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插图是由编辑和画家精心创作和选择,或是文本的重点或对文本核心的介绍。对于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插图的教学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以小学语文部编版教科书为例,剖析了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妙用文中插图,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渗透核心价值观,理解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多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部编版 小学语文 插图 综合素养
从2017年9月新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正式使用部编版语文教科书。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与文字相互融合,几乎每个页面都附有插图,这些插图在内容、风格、颜色和布局方面产生了巨大变化,结合了更多传统的中国元素。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会对画面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插图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以部编版一、二年级教材为例,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一、妙用插图,渗透核心价值观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在育人树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包含了人物插图、动植物插图,它還包含故事情节插图、自然现象插图等。文中插图继承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主要是水彩画和水墨画。与其他版本对比,部编版插图包含较多中国元素,反映传统文化的内容随处可见。
例如,一年级上册《江南》《画》,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等这些文本或古代诗歌的插图都使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和水彩画的方式。它们是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具有深刻的内涵。教师可以使用这些绘画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古代诗词。
在继承和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教科书的插图自然地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培养团结友好、文明有礼的良好美德。
例如,一年级上册开学第1课《我是中国人》,文中插图以天安门广场为背景,五星红旗随风飘扬,在广场中央是穿着各族民族服饰的56个小朋友欢快地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准备踏入一年级的课堂。此幅插图呈现出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和谐、友爱、热情地在一块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论他们认识的民族及其风俗。再让学生谈论他们是哪个民族,有什么礼仪,以及让他们认识到祖国的伟大,激发其爱国之情。
又如,二年级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图中周总理身穿鲜艳的傣族服装,面带微笑手端银碗,向人们泼去祝福的水,与傣族人民一起度过泼水节,四周的傣族人民笑容满面,敲鼓跳舞,热闹极了!文中的插图向我们展示了泼水节的欢乐景象。在教授时,教师让学生一边体会傣族人民的欢快与热情,一边感受周总理亲民爱民的情感。
二、妙用插图,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教科书中的插图不是随机分配的,要与课文中心密切相关。书中插图将抽象文本转换为具有生动图像的具体含义,这减少了学生学习文本的难度,并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教师可以使用文本中的插图来辅助教学,这对学生深入理解内容,把握文章中心十分有效。
例如,在拼音“ai ei ui”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课的复韵母,文中插入了如此吸引人的图片:孩子们彼此相邻,围着圆桌摆着杯子,认真地听戴着围巾的奶奶讲故事,然后可以通过阅读“挨”“杯子”“围巾”来让学生学习“ai ei ui”。
又如,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材中的插图是曹冲站在河岸上指挥人们把一只大象赶到船上,按照曹冲想的办法,在船舷上画线的情景。学生通过看图了解课文内容,并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教科书中丰富多彩的插图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充分挖掘和利用插图,巧妙地实施,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文本内容。
三、妙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在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习惯甚为重要。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生就可以在不依赖记忆的情况下采取行动。在一年级上册《小书包》课后练习“我会整理文具”“我会自己整理书包”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会认生字,会读句子,还要教会学生把文具摆放整齐和整理书包。从插图中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来,这些书要放在桌子左上角,文具盒中的文具分类放置。当我们整理书包时,书籍和练习册也要分类装好,不要破坏,养成爱书和文具的好习惯。
另一个例子,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教科书中有三幅插图:向别人问路,向别人借东西,麻烦别人帮忙捡球。这些时候特别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必须学习礼貌的语言,如“请问”“您好”“谢谢”“欢迎你们”等,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这些常识也可用来教育学生,教师不能忽视它们。
再如,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我爱阅读”《称赞》,这是个有趣的故事,文中插图展示了小獾送给小刺猬一把椅子,小刺猬给了小獾两个大苹果,它们俩用称赞给对方带去了难以预料的美好和欢乐,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在学习中要学会发现他人长处的习惯,懂得称赞别人。
四、妙用插图,提高学生多种能力
利用插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一开始,也许低年级的学生认识的字不多,但通过观察插图中的情况,加以指导,就可以将这些事物联系在一起,并逐步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文本。例如,在二年级上册“有趣的动物”口语交际中,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察看下面的图片,找出每个动物的有趣之处,接着指导学生有序观察,启发学生把观察到的特点在大脑中呈现出来,注意动物的外表、动作等,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利用插图,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小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畅想。教科书中的插图基于学生发展的特点,极大地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想象力。如在二年级上册“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中,该漫画有六个插图,其中第一到第五个插图为:用餐时间到了却没有看到儿子,妈妈让爸爸找孩子出来吃饭,然而儿子离开了书房,爸爸又被这本书吸引了,餐厅里孩子和妈妈准备开饭,却不见爸爸回来,妈妈又让孩子去叫爸爸出来吃饭。文中将第六幅“爸爸可能到哪里去了”的插图进行了留白,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使儿童在观察中扩展他们的想象力,充分融入插图,点燃创新的火炬。
利用插图,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人们使用语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应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但是低年级儿童的语言技能有限,而教科书中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有话可讲和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如在《用多大的声音》课文中,使用三种不同情境的图片来显示在不同情况下说话的场景,让学生知晓在什么场合应该使用多大的声音。
运用插图,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课本中的许多插图除了再现了文章的重要内容,还衍生出部分文字不能叙述的内容,因此当学生看插图时,能巧妙并自然地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中,教师要求学生在文字插图中观察雪中四种动物足迹的不同形状,相比之下,学生可以理解足迹和绘画之间的联系,并建立插图和文字之间的逻辑关系。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科学合理,文字与插图高度兼容。根据学生发展认知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妙用文中插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提升,渗透核心价值观,理解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多种能力。
[关键词]部编版 小学语文 插图 综合素养
从2017年9月新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正式使用部编版语文教科书。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与文字相互融合,几乎每个页面都附有插图,这些插图在内容、风格、颜色和布局方面产生了巨大变化,结合了更多传统的中国元素。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会对画面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插图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以部编版一、二年级教材为例,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一、妙用插图,渗透核心价值观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在育人树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包含了人物插图、动植物插图,它還包含故事情节插图、自然现象插图等。文中插图继承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主要是水彩画和水墨画。与其他版本对比,部编版插图包含较多中国元素,反映传统文化的内容随处可见。
例如,一年级上册《江南》《画》,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等这些文本或古代诗歌的插图都使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和水彩画的方式。它们是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具有深刻的内涵。教师可以使用这些绘画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古代诗词。
在继承和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教科书的插图自然地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培养团结友好、文明有礼的良好美德。
例如,一年级上册开学第1课《我是中国人》,文中插图以天安门广场为背景,五星红旗随风飘扬,在广场中央是穿着各族民族服饰的56个小朋友欢快地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准备踏入一年级的课堂。此幅插图呈现出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和谐、友爱、热情地在一块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论他们认识的民族及其风俗。再让学生谈论他们是哪个民族,有什么礼仪,以及让他们认识到祖国的伟大,激发其爱国之情。
又如,二年级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图中周总理身穿鲜艳的傣族服装,面带微笑手端银碗,向人们泼去祝福的水,与傣族人民一起度过泼水节,四周的傣族人民笑容满面,敲鼓跳舞,热闹极了!文中的插图向我们展示了泼水节的欢乐景象。在教授时,教师让学生一边体会傣族人民的欢快与热情,一边感受周总理亲民爱民的情感。
二、妙用插图,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教科书中的插图不是随机分配的,要与课文中心密切相关。书中插图将抽象文本转换为具有生动图像的具体含义,这减少了学生学习文本的难度,并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教师可以使用文本中的插图来辅助教学,这对学生深入理解内容,把握文章中心十分有效。
例如,在拼音“ai ei ui”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课的复韵母,文中插入了如此吸引人的图片:孩子们彼此相邻,围着圆桌摆着杯子,认真地听戴着围巾的奶奶讲故事,然后可以通过阅读“挨”“杯子”“围巾”来让学生学习“ai ei ui”。
又如,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材中的插图是曹冲站在河岸上指挥人们把一只大象赶到船上,按照曹冲想的办法,在船舷上画线的情景。学生通过看图了解课文内容,并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教科书中丰富多彩的插图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充分挖掘和利用插图,巧妙地实施,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文本内容。
三、妙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在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习惯甚为重要。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生就可以在不依赖记忆的情况下采取行动。在一年级上册《小书包》课后练习“我会整理文具”“我会自己整理书包”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会认生字,会读句子,还要教会学生把文具摆放整齐和整理书包。从插图中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来,这些书要放在桌子左上角,文具盒中的文具分类放置。当我们整理书包时,书籍和练习册也要分类装好,不要破坏,养成爱书和文具的好习惯。
另一个例子,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教科书中有三幅插图:向别人问路,向别人借东西,麻烦别人帮忙捡球。这些时候特别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必须学习礼貌的语言,如“请问”“您好”“谢谢”“欢迎你们”等,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这些常识也可用来教育学生,教师不能忽视它们。
再如,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我爱阅读”《称赞》,这是个有趣的故事,文中插图展示了小獾送给小刺猬一把椅子,小刺猬给了小獾两个大苹果,它们俩用称赞给对方带去了难以预料的美好和欢乐,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在学习中要学会发现他人长处的习惯,懂得称赞别人。
四、妙用插图,提高学生多种能力
利用插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一开始,也许低年级的学生认识的字不多,但通过观察插图中的情况,加以指导,就可以将这些事物联系在一起,并逐步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文本。例如,在二年级上册“有趣的动物”口语交际中,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察看下面的图片,找出每个动物的有趣之处,接着指导学生有序观察,启发学生把观察到的特点在大脑中呈现出来,注意动物的外表、动作等,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利用插图,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小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畅想。教科书中的插图基于学生发展的特点,极大地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想象力。如在二年级上册“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中,该漫画有六个插图,其中第一到第五个插图为:用餐时间到了却没有看到儿子,妈妈让爸爸找孩子出来吃饭,然而儿子离开了书房,爸爸又被这本书吸引了,餐厅里孩子和妈妈准备开饭,却不见爸爸回来,妈妈又让孩子去叫爸爸出来吃饭。文中将第六幅“爸爸可能到哪里去了”的插图进行了留白,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使儿童在观察中扩展他们的想象力,充分融入插图,点燃创新的火炬。
利用插图,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人们使用语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应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但是低年级儿童的语言技能有限,而教科书中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有话可讲和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如在《用多大的声音》课文中,使用三种不同情境的图片来显示在不同情况下说话的场景,让学生知晓在什么场合应该使用多大的声音。
运用插图,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课本中的许多插图除了再现了文章的重要内容,还衍生出部分文字不能叙述的内容,因此当学生看插图时,能巧妙并自然地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中,教师要求学生在文字插图中观察雪中四种动物足迹的不同形状,相比之下,学生可以理解足迹和绘画之间的联系,并建立插图和文字之间的逻辑关系。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科学合理,文字与插图高度兼容。根据学生发展认知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妙用文中插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提升,渗透核心价值观,理解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多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