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性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herChen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探究性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作为参考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的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一种教学形式。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首先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此,教师的角色非常的复杂,他应该是一个参与者,是与学生一起探究的队员之一,但他同时也是引导者,是引导学生一步步朝着自己设计的情景里发展的一个领导者。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愿意聆听学生的想法,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段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让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而且也可以让教师的引导进行得如鱼得水。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
  教学中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是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有一定困难的、需要学生经过努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要做学习内容分析,目的在于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学习内容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运用各种可能的课程资源,为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教学目标打下基础。例如,在讲“自感”这节课时,教师用如下的办法创设教学情境:人能承受的最大安全电压是多大?(36V)。再拿出三节干电池问:将其串联后人接上去有无感觉?(没有)。紧接着教师将三节电池与几匝线圈(日光灯的镇流器)串联,再请三位学生上去,手牵手与上述电路串联,闭合开关问其有无感觉?(没有),再突然将开关断开,三个学生都感到手一麻——触电了,赶紧松手。学生对此现象感到异常惊奇,想知道三节干电池的电压为什么会触电呢?这样一来,矛盾就自然地交到了学生手中,起到了激发兴趣、引导探究的作用。
  三、借助实验,发现问题,引发探究知识基于实践,始于观察
  实验是物理课程的突出特点,物理实验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是物理研究和发展的基础,许多物理问题多是由实验引发的。因而,物理实验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物理实验中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比较,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教师要适时点拨,防止学生只做不看或看而不想。
  引导学生不让任何一个现象从自己的眼前溜走,捕捉现象,寻求原因,揭示本质。在实验中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探究;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综合讨论寻求规律性的结论。例如,在学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这一节时,让学生知道分子很小,其直径的数量级为10的-10次方后。问:以我们实验室现有条件能否粗略测定分子的大小?利用什么原理,要测哪些物理量?用到哪些材料和器具?具体步骤有哪些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讨论,由学生回答总结后得到:可以测定,事先测出油酸的体积V,让油酸在水面上铺成单分子油膜,这测出油膜的面积S,则分子直径d=VS。之后根据学生要求,每组分发了油酸、小水槽、量筒,同学们准备了水。这时有学生发现了问题:(1)用量筒测量油酸太多。(2)油酸滴到水面无法显影。此时,有学生指出:水面有漂浮物可以显影。量多可以用滴管。于是分发爽身粉和滴管。问题又出现:如何测定油膜的面积?思考后提出:画显影的轮廓。如何画?分割成相同的正方形。学生都为找到答案而高兴,可动手的结果比10的-10次方大多了,问题出在哪儿?眼看陷入僵局,笔者提示:从d=VS出发分析。有学生想到了:油膜面积太小,追问:可能原因?不是单分子层,接着问:如何克服?几经讨论得出:稀释,至此问题终于解决。
  四、把握好探究的自由度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相对于讲授式教学,学生有很大的自由度,但这决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它重视学生的学,也重视教师的导,没有教师的导,是种“放羊式”的探究活动,只是一种表面的热闹,学生没有掌握任何东西,或者说至少目前大部分的同学还没有达到这样一种探究水平。相反教师及时、适度介入可以很好控制探究的进程,在探究课题的选择、探究的重点、难点的突破等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教师的指导必须是谨慎的,过分干涉必然会削弱学生探究的自主性,甚至还会剥夺学生的自由创造和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因此,探究式课堂中教师的“收”和“放”必须做到恰到好处,其中的“度”要教师不断实践,反复揣摩。一般而言,探究的自由度和问题的深度、难度有关联。浅显、简单的问题教师引导少一些,学生探究的自由度可以大一些,复杂的问题引导可以多一些,自由度小一些,但切忌过分引导,应做到教不越位。通常自由程度越高的探究,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高,而且耗费的时间也更多,因此,探究的自由度和探究的广度、深度是密切联系的。自由度的大小取定于设计的探究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又通过控制自由度,进而控制探究的广度、和深度,把握好自由度,关键在于教师引导的尺度要把握好,引导不到位,学生会显得盲目,引导过于具体,就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成为变相的灌输,因此,教师在介入学生探究过程时,一般不是急于告诉学生怎样做,或是结果是什么,而是提出一些建议,或者做一下铺垫,让学生受到启发,获得顿悟。把握好了探究的广度,即选好探究点,确定好一节课重点探究问题和环节。要把握好探究的深度,教师就需弄清探究点和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起点之间的距离。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根据情况灵活调节探究活动的自由度,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果这三方面做好了,探究的基本问题就解决了。当然以上三点仅仅是探究式教学实施中需注意的最基本的几个方面,其他还有需多的因素影响着探究的成效,如把握好对学生探究成果的评价,怎样创设最佳的问题情景等,本文仅仅抛砖引玉。
  高中物理新课程将科学探究贯穿于整个教材,在新课程的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对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的设计的过程是对教材再创造的过程,只有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才能真正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有个性化特色的课堂教学,设计出体现自己风格的杰作。
其他文献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应是“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课堂,它要求把爱的阳光洒到所有角落,让每位学生得到成功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搭建成才的阶梯,让每个人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个人的创造潜能充分得到开发,从而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从知识到文化,是教育的延伸、思考的延续,也是观念的更新、着力点的深入,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思想品德课堂、完善课堂,努力构建生本、生命、生活、生动、生长的生态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j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在学习物理的时候,许多问题若使用常规解题方法,其过程往往是相当烦琐的。而物理图像通常可以直观、简洁地将这种复杂的物理过程表示出来,利用数形相结合的方法,从而巧妙地解
传统的“文以载道”文学观使我们的文学研究不注重文学形式研究,或者说“形式”在文学研究中并未被看作独立的对象,“超越形式直奔主题”成了我们文学研究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
在溶液里,由于存在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盐类的水解平衡,会存在各种离子、离子团、分子,这让初学者在考虑各种离子浓度大小或溶液pH值时感到纷繁复杂而又无从下手。更为复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力学问题分析是个难点,既要进行受力分析又要进行运动分析;既要进行动态分析又要进行静态分析;既要进行状态分析又要进行过程分析;既要隔离分析又要进行整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及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关系,并通过案例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原动力进行论述。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活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强调: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态度决定一切,那么,学生的学习态度又由什么决定的呢?不容置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影响、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态度。  人的活动一般总是由一
电场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场,为了研究电荷在电场的运动,科学家们假想出了三条主线,即电场线、等势线和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线。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是电学部分的重
1999年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改革内容直接影响着命题原则和命题的指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当前世界经济和政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