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响应政府“企业走出去”的号召,被誉为“中国索尼”的TCL和联想,2004年接连进行两桩轰动世界的并购案。两年后,却分别惨遭滑铁卢。 它们从中学到了哪些教训?
2004年被称为是“中国用钱买世界”的一年。响应当时政府号召“企业走出去”的口号,接连两桩轰动西方世界的并购案——有“中国索尼”之称的TCL,并购法国老牌家电汤姆逊(Thomson)的电视部门,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视机制造商(年产2230万台),以及中国最大个人电脑品牌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当时许多人纷纷预测“中国世纪”的到来。
2006年岁末,TCL不堪2006年前9个月1.9亿美元的损失,宣布逐步退出欧洲业务,被中国媒体喻为二次大战期间英军的“敦克尔克”欧陆大撤退;联想则在最新季度净利润下降28%的同时,市占成长率只有10.1%,远不如第4名宏碁33.4%的成长,挣扎力保世界第3大个人电脑品牌的地位,处于“留校察看”的状态。
不应为国际化而国际化
“他们太过雄心勃勃了,对市场了解不深,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一位分析师表示。
美国《新闻周刊》分析了中国品牌海外收购失败的重大原因:
一、付太高的并购金额;
二、没有做好实地考察(due diligence);
三、没有做好海外并购各种资源和功课的准备;
四、不清楚并购单位在全球策略的角色。
“管理难度超出预期,”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宣布撤出欧洲后,向中国媒体坦承。
《金融时报》早在一年前就指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式交易,都是肥了西方的“不平等谈判”,提早暴露中国企业的弱点。报导中指出,中国企业用高价买下“垂死的”西方品牌和渠道,还把自己的股份,便宜地给了西方公司。
大和总研香港分析师何伟基回忆自己十多年前在法国留学时,汤姆逊品牌就已经在家电业失去优势,“汤姆逊在欧洲市场的号召力本来就并不强。”
以TCL和汤姆逊的交易为例,汤姆逊拥有合资电视公司的1/3的股份,还能转换为TCL股权;IBM拿到联想17亿5千万美元的并购金额后,还能分得19%的联想股份。西方公司一方面轻易地出手赔钱的部门,换得中国公司的股份,若是中国公司有机会把赔钱部门转亏为盈,西方公司还可以分一杯羹。
TCL并购最致命的错误,就在于没有做足功课,误判市场趋势,之后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应战。
过去一年,传统映像管CRT电视在欧洲的电视市场市场占有率从80%快速降到20%,快速过渡到平面电视,让主攻传统电视的TCL措手不及,库存节节升高。
过渡到平面电视后,对研发和库存能力的要求很高,TCL却没有应变的能力。传统彩色电视机3个月的库存价格贬值不过3%,平面电视一个月的库存贬值就超过4%。淡旺季交替的时候,平面电视每个月的价格波动更在10%以上。
一位TCL总部人员还向中国《财经》杂志透露,并购后TCL人才严重不足,以至于以往需要具备3-5年工作经验的人员才可以外派的规定,很快被缩短为一年,但还是不足以同时覆盖欧美,导致欧洲的亏损迅速扩大。
《金融时报》分析,比起TCL,联想显得较为有备而来。除了找来私幕基金当顾问,把运营总部移到美国之外,还吸收不少来自惠普、戴尔的国际级经理人。
国际化前要先“固本”
追根究底,国际化的前提是企业长期累积的竞争实力。
《金融时报》指出,TCL和联想这种长期受中国政策保护的国营转型企业,效率不彰。他们靠着提供低价产品在中国崛起,因为民众负担不起高价、高品质的进口产品,但随着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越来越强,这些中国企业必须先强健体质,才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国际化。
进行国际并购,“有勇”前必须先“有谋”。(资讯来源:台湾《天下》)
2004年被称为是“中国用钱买世界”的一年。响应当时政府号召“企业走出去”的口号,接连两桩轰动西方世界的并购案——有“中国索尼”之称的TCL,并购法国老牌家电汤姆逊(Thomson)的电视部门,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视机制造商(年产2230万台),以及中国最大个人电脑品牌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当时许多人纷纷预测“中国世纪”的到来。
2006年岁末,TCL不堪2006年前9个月1.9亿美元的损失,宣布逐步退出欧洲业务,被中国媒体喻为二次大战期间英军的“敦克尔克”欧陆大撤退;联想则在最新季度净利润下降28%的同时,市占成长率只有10.1%,远不如第4名宏碁33.4%的成长,挣扎力保世界第3大个人电脑品牌的地位,处于“留校察看”的状态。
不应为国际化而国际化
“他们太过雄心勃勃了,对市场了解不深,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一位分析师表示。
美国《新闻周刊》分析了中国品牌海外收购失败的重大原因:
一、付太高的并购金额;
二、没有做好实地考察(due diligence);
三、没有做好海外并购各种资源和功课的准备;
四、不清楚并购单位在全球策略的角色。
“管理难度超出预期,”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宣布撤出欧洲后,向中国媒体坦承。
《金融时报》早在一年前就指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式交易,都是肥了西方的“不平等谈判”,提早暴露中国企业的弱点。报导中指出,中国企业用高价买下“垂死的”西方品牌和渠道,还把自己的股份,便宜地给了西方公司。
大和总研香港分析师何伟基回忆自己十多年前在法国留学时,汤姆逊品牌就已经在家电业失去优势,“汤姆逊在欧洲市场的号召力本来就并不强。”
以TCL和汤姆逊的交易为例,汤姆逊拥有合资电视公司的1/3的股份,还能转换为TCL股权;IBM拿到联想17亿5千万美元的并购金额后,还能分得19%的联想股份。西方公司一方面轻易地出手赔钱的部门,换得中国公司的股份,若是中国公司有机会把赔钱部门转亏为盈,西方公司还可以分一杯羹。
TCL并购最致命的错误,就在于没有做足功课,误判市场趋势,之后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应战。
过去一年,传统映像管CRT电视在欧洲的电视市场市场占有率从80%快速降到20%,快速过渡到平面电视,让主攻传统电视的TCL措手不及,库存节节升高。
过渡到平面电视后,对研发和库存能力的要求很高,TCL却没有应变的能力。传统彩色电视机3个月的库存价格贬值不过3%,平面电视一个月的库存贬值就超过4%。淡旺季交替的时候,平面电视每个月的价格波动更在10%以上。
一位TCL总部人员还向中国《财经》杂志透露,并购后TCL人才严重不足,以至于以往需要具备3-5年工作经验的人员才可以外派的规定,很快被缩短为一年,但还是不足以同时覆盖欧美,导致欧洲的亏损迅速扩大。
《金融时报》分析,比起TCL,联想显得较为有备而来。除了找来私幕基金当顾问,把运营总部移到美国之外,还吸收不少来自惠普、戴尔的国际级经理人。
国际化前要先“固本”
追根究底,国际化的前提是企业长期累积的竞争实力。
《金融时报》指出,TCL和联想这种长期受中国政策保护的国营转型企业,效率不彰。他们靠着提供低价产品在中国崛起,因为民众负担不起高价、高品质的进口产品,但随着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越来越强,这些中国企业必须先强健体质,才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国际化。
进行国际并购,“有勇”前必须先“有谋”。(资讯来源:台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