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对航空发动机质量管理与型号故障管理工作的研究与分析,以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处置三个角度针对故障的精细化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全面提高航空发动机型号研制的质量。
关键词:精细化质量管理 航空发动机 故障处置 应用
所谓的精细化具体指的就是由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经济化管理的管理理念与模式,而型号精细化质量管理则是积极构建程序严谨且权责明确、高度重视细节的管理理念,实现业务工作的流程化与管理责任的具体化目标,促进解决问题“双五归零”。特别是在航空发动机方面,引入诸多全新的材料、工艺与技术,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精细化质量管理仍存在不足之处。为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精细化质量管理在航空发动机故障处置中的应用。
一、精细化质量管理在航空发动机故障处置事前预防中的应用
1.相关制度与体系的改进。在航空发动机故障处置事前预防过程中,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作用,增强体系本身运行的有效程度,进而对型号研制中的故障处理以及预防问题展开严格地规范。其中,在某型号发动机总质量师系统和质量信息的管理制度当中,对于发动机的故障与质量信息传递与监控等进行了严格地规定。与此同时,在某型号发动机故障与质量信息管理制度中,对于故障的报告、分析、纠正程序以及故障件與信息流程等进行详细规定,为研制中故障发生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始终坚持双五归零的基本原则,积极推动闭环控制的工作。而对于参研单位故障发生频繁且程度严重的情况,应当与军代表系统相互协作,积极开展复合性的专项检查工作,严格监督故障处理工作,以保证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
2.组织机构与职能的明确。对故障报告确认、深入分析与纠正以及闭环归零的过程进行规定,具体表现在发现、处理单位以及审核确认工作人员所承担的职责,在质量师系统的作用下完成对于信息的反馈以及追踪。其中,故障发现单位所承担的主要责任就是对故障信息进行及时地报告,确保其准确性以及及时性。而总质量师系统办公室的职责就是成立故障账目,对故障信息进行传递与跟踪,贯彻落实归零管理工作。另外,责任部门则需深入分析并处理故障,对技术归零报告进行编制并向总设计师以及顾客代表提交与签署。
3.信息记录传递要求的全面统一。在开展故障信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逐级上报与分级审查基本原则,并且保证故障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可靠性,确定统一化记录格式以及填写的要求。归零故障信息记录格式的完整性,一定要涵盖发动机故障的报告表、故障信息的处理承办审批单以及发动机故障处理表。在实践工作中,要想确保检索与汇总上报的便捷性,应全面统一记录格式的要求。
4.控制试验试飞风险的深入分析。在进行试验试飞工作之前,必须全面识别并评估研制任务当中的风险,尤其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的故障,始终存在再次发生的几率,所以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而在确定试验与试飞任务的基础上,则需严格根据故障的账目清单,对每一项试验试飞期间存在故障再次发生的条件进行复查。如果不存在发生的条件,即可对影响分析报告进行编制,并交由技术主管领导进行确认。如果存在再次发生的条件,有必要对发生几率展开分析,制定临时性的处置措施亦或是规避手段,以保证实现对于试验试飞实施之前的前馈性控制,以免引发未归零的故障。
5.故障联动管理的贯彻与落实。针对不同型号发动机故障,应交由质量师系统办公室负责,并利用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将联动信息发动给全部主管副总设计师,进而结合故障信息的具体内容,对联动分析进行决策。若当前存在的故障信息难以确定联动分析的决策,则需要充分考虑故障的处理进度作出最终的决定。将故障联动引入到发动机系列发展研制的过程当中,并且贯彻落实分析和改进的相关工作,确保已经出现故障的解决方式能够被应用在相关状态发动机当中,对于类似故障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二、精细化质量管理在航空发动机故障处置事中控制中的应用
1.对归零有效性进行验证。要想全面增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故障处理的质量与效率,必须针对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的故障制定相对应的故障排除计划,针对故障归零的条件以及验证方案与机制的制定进行预先判断,为研制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故障原因的逐项排查。在处理发动机故障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生产、更改以及设计环节的具体顺序排查故障发生的原因。首要查清故障部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否合格,合格情况下要优先找到技术状态的变化,如果存在状态更改亦或是工艺状态的更改,需要在状态控制有效性与制造工艺适应性等多个方面开展排查工作与归零工作。若状态变化中尚未排查出故障发生的原因,需通过设计环节予以排查。结合故障部件与系统所潜藏的设计问题亦或是缺陷等相关因素展开进一步地分析与验证,并开展归零的工作。如果发生故障的部件并没有经过技术状态的更改以及研制工艺的变更,应通过设计环节对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排查并且进行归零处理。
3.故障归零的控制。处理发动机故障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以下几点要求:(1)一般来讲,所有的故障都应当双五归零处理,如果故障是因技术与管理因素引发,就必须实现技术与管理的同步归零处理;(2)针对无法明确责任的故障,亦或是设计与生产责任模糊的情况下,设计单位应当负责归零工作;(3)质量部门需负责跟踪检查与归零工作开展状况的检查,特别是归零报告的格式、内容与标准要求的契合性,负责组织开展归零报告评审与审查工作。
三、精细化质量管理在航空发动机故障处置事后处置中的应用
1.定期组织并开展故障清查的工作。在航空发动机首飞与定型试飞等重要阶段,应系统化地梳理研制整个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尤其是归零故障,针对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重新分析并确保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对措施落实的状况予以严格地检查。针对复查与清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进而重新组织并完成归零,确保发动机设计定型试验以及试飞的正常开展。
2.积极落实故障月报制度。在航空发动机研制的过程中,应将故障上升至质量工作的核心层面,借助故障月报的方式强化系统之间的沟通效果,并且生成故障月报与通报的制度。其中,月报所需涵盖的内容就是分析并汇总故障,故障排除的进展以及出现的全新故障类型等等。
3.定期开展故障专项检查工作。如果故障具有跨单位与跨系统性的特征,应将暴露故障作为重点并组织开展专项质量检查工作,对于故障排除工作的开展给予严格地监督。另外,应始终遵循双五归零的基本原则,以免引发故障排除的反复。除此之外,应高度重视质量监督的作用,以保证发动机研制生产试验中的质量得到有效地控制。
4.给予故障举一反三应有的重视。要想从根本上规避质量问题发生的频繁性,针对型号大且故障严重、经常发生的质量问题,应积极贯彻故障举一反三的工作,而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就是问题的确定、落实与验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航空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型号与产品精细化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但由于航空发动机本身的结构相对复杂且检验的条件严格,所以在处理其故障的时候,必须将精细化质量管理的方法引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装备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在实践过程中,与产品以及型号相结合,对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予以细化,注重细节并选择可量化的措施,为型号研制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孟凡斌.精细化质量管理在航空发动机故障处置中的应用[J].航空科学技术,2014(5):114-118.
[2]张晓飞,姜健,苗禾状等.航空发动机故障模拟监控训练系统开发[J].航空科学技术,2015(6):66-70.
[3]许学辉.某型航空发动机着陆过程中尾喷口残留火焰故障浅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5(7):72-72.
关键词:精细化质量管理 航空发动机 故障处置 应用
所谓的精细化具体指的就是由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经济化管理的管理理念与模式,而型号精细化质量管理则是积极构建程序严谨且权责明确、高度重视细节的管理理念,实现业务工作的流程化与管理责任的具体化目标,促进解决问题“双五归零”。特别是在航空发动机方面,引入诸多全新的材料、工艺与技术,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精细化质量管理仍存在不足之处。为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精细化质量管理在航空发动机故障处置中的应用。
一、精细化质量管理在航空发动机故障处置事前预防中的应用
1.相关制度与体系的改进。在航空发动机故障处置事前预防过程中,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作用,增强体系本身运行的有效程度,进而对型号研制中的故障处理以及预防问题展开严格地规范。其中,在某型号发动机总质量师系统和质量信息的管理制度当中,对于发动机的故障与质量信息传递与监控等进行了严格地规定。与此同时,在某型号发动机故障与质量信息管理制度中,对于故障的报告、分析、纠正程序以及故障件與信息流程等进行详细规定,为研制中故障发生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始终坚持双五归零的基本原则,积极推动闭环控制的工作。而对于参研单位故障发生频繁且程度严重的情况,应当与军代表系统相互协作,积极开展复合性的专项检查工作,严格监督故障处理工作,以保证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
2.组织机构与职能的明确。对故障报告确认、深入分析与纠正以及闭环归零的过程进行规定,具体表现在发现、处理单位以及审核确认工作人员所承担的职责,在质量师系统的作用下完成对于信息的反馈以及追踪。其中,故障发现单位所承担的主要责任就是对故障信息进行及时地报告,确保其准确性以及及时性。而总质量师系统办公室的职责就是成立故障账目,对故障信息进行传递与跟踪,贯彻落实归零管理工作。另外,责任部门则需深入分析并处理故障,对技术归零报告进行编制并向总设计师以及顾客代表提交与签署。
3.信息记录传递要求的全面统一。在开展故障信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逐级上报与分级审查基本原则,并且保证故障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可靠性,确定统一化记录格式以及填写的要求。归零故障信息记录格式的完整性,一定要涵盖发动机故障的报告表、故障信息的处理承办审批单以及发动机故障处理表。在实践工作中,要想确保检索与汇总上报的便捷性,应全面统一记录格式的要求。
4.控制试验试飞风险的深入分析。在进行试验试飞工作之前,必须全面识别并评估研制任务当中的风险,尤其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的故障,始终存在再次发生的几率,所以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而在确定试验与试飞任务的基础上,则需严格根据故障的账目清单,对每一项试验试飞期间存在故障再次发生的条件进行复查。如果不存在发生的条件,即可对影响分析报告进行编制,并交由技术主管领导进行确认。如果存在再次发生的条件,有必要对发生几率展开分析,制定临时性的处置措施亦或是规避手段,以保证实现对于试验试飞实施之前的前馈性控制,以免引发未归零的故障。
5.故障联动管理的贯彻与落实。针对不同型号发动机故障,应交由质量师系统办公室负责,并利用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将联动信息发动给全部主管副总设计师,进而结合故障信息的具体内容,对联动分析进行决策。若当前存在的故障信息难以确定联动分析的决策,则需要充分考虑故障的处理进度作出最终的决定。将故障联动引入到发动机系列发展研制的过程当中,并且贯彻落实分析和改进的相关工作,确保已经出现故障的解决方式能够被应用在相关状态发动机当中,对于类似故障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二、精细化质量管理在航空发动机故障处置事中控制中的应用
1.对归零有效性进行验证。要想全面增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故障处理的质量与效率,必须针对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的故障制定相对应的故障排除计划,针对故障归零的条件以及验证方案与机制的制定进行预先判断,为研制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故障原因的逐项排查。在处理发动机故障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生产、更改以及设计环节的具体顺序排查故障发生的原因。首要查清故障部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否合格,合格情况下要优先找到技术状态的变化,如果存在状态更改亦或是工艺状态的更改,需要在状态控制有效性与制造工艺适应性等多个方面开展排查工作与归零工作。若状态变化中尚未排查出故障发生的原因,需通过设计环节予以排查。结合故障部件与系统所潜藏的设计问题亦或是缺陷等相关因素展开进一步地分析与验证,并开展归零的工作。如果发生故障的部件并没有经过技术状态的更改以及研制工艺的变更,应通过设计环节对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排查并且进行归零处理。
3.故障归零的控制。处理发动机故障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以下几点要求:(1)一般来讲,所有的故障都应当双五归零处理,如果故障是因技术与管理因素引发,就必须实现技术与管理的同步归零处理;(2)针对无法明确责任的故障,亦或是设计与生产责任模糊的情况下,设计单位应当负责归零工作;(3)质量部门需负责跟踪检查与归零工作开展状况的检查,特别是归零报告的格式、内容与标准要求的契合性,负责组织开展归零报告评审与审查工作。
三、精细化质量管理在航空发动机故障处置事后处置中的应用
1.定期组织并开展故障清查的工作。在航空发动机首飞与定型试飞等重要阶段,应系统化地梳理研制整个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尤其是归零故障,针对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重新分析并确保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对措施落实的状况予以严格地检查。针对复查与清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进而重新组织并完成归零,确保发动机设计定型试验以及试飞的正常开展。
2.积极落实故障月报制度。在航空发动机研制的过程中,应将故障上升至质量工作的核心层面,借助故障月报的方式强化系统之间的沟通效果,并且生成故障月报与通报的制度。其中,月报所需涵盖的内容就是分析并汇总故障,故障排除的进展以及出现的全新故障类型等等。
3.定期开展故障专项检查工作。如果故障具有跨单位与跨系统性的特征,应将暴露故障作为重点并组织开展专项质量检查工作,对于故障排除工作的开展给予严格地监督。另外,应始终遵循双五归零的基本原则,以免引发故障排除的反复。除此之外,应高度重视质量监督的作用,以保证发动机研制生产试验中的质量得到有效地控制。
4.给予故障举一反三应有的重视。要想从根本上规避质量问题发生的频繁性,针对型号大且故障严重、经常发生的质量问题,应积极贯彻故障举一反三的工作,而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就是问题的确定、落实与验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航空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型号与产品精细化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但由于航空发动机本身的结构相对复杂且检验的条件严格,所以在处理其故障的时候,必须将精细化质量管理的方法引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装备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在实践过程中,与产品以及型号相结合,对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予以细化,注重细节并选择可量化的措施,为型号研制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孟凡斌.精细化质量管理在航空发动机故障处置中的应用[J].航空科学技术,2014(5):114-118.
[2]张晓飞,姜健,苗禾状等.航空发动机故障模拟监控训练系统开发[J].航空科学技术,2015(6):66-70.
[3]许学辉.某型航空发动机着陆过程中尾喷口残留火焰故障浅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5(7):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