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公选课的必要性探讨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_za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教育和研究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开展,国内的研究也有长足进步,但部分工科院校并未开设必要的STS课程。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公选课是实施STS教育、促进学科间融合的途径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工科院校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公选课的必要性进行研究。本文将着重分析在工科院校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课程的原因,通过此文,希望能引起工科院校对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公选课的重视,以提高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工科院校;《科学技术与社会》公选课;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2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彼此都需要依靠对方的发展来实现自身的发展。一方面,科学技术社会化。当今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已经从分散的个人活动转向社会化的集体活动,即从小科技到大科技[1],日益复杂的研究工作需要大规模的集体协同和高度的社会化协作。而且,科学技术要进一步发展,需要社会的大量投入,并协调科学技术研究与社会生产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化。科学技术已经渗透进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联系日益密切,人类遇到的已不再是单纯的科技或经济问题,许多问题很难依赖单一的学科独立解决。我们正处在一个要用人文精神支撑整个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时代。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工科教育只重视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技术主义倾向严重,许多工科院校课程设置文理不均,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开设和讲授,轻视人文课程,工科学生也只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而轻视科学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人文素养不足。工科教育中存在专业教育过窄、重技术轻人文、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的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工科院校需要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公选课的原因
  科学技术与社会是当今大学教育中的跨领域学科,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科学技术与社会主要探讨和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知识以及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教育是其核心。《科学技术与社会》课程是一门融合多种学科的跨领域课程,所体现的是一种新的科技教育理念。在工科院校中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公选课是开展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的方式之一,旨在强化通识教育,促进工科院校人文课程趋向多样化,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工科院校需要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公选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促进了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转变,推动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但是,科技在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负面效应。比如,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产生了社会安全问题、伦理冲突问题、环境问题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科学技术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的背景下,科学和技术开始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因此,我们需要把科学技术和由之引起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研究,以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克服其负面影响,并使其真正地造福于人类。通过课程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性质,加强工科学生对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认识,唤醒工科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问题的意识,使其树立自然、人、科学技术与社会和谐统一的价值观,抛弃以往的只注重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而忽视其社会文化价值的直观思维方式,在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上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促进人文教育与工科教育渗透融合的需要
  实施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深刻理解科技本身及其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强调科技的社会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的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课程的开设,架起了沟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桥梁,能够展示在社会背景下科学和技术的功能,有助于工科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也有助于工科学生重新认识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课程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系统,从科学、技术、社会等方面多视角、全方位地向学习者描绘了科技世界的图景,从而引导学生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现实世界。在工科院校中开设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课程致力于让工科院校的师生同等地关注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并努力克服传统的工科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分裂的局面。这必将有助于改善工科院校人文课程开设不足的状况,促进人文教育与工科教育的渗透融合,促进学科间的平衡发展,改变工科教育专业过窄的情况。
  (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缺乏人文底蕴的人,是不可能有开阔的视野和敏捷的思维的,更谈不上灵性和创新了,而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可以弥补这些不足。《科学技术与社会》课程,可以使学生懂得科学技术不只是孤立于外界的知识,并使其对科学技术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科技应用的适当控制以及未来的科学技术决策等都具有重要的潜在意义。通过《科学技术与社会》课程的教授,启迪工科学生的智慧,升华他们的人文精神,改善和优化他们的思维结构,使工科学生既具备科学技术知识,又具备必要的人文素养,并能正确分析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改变工科学生只懂技术、缺乏人文素养的状况,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授课内容与教学方法
  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课程,就是要引导学生把科学技术问题置于社会背景之中来考虑,使学生综合地看待和解决问题,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批判性地把握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间的关系。
  授课内容主要有三部分:(一)科学技术史。帮助学生厘清科学技术发展的来龙去脉,充分展现科学家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上的创新精神和不懈追求精神,激励学生们去追求和创造,让学生们体会到科学技术丰富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二)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了解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了解科学技术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系,了解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进一步领悟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三)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心科学发展,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尊重科学原理,并能依据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养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运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为保证教学效果,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方法:1、课堂讨论。讨论时,教师首先要提供一种环境或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对问题加以讨论,并适当延伸探讨的层次,设法让学生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加以测试和验证;2、组建主题研究任务小组。大学生有较多的课余时间,可组建主题研究任务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搜集整理资料,深入调查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另外,还可采用引入案例、让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和阅读课外文献等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所引起的社会问题的理解,避免课堂内容的单一乏味。总之,要在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综合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课程的开设取得实质性效果。
  三、结语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科学技术与社会飞速发展,互相依存性日益加强。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因此,广大工科院校应转变教育观念,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课程的开设,在教学目标上,要由过去片面追求个体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掌握转向包括认知、情感和态度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使科学技术教育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等紧密结合,加强对工科学生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加强其对科技本身的理解以及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在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上能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工科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科技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要求,缔造出工科院校的美好未来,并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參考文献:
  [1]殷登祥.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255-261.
  [2]刘啸霆.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8-25.
  [3]闫崇京.浅论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10,(10).
其他文献
摘 要:恶法亦法理论萌芽于苏格拉底,形成于奥斯丁。对于这一理论,大多数人都表现出一种不理解甚至愤懑的情绪。实际上,对于恶法亦法表现出的任何否定,都是人们带着有色眼镜看到的。本文通过分析恶法发展的过程,提出恶法亦法以及恶法对我国法制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恶法;实然法;判断标准;建设意义  中图分类号:DF0
摘 要:本文試图对地方高校校院两级管理目前的考核现状进行分析,希望通过这种分析能为地方高校校院两级管理考核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院两级管理考核;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工科教育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中心,教师的教学方法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学生的成绩考核主要是期末的理论考试成绩,于是出现了许多学生平时不注重学习积累,只重视在期末考试期问的复习;许多学生注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的培养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制约今后的教育发展。由于毕业生普遍缺乏对现代企业工作流程
摘 要:作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安乐死能否合法化反应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即人是否有选择死亡的权力,而这种理应由个人掌握的权力为何遭到限制甚至是剥夺,各个群体对于安乐死的不同态度产生的原因,本文通过提出相关建议措施,期望能解决安乐死立法过程中的问题。  关键词:安乐死;合法化;社会群体  中图分类号:DF5
摘 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把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实现融“教、学、做”为一体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建立台阶式的模块化组织课程教学,以“职业的方式”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系统化教学,是面向就业市场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自我需要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并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调控以达成目标,实现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实现自主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能力培养;思想教
一 问题的提出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在大学或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到附属学校或实习学校进行教学实际锻炼的一种形式。“教育实习的过程是依赖性的,必须在专业人员辅导下进行。目前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指导小组通常由大学学科教学法教师和中小学优秀教师组成。由大学教师、中小学合作教师和实习生组成的“教育实习三人组”是确保实习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一种实习合作机制。但现行实习制度对大学和中小学实习辅导教师的工作却很
摘 要:民法作为法学学科的基础学科,在法学体系的构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民法基本原则贯穿于民事法律制度中,反映了民事活动的基本特性,是各项民事法律的指针。民事立法活动对民法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民法基本原则适用的必要性以及相关问题的分析,为民法基本原则的适用提出一些基本见解。  关键词:基本原则;适用;必要性;促进  中图分类号:D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