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用文字来准确表达心中所想,在小学较高年级语文卷面分数上作文所占据的分数比例便可以看出来,写好作文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主要体现。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学生写出一篇不错的作文,教师除了让学生不断练习写作之外,更需要帮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作文素材。在教师的平时教学中,可以提倡学生将一些名言警句、古诗词背诵下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类似古典名著的课外书,以及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主创新地能力,来帮助学生写出更多出彩的文章。
【关键词】小学语文;积累作文素材;背诵名篇名句;阅读经典;培养自主创新
作文素材的积累,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更好的构造出能够准确表达学生所思所想的文章。这些素材的积累不是在考前突击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学生在平时就注重积累,并不断练习使用,才能够让学生考试时发挥它的作用。素材的积累并不是一味的模仿、照搬,而是学生通过这些素材,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想法和分析事物,甚至是融会贯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文亮点。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积累学生作文素材進行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提倡背诵名篇名句
语文教材上的名篇名句大多都是被世人传送至今的文人贤士的思想精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代读书人的使命。课后要求背诵段落往往也是完成这个使命的重要环节。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更高层次的思想觉悟还理解尚浅,背诵只是帮助学生了解贤者思想的一个手段,最终目的还是使学生可以在更高的精神境界有所收获,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诗词,也可以打破时间的限制将学生和古代贤者的思想达到共鸣。教师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背诵的意义,而不是把背诵名篇当作课后任务一样留给学生完成。
例如,我在讲授古诗《芙蓉楼送辛渐》时,最后的一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千古绝句。古诗的意思是作者让友人告诉洛阳的亲朋好友,自己即使面对污蔑也依然坚持自我,决不妥协的信念。当学生了解到写诗之人王昌龄因被世俗之人的污蔑遭多次贬谪,但仍然坚持自己清正廉明的节操的时候,会对王昌龄的遭遇感到不平,或者愤懑。相比之下,王昌龄却淡然处之,即可看出王昌龄异于常人的坚韧。“冰心”一次表达作者之意,品诗之人体会其中难得的美好品质。当学生再遇需要歌颂人物美好品德的时候,便可以将表达王昌龄冰心的千古绝句当作写作素材,为文章添加有利的类比人物材料。
二、增加经典名著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会从一些名著作品中截取或修改部分片段供学生品读,但往往因为是从整本名著中截取的部分片段而只能对其中的人物特点进行有限的展示。如果教师倡导学生在课下时间多读名著,可以使学生们对课本上的人物具有更加形象具体的背景了解,这样才会让学生在使用人物素材时,可以更加准确地应用于文章写作中。
例如,我在教授《猴王出世》这篇文章时,课文中描写的石猴率先闯入水帘洞,为花果山众猴找到安身之处,将石猴聪明勇敢的特征描写得形象具体。但是读过《西游记》或者看过《西游记》的人会更明白孙悟空虽然聪明勇敢但也生性顽劣、虽然意志坚决但也骄傲自负。相比于《猴王出世》中聪明勇敢、意志坚决的形象,他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事迹则突显了他的生性顽劣和骄傲自负。课外的名著阅读无疑是学生对故事人物进行更加全面了解的有效途径,在作文素材的应用方面也会因为对人物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使用得准确合理。教师在讲授教材中的人物时,尤其是对于名著中的人物,更应该向学生补充扩展人物背景,故事因果,将人物尽可能得形象化地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多多阅读课外名著,多思考人物特征和精神品格。
三、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写作素材的积累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学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何为知识?知识是自己对积累素材的整合与运用。在需要对一件事、一个物进行分析的时候,素材更多的是给予学生灵感,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积累的素材达到一定的储蓄量时,量变会发生质变,学生对写作的造诣也会有所提升。不管是一开始对诗词的模仿、还是对人物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是学生对所见所闻产生的所思所想,这便使得有限的写作素材衍生出了无限的创新点。
例如,在我教授《绿》这篇课文时,带领学生体会这首诗中表现出来的大自然的“绿”,并让学生说出这首诗带给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体会宗璞笔下对绿色独特的想象,从而使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寻找自己想要描写的事物。学生会因为这篇描写春天的《绿》而联想到夏天的“红”、秋天的“黄”和冬天的“白”,也会由春天的风想到夏天的雨、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雪,随后也可能会因此而想出可以用一个代表性的颜色来描写特定的事物。头脑风暴会使学生对素材应用得更加广泛,而小学正是一个人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这样才会让学生写出更好的文章。
总而言之,名篇名句的背诵和课外名著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在写作时引经据典,是小学教学中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背诵和大量阅读增强自主创新写作的能力。作为教师,在平常教学时应该向学生强调作文素材的积累,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积累、多思考、多创造,让学生既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用在生活中,又可以把生活带入学习中。
参考文献:
[1]何致文.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关系科学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9)
[2]兰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
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积累作文素材;背诵名篇名句;阅读经典;培养自主创新
作文素材的积累,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更好的构造出能够准确表达学生所思所想的文章。这些素材的积累不是在考前突击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学生在平时就注重积累,并不断练习使用,才能够让学生考试时发挥它的作用。素材的积累并不是一味的模仿、照搬,而是学生通过这些素材,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想法和分析事物,甚至是融会贯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文亮点。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积累学生作文素材進行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提倡背诵名篇名句
语文教材上的名篇名句大多都是被世人传送至今的文人贤士的思想精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代读书人的使命。课后要求背诵段落往往也是完成这个使命的重要环节。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更高层次的思想觉悟还理解尚浅,背诵只是帮助学生了解贤者思想的一个手段,最终目的还是使学生可以在更高的精神境界有所收获,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诗词,也可以打破时间的限制将学生和古代贤者的思想达到共鸣。教师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背诵的意义,而不是把背诵名篇当作课后任务一样留给学生完成。
例如,我在讲授古诗《芙蓉楼送辛渐》时,最后的一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千古绝句。古诗的意思是作者让友人告诉洛阳的亲朋好友,自己即使面对污蔑也依然坚持自我,决不妥协的信念。当学生了解到写诗之人王昌龄因被世俗之人的污蔑遭多次贬谪,但仍然坚持自己清正廉明的节操的时候,会对王昌龄的遭遇感到不平,或者愤懑。相比之下,王昌龄却淡然处之,即可看出王昌龄异于常人的坚韧。“冰心”一次表达作者之意,品诗之人体会其中难得的美好品质。当学生再遇需要歌颂人物美好品德的时候,便可以将表达王昌龄冰心的千古绝句当作写作素材,为文章添加有利的类比人物材料。
二、增加经典名著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会从一些名著作品中截取或修改部分片段供学生品读,但往往因为是从整本名著中截取的部分片段而只能对其中的人物特点进行有限的展示。如果教师倡导学生在课下时间多读名著,可以使学生们对课本上的人物具有更加形象具体的背景了解,这样才会让学生在使用人物素材时,可以更加准确地应用于文章写作中。
例如,我在教授《猴王出世》这篇文章时,课文中描写的石猴率先闯入水帘洞,为花果山众猴找到安身之处,将石猴聪明勇敢的特征描写得形象具体。但是读过《西游记》或者看过《西游记》的人会更明白孙悟空虽然聪明勇敢但也生性顽劣、虽然意志坚决但也骄傲自负。相比于《猴王出世》中聪明勇敢、意志坚决的形象,他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事迹则突显了他的生性顽劣和骄傲自负。课外的名著阅读无疑是学生对故事人物进行更加全面了解的有效途径,在作文素材的应用方面也会因为对人物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使用得准确合理。教师在讲授教材中的人物时,尤其是对于名著中的人物,更应该向学生补充扩展人物背景,故事因果,将人物尽可能得形象化地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多多阅读课外名著,多思考人物特征和精神品格。
三、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写作素材的积累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学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何为知识?知识是自己对积累素材的整合与运用。在需要对一件事、一个物进行分析的时候,素材更多的是给予学生灵感,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积累的素材达到一定的储蓄量时,量变会发生质变,学生对写作的造诣也会有所提升。不管是一开始对诗词的模仿、还是对人物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是学生对所见所闻产生的所思所想,这便使得有限的写作素材衍生出了无限的创新点。
例如,在我教授《绿》这篇课文时,带领学生体会这首诗中表现出来的大自然的“绿”,并让学生说出这首诗带给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体会宗璞笔下对绿色独特的想象,从而使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寻找自己想要描写的事物。学生会因为这篇描写春天的《绿》而联想到夏天的“红”、秋天的“黄”和冬天的“白”,也会由春天的风想到夏天的雨、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雪,随后也可能会因此而想出可以用一个代表性的颜色来描写特定的事物。头脑风暴会使学生对素材应用得更加广泛,而小学正是一个人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这样才会让学生写出更好的文章。
总而言之,名篇名句的背诵和课外名著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在写作时引经据典,是小学教学中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背诵和大量阅读增强自主创新写作的能力。作为教师,在平常教学时应该向学生强调作文素材的积累,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积累、多思考、多创造,让学生既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用在生活中,又可以把生活带入学习中。
参考文献:
[1]何致文.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关系科学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9)
[2]兰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
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