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形势下,中职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会处于相对劣势,在挫折和困难面前,难免会产生心理上的困扰以至走入误区,影响顺利就业创业。针对中职生在就业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对策,促进中职生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心理;心理调适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38-01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与岗位相适应的工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竣,特别是对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客观上存在着年龄偏小、知识面不宽、社会经验不足等不利因素,致使他们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相对劣势。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往往会在他们心理上形成一定的困扰和误区,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排解,就会对他们的顺利就业创业产生一定影响。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就业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就业心理主要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实际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毕业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如何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评估、准确定位,克服各种不利心理因素的影响,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能否就业成功的关键。
1.自身定位不准,存在自卑或自负心理。
现代中职学生的就业心理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的状态:一些学生在就业中存在过于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本来就是因为成绩不好,没有更好的选择才到中职学校学习的,在就业竞争中,论学历明显比不过大学生,论动手能力可能比不上高职生,加之近几年用人单位在招工中有的过于看重学历,有的要求必须录用有熟练技能和工作经验的,需求标准不断提高,致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经常碰壁,越发加重了自卑情绪,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出现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情绪低落等反应,直接影响到择业效果;还有一些学生与之正相反,存在过于自负心理,对自己估价过高,不切合实际。在择业上往往好高骛远,总认为以自己的能力,一毕业就能找到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好、发展空间大的就业单位,没有做好从最基层做起、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岗位的心理准备,畏难怕苦,这样往往会陷入“高不成低不就”、“选老婆越选越难看”的尴尬局面,如不及时调整心态,就会造成就业受挫,心理失衡。
2.就业目标不明,存在依赖或从众心理。
中职毕业生中绝大部分同学对自己未来从事何种职业、实现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并没有一个明晰的思路和想法:有些中职学生已经习惯凡事由家长包办代替,认为上学时一切由家长安排,就业还得依靠家里,把择业能否成功完全寄托在自己家长身上,认为有社会条件的可以通过拉关系、走后门找到合适的用人单位,条件一般的也可由家长出面代替自己与用人单位洽谈,自己坐享其成。孰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预先就形成了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缺乏开拓精神的印象,即使能被录用,也会对未来个人发展形成严重阻碍。有些中职毕业生面对众多用人单位,则是满脸迷茫,感到无所适从,只能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多数人选择哪里,我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挤,我就往哪挤。”他们盲目地认为大多数人都想选择的肯定是好工作、好岗位,肯定会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利,而没有客观分析自己的专业和能力优势,忽视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和自我创造性,即使被录用也往往无法发挥自身优势,在工作中碌碌无为,空留遗憾。
3.择业心态不稳,存在攀比或不满心理。
中职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攀比心理,有的认为自己在校学习期间,不管在学习成绩、专业技能还是在思想品德方面都比别的同学强,所以在求职过程中一定不能比别人差,即使用人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如果别的同学找到待遇环境更好的单位,自己心理上就感觉有落差,越比较越觉得人家的单位好,对自己选择的用人单位最终彷徨放弃,这样往往会导致丧失良好就业时机,也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前途。有些中职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因遇到一些不公正待遇,或对国家就业政策、社会丑恶现象过于悲观,就产生了强烈不满情绪,愤世嫉俗,心理失衡,认为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就业环境使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从而产生了消极心理和不健康行为,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就业和顺利择业。
二、解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更新就业观念,提升职业满意度。
选择职业是人生道路上面临的一次重要抉择,面对选择与被选择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种种困惑与错误的就业观念,很多毕业生一味的追求职业的稳定与安全,毕业后,一心想到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就业,认为这样才有所保障,但从未来的人事制度改革趋势来看,职业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都是相对的。还有部分毕业生对管理及技术岗位的期望值过高,过多的看重职业的社会地位,过分的追求经济报酬,片面的追求精神的满足和经济的满足。此类的观念都是阻碍正确选择职业的绊脚石,只有帮助中职生摒弃错误观念,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提升其对所选职业的满意度,让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才能使毕业生抓住机会,顺利就业。
2.培养职业兴趣,增强职业沉浸体验。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倾向带有稳定、主动、持久等特征。兴趣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人的个性有内在的联系。因此,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应对自己的兴趣有一个客观的分析,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调整自己的兴趣爱好,适应社会需求,并且以兴趣为引导,增强所从事职业的内在动力,增加自我对职业的沉浸体验,发挥自己的潜能与创新,从而提高工作热忱及工作效率,使自己的才智和心性得以更大程度的提高。
3.提高职业能力,加深职业素养。
能力是影响求职与择业的重要因素,因为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一定的能力。能力因素对职业的选择起着筛选的作用。人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锻炼中应用并得到提高的。并且任何一种具体的职业都有其特定的素质要求,专业能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以专业教育为主导,中职生应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作为自己职业成功的基石。同时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职业也不断的被赋予新的内容,在面临来自职业的种种压力时,我们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才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才能为自己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4.克服择业心理困扰,学会心理调适。
频繁的人才争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道新的职业风景线。多元化的职业选择经常会让涉世之初的中职生茫然无措。在择业中产生的矛盾心理及各种心理误区,如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宣泄,则可能发展成为影响择业的心理障碍。这种不良的心理障碍一旦形成,就会严重困扰日常的学习、生活乃至择业。焦虑、自负、自卑、怯懦、依赖、冷漠、问题行为、躯体化症状,这些都是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中职生可以通学习自我激励法、注意转移法、适度宣泄法、自我安慰法、合理情绪疗法等一系列合理有效的自我调适方法,帮助自己面对现实,排除心理困扰,缓解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促使自己尽快地实现角色转换,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心理;心理调适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38-01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与岗位相适应的工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竣,特别是对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客观上存在着年龄偏小、知识面不宽、社会经验不足等不利因素,致使他们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相对劣势。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往往会在他们心理上形成一定的困扰和误区,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排解,就会对他们的顺利就业创业产生一定影响。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就业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就业心理主要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实际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毕业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如何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评估、准确定位,克服各种不利心理因素的影响,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能否就业成功的关键。
1.自身定位不准,存在自卑或自负心理。
现代中职学生的就业心理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的状态:一些学生在就业中存在过于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本来就是因为成绩不好,没有更好的选择才到中职学校学习的,在就业竞争中,论学历明显比不过大学生,论动手能力可能比不上高职生,加之近几年用人单位在招工中有的过于看重学历,有的要求必须录用有熟练技能和工作经验的,需求标准不断提高,致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经常碰壁,越发加重了自卑情绪,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出现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情绪低落等反应,直接影响到择业效果;还有一些学生与之正相反,存在过于自负心理,对自己估价过高,不切合实际。在择业上往往好高骛远,总认为以自己的能力,一毕业就能找到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好、发展空间大的就业单位,没有做好从最基层做起、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岗位的心理准备,畏难怕苦,这样往往会陷入“高不成低不就”、“选老婆越选越难看”的尴尬局面,如不及时调整心态,就会造成就业受挫,心理失衡。
2.就业目标不明,存在依赖或从众心理。
中职毕业生中绝大部分同学对自己未来从事何种职业、实现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并没有一个明晰的思路和想法:有些中职学生已经习惯凡事由家长包办代替,认为上学时一切由家长安排,就业还得依靠家里,把择业能否成功完全寄托在自己家长身上,认为有社会条件的可以通过拉关系、走后门找到合适的用人单位,条件一般的也可由家长出面代替自己与用人单位洽谈,自己坐享其成。孰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预先就形成了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缺乏开拓精神的印象,即使能被录用,也会对未来个人发展形成严重阻碍。有些中职毕业生面对众多用人单位,则是满脸迷茫,感到无所适从,只能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多数人选择哪里,我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挤,我就往哪挤。”他们盲目地认为大多数人都想选择的肯定是好工作、好岗位,肯定会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利,而没有客观分析自己的专业和能力优势,忽视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和自我创造性,即使被录用也往往无法发挥自身优势,在工作中碌碌无为,空留遗憾。
3.择业心态不稳,存在攀比或不满心理。
中职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攀比心理,有的认为自己在校学习期间,不管在学习成绩、专业技能还是在思想品德方面都比别的同学强,所以在求职过程中一定不能比别人差,即使用人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如果别的同学找到待遇环境更好的单位,自己心理上就感觉有落差,越比较越觉得人家的单位好,对自己选择的用人单位最终彷徨放弃,这样往往会导致丧失良好就业时机,也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前途。有些中职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因遇到一些不公正待遇,或对国家就业政策、社会丑恶现象过于悲观,就产生了强烈不满情绪,愤世嫉俗,心理失衡,认为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就业环境使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从而产生了消极心理和不健康行为,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就业和顺利择业。
二、解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更新就业观念,提升职业满意度。
选择职业是人生道路上面临的一次重要抉择,面对选择与被选择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种种困惑与错误的就业观念,很多毕业生一味的追求职业的稳定与安全,毕业后,一心想到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就业,认为这样才有所保障,但从未来的人事制度改革趋势来看,职业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都是相对的。还有部分毕业生对管理及技术岗位的期望值过高,过多的看重职业的社会地位,过分的追求经济报酬,片面的追求精神的满足和经济的满足。此类的观念都是阻碍正确选择职业的绊脚石,只有帮助中职生摒弃错误观念,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提升其对所选职业的满意度,让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才能使毕业生抓住机会,顺利就业。
2.培养职业兴趣,增强职业沉浸体验。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倾向带有稳定、主动、持久等特征。兴趣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人的个性有内在的联系。因此,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应对自己的兴趣有一个客观的分析,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调整自己的兴趣爱好,适应社会需求,并且以兴趣为引导,增强所从事职业的内在动力,增加自我对职业的沉浸体验,发挥自己的潜能与创新,从而提高工作热忱及工作效率,使自己的才智和心性得以更大程度的提高。
3.提高职业能力,加深职业素养。
能力是影响求职与择业的重要因素,因为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一定的能力。能力因素对职业的选择起着筛选的作用。人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锻炼中应用并得到提高的。并且任何一种具体的职业都有其特定的素质要求,专业能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以专业教育为主导,中职生应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作为自己职业成功的基石。同时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职业也不断的被赋予新的内容,在面临来自职业的种种压力时,我们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才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才能为自己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4.克服择业心理困扰,学会心理调适。
频繁的人才争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道新的职业风景线。多元化的职业选择经常会让涉世之初的中职生茫然无措。在择业中产生的矛盾心理及各种心理误区,如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宣泄,则可能发展成为影响择业的心理障碍。这种不良的心理障碍一旦形成,就会严重困扰日常的学习、生活乃至择业。焦虑、自负、自卑、怯懦、依赖、冷漠、问题行为、躯体化症状,这些都是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中职生可以通学习自我激励法、注意转移法、适度宣泄法、自我安慰法、合理情绪疗法等一系列合理有效的自我调适方法,帮助自己面对现实,排除心理困扰,缓解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促使自己尽快地实现角色转换,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