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愿望。 ”由于幼儿间的个体差异,在设计、组织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时,若能根据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按需要求,以层定标,逐步提升的形式,科学地让幼儿在活动中摸得着、看得到,跳一跳够的着,使幼儿不但能获取广泛的科学知识,积累经验,更能在科学活动中增强幼儿对事物的探究精神,同时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幼儿成功感的形成奠定基础,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
一、科学实验要简单易操作,让幼儿易获成功体验
科学教育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幼儿对一些科学现象充满强烈地探究欲望,但是他们却不知如何探究,胆怯却又充满好奇,那么这一阶段就是科学实验的初期,教师组织幼儿做科学实验时,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可以选取那些操作简单、现象有趣的实验让幼儿探究。
传统的磁铁、声音、弹性、转动等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和现象,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幼儿来说,具有直观的经验。在具体探究过程中更能充分让幼儿体验到操作的简易,寻求知识的快乐。比如在执教大班《有趣的声音》教学活动时,先通过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引发幼儿的兴趣,接着让幼儿操作、实验物体碰撞产生声音,这些都是小眼睛能具体感知到,小手都能做到的内容。那耳朵听到声音又是什么原理呢?于是在幼儿探寻声音产生的过程中,老师演示了小盒子上蒙上气球皮,小纸屑跳舞的实验,模拟耳膜被振动后就能听到声音的现象,孩子们完全被吸引,探究的欲望非常强烈。进行实验时,这些操作环节简单,现象明显,对每个幼儿来说,都没有失败的体验,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得到老师、同伴的积极评价,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探究兴趣,更初步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对于操作实验活动也就更喜欢了。
二、逐层提供操作材料,让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
由于遗传及后天教育的不同,每个幼儿的理解水平、动手能力均不尽相同。因此,在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要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比如在准备材料时,要注意提供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让每个幼儿在实验的过程中都能找到成功的喜悦,多种能力都有提高。如大班科学教育活动《塑料容器上的秘密数字》,幼儿通过反复查找、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找到塑料容器上的数字,参与活动的幼儿都有收获。在此基础上有些幼儿却发现回收标记中的数字不同,将探究过程提上了更高的层次,能力强的幼儿通过猜想、知识储备,寻求答案,破解数字的秘密;能力弱些的幼儿则在与同伴、老师的交流、帮助过程中,了解了这些数字的真实意义。逐层提高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发现能力、交流交往能力,更激发了幼儿的提问能力、解疑释疑能力。不同的幼儿在经过努力后都体验到了成功,达到了“跳一跳够得着”、“吃好还能吃饱”的目标,避免了等待现象。每位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活动中都能体验到成功感。由榜样激励引导能力稍弱的幼儿进行有点难度的实验,在探索过程中又会收到另外的探究效果,大大调动了幼儿进行科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3 —6岁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比较差,他们对自己的评价绝大多数来源于成人和同伴的评价。因此,教师对幼儿的鼓励与赞扬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老师的积极评价中能找到探究的兴奋点和操作的兴趣。因此在组织科学活动时,教师不仅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更应是发现者,特别注意发现幼儿的亮点、闪光点,随时给予鼓励。如中班科学教育活动《好听的声音》,教师带领幼儿在寻找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的环节中,有些幼儿能力较差,总怀疑自己的耳朵,这时候老师对他说:“再听一听,老师相信你。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用一些肢体语言或信任的目光或鼓励的话语,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及人文氛围,幼儿在无压力但有动力的环境中积极探究,昀后他们成功了,眼光中闪现出成功的喜悦,老师与之共享。师生间的评价、生生间的评价,通过多种不同的评价,幼儿会得到不同的信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总结与反思,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多次成功,促进幼儿自信心发展
在科学活动中探索实践取得成功,使幼儿对自己不再怀疑,认为自己是能干的,有挑战难度的能力与信心,逐渐地培养了幼儿较强的自信心,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科学活动中,还迁移到其他的活动中,使他们敢于面对困难,挑战困难,能迎难而上。比如在组织活动时,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孩子们迟疑,忐忑,在老师亲切、平和的激励引导中慢慢地融入,终于放开自己,然后围绕科学活动课题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小肚皮也有弹性吗?小动物听到声音也和我们人类一样吗?老师你的方法是你自己想的吗?等问题,幼儿的表达欲望比较强烈,质疑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这种以幼儿为中心,民主、活泼的课堂情境对培养幼儿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多么地难能可贵,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埋下了自信的伏笔。
通过分析、尝试科学教育活动,我深深地体会到:科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激起幼儿探索真理的原动力,更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比如动手能力、交往合作能力、一探究竟等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为体验成功奠定基础,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如东县马塘小学附属幼儿园)
一、科学实验要简单易操作,让幼儿易获成功体验
科学教育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幼儿对一些科学现象充满强烈地探究欲望,但是他们却不知如何探究,胆怯却又充满好奇,那么这一阶段就是科学实验的初期,教师组织幼儿做科学实验时,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可以选取那些操作简单、现象有趣的实验让幼儿探究。
传统的磁铁、声音、弹性、转动等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和现象,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幼儿来说,具有直观的经验。在具体探究过程中更能充分让幼儿体验到操作的简易,寻求知识的快乐。比如在执教大班《有趣的声音》教学活动时,先通过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引发幼儿的兴趣,接着让幼儿操作、实验物体碰撞产生声音,这些都是小眼睛能具体感知到,小手都能做到的内容。那耳朵听到声音又是什么原理呢?于是在幼儿探寻声音产生的过程中,老师演示了小盒子上蒙上气球皮,小纸屑跳舞的实验,模拟耳膜被振动后就能听到声音的现象,孩子们完全被吸引,探究的欲望非常强烈。进行实验时,这些操作环节简单,现象明显,对每个幼儿来说,都没有失败的体验,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得到老师、同伴的积极评价,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探究兴趣,更初步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对于操作实验活动也就更喜欢了。
二、逐层提供操作材料,让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
由于遗传及后天教育的不同,每个幼儿的理解水平、动手能力均不尽相同。因此,在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要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比如在准备材料时,要注意提供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让每个幼儿在实验的过程中都能找到成功的喜悦,多种能力都有提高。如大班科学教育活动《塑料容器上的秘密数字》,幼儿通过反复查找、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找到塑料容器上的数字,参与活动的幼儿都有收获。在此基础上有些幼儿却发现回收标记中的数字不同,将探究过程提上了更高的层次,能力强的幼儿通过猜想、知识储备,寻求答案,破解数字的秘密;能力弱些的幼儿则在与同伴、老师的交流、帮助过程中,了解了这些数字的真实意义。逐层提高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发现能力、交流交往能力,更激发了幼儿的提问能力、解疑释疑能力。不同的幼儿在经过努力后都体验到了成功,达到了“跳一跳够得着”、“吃好还能吃饱”的目标,避免了等待现象。每位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活动中都能体验到成功感。由榜样激励引导能力稍弱的幼儿进行有点难度的实验,在探索过程中又会收到另外的探究效果,大大调动了幼儿进行科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3 —6岁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比较差,他们对自己的评价绝大多数来源于成人和同伴的评价。因此,教师对幼儿的鼓励与赞扬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老师的积极评价中能找到探究的兴奋点和操作的兴趣。因此在组织科学活动时,教师不仅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更应是发现者,特别注意发现幼儿的亮点、闪光点,随时给予鼓励。如中班科学教育活动《好听的声音》,教师带领幼儿在寻找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的环节中,有些幼儿能力较差,总怀疑自己的耳朵,这时候老师对他说:“再听一听,老师相信你。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用一些肢体语言或信任的目光或鼓励的话语,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及人文氛围,幼儿在无压力但有动力的环境中积极探究,昀后他们成功了,眼光中闪现出成功的喜悦,老师与之共享。师生间的评价、生生间的评价,通过多种不同的评价,幼儿会得到不同的信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总结与反思,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多次成功,促进幼儿自信心发展
在科学活动中探索实践取得成功,使幼儿对自己不再怀疑,认为自己是能干的,有挑战难度的能力与信心,逐渐地培养了幼儿较强的自信心,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科学活动中,还迁移到其他的活动中,使他们敢于面对困难,挑战困难,能迎难而上。比如在组织活动时,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孩子们迟疑,忐忑,在老师亲切、平和的激励引导中慢慢地融入,终于放开自己,然后围绕科学活动课题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小肚皮也有弹性吗?小动物听到声音也和我们人类一样吗?老师你的方法是你自己想的吗?等问题,幼儿的表达欲望比较强烈,质疑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这种以幼儿为中心,民主、活泼的课堂情境对培养幼儿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多么地难能可贵,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埋下了自信的伏笔。
通过分析、尝试科学教育活动,我深深地体会到:科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激起幼儿探索真理的原动力,更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比如动手能力、交往合作能力、一探究竟等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为体验成功奠定基础,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如东县马塘小学附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