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对我国各教育阶段的发展与进步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种影响已然全面渗透所有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科的教学活动当中。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是当前的时代趋势。那么如何通过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小学数学教学收效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就成为亟待当前小学基层数学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将小学数学课程为例,探究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进行融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4-172
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与逻辑思维的基础科目。有的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与授课体系还未完善,学生对学习方法与学习目标不明确。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不高。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与工作中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学校不断更新、完善校内的计算机多媒体设施。教师要勇于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便捷性与新颖性,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基于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氛围,把小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从他们学习的角度出发,发现自身教学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满意度,促进师生和谐相处,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营造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正处于对一切知识好奇的年龄阶段,小学生兴趣的形成同外界事物的新颖性有莫大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营造优质的教学氛围,建构灵活且轻松的教学环境,运用视频与图文等制作内容丰富的课件,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比如,在教授《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在引入阶段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课件展示从古至今的钱币变迁,使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之后,教师适当地进行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的作用有哪些?学生展开激烈的谈论,学习氛围活跃。当学生了解了课件展示的是钱币后,教师为他们介绍其来历和用途,以便学生掌握与应用。
二、拓宽学生视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信息技术为其带来了巨大便利,转变了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状况,拓展了学生知识面,让静态的数学课堂变成了动态的课堂。教师应深挖学生内在潜能,应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应用网络为学生搜集一些轴对称图形,其中包含衣服、文具等,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帮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同时加强学生的求知欲。为了深化学生认识,教师还可以应用微课教学法进行导学,布置画一画或是折一折的活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诸多感官一同参与课堂学习,实现技能与理论相结合。在最后,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能够一眼看出的轴对称图形的文字,播放轻音乐,让学生一同品味我国汉字的对称美,加强学生人文素养。
三、积极化解难题,感受知识构成过程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诸多学生认为数学都是计算,因此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丧失兴趣。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缩短教科书同实际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应把一些难懂且枯燥的知识简便化,帮助学生构建健全的知识结构,加强学生学习动机,实现举一反三的目标。例如,在教学《圆形面积》一课时,优化实际问题,渗透极限与类比的思想。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多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一般采用将图形拼接或是分割的方法,把它们转变成我们比较常见的图像再进行计算。那么,能不能用此种方式将圆形的面积推导出来呢?接下来,教师通过动画的形式,形象地把圆分割成两部分,再将每部分均分八等份,将这十六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演示,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转化作用,他们的空间理念也得以加强,了解圆均分份数越多,组成的图形越近似长方形。这时,教师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圆分割实验,教师在一旁协助引导,指导学生思考组成长方形的长宽同圆半径和周长有什么联系。通过探究学习,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知识。
四、联系生活实际,缩短数学与学生距离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对事物怀疑、推导、检验及解决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就要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丰富教学资源,从生活的角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增强知识间的连贯性,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在《年、月、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正明确年月日等时间概念,理解年月日的关系。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笔者出生的年月日,然后,要求学生介绍自己出生的年月日。紧接着,笔者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神舟六号飞船升空的时间。同时,笔者提出了问题:我们的生日、祖国的生日等日子的记录需要用到哪些时间单位?这时就有学生提到了年月日。这样从师生生日、祖国生日等例子引出年月日,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还会让学生产生学习年月日相关知识的欲望。
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新興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实效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重难点,帮助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数学思想。教师还要深挖信息技术在合作交流与自主学习中的作用,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提供有利条件,为学生学好数学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陈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06):89-91.
[2]黄家楣.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新教师,2018(12):63-64.
[3]刘晓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52):381-382+386.
[4]田红.探究信息化教学平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入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43-144.
[5]田华.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51.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4-172
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与逻辑思维的基础科目。有的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与授课体系还未完善,学生对学习方法与学习目标不明确。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不高。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与工作中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学校不断更新、完善校内的计算机多媒体设施。教师要勇于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便捷性与新颖性,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基于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氛围,把小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从他们学习的角度出发,发现自身教学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满意度,促进师生和谐相处,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营造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正处于对一切知识好奇的年龄阶段,小学生兴趣的形成同外界事物的新颖性有莫大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营造优质的教学氛围,建构灵活且轻松的教学环境,运用视频与图文等制作内容丰富的课件,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比如,在教授《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在引入阶段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课件展示从古至今的钱币变迁,使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之后,教师适当地进行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的作用有哪些?学生展开激烈的谈论,学习氛围活跃。当学生了解了课件展示的是钱币后,教师为他们介绍其来历和用途,以便学生掌握与应用。
二、拓宽学生视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信息技术为其带来了巨大便利,转变了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状况,拓展了学生知识面,让静态的数学课堂变成了动态的课堂。教师应深挖学生内在潜能,应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应用网络为学生搜集一些轴对称图形,其中包含衣服、文具等,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帮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同时加强学生的求知欲。为了深化学生认识,教师还可以应用微课教学法进行导学,布置画一画或是折一折的活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诸多感官一同参与课堂学习,实现技能与理论相结合。在最后,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能够一眼看出的轴对称图形的文字,播放轻音乐,让学生一同品味我国汉字的对称美,加强学生人文素养。
三、积极化解难题,感受知识构成过程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诸多学生认为数学都是计算,因此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丧失兴趣。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缩短教科书同实际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应把一些难懂且枯燥的知识简便化,帮助学生构建健全的知识结构,加强学生学习动机,实现举一反三的目标。例如,在教学《圆形面积》一课时,优化实际问题,渗透极限与类比的思想。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多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一般采用将图形拼接或是分割的方法,把它们转变成我们比较常见的图像再进行计算。那么,能不能用此种方式将圆形的面积推导出来呢?接下来,教师通过动画的形式,形象地把圆分割成两部分,再将每部分均分八等份,将这十六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演示,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转化作用,他们的空间理念也得以加强,了解圆均分份数越多,组成的图形越近似长方形。这时,教师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圆分割实验,教师在一旁协助引导,指导学生思考组成长方形的长宽同圆半径和周长有什么联系。通过探究学习,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知识。
四、联系生活实际,缩短数学与学生距离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对事物怀疑、推导、检验及解决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就要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丰富教学资源,从生活的角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增强知识间的连贯性,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在《年、月、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正明确年月日等时间概念,理解年月日的关系。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笔者出生的年月日,然后,要求学生介绍自己出生的年月日。紧接着,笔者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神舟六号飞船升空的时间。同时,笔者提出了问题:我们的生日、祖国的生日等日子的记录需要用到哪些时间单位?这时就有学生提到了年月日。这样从师生生日、祖国生日等例子引出年月日,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还会让学生产生学习年月日相关知识的欲望。
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新興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实效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重难点,帮助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数学思想。教师还要深挖信息技术在合作交流与自主学习中的作用,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提供有利条件,为学生学好数学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陈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06):89-91.
[2]黄家楣.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新教师,2018(12):63-64.
[3]刘晓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52):381-382+386.
[4]田红.探究信息化教学平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入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43-144.
[5]田华.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