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话语是教师组织课堂、讲解知识的重要媒介,因此教师话语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以及教师都在教师话语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随着《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颁布和实施,我国的高校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着改革,因此最近几年高校英语教育取得了大量的改革成果。教师话语作为课堂的重要元素也呈现出巨大的变化,国内外研究者近年来对于教师话语的研究进入更加广阔和深入的阶段。而笔者在准备相关课题进行文献梳理时发现,教师话语研究的文献述评停留在2010年左右,因此本文会在之前学者梳理的基础上,通过cnki网对国内学者在教师话语领域取得的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最新的研究述评,促进教师话语研究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为国内外语言教学者和研究者提供參考。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师话语
【作者简介】杨艳丽(1981-),女,山东德州人,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二语习得和应用语言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项目受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院内基金资助,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2020年科研项目重点项目“基于i 1理论”基础英语,合作学习课堂的SETT框架下教师话语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KY2020004)。
一、教师话语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最早对教师话语进行关注和研究是在国外。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话语研究在国外开始了,美国的哈里斯(Harris Z S)和米切尔(Mitchell)两人于1952年在《语言》(Language)杂志上发表论文,哈里斯提出了“语言不是在零散的词或句子中发生的, 而是在连贯的话语中的”的观点,从此打开了话语分析的大门,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话语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Bellacketa.l将话语分析推向了另外一个领域,即对课堂话语的关注和研究,他指出,课堂话语可以分为“建构-引发-应答-回应”四个步骤,这个观点给了广大教师和研究者新的启发和灵感。
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关注教师话语在课堂的重要性,于是先后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专家,对教师话语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如1975年Sinclair 和 Coulthard再一次提出了“IRF”三话步模式,可以说这个观点影响了全世界的教师话语研究,对今天的课堂话语描述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和指导意义。之后在跨学科和学科细化发展的背景下,话语分析研究呈现出学科交叉的特征,涌现出大量多学科视角的教师话语研究,比如语言心理学、语言文化学、语用学等,跨领域专家也开始从自己的视角对教师话语进行研究。这期间还出现了大量专业杂志、教材以及专著,如《话语过程》(Discourse Process)(Van Dyck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师话语
【作者简介】杨艳丽(1981-),女,山东德州人,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二语习得和应用语言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项目受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院内基金资助,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2020年科研项目重点项目“基于i 1理论”基础英语,合作学习课堂的SETT框架下教师话语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KY2020004)。
一、教师话语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最早对教师话语进行关注和研究是在国外。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话语研究在国外开始了,美国的哈里斯(Harris Z S)和米切尔(Mitchell)两人于1952年在《语言》(Language)杂志上发表论文,哈里斯提出了“语言不是在零散的词或句子中发生的, 而是在连贯的话语中的”的观点,从此打开了话语分析的大门,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话语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Bellacketa.l将话语分析推向了另外一个领域,即对课堂话语的关注和研究,他指出,课堂话语可以分为“建构-引发-应答-回应”四个步骤,这个观点给了广大教师和研究者新的启发和灵感。
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关注教师话语在课堂的重要性,于是先后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专家,对教师话语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如1975年Sinclair 和 Coulthard再一次提出了“IRF”三话步模式,可以说这个观点影响了全世界的教师话语研究,对今天的课堂话语描述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和指导意义。之后在跨学科和学科细化发展的背景下,话语分析研究呈现出学科交叉的特征,涌现出大量多学科视角的教师话语研究,比如语言心理学、语言文化学、语用学等,跨领域专家也开始从自己的视角对教师话语进行研究。这期间还出现了大量专业杂志、教材以及专著,如《话语过程》(Discourse Process)(Van Dy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