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轻动词的语义是情境植入的结果。在具体的情境下对轻动词语义的理解,需经过两个层级的情境植入:第一步,从词到短语,表示类型概念的动作通过其动作参与者的激活,被植入了一个较为具体的情境,成为动词短语,表示该类型概念动作的一个例示。同时,该动词短语可以作为一个类型概念的动作,被进一步植入情境;第二步,动词短语表示的类型概念的动作,通过时空锚定、参与者阐释等手段,被进一步植入小句表示的更为具体的情境,该小句表示的动作是动词短语所表示的类型概念动作的一个例示。
关键词:轻动词类型例示情境植入一、引言
“轻动词”(light verb)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丹麦语言学家叶斯珀森提出的。(Jespersen,1949: 117)叶氏的轻动词概念主要用来解释英语中“V+NP”结构的语义。在英语的一些“V+NP”结构中,如“have a drink/look/rest; take a walk breath/shower; give a sigh/call/smile”,动词(have,take,give)的意义虚化,语义重心转移到其后的名词上。叶氏将这类意义空灵的动词称作“轻动词”。
轻动词(light verb)本是生成语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关于轻动词的认识并不统一。例如,有的学者认为轻动词没有语音形态,只具有句法功能;而有的学者把英语中的“make”“let”以及汉语中的“弄”“搞”“被”等,分析成具有语音形态的显性轻动词(overt light verb)。
轻动词是指词汇意义虚化,但句法功能强的一类动词,如英语中的“do”“be”“become”“cause”等虚动词。汉语中的“弄、搞、整、打”等都属于轻动词的范畴,尽管轻动词并不止这些。(冯胜利,2005)
轻动词在结构中所起的语义作用十分轻微,主要扮演着功能上的角色。
20世纪90年代中期,轻动词假设为Chomsky所吸收,他把轻动词视为及物性谓语的核心。同时,轻动词假设和空语类理论相结合,轻动词不仅语义空灵,而且可以没有语音形式。
现代汉语中,“打”经常与语义上似乎不搭配的名词一起出现,构成动宾结构。如①:
打靶、打报告、打补丁、打草、打草稿、打草鞋、打岔、打柴、打灯笼、打地铺、打电话、打地洞、打对号、打折、打盹儿、打耳光、打分、打饭、打更、打工、打谷、打鼓、打官腔、打官司、打光棍、打哈欠、打呼噜、打蛔虫、打火、打基础、打家具、打架、打江山、打酱油、打结、打井、打蜡、打雷、打铃、打领带、打麻将、打麦子、打毛衣、打鸣儿、打拍子、打牌、打喷嚏、打扑克、打气、打墙、打秋千、打球、打拳、打伞、打闪、打扇、打食、打收条、打手电、打手势、打首饰、打水、打算盘、打隧道、打胎、打太极拳、打铁、打挺儿、打头阵、打退堂鼓、打弯、打问号、打下手、打先锋、打响指、打信号、打旋、打牙祭、打眼、打印、打油、打游击、打游戏、打鱼、打杂儿、打仗、打招呼、打折扣、打针、打皱、打桩、打字。
由于“打”在汉语中使用率如此之高,使用如此之灵活,有人甚至称之为万能动词。问题是:“打”如此之多的用法是如何发展出来的?“打”在不同的语境下又是如何实现其解读的呢?
二、认知语法的情境植入理论
如何在具体的语境中解读“打”这个动词的语义呢?先看下列语料:
(1)他不敢打你吧?他多凶他不敢打人,他得讲理,是不是?
(2)他小名叫友儿。“友儿,打壶开水去!”“友儿,买盒烟去!”完了给打点儿水,晚不晌分几个大子儿,够他吃的。
(3)我们家就在中学边上,听见打上课铃儿才起,我都不晚。
(4)小刘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她还喜欢Hello Kitty。
(5)昨天是感恩节,我给父母打了个电话,表达一下我的感恩之心。
从现有语料观察,现代汉语中“打”一类的动词很少以光杆形式出现在实际话语中,而是伴有各种修饰成分。那么,“打”在不同的语境中又该如何解读呢?我们试在认知语法的框架下解释“打”是如何被植入具体情境的。
认知语法的观点认为,意义即概念化(Meaning is conceptualization.)(Langacker,1987:7)。人们在一般认知能力的作用下对外部世界进行抽象、概括,这就是对外部世界概念化(conceptualize)的过程,形成对外部世界的概念(concepts),进而将这些对概念化的结果表征为语言。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事体(thing)进行概念化,在语言层面表征为名词;对各种过程(process)进行概念化,在语言层面表征为动词。认知语法采用统一的分析框架对动词和名词进行研究。情境植入(grounding)是语言使用的基本特征,每一个句子都是被植入了情境(grounded)的。名词和动词通过一定的情境植入手段,将名词所表示的事体和动词所表示的事件植入到一定的时空中,使名词和动词的语义具体化、情境化。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特有的情境植入系统。名词和动词的指称意义相互依:名词所指称的事体总要处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参与一定的过程。而动词所指称的事件过程预设了事件的参与者,不存在没有任何参与者的过程。我们先来看名词是如何被植入情境的。
三、名词的情境植入
名词的基本功能是指称,其基本语义是指称事体(thing)。单个的名词凸显(profile)一个类型(type)概念,单个名词是对它的多个例示(instance)的抽象和概括。单个名词指称的类型概念的图式如图1:
图1:类型概念图2:例示概念
图1中的方框代表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大方框代表外部世界,其中自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体或实体(entities)。实线小方框代表例示域(domain of instantiation,DI),表示单个的名词所指称的一类事体在外部世界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小方框内的粗体圆圈代表单个名词所指称的一类事体,如名词“boy”是一个图式化(schematic)的概念,凸显的是“boy”这个概念类型,区别于外部世界中存在的其他概念类型,如“girl,tree,table”等,而不是某一个(些)具体的“boy(s)”。小圆圈采用粗体表示单个名词指称的类型概念“t”在外部世界中获得唯一凸显。图中的虚线方框表示单个名词的例示域,其中的虚线小圆圈表示单个名词指称的类型概念“t”的例示集合,用虚线表示这些例示没有获得凸显。在实际话语中,名词很少以类型概念(光杆形式)出现,而是被植入了情境(grounded)。Langacker认为,情境植入(grounding)是语言使用的基本特征。(Langacker,2008:264)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情境植入系统(Langacker,2008:272)。名词的情境植入成分有冠词(a,an,the)、指示词(this,that,these,those等)、数词(two,five hundred,a dozen 等)、量词(a cup of,a handful of,a drop of等)。如“boy”在实际话语情境中可能会以“a boy,the boy,this boy,that boy,these boys,those boys,many boys”等形式出现。单个名词“boy”所指称的类型概念就是概念化主体(conceptualizer)对“boy”的众多例示“a boy,the boy,this boy,that boy,these boys,those boys,many boys”等的抽象、概括,是对这些例示的图式化。图1就是单个名词(如“boy”)的语义凸显图式。单个名词和名词短语的区别在于二者的语义凸显不同:单个名词(如“boy”)凸显一类事体,名词短语(如“this boy”)凸显其中的一个例示,二者是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的关系。名词短语的语义凸显图式如图2。认知语法关于名词的“类”和“例”的概念与朱德熙提出的类象(type)和具象(token)的词汇分类也是一致的。(朱德熙,2010: 83)
四、动词的情境植入
认知语法对动词的研究可以纳入名词的分析框架。Langacker(1987,1991,2008)认为,动词和名词一样,基本功能也是指称,所不同的是,动词指称过程(process)。单个的动词凸显一个过程类型“t”。如动词“go”是对其在众多情境中的例示动作进行抽象、概括而形成的类型概念,凸显的是一个过程类型。但在实际话语中,动词“go”多是被植入了情境的,它可能会以“went,have gone,going,to go,will go”等形式出现。被植入情境的动词指称过程的一个特定例示(instance),如“went”是“go”的一个例示,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在一定的情境作用下,将类型概念的过程“go”锚定(anchor)在时间这个认知域中的一个特定例示上。典型的情境(ground)包括说话人(S)、听话人(H),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处的时间、空间,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情境植入的过程就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将注意力共同聚焦于一个特定的事物或场景,实现二者之间共同的心智指称。如图3。
图3:情境植入图式 图4:名词的情境植入图式
如果我们将情境植入的作用和例示概念的语义凸显图式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名词的情境植入图式,如图4。
Langacker (1987,1991)认为,动词的情境植入手段主要体现在时(tense)、体(aspect)和情态(modality)方面,时揭示事件相对于说话时间在时间轴上的位置,体揭示说话人观察事件时是将其视为持续的事件还是非持续的事件,情态揭示说话人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主观判断。但情境植入手段可以是显性的(overt),也可以是隐性的(covert),在不同语言中其显性程度不同。任何有助于将语言表达式植入具体话语情境的成分(显性的、隐性的、共现的)都可以视为情境因素。就动词而言,它所表示的过程对其参与者具有概念依存性(Langacker,2008:296),我们很难想象没有任何参与者的事件过程。反过来说,参与者总是处于一定的事件所发生的时空中,参与者的出现激活了动词所表示的一个特定过程,将单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类型植入一个特定的情境。在语言层面,参与者一般体现为名词或名词短语。因此,名词或名词短语所表示的动作参与者可以视为隐性的情境植入手段。
五、轻动词“打”的情境植入
结合上文的情景植入图式来分析一下“打电话”的语义构建,可以得到动词“打”从词汇层面到短语层面的情境植入图式,如图5。
图5:“打”的情境植入图式(短语层面)
图5中的“打”是一个类型概念的动作,是对各种情境中不同的“打”的动作的图式性概括。这意味着,“打”在其例示域(图中实线长方框)中存在多个例示,如“打电话”“打灯笼”“打耳光”“打篮球”“打扑克”“打游击”等,而“打电话”在这个例示域中得到了凸显。“电话”作为“打”这个动作的一个特定参与者,激活了“打”的一个具体情境,将“打”植入到“打电话”这个情境中,而非“打灯笼”“打耳光”“打篮球”“打扑克”“打游击”等情境中。因此,动词参与者“电话”作为一种隐性的情境因素,对“打”的语义建构做出了贡献。然而,相对于小句表达的更加具体的话语情境,如“昨天我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短语“打电话”依然是一个图式化的、类型概念的过程。那么,在小句层面,“打电话”又是如何参与句子的语义构建,并影响到句子的理解的呢?我们可以先将“打电话”在短语层面的语义构建图式扩展、延伸一下,得到动词短语“打电话”在小句层面的情境植入图式,如图6。
图6:“打”的情境植入图式(小句层面)
图6中的“打”先在情景植入的作用下构成短语层面的“打电话”,二者成为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打电话”阐释了“打”的一个具体情境,“打电话”作为一个类型概念的动作,区别于“打灯笼”“打耳光”“打篮球”“打扑克”“打游击”等其他动作类型。然而,在实际话语中,“打电话”一类的短语也很少单独出现,而是伴有各种修饰语出现在小句中,如“我昨天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根据情境植入理论,动词的情境植入方式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显性的情境植入成分主要体现在时态和情态方面,在句法层面表征为“-s,-ed,-ing;着、了、过、在、在……着”等时态标记和“can、may、will、shall、must;会、要、将”等情态标记。隐性的情景植入成分可以是任何对动词的意义构建有贡献的因素,如与动词共现的参与者、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参与者的认识情感等。在“我昨天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这个小句中,表达类型概念的动作“打电话”通过时空锚定,将其植入到时间域中的一个特定位置“昨天”,表示“打电话”事件发生在说话时间之前,在句法层面体现为过去时态的语法标记“了”。同时,“打电话”的参与者(“我、父母”)阐释了“打电话”动作的射体(trajector)和界标(landmark),将“打电话”植入到一个特定的有参与者存在的空间域。这样,“打电话”就从一个类型概念的动作通过语法标记“了”、时间词汇“昨天”、参与者(“我、父母”)的情境植入作用,被植入到了一个具体的话语情境中,由此得到的小句是“打电话”这个类型动作的一个例示。
“打”是一个典型的轻动词,它在具体情境中的语义构建对轻动词有极强的代表性。因此,我们可以从上述分析框架中抽象出轻动词从词汇层面到短语层面,再到小句层面的语义构建模式,如图7。图7中的“tI”表示轻动词的一个例示,即在短语层面被植入情境的轻动词,这样构建而成的轻动词短语表示一个类型概念的动作;“ti”表示轻动词短语的一个例示,即在小句层面被植入情境的轻动词短语,这样构建而成的小句表示一个具体话语情境中的事件。
图7:轻动词的情境植入图式
语料观察发现,轻动词不一定非要经过上述“词汇—短语—小句”两个层级的情境植入,而通常是从词汇直接被植入情境成为小句。我们可以将轻动词的情境植入图式略去中间的短语层面,即得到轻动词情境植入的简化图式。
由于轻动词“打”的典型性,图7所表达的轻动词情境植入图式同样适用于“搞、弄、整”等其他轻动词。
六、结语
现代汉语中的动词“打”虽具动词形式,但其语义贫乏,之所以能在特定的语境下得到恰当解读,主要是依赖情境植入的作用。在具体的情境下对动词“打”的理解需经过两个步骤的情境植入:第一步,意义空灵的“打”从词汇层面通过参与者(如“电话”)的激活等情境植入手段,被植入了一个较为具体的情境(如“打电话”),成为短语层面的事件类型;第二步,短语(“打电话”)通过时空锚定、参与者阐释等情境植入手段,被进一步植入到更为具体的话语情境(如“我昨天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中。至此,“打”的意义才构建完毕。
(本文是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汉语动词时意义的认知语法研究”[项目编号:2013-GH-491]的部分成果)
注释:
①除此之外,汉语中还有大量带“打”的习语,如“打比方”“打
主意”“打天下”“打黑枪”“打牙祭”“打马虎眼”等,由于这些习语比较特殊,我们没有列在上表中。
参考文献:
[1]Jespersen,O.A Modern English Grammar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VI,Morphology[M].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rvin Ltd,1949.
[2]Langacker,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3]Langacker,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2[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4]Langacker,Ronald W.Cognitive Grammar:A Basic
Introduc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5]冯胜利.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J].语言科学,
2005,(1):3~16.
[6]朱德熙.语法分析讲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任凤梅河南开封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475001)
关键词:轻动词类型例示情境植入一、引言
“轻动词”(light verb)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丹麦语言学家叶斯珀森提出的。(Jespersen,1949: 117)叶氏的轻动词概念主要用来解释英语中“V+NP”结构的语义。在英语的一些“V+NP”结构中,如“have a drink/look/rest; take a walk breath/shower; give a sigh/call/smile”,动词(have,take,give)的意义虚化,语义重心转移到其后的名词上。叶氏将这类意义空灵的动词称作“轻动词”。
轻动词(light verb)本是生成语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关于轻动词的认识并不统一。例如,有的学者认为轻动词没有语音形态,只具有句法功能;而有的学者把英语中的“make”“let”以及汉语中的“弄”“搞”“被”等,分析成具有语音形态的显性轻动词(overt light verb)。
轻动词是指词汇意义虚化,但句法功能强的一类动词,如英语中的“do”“be”“become”“cause”等虚动词。汉语中的“弄、搞、整、打”等都属于轻动词的范畴,尽管轻动词并不止这些。(冯胜利,2005)
轻动词在结构中所起的语义作用十分轻微,主要扮演着功能上的角色。
20世纪90年代中期,轻动词假设为Chomsky所吸收,他把轻动词视为及物性谓语的核心。同时,轻动词假设和空语类理论相结合,轻动词不仅语义空灵,而且可以没有语音形式。
现代汉语中,“打”经常与语义上似乎不搭配的名词一起出现,构成动宾结构。如①:
打靶、打报告、打补丁、打草、打草稿、打草鞋、打岔、打柴、打灯笼、打地铺、打电话、打地洞、打对号、打折、打盹儿、打耳光、打分、打饭、打更、打工、打谷、打鼓、打官腔、打官司、打光棍、打哈欠、打呼噜、打蛔虫、打火、打基础、打家具、打架、打江山、打酱油、打结、打井、打蜡、打雷、打铃、打领带、打麻将、打麦子、打毛衣、打鸣儿、打拍子、打牌、打喷嚏、打扑克、打气、打墙、打秋千、打球、打拳、打伞、打闪、打扇、打食、打收条、打手电、打手势、打首饰、打水、打算盘、打隧道、打胎、打太极拳、打铁、打挺儿、打头阵、打退堂鼓、打弯、打问号、打下手、打先锋、打响指、打信号、打旋、打牙祭、打眼、打印、打油、打游击、打游戏、打鱼、打杂儿、打仗、打招呼、打折扣、打针、打皱、打桩、打字。
由于“打”在汉语中使用率如此之高,使用如此之灵活,有人甚至称之为万能动词。问题是:“打”如此之多的用法是如何发展出来的?“打”在不同的语境下又是如何实现其解读的呢?
二、认知语法的情境植入理论
如何在具体的语境中解读“打”这个动词的语义呢?先看下列语料:
(1)他不敢打你吧?他多凶他不敢打人,他得讲理,是不是?
(2)他小名叫友儿。“友儿,打壶开水去!”“友儿,买盒烟去!”完了给打点儿水,晚不晌分几个大子儿,够他吃的。
(3)我们家就在中学边上,听见打上课铃儿才起,我都不晚。
(4)小刘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她还喜欢Hello Kitty。
(5)昨天是感恩节,我给父母打了个电话,表达一下我的感恩之心。
从现有语料观察,现代汉语中“打”一类的动词很少以光杆形式出现在实际话语中,而是伴有各种修饰成分。那么,“打”在不同的语境中又该如何解读呢?我们试在认知语法的框架下解释“打”是如何被植入具体情境的。
认知语法的观点认为,意义即概念化(Meaning is conceptualization.)(Langacker,1987:7)。人们在一般认知能力的作用下对外部世界进行抽象、概括,这就是对外部世界概念化(conceptualize)的过程,形成对外部世界的概念(concepts),进而将这些对概念化的结果表征为语言。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事体(thing)进行概念化,在语言层面表征为名词;对各种过程(process)进行概念化,在语言层面表征为动词。认知语法采用统一的分析框架对动词和名词进行研究。情境植入(grounding)是语言使用的基本特征,每一个句子都是被植入了情境(grounded)的。名词和动词通过一定的情境植入手段,将名词所表示的事体和动词所表示的事件植入到一定的时空中,使名词和动词的语义具体化、情境化。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特有的情境植入系统。名词和动词的指称意义相互依:名词所指称的事体总要处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参与一定的过程。而动词所指称的事件过程预设了事件的参与者,不存在没有任何参与者的过程。我们先来看名词是如何被植入情境的。
三、名词的情境植入
名词的基本功能是指称,其基本语义是指称事体(thing)。单个的名词凸显(profile)一个类型(type)概念,单个名词是对它的多个例示(instance)的抽象和概括。单个名词指称的类型概念的图式如图1:
图1:类型概念图2:例示概念
图1中的方框代表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大方框代表外部世界,其中自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体或实体(entities)。实线小方框代表例示域(domain of instantiation,DI),表示单个的名词所指称的一类事体在外部世界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小方框内的粗体圆圈代表单个名词所指称的一类事体,如名词“boy”是一个图式化(schematic)的概念,凸显的是“boy”这个概念类型,区别于外部世界中存在的其他概念类型,如“girl,tree,table”等,而不是某一个(些)具体的“boy(s)”。小圆圈采用粗体表示单个名词指称的类型概念“t”在外部世界中获得唯一凸显。图中的虚线方框表示单个名词的例示域,其中的虚线小圆圈表示单个名词指称的类型概念“t”的例示集合,用虚线表示这些例示没有获得凸显。在实际话语中,名词很少以类型概念(光杆形式)出现,而是被植入了情境(grounded)。Langacker认为,情境植入(grounding)是语言使用的基本特征。(Langacker,2008:264)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情境植入系统(Langacker,2008:272)。名词的情境植入成分有冠词(a,an,the)、指示词(this,that,these,those等)、数词(two,five hundred,a dozen 等)、量词(a cup of,a handful of,a drop of等)。如“boy”在实际话语情境中可能会以“a boy,the boy,this boy,that boy,these boys,those boys,many boys”等形式出现。单个名词“boy”所指称的类型概念就是概念化主体(conceptualizer)对“boy”的众多例示“a boy,the boy,this boy,that boy,these boys,those boys,many boys”等的抽象、概括,是对这些例示的图式化。图1就是单个名词(如“boy”)的语义凸显图式。单个名词和名词短语的区别在于二者的语义凸显不同:单个名词(如“boy”)凸显一类事体,名词短语(如“this boy”)凸显其中的一个例示,二者是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的关系。名词短语的语义凸显图式如图2。认知语法关于名词的“类”和“例”的概念与朱德熙提出的类象(type)和具象(token)的词汇分类也是一致的。(朱德熙,2010: 83)
四、动词的情境植入
认知语法对动词的研究可以纳入名词的分析框架。Langacker(1987,1991,2008)认为,动词和名词一样,基本功能也是指称,所不同的是,动词指称过程(process)。单个的动词凸显一个过程类型“t”。如动词“go”是对其在众多情境中的例示动作进行抽象、概括而形成的类型概念,凸显的是一个过程类型。但在实际话语中,动词“go”多是被植入了情境的,它可能会以“went,have gone,going,to go,will go”等形式出现。被植入情境的动词指称过程的一个特定例示(instance),如“went”是“go”的一个例示,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在一定的情境作用下,将类型概念的过程“go”锚定(anchor)在时间这个认知域中的一个特定例示上。典型的情境(ground)包括说话人(S)、听话人(H),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处的时间、空间,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情境植入的过程就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将注意力共同聚焦于一个特定的事物或场景,实现二者之间共同的心智指称。如图3。
图3:情境植入图式 图4:名词的情境植入图式
如果我们将情境植入的作用和例示概念的语义凸显图式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名词的情境植入图式,如图4。
Langacker (1987,1991)认为,动词的情境植入手段主要体现在时(tense)、体(aspect)和情态(modality)方面,时揭示事件相对于说话时间在时间轴上的位置,体揭示说话人观察事件时是将其视为持续的事件还是非持续的事件,情态揭示说话人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主观判断。但情境植入手段可以是显性的(overt),也可以是隐性的(covert),在不同语言中其显性程度不同。任何有助于将语言表达式植入具体话语情境的成分(显性的、隐性的、共现的)都可以视为情境因素。就动词而言,它所表示的过程对其参与者具有概念依存性(Langacker,2008:296),我们很难想象没有任何参与者的事件过程。反过来说,参与者总是处于一定的事件所发生的时空中,参与者的出现激活了动词所表示的一个特定过程,将单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类型植入一个特定的情境。在语言层面,参与者一般体现为名词或名词短语。因此,名词或名词短语所表示的动作参与者可以视为隐性的情境植入手段。
五、轻动词“打”的情境植入
结合上文的情景植入图式来分析一下“打电话”的语义构建,可以得到动词“打”从词汇层面到短语层面的情境植入图式,如图5。
图5:“打”的情境植入图式(短语层面)
图5中的“打”是一个类型概念的动作,是对各种情境中不同的“打”的动作的图式性概括。这意味着,“打”在其例示域(图中实线长方框)中存在多个例示,如“打电话”“打灯笼”“打耳光”“打篮球”“打扑克”“打游击”等,而“打电话”在这个例示域中得到了凸显。“电话”作为“打”这个动作的一个特定参与者,激活了“打”的一个具体情境,将“打”植入到“打电话”这个情境中,而非“打灯笼”“打耳光”“打篮球”“打扑克”“打游击”等情境中。因此,动词参与者“电话”作为一种隐性的情境因素,对“打”的语义建构做出了贡献。然而,相对于小句表达的更加具体的话语情境,如“昨天我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短语“打电话”依然是一个图式化的、类型概念的过程。那么,在小句层面,“打电话”又是如何参与句子的语义构建,并影响到句子的理解的呢?我们可以先将“打电话”在短语层面的语义构建图式扩展、延伸一下,得到动词短语“打电话”在小句层面的情境植入图式,如图6。
图6:“打”的情境植入图式(小句层面)
图6中的“打”先在情景植入的作用下构成短语层面的“打电话”,二者成为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打电话”阐释了“打”的一个具体情境,“打电话”作为一个类型概念的动作,区别于“打灯笼”“打耳光”“打篮球”“打扑克”“打游击”等其他动作类型。然而,在实际话语中,“打电话”一类的短语也很少单独出现,而是伴有各种修饰语出现在小句中,如“我昨天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根据情境植入理论,动词的情境植入方式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显性的情境植入成分主要体现在时态和情态方面,在句法层面表征为“-s,-ed,-ing;着、了、过、在、在……着”等时态标记和“can、may、will、shall、must;会、要、将”等情态标记。隐性的情景植入成分可以是任何对动词的意义构建有贡献的因素,如与动词共现的参与者、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参与者的认识情感等。在“我昨天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这个小句中,表达类型概念的动作“打电话”通过时空锚定,将其植入到时间域中的一个特定位置“昨天”,表示“打电话”事件发生在说话时间之前,在句法层面体现为过去时态的语法标记“了”。同时,“打电话”的参与者(“我、父母”)阐释了“打电话”动作的射体(trajector)和界标(landmark),将“打电话”植入到一个特定的有参与者存在的空间域。这样,“打电话”就从一个类型概念的动作通过语法标记“了”、时间词汇“昨天”、参与者(“我、父母”)的情境植入作用,被植入到了一个具体的话语情境中,由此得到的小句是“打电话”这个类型动作的一个例示。
“打”是一个典型的轻动词,它在具体情境中的语义构建对轻动词有极强的代表性。因此,我们可以从上述分析框架中抽象出轻动词从词汇层面到短语层面,再到小句层面的语义构建模式,如图7。图7中的“tI”表示轻动词的一个例示,即在短语层面被植入情境的轻动词,这样构建而成的轻动词短语表示一个类型概念的动作;“ti”表示轻动词短语的一个例示,即在小句层面被植入情境的轻动词短语,这样构建而成的小句表示一个具体话语情境中的事件。
图7:轻动词的情境植入图式
语料观察发现,轻动词不一定非要经过上述“词汇—短语—小句”两个层级的情境植入,而通常是从词汇直接被植入情境成为小句。我们可以将轻动词的情境植入图式略去中间的短语层面,即得到轻动词情境植入的简化图式。
由于轻动词“打”的典型性,图7所表达的轻动词情境植入图式同样适用于“搞、弄、整”等其他轻动词。
六、结语
现代汉语中的动词“打”虽具动词形式,但其语义贫乏,之所以能在特定的语境下得到恰当解读,主要是依赖情境植入的作用。在具体的情境下对动词“打”的理解需经过两个步骤的情境植入:第一步,意义空灵的“打”从词汇层面通过参与者(如“电话”)的激活等情境植入手段,被植入了一个较为具体的情境(如“打电话”),成为短语层面的事件类型;第二步,短语(“打电话”)通过时空锚定、参与者阐释等情境植入手段,被进一步植入到更为具体的话语情境(如“我昨天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中。至此,“打”的意义才构建完毕。
(本文是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汉语动词时意义的认知语法研究”[项目编号:2013-GH-491]的部分成果)
注释:
①除此之外,汉语中还有大量带“打”的习语,如“打比方”“打
主意”“打天下”“打黑枪”“打牙祭”“打马虎眼”等,由于这些习语比较特殊,我们没有列在上表中。
参考文献:
[1]Jespersen,O.A Modern English Grammar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VI,Morphology[M].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rvin Ltd,1949.
[2]Langacker,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3]Langacker,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2[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4]Langacker,Ronald W.Cognitive Grammar:A Basic
Introduc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5]冯胜利.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J].语言科学,
2005,(1):3~16.
[6]朱德熙.语法分析讲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任凤梅河南开封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47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