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分析当前长三角文化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长三角文化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要坚持协调性与特色性原则,并从创新管理机制,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创新理念,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拓宽渠道、多方汇聚发展资源等方面阐述了新时期长三角文化中小企业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文化中小企业;发展困难;策略
文化中小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近几年来,我国尤其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中小企业,依托相对灵活的政策环境、特殊的区位优势、良好的人力资源条件、充沛的民间资本等,实现了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与竞争力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着当前欧洲债务危机影响持续发酵所带来的出口环境的恶化、国内资本等要素供给瓶颈的进一步凸显,以及在高增长掩盖下的文化中小企业内在治理机制不健全及创新能力不强等矛盾的集中爆发,文化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些发展中的难题亟需得到破解。
一 当前长三角文化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中小企业的规模不能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的经济先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整体实力居于全国前列。在新一轮文化发展浪潮中,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企业面临全新的机遇,也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使命。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当前文化中小企业的规模不足问题正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文化产业整体的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当前的规模不足主要分为二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长三角文化中小企业整体数量与文化产业市场的发展存在较大落差,二是部分文化中小企业自身的规模与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结构不相匹配,规模、创新力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权重没有得到有效调适。一些文化中小企业长期处于作坊式、袖珍型经营模式中,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经营实力长期裹步不前;而一些文化中小企业忽视自我发展基础,盲目扩充产业门类、延伸产业链、扩大企业规模,意图实现自我发展层级的迅速提升,却因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限于困境,让一批原本发展有特色、有活力、有效益的文化中小企业在竞争版图中迅速“没落”。
2.文化中小企业发展的要素制约问题进一步凸显
由于受到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文化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资金、人力资源、土地等要素制约,其发展环境堪忧。
由于文化出口市场不稳定性增加,文化中小企业的资金回流等发生一定困难,同时由于国内相对紧缩货币政策的实施,文化中小企业的融资更加困难,民营等社会资本的引入机制也有待在实践层面接受考验并不断完善。与此同时,文化人力资源单极集聚现象更加明显,伴随着一批大型文化企业的崛起,一批优秀的文化创意及经营人才从文化中小企业转投大型文化企业,而当前高等院校文化专门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质量与实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造成文化人力资源常态接续补给乏力。这里面既有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素质的问题,同时也有人才流动导向、规则建构及培养机制的问题。虽然近几年来,政府创建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建立了若干文化产业孵化基地,通过低租金或者财政补贴等方式,为一些文化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场地难题。但是当前文化中小企业发展类型多样、结构多样、产业门类及发展模式多样、从业主体也存在多样化的趋势,很多文化中小企业并不符合加入产业园或者孵化基地的要求,很多文化小企业在办公场地的选择上更多考虑周边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商业中心的直线距离、物流发达程度等硬件状况,通过政府调控的方式已经很难系统解决文化中小企业发展的场地瓶颈问题。
二 新时期长三角文化中小企业的发展原则
1.协调性原则
长三角文化中小企业定位及布局必须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目标相协调,规避盲目引进缺乏区域附着力的文化业态、随意逾越发展边界、同质化竞争升级而造成有限文化资源的浪费及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破坏。要注重文化中小企业群内部生态系统的构建。要进一步加强政策调控,加快建立市场导向机制,如设立文化中小企业发展功能区块,实现不同文化产业门类在文化企业中的合理布局,规避自发性、短视性、盲目性产业定位造某一产业门类在一定时期内的阶段性过热。通过政策调控,加强文化中小企业之间的协作,实现人力资源、信息等多种要素的流通与互补,打造文化中小企业集群优势。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分工,鼓励做专,实现产业链的分级壮大,如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文化经营企业等分别给予不同激励及保障措施。通过做大产业链的环节门类,加强产业链环节之间的联系,实现整体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在宏观上把好文化中小企业的“大协调观”,使文化中小企业发展的速度与文化市场的内在承载量、市场要素的供给状况及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相协调,与文化大企业建立良性互动及竞合格局,避免区域产业发展的内在壁垒,避免产业内耗。
2.特色性原则
经过长期发展的积淀,不同区域大都积累与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文化精神与文化传统。这为新的历史时期文化中小企业产业发展门类的萃取、产业特色的打造、产业竞争力的建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例如,浙江在两浙文化长期熏陶下形成了工艺美术、金石书画等特色文化优势,依托这些传统的文化优势,组建创意工作室、会展策划工作室等,形成与特色性、稀缺性文化资源捆绑发展的经营模式,拓展与强化文化产业链,开展文化衍生产业,将形成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依托浙江丽水、衢州等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鼓励文化中小企业参与民族文化产品与文化品牌的开发,也将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门类,强化竞争优势。同时,必须引起重视的是,特色文化资源还包括具有区域特色的商业模式与经营理念,它体现和传承着独特的商业文化,如浙江义乌的“鸡毛换糖”的商业传统,也将赋予新时期文化产业经营的“独特基因”。
三 新时期长三角文化中小企业的发展策略
1.创新管理机制,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建立适应文化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种管理机制与运行模式不能简单沿袭现代大企业的管理理念或者移植其他门类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始终立足于区域经济及文化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结构乃至所从事文化产业门类的具体特征等。当前,“灵活、迅速、特色”应该是文化中小企业的主要治理导向。“灵活”是指文化中小企业必须充分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面对文化市场竞合与变革趋势,培养高度的“灵敏性”,把握产业升级规律,能够适时乃至超前调整产业门类与产业特色,更好地获取市场主动权。同时,“灵活”也指要积极建立具有良好张弛度的内部运行模式,如面对文化人才向大企业集聚的趋势,不再谋求与大企业在人才所有权上的角力,而是通过“项目制”的方式,实现对人才的灵活使用。不再简单依赖政府孵化基金的投入或风险资本的亲睐,拓展资金引进渠道,抓住金融改革试点的机会,尤其是浙江温州获批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契机,探索多种合法融资方式,解决文化中小企业的资金难题。要建立“灵活”的政策激励机制,文化中小企业创新性强、成长性好,尤其是一些新型文化中小企业凭借某一新兴业务与经营形态实现经营业绩的“井喷式增长”案例不断呈现。文化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收益共享、股权回报等创新方式培育与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要素”,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制度基础。“迅速”也是文化中小企业需要着力培养的特殊优势。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迅速研发、迅速创新、迅速介入市场、迅速获得话语权、迅速产生经济效益直接关系着文化中小企业的“竞争主动性”的获得。文化中小企业必须要建立对市场资讯分析、迅即研发与投入实际的一条龙连锁即时反应机制,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获得主动。“特色”是文化中小企业必须要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管理理念与治理结构。在共性基础上凝练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治理机制。这就要求充分挖掘企业经营者个人阅历、气质、能力上的优势与长处,挖掘所从事文化产业门类的内在特征,挖掘区域特色文化习俗、审美方式对企业治理的积极有益因子,更好地实现对刚性发展规律的遵循,软性文化氛围的营造,构建具有鲜明特征的、独特竞争力的治理结构。
2.创新理念,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业态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的经济先发地区,文化产业基础好、转型升级快、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形态新颖。当前传媒及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全新的历史机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广电网、电信网与互联网,人文、科技与艺术,文化产业与其他领域等,都呈现出融合发展的势头,文化产业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业务形态、体制机制都面临着革命性的变革。文化中小企业要积极把握技术升级、产业创新带来的全新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或新兴文化业态中的某一门类,打造新的增长点。如手机动漫的脚本创意、手机电视的用户体验调查及受众覆盖率、满意度调查,影视传媒娱乐服务业中的形象设计、宣传策划推广、剧本创作业务,各种设计中的创意植入等。通过对新兴产业门类的有效占领,共享文化产业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市场机遇,实现文化中小企业的又好有快发展。
3.拓宽渠道、多方汇聚发展资源
文化中小企业可以与高校相关专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以推进项目制建设或者重大选题招标的形式,组建专题研发或对策应用小组、建立对口实验班等,吸纳高校人力资源参与文化产业创新项目的开发与推广等,夯实人力资源储备,共享高校人力资源优势。文化中小企业要积极建构自身的话语通道与话语平台,抓住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与人大政协、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反映文化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困难,吁请进一步建立健全支持文化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场地安排、人才落户政策及各项要素供给制度等,进一步加强文化中小企业配套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包括信息技术环境、物流保障、法律金融等中介组织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要创新机制,通过项目合作、股权折算、风险投资等方式,吸纳各种资源进入文化中小企业。尤其是要抓住长三角地区机制灵活、要素充沛的优势,吸纳民间游资介入文化中小企业运营,夯实其发展的物质基础。
长三角文化中小企业发展策略及路径的明晰,也将为其他类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它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中小企业发展也将带来重要的启示,虽然中西部与沿海地区发展基础不同、环境不同,文化产业类型及发展层级不同,但是,建立具有“适配性”的政策体系始终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关键词】文化中小企业;发展困难;策略
文化中小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近几年来,我国尤其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中小企业,依托相对灵活的政策环境、特殊的区位优势、良好的人力资源条件、充沛的民间资本等,实现了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与竞争力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着当前欧洲债务危机影响持续发酵所带来的出口环境的恶化、国内资本等要素供给瓶颈的进一步凸显,以及在高增长掩盖下的文化中小企业内在治理机制不健全及创新能力不强等矛盾的集中爆发,文化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些发展中的难题亟需得到破解。
一 当前长三角文化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中小企业的规模不能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的经济先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整体实力居于全国前列。在新一轮文化发展浪潮中,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企业面临全新的机遇,也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使命。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当前文化中小企业的规模不足问题正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文化产业整体的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当前的规模不足主要分为二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长三角文化中小企业整体数量与文化产业市场的发展存在较大落差,二是部分文化中小企业自身的规模与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结构不相匹配,规模、创新力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权重没有得到有效调适。一些文化中小企业长期处于作坊式、袖珍型经营模式中,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经营实力长期裹步不前;而一些文化中小企业忽视自我发展基础,盲目扩充产业门类、延伸产业链、扩大企业规模,意图实现自我发展层级的迅速提升,却因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限于困境,让一批原本发展有特色、有活力、有效益的文化中小企业在竞争版图中迅速“没落”。
2.文化中小企业发展的要素制约问题进一步凸显
由于受到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文化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资金、人力资源、土地等要素制约,其发展环境堪忧。
由于文化出口市场不稳定性增加,文化中小企业的资金回流等发生一定困难,同时由于国内相对紧缩货币政策的实施,文化中小企业的融资更加困难,民营等社会资本的引入机制也有待在实践层面接受考验并不断完善。与此同时,文化人力资源单极集聚现象更加明显,伴随着一批大型文化企业的崛起,一批优秀的文化创意及经营人才从文化中小企业转投大型文化企业,而当前高等院校文化专门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质量与实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造成文化人力资源常态接续补给乏力。这里面既有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素质的问题,同时也有人才流动导向、规则建构及培养机制的问题。虽然近几年来,政府创建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建立了若干文化产业孵化基地,通过低租金或者财政补贴等方式,为一些文化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场地难题。但是当前文化中小企业发展类型多样、结构多样、产业门类及发展模式多样、从业主体也存在多样化的趋势,很多文化中小企业并不符合加入产业园或者孵化基地的要求,很多文化小企业在办公场地的选择上更多考虑周边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商业中心的直线距离、物流发达程度等硬件状况,通过政府调控的方式已经很难系统解决文化中小企业发展的场地瓶颈问题。
二 新时期长三角文化中小企业的发展原则
1.协调性原则
长三角文化中小企业定位及布局必须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目标相协调,规避盲目引进缺乏区域附着力的文化业态、随意逾越发展边界、同质化竞争升级而造成有限文化资源的浪费及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破坏。要注重文化中小企业群内部生态系统的构建。要进一步加强政策调控,加快建立市场导向机制,如设立文化中小企业发展功能区块,实现不同文化产业门类在文化企业中的合理布局,规避自发性、短视性、盲目性产业定位造某一产业门类在一定时期内的阶段性过热。通过政策调控,加强文化中小企业之间的协作,实现人力资源、信息等多种要素的流通与互补,打造文化中小企业集群优势。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分工,鼓励做专,实现产业链的分级壮大,如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文化经营企业等分别给予不同激励及保障措施。通过做大产业链的环节门类,加强产业链环节之间的联系,实现整体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在宏观上把好文化中小企业的“大协调观”,使文化中小企业发展的速度与文化市场的内在承载量、市场要素的供给状况及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相协调,与文化大企业建立良性互动及竞合格局,避免区域产业发展的内在壁垒,避免产业内耗。
2.特色性原则
经过长期发展的积淀,不同区域大都积累与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文化精神与文化传统。这为新的历史时期文化中小企业产业发展门类的萃取、产业特色的打造、产业竞争力的建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例如,浙江在两浙文化长期熏陶下形成了工艺美术、金石书画等特色文化优势,依托这些传统的文化优势,组建创意工作室、会展策划工作室等,形成与特色性、稀缺性文化资源捆绑发展的经营模式,拓展与强化文化产业链,开展文化衍生产业,将形成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依托浙江丽水、衢州等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鼓励文化中小企业参与民族文化产品与文化品牌的开发,也将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门类,强化竞争优势。同时,必须引起重视的是,特色文化资源还包括具有区域特色的商业模式与经营理念,它体现和传承着独特的商业文化,如浙江义乌的“鸡毛换糖”的商业传统,也将赋予新时期文化产业经营的“独特基因”。
三 新时期长三角文化中小企业的发展策略
1.创新管理机制,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建立适应文化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种管理机制与运行模式不能简单沿袭现代大企业的管理理念或者移植其他门类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始终立足于区域经济及文化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结构乃至所从事文化产业门类的具体特征等。当前,“灵活、迅速、特色”应该是文化中小企业的主要治理导向。“灵活”是指文化中小企业必须充分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面对文化市场竞合与变革趋势,培养高度的“灵敏性”,把握产业升级规律,能够适时乃至超前调整产业门类与产业特色,更好地获取市场主动权。同时,“灵活”也指要积极建立具有良好张弛度的内部运行模式,如面对文化人才向大企业集聚的趋势,不再谋求与大企业在人才所有权上的角力,而是通过“项目制”的方式,实现对人才的灵活使用。不再简单依赖政府孵化基金的投入或风险资本的亲睐,拓展资金引进渠道,抓住金融改革试点的机会,尤其是浙江温州获批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契机,探索多种合法融资方式,解决文化中小企业的资金难题。要建立“灵活”的政策激励机制,文化中小企业创新性强、成长性好,尤其是一些新型文化中小企业凭借某一新兴业务与经营形态实现经营业绩的“井喷式增长”案例不断呈现。文化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收益共享、股权回报等创新方式培育与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要素”,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制度基础。“迅速”也是文化中小企业需要着力培养的特殊优势。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迅速研发、迅速创新、迅速介入市场、迅速获得话语权、迅速产生经济效益直接关系着文化中小企业的“竞争主动性”的获得。文化中小企业必须要建立对市场资讯分析、迅即研发与投入实际的一条龙连锁即时反应机制,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获得主动。“特色”是文化中小企业必须要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管理理念与治理结构。在共性基础上凝练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治理机制。这就要求充分挖掘企业经营者个人阅历、气质、能力上的优势与长处,挖掘所从事文化产业门类的内在特征,挖掘区域特色文化习俗、审美方式对企业治理的积极有益因子,更好地实现对刚性发展规律的遵循,软性文化氛围的营造,构建具有鲜明特征的、独特竞争力的治理结构。
2.创新理念,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业态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的经济先发地区,文化产业基础好、转型升级快、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形态新颖。当前传媒及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全新的历史机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广电网、电信网与互联网,人文、科技与艺术,文化产业与其他领域等,都呈现出融合发展的势头,文化产业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业务形态、体制机制都面临着革命性的变革。文化中小企业要积极把握技术升级、产业创新带来的全新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或新兴文化业态中的某一门类,打造新的增长点。如手机动漫的脚本创意、手机电视的用户体验调查及受众覆盖率、满意度调查,影视传媒娱乐服务业中的形象设计、宣传策划推广、剧本创作业务,各种设计中的创意植入等。通过对新兴产业门类的有效占领,共享文化产业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市场机遇,实现文化中小企业的又好有快发展。
3.拓宽渠道、多方汇聚发展资源
文化中小企业可以与高校相关专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以推进项目制建设或者重大选题招标的形式,组建专题研发或对策应用小组、建立对口实验班等,吸纳高校人力资源参与文化产业创新项目的开发与推广等,夯实人力资源储备,共享高校人力资源优势。文化中小企业要积极建构自身的话语通道与话语平台,抓住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与人大政协、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反映文化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困难,吁请进一步建立健全支持文化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场地安排、人才落户政策及各项要素供给制度等,进一步加强文化中小企业配套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包括信息技术环境、物流保障、法律金融等中介组织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要创新机制,通过项目合作、股权折算、风险投资等方式,吸纳各种资源进入文化中小企业。尤其是要抓住长三角地区机制灵活、要素充沛的优势,吸纳民间游资介入文化中小企业运营,夯实其发展的物质基础。
长三角文化中小企业发展策略及路径的明晰,也将为其他类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它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中小企业发展也将带来重要的启示,虽然中西部与沿海地区发展基础不同、环境不同,文化产业类型及发展层级不同,但是,建立具有“适配性”的政策体系始终是其中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