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常被人称为文化沙漠,不独然是人家这样看我们,就连我们也这样看自己。文化沙漠这个称谓起于何时何人的口中或书中已不可考,然在1967年时,蔡康平在《开辟与承担──谨贺“盘古”之诞生》里说:“近年来许多杂志都倒闭了,还有不少也快走到尽头了。今天连一份可看的中文杂志都没有,这不能不说是这个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老一代的知识分子问题好像发完了,新的一代似乎接不上问题了,脑子是空虚的,思想是贫乏的。”1968年的《中国学生周报》上,作者雪峰在《几句感言》中所写的,或更可明状况:“据我所知,有若干份文艺刊物就因为销路的问题,先后停刊,这种情形不禁使人感慨万端,仿佛香港虽拥有四百余万居民,竟连几份较有文艺的报刊亦养活不了,说穿了就是香港没有多少喜爱学术、文艺性的读者,创作者的努力也就徒然了!难怪年前曾有人呐喊,疾呼香港是文化沙漠!”
二楼书店的传说
然在这个常被人称作文化沙漠的地方,却出现过不少特色书店,而这些特色书店,也多被称作二楼书店,诚如维基百科的介绍:“二楼书店(又称楼上书店),泛指非位于地铺或商场内的书店,是香港的阅读文化之一。这种书店通常设于唐楼之内,原因是租金较便宜。香港的二楼书店早于1950年代已经出现。当时香港一些知识分子深感香港的文化气息薄弱,遂以最简单和直接的方法来补救,也就是办书店,以此为启蒙社会的媒介。这些书店分布在九龙的旺角、香港岛的湾仔,卖的都是较冷门的书籍,如边缘文学、前卫艺术、严肃哲学、经典电影、美术杂志等。由于利润微薄,通常设在租金较地铺低廉的二楼、三楼,甚至是十一楼。”
吾生也晚,对以前的二楼特色书店所知不多,然由于一些前辈朋友常上来敝店闲聊,及之后开过一个关于“香港独立书店过去与现在”的讲座,也由此对以前的特色书店有一个概略的认识。香港二楼书店最早经营的是哪一间已不可考,据说以前有不少出名的书店都是文人墨士集资开的,在那个火红年代、那个年轻人还有理想的年代,出过像波文、龙门、传达、南山、一山、学津等书店。而现存且继续经营,又历史最久的楼上一手书店,我想就只剩田园一家。听一些喜欢淘书的前辈们讲,田园应是一九七一年开业。有不少出名的二楼书店店主,是从当年的田园走出来。最著名的便有乐文与洪叶两家,而开益听闻也是从洪叶里走出来。如果要弄一张香港楼上专卖台版书书店的系谱,那就应是由开益一直往上溯,到洪叶、乐文,最后归宗至田园。
香港书店历史另一特色,是出现过不少具特色的二手书店,如神州、新亚、实用、康记、德记、三益及陶斋,而现存还继续经营的只剩神州与新亚(对香港二手书店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香港藏书家许定铭先生的《爱书人手记》里面的《我的淘书史》,香港天地图书出版,有他以往淘旧书的故事,娓娓道来,甚是可读)而现在仍专营文史哲旧书的二手书店,除了硕果仅存的老店如新亚及神州外,还有梅馨书舍。
世间已无青文与曙光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两间有特色的独立书店不得不提,一间是青文书屋,一间是曙光图书。先讲青文书屋,青文书屋是在1981年由当时一班青年文学奖志同道合之士在湾仔庄士敦道创办,1988年由罗志华先生接手。2004年,文化人马国明因为中风关系,把他的曙光书店并入青文书屋。2006年,因为租约问题,青文的门市部暂停营业,罗志华把数千书籍暂时搬到大角咀合桃街2号福星工厂大厦10楼一个约100呎的分租货仓继续运作出版业务。本拟择地重开分店(已经租了地方,也装好了计算机和排版机),却因为2008年2月4日的一宗意外,罗志华怀疑在书仓整理书籍时,被二十多箱塌下的书籍活埋,时值农历岁晚年廿八,无人得知其事,失救而死,直到十四日后尸体腐烂发臭,才被大厦保安员发现,青文遂变成永久结业。
青文书屋以出版本土文学作品闻名,是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的常客,也是几个年代以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至罗氏殁)文艺青年及作家寻找好书和清谈的好地方。陶杰、钟伟民、陈德锦、王良和、叶辉、也斯、昆南、梁文道、朗天、马家辉等等都曾在这里做过他们的文学美梦。
青文经营者罗氏曾经独力承印了八期《诗潮》诗集(独力排版、印刷、钉装、搬运),并创办《青文评论》(出版了四期),至于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文化视野系列》,更是从找作者、编辑出版以至发行都由他一手包办。叶辉曾形容,这是他的“一人战争”。
青文也积极协助顾客订阅书籍,即使经济拮据,罗氏仍坚持守着青文,推动出版事业。罗氏逝世前近十年间,香港最重要的本土文学作品,近半数由青文出版。诚如马家辉所言,青文罗志华是文化界的“幕后推手”。
至于曙光图书则由文化人马国明先生于1984年在香港湾仔庄士敦道创办,是香港早期专售英文书籍的重要来源;2004年,曙光书店终并入青文书屋中。青文与曙光两店相连,在湾仔庄士敦道现址的那栋旧楼。在马国明中风后,青文书店主持人罗志华为他看铺之余,还到邮局帮他取书。
不过,在新兴书店及互联网订书逐渐普及冲击下,近年来在9月开学季时,曙光书店亦不如昔日般出现大量学子购书的情形。新书若未能售出,即造成资金的积压,导致无发订购新书。2004年曙光的年营业额,从1994年的150万下降至2003年的50万(但亦有传闻说,当年单是丘世文一个人,一年便在曙光花一百万元买书)。马国明慨叹表示,曙光的历史任务已经完结。
早在1970年代大学时期,马先生就已开始办英文书展,1984年他开办曙光书店,专卖英文学术研究书籍,是八、九十年代的学生、知识分子,甚至大学教授打书钉的好地方。曙光书店就如一道打通西方当代文化思潮的门,其经营的学术书籍,多为在市面上的连销书店都找不着的书,诚如吕大乐教授所言,“马老板的眼光十分准确”,这亦有赖于书店店主本身的学识及学养。
现存最具特色的六家书店介绍
现在香港的特色书店也有不少,在此不逐间罗列,只介绍其中最具特色的六间,这六间书店各具不同的特色及经营理念。首先由港岛区说起:
★阿麦书房
位于铜锣湾恩平道52号2楼A的“阿麦书房”,可算是文化圈内外最著名的文化书店。话说阿麦书房的英文名称 Mackie 是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名剧作《三便士歌剧》(The Threepenny Opera)中的一个角色。而爵士名伶 Ella Fitzgerald 曾经选唱剧作中歌曲 Mack The Knife 并获得1960 年 Grammy Awards 的 Best Vocal Performance Single Record or Track, Female 奖项。
阿麦书房的老板曾创办艺术剧评的杂志,对这一领域非常熟识,阿麦本有一间分店于湾仔艺术中心,惟于今年十二月结业。阿麦除有书房外更有厨房,就在铜锣湾加路连山道9号地下,地方清幽、静谧,装修格调高雅、简约,在铜锣湾中却又远离铜锣湾的烦嚣,所烹食物精致而味道甚具水平,加上整个场地都氤氲着文艺气息,午后在那里静静地吃块蛋糕,品一口咖啡最适合不过。
阿麦选择售卖的书籍比较偏离主流,故畅销书较少,其售卖的一些在别的地方很难找到的书籍,令阿麦很受小众读者欢迎。阿麦书房不独只卖书籍,更有一些港台及外国独立音乐CD发售,你可以看到在阿麦书房的角落有大大的一个台湾独立品牌角头音乐的CD箱躺在那里。阿麦现在亦会于阿麦厨房举行小型的音乐会或其他文化活动。
★正文书店
位于铜锣湾骆克道500号3/F B的正文书店,是专营文史哲新书,也兼卖文史哲二手书籍的书店。正文意指书籍的文本、正文,语出《左传·隐公九年》,“十一月甲寅,郑人大败戎师”,晋朝杜预注:“此皆春秋时事,虽经无正文,所谓必广记而备言之。”而其意大利文店名Testo,则是英文的Text。Text语源自拉丁文的texere,意即to weave,去编织的意思,这个也有点像《说文》对“文”字的解释:“错画也。象交文。”
正文书店亦会举办不同的文化活动,有音韵学、宋明理学、风水术数的讲座,到新书发布会及文化讲座及诗会等。正文书店经营的文史哲,以中港台的冷僻学术书为主,也会收购一些文史哲,或理论性强的二手书。自从文星结业后,正文书店可算是港岛区的小文星。
正文书店将会于十二月底搬至沙田新城市中央广场,届时会有全新的面貌,全新的装修,务求令读者眼前一亮。
★人民公社
在铜锣湾的另一间特色书店是人民公社,位于香港铜锣湾罗素街十八号一楼(时代广场对面)。严格意义来说,它不纯然是一间书店,而是书店加café结合的经营模式,这在香港楼上书店来讲算是少众,而在台湾却很常见。
一看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加上它一片红海的抢眼装修,就知这是间很有性格的书店,也可窥探出这间书店卖的,应有不少政治类书籍。没错,人民公社卖的书以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社会民生为主题,同时也会售卖来自两岸及香港的好书、话题书、禁书及专门书。
人民公社有一张很大、舒适的沙发供人坐,并售卖咖啡,客人可在此看书上网,是个不俗的地方。人民公社位于人流如鲫,络绎不绝的时代广场对面,对读者来说,既能上来看书,也可享受周边消费,又因地处时代广场附近的地理优势,因此有不少明星常借场拍music video及电影。
★艺鹄
位于湾仔轩尼诗道365号富德楼1楼的艺鹄(aco)是另一家特别的书店。富德楼的业主以低廉租金租房给艺术团体,因此富德楼进驻了不少艺团。由本地独立艺术文化工作者冯美华发起、达微慈善基金大力支持的非牟利机构——艺鹄于2005年成立,旨在促进本地与国际艺术文化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他们也以不同方式,鼓励跨界别的合作。
艺鹄的书籍,有很大部分是前曙光图书马国明先生卖给他们的,而现在马先生是艺鹄的顾问之一。
艺鹄不单单是一间书店,他们也不单单想经营一间书店,想借富德楼这个场地推动艺术发展。艺鹄常会搞一些艺术的展览,及一些与艺术文化有关的讲座。
至于九龙方面,先从尖沙嘴说起:
★读书好栈
位于尖沙咀柯士甸路18号侨丰大厦2楼207室 (佐敦地铁站D出口)的读书好栈,前身在柯士甸路的另一处,不过由于租金太贵的关系,才迁往现址。
“好栈”香港话表示很逗趣的意思,所以“读书好栈”即表示读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读书好栈主营儿童为主的故事书,当中亦以英文书籍为主,而在香港以儿童书籍为主,且主营英文儿童书籍的书店实属罕见。店主为客人讲解书本内容,为客人拣选适合自己小朋友程度的书籍,这样窝心贴心的服务,在香港更是罕见。
当然,读书好栈不只卖儿童书籍,还兼营一些文化类书籍,和一些文具及纯手工精品,以非常可爱的动物图案为主。另外读书好栈还会定期邀请作家做讲座,更有自家出版的书籍!
★序言书室
最后一间是位于旺角西洋菜南街68号7字楼(银行中心Body Shop对面)楼上的序言书室,主要售卖人文及社科中英文学术书籍。序言希望提供一个空间,让人群聚合,互相激活对人生的感动和思考。因此序言本身就包含聚贤的意思,一语双关。
序言书店的特色在于他们以卖哲学书籍,尤以英文的哲学及社科类图书为主,因为三位店主都主修哲学,你很难找到另一间书店是以专卖学术性甚强的英文独立书店(艺鹄或许会是另一间,但香港也就只有这两间)。当然序言不止卖学术性的英文书,序言更售卖学术类的中港台图书,也附设有二手学术图书寄卖服务。
序言书室的装修格调高雅,在旺角如此烦嚣的环境中有如此宁静的环境实属难得,店内附设多张座椅、沙发,让人能在此悠闲地打书钉。序言书室最令人惊叹的是它讲座之多。它开设的讲座有学术入门、读书会、社会运动及新书发报会等,范围涵盖很广,也很有深度,更有著名学者,如林毓生及在台湾知名度很高的何春蕤等,在序言开过讲座。
可以说,序言书室是旺角硕果仅余的学术书店,希望他们这点火能继续点点,薪火相传。
苍凉中的希冀
香港独立书店面对的情况与内地及台湾有些分别。台湾及内地书店面对网上书店的削价竞争,及非常方便的送货服务,出现小书店被网上书店逼得无还击之力的状况,在这方面香港的情况却好许多。香港因地小,交通便利,爱书人买书仍保留喜欢往书店亲自淘书的习惯。
大书店不免媚俗,显眼处总是摆着畅销书、字典,叫卖着菜谱、美容秘方、办公室攻略、炒股指南;而独立书店偏爱文史哲类,更像一个读书人的精神家园,此外,楼上书店一般折扣比网上书店还要多,更比一般连锁大型书店多一份亲切感,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二楼书店为小众服务,讲究特色突出,也正是二楼书店的生存空间所在。
如要算学术或有特色的独立书店,香港独立书店不会比广州、北京或台北这些文化根基深厚的城市多,但却能一鸡死一鸡鸣,一间倒下便有另一间兴起。爱书人数量虽不多, 但较为稳定。目前香港书店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租金太贵,加之书店毛利不多,打折后就更少。卖专业学术书的书店,一般都要赔本,就像藏书家许定铭先生开的旧书店,听他说开了十多年赔足十多年,当时许先生的铺是自己买下不用付租的,且他经营书店的年代更是文化人,知识分子蓬勃的七十至八九十年代,可见卖这类图书的客源还是不足以撑起整间书店的经营。吃人的租金,更在香港特色独立书店先天土壤不足之上加重后天的经营困难,这就使一间又一间有心经营的书店就此湮没于人群之中。
楼上书店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香港扎根,有赖于众多有学养、有抱负的文人雅士把“悦读文化”带给香港的都市人。半世纪过去,楼上书店由辉煌至沉寂,增添了几分苍凉。
我对香港独立书店业前景,就像鲁迅先生《希望》里藉斐多菲的诗所说的那样,“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一样,望共勉之。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为正文书店店主林堃煌,网路上昵称舒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