认教育多极化主体的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存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它不再是教育者的“填鸭式”的单向的教育灌输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理解,彼此通过设身处地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方法来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提高的活动。
从人生观教育的微观过程来看,它是一个包含了价值认知、情感激发、意志磨练和行为养成的系统过程,上述四个环节侧重点各不相同,因而在教育方法上理所当然的各有不同。人生观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上述四个方面达成统一,形成健康的人格,避免知、情、意、行的相互冲突。这就要求上述四个环节的教育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不能相互冲突,而应该统一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