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莲湖名园幼儿园 陕西 西安 710003)
【中图分类号】G610
现在的孩子,从小聪明伶俐,并且潜意识里有创造能力。所谓创造力,是指人们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凡是孩子原先不会得,而现在会了,就是一种创造。凡是别人没有想到的而孩子想到了,就是一种创造,凡是在孩子原先和别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的就是创造。所以我们成人对孩子的一些看不懂、不理解的古怪的做法,要耐心观察,细心思考,故会发现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能力。
幼儿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形成、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创造力在这一时间也不断地形成和发展着,并在幼儿的各种创造性活动中表现出来。幼儿有了一定的知识、情感和生活经验,开始在言语上,行动上,想象等各方面萌发创造性萌芽。
首先,一个有创造力强的人,往往具有与普通人不同的性格特征,我们在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同时,也应注意儿童个性特征的引导与发展,注重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这正是他创造意识早期的外在表现。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对事物知之甚少,感觉到什么都是新的,他想发现事物的本质,弄清他们的因果关系,而提出各种问题,这种强烈的求知欲的形成,正是他创造力形成的内因,因为这些事物对于他个体来说是未知的,它能想办法解决疑问,完成一项对他来说从未感知的工作,这就是创造的开始。
发现幼儿创造能力要给幼儿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环境能使孩子的性格活泼、乐观、心情舒畅,孩子容易产生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探索的精神,有这种环境,往往会造就孩子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其次,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想象的发展是他们创造力形成的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表现。幼儿对新奇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他们爱提问题,刨根问底,提的问题稀奇古怪,各种各样。在给孩子创造自由优美的环境下,还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于孩子的奇思妙想要给予重视和引导,千万不要按成人的思维方式来要求孩子,要鼓励孩子大胆的去想去做大人看起来可能的事情或大人所想不到的事情。
再次,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望。具有好奇心是幼儿的个性特点,它表现在幼儿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然而儿童的好奇心并不都是正确的,大多带有空想主义的色彩,做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来。爱迪生小时候曾看到母鸡能孵出小鸡,他试图用自己的身体把小鸡孵出,虽然他的想法有些离奇,但他敢于发现问题、解开问题之谜的做法是值得幼儿学习的。为满足好奇心而激起的强烈求知欲望,能使他坚定探索的信心,克服许多困难,也许会从此走上科学的道路。做为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儿童的这一特点,给以适当的开导和鼓励,既不能盲目否定,也不可包办代替,应以维护其创新意识。
如:孩子看到没见过的东西,总会去观察,摸一摸,会将一个玩具拆开,看看里面。他们不但会有这样的行为,而且还会不断提出一些问题;小鸟为什么会飞,小鱼为什么生活在水里,母鸡为什么会生蛋等等。有研究证明从儿童心理发展角度看,儿童时期一般要经历两个好问期,第一个好问期从一岁半开始,三岁后到达高峰。这个时期大多会问:“这是什么”,之类的话。第二个好问期从三岁之后开始,五岁到达高峰,这一时期,幼儿脑子里充满了“为什么”,因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会打破沙锅问到底,有时连父母、老师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但切记不可不耐烦的应付或厌烦孩子,这样会使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新鲜感慢慢减少,创造力也会随之被埋没了。相反我们听到孩子提出的“为什么”之后,应积极、热情耐心的向孩子解答,不能确定正确答案的问题,也不要回避,可坦白的告诉孩子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找答案,或翻资料查阅。
老师也可经常给孩子提出一些问题,来激发幼儿创造的潜能,来满足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科学课让幼儿观察海绵和小石块,哪个可以在水里浮起来,哪个能沉到水底,并自己动手操作感觉其中的奥妙。
教师也要注意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对一个孩子来说,游戏并不只是娱乐,而且还是学习的过程,他们往往通过游戏来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的反映,游戏不但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促进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能发展孩子的创造、想象、思维能力。
所以,我们不必事事告诉幼儿什么对,什么错;什么好,什么坏;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等,而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多作判断。否则就会养成幼儿思维的信赖性和惰性,阻碍创造力的发展。我们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游戏条件。我们要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有一次阴天下午,一位小班的幼儿问我,你知道太阳公公到那里去了吗?还没等我来得急回答,他就说:太阳公公逛超市去了,有个地方新开了个大超市。我听了觉得很有意思,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在他们眼里,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周围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大家就像生活在童话故事里,一切都是美好的。
当孩子进行创造时,教师应帮助幼儿准备材料,在幼儿遇到困难时,为了不打消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及时给予帮助。
在设计活动时,该活动要富有创造性,为了提高幼儿创造能力,教师也要注意培养,设计出对幼儿的控制和帮助较少,却又能最大限度地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自我表现的活动来,这样,才能更好的给幼儿提供了广泛的空间,锻炼创造能力。
而且,活动时要提供足够的变化性,因为活动的变化性对激发幼儿能力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活动会吸引不同的幼儿,同时因为变化最吸引幼儿,幼儿最喜欢新鲜的东西,这样就满足了其新鲜感。甚至,同一活动,换个地方,还会吸引幼儿。因此教师要不断改变环境布置,材料、内容方式等,活动材料的丰富多变对激发和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尤其重要,所以,变化能有效的激发创造性。如:
1、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性想象,以及培养善于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
2、重视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3、培养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
4、培养急骤性联想能力。急骤性联想是指集思广益方式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作用,引起新颖而有创造性的观点。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动机,使他们产生内在的、自主的参与创造活动的要求。启发诱导,唤起联想,打破幼儿的思维定势,引导幼儿的发展性思维,鼓励幼儿多提问题,多思考,并自己作出多样性、独创性的回答。
最后注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的好奇心特别强,什么东西都要摸摸、动动。家长不应简单粗暴地制止,而应对孩子的好奇心予以肯定和鼓励,同时给予他正面的解释和教育。鼓励儿童搞一些小制作,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可以锻炼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锻炼手指部小肌肉的发展,相应地也就促进这些小肌肉在脑中对应部位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就促进了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创造性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加的,但却需要有人去开发它,把潜在的创造能力诱发出来,这个人选最佳就是老师,故教师应做好这个开发者,把幼儿潜能的创造能力开发出来。
【中图分类号】G610
现在的孩子,从小聪明伶俐,并且潜意识里有创造能力。所谓创造力,是指人们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凡是孩子原先不会得,而现在会了,就是一种创造。凡是别人没有想到的而孩子想到了,就是一种创造,凡是在孩子原先和别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的就是创造。所以我们成人对孩子的一些看不懂、不理解的古怪的做法,要耐心观察,细心思考,故会发现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能力。
幼儿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形成、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创造力在这一时间也不断地形成和发展着,并在幼儿的各种创造性活动中表现出来。幼儿有了一定的知识、情感和生活经验,开始在言语上,行动上,想象等各方面萌发创造性萌芽。
首先,一个有创造力强的人,往往具有与普通人不同的性格特征,我们在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同时,也应注意儿童个性特征的引导与发展,注重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这正是他创造意识早期的外在表现。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对事物知之甚少,感觉到什么都是新的,他想发现事物的本质,弄清他们的因果关系,而提出各种问题,这种强烈的求知欲的形成,正是他创造力形成的内因,因为这些事物对于他个体来说是未知的,它能想办法解决疑问,完成一项对他来说从未感知的工作,这就是创造的开始。
发现幼儿创造能力要给幼儿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环境能使孩子的性格活泼、乐观、心情舒畅,孩子容易产生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探索的精神,有这种环境,往往会造就孩子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其次,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想象的发展是他们创造力形成的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表现。幼儿对新奇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他们爱提问题,刨根问底,提的问题稀奇古怪,各种各样。在给孩子创造自由优美的环境下,还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于孩子的奇思妙想要给予重视和引导,千万不要按成人的思维方式来要求孩子,要鼓励孩子大胆的去想去做大人看起来可能的事情或大人所想不到的事情。
再次,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望。具有好奇心是幼儿的个性特点,它表现在幼儿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然而儿童的好奇心并不都是正确的,大多带有空想主义的色彩,做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来。爱迪生小时候曾看到母鸡能孵出小鸡,他试图用自己的身体把小鸡孵出,虽然他的想法有些离奇,但他敢于发现问题、解开问题之谜的做法是值得幼儿学习的。为满足好奇心而激起的强烈求知欲望,能使他坚定探索的信心,克服许多困难,也许会从此走上科学的道路。做为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儿童的这一特点,给以适当的开导和鼓励,既不能盲目否定,也不可包办代替,应以维护其创新意识。
如:孩子看到没见过的东西,总会去观察,摸一摸,会将一个玩具拆开,看看里面。他们不但会有这样的行为,而且还会不断提出一些问题;小鸟为什么会飞,小鱼为什么生活在水里,母鸡为什么会生蛋等等。有研究证明从儿童心理发展角度看,儿童时期一般要经历两个好问期,第一个好问期从一岁半开始,三岁后到达高峰。这个时期大多会问:“这是什么”,之类的话。第二个好问期从三岁之后开始,五岁到达高峰,这一时期,幼儿脑子里充满了“为什么”,因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会打破沙锅问到底,有时连父母、老师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但切记不可不耐烦的应付或厌烦孩子,这样会使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新鲜感慢慢减少,创造力也会随之被埋没了。相反我们听到孩子提出的“为什么”之后,应积极、热情耐心的向孩子解答,不能确定正确答案的问题,也不要回避,可坦白的告诉孩子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找答案,或翻资料查阅。
老师也可经常给孩子提出一些问题,来激发幼儿创造的潜能,来满足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科学课让幼儿观察海绵和小石块,哪个可以在水里浮起来,哪个能沉到水底,并自己动手操作感觉其中的奥妙。
教师也要注意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对一个孩子来说,游戏并不只是娱乐,而且还是学习的过程,他们往往通过游戏来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的反映,游戏不但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促进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能发展孩子的创造、想象、思维能力。
所以,我们不必事事告诉幼儿什么对,什么错;什么好,什么坏;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等,而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多作判断。否则就会养成幼儿思维的信赖性和惰性,阻碍创造力的发展。我们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游戏条件。我们要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有一次阴天下午,一位小班的幼儿问我,你知道太阳公公到那里去了吗?还没等我来得急回答,他就说:太阳公公逛超市去了,有个地方新开了个大超市。我听了觉得很有意思,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在他们眼里,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周围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大家就像生活在童话故事里,一切都是美好的。
当孩子进行创造时,教师应帮助幼儿准备材料,在幼儿遇到困难时,为了不打消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及时给予帮助。
在设计活动时,该活动要富有创造性,为了提高幼儿创造能力,教师也要注意培养,设计出对幼儿的控制和帮助较少,却又能最大限度地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自我表现的活动来,这样,才能更好的给幼儿提供了广泛的空间,锻炼创造能力。
而且,活动时要提供足够的变化性,因为活动的变化性对激发幼儿能力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活动会吸引不同的幼儿,同时因为变化最吸引幼儿,幼儿最喜欢新鲜的东西,这样就满足了其新鲜感。甚至,同一活动,换个地方,还会吸引幼儿。因此教师要不断改变环境布置,材料、内容方式等,活动材料的丰富多变对激发和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尤其重要,所以,变化能有效的激发创造性。如:
1、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性想象,以及培养善于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
2、重视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3、培养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
4、培养急骤性联想能力。急骤性联想是指集思广益方式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作用,引起新颖而有创造性的观点。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动机,使他们产生内在的、自主的参与创造活动的要求。启发诱导,唤起联想,打破幼儿的思维定势,引导幼儿的发展性思维,鼓励幼儿多提问题,多思考,并自己作出多样性、独创性的回答。
最后注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的好奇心特别强,什么东西都要摸摸、动动。家长不应简单粗暴地制止,而应对孩子的好奇心予以肯定和鼓励,同时给予他正面的解释和教育。鼓励儿童搞一些小制作,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可以锻炼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锻炼手指部小肌肉的发展,相应地也就促进这些小肌肉在脑中对应部位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就促进了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创造性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加的,但却需要有人去开发它,把潜在的创造能力诱发出来,这个人选最佳就是老师,故教师应做好这个开发者,把幼儿潜能的创造能力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