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研究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u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研究性”学习已被正式列入课程计划。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中。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一味地以教师为主体,而是应当贯彻实施诚如现在的新教材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和终生学习打基础的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对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研究。
  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特征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他认为“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教师让学生有可能提出好几种解释,然后在实际中去对所提出的每一种假说進行肯定或否定。”
  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提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此,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个问题恰恰又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应该提倡研究性的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习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二、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题原则
  研究性课题的选择必须符合研究性学习的探究性、开放性、实践性和过程性等主要特征。同时还需符合下列三项原则:
  1.可行性原则: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小组在实施课题时,常常会受到多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并不意味着任何问题都能着手进行研究。高中学生的知识状况、学校的条件、校外的资源等不允许在选题时好高骛远。内容的深浅、研究范围的大小,必须与中学教育的现状和学校的内外资源相适应,选择的课题尽量立足课本知识、现有能力的拓展和提高。
  2.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是指选择的课题要切实可行。在地点的选择上要就近舍远,便于调查研究;在用时上需长短适宜,既要保证相对较完整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又要符合中学教学计划,在允许的时间内完成调查研究的实施;在费用上,要适合中学教学和高中学生的经济实力;在研究过程中,不能太复杂,要方便数据的收集、材料的整理等。
  3.创造性原则: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科学创造,它重在使学生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高创造能力。选择的课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创造价值等。
  三、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选择的方向
  根据研究性课题的选择原则,结合学科教学的实际及学生的特长、兴趣等因素,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探索性化学实验
  传统化学教材中安排的实验多数是用来帮助学生形成、理解、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其原理、步骤、现象、结论等均在教材中写明,仅仅作为验证化学知识的手段,这些实验为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是指学生通过自主研究活动,经过科学抽象、逻辑思维,自己概括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索性实验只给出课题研究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确定实验原理、选择实验仪器、制订实验方案、探求未知结论。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作风和团结协作精神。这类实验未必有一定的正确研究结论,对于课题本身则是“轻结论,重过程”,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个人能力、人格、品质、意志、科学修养等诸方面的提高。
  2.对高中化学重点和难点知识的专项研究。
  通过对化学重点和难点知识的专项研究,可促进和拓展对现有书本知识的学习,达到对重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对难点知识的有效突破。
  3.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
  化学的发展,促进了化学与社会的广泛联系;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化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现代化学正成为“一门满足社会需要的中心科学”,它创造着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全面发展。
  四、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1.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其教学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因此,下面提供的教学模式只是一种教学思路,在实际的应用中,要适当的改进和完善。
  2.对上述教学模式的几点说明
  第一,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是:
  选择课题→设计方案→实施研究→处理结果→成果展示、评价。
  第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也可以由教师提出,或是师生共同研究决定。
  第三,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可以是一个创新实验方案、论文、调查报告、产品,也可以是设计的方案等。成果一定要进行交流和评价,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合作和分享,也可以通过评价激活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现新问题,引发新的研究。
  五、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1.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坚持面向现实,围绕教学重点、社会热点、突出事例,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某一问题、现象的深入研究来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进度采取专题讨论、质疑辩论、实验探索、调查讨论等不同形式。如教材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为分散难点,按得氧失氧→电子得失→电极反应的知识程序,分别在初中、高一、高三不同年级进行教学。在高三复习时,可采用专题讨论的形式来进行,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从概念到应用于有较完整的认识,形成知识网络。
  在组织学习活动中应注意:一要有明确的要求和学习规划,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二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留足思考问题、发表见解的时间和空间;三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绝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四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想、去看、去做、去说,真正进入积极思考,努力实践的理想境界。
  3.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既要给予积极的指导,又不能以“权威”自居,要发扬教学民主,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4.切实加强学法指导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积极性及时给予鼓励外,更重要的是要切实加强学法的指导。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随着教育工作者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推广,将使我们的教育改革更加充满活力和生机。
其他文献
近年来,各地学校的网络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这成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环境及方式方法的一个契机。有幸的是,我与我校数学组教师一拍即合,于是以数学教学为实践对象,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合作新模式应运而生。这开启了我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有效的信息技术环境的研究大门,成为了我近几年来思考、教学、实践的重点方向。  一、指导思想  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多的调动教学多媒体、网络信息资源等计算机信
语文老师应该把握正确的新课改方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吸取经验,设计更好更符合素质教学的课程计划。老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倡导自由、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跃的课题氛围,设计多种教学方式,为语文教学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塑造学生人文精神,让学生学会人生规划。我们作为语文新课改的实践者,应该勇敢面对新课改可能会面临的困难,正确引导学生去学习。
数字资产管理势在必行以前,印刷出版业的资产管理是非数字化的.如照片,是以胶片形式存储,只能记录下使用过的胶片段其存储的地方。当印刷出版物需要再版时,或另一个出版物需要使用
平版胶印采用了网点构像原理以及网点组织色彩原理,使得缤纷绚丽的世界仅仅依靠简单的四种原色油墨就能够逼真再现。微观上,原稿的影像是通过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的网点,以并列和
当今世界,商事交往早已跨越了国界,成为国与国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各国在分享其带来的红利、收益的同时,也时常被由此引发的争议、纠纷所困扰。国际商事仲裁,作为一种
很多从事书刊印刷的企业都有北人JS2102型胶印机.但该机不适合印刷出血产品。笔者进行了适当调节后可使JS2102胶印机印刷出血书刊.增加了印刷种类.提高了使用率。
近年来,高考命题思路侧重于“能力立意”和“现实问题立意”。同时,高中政治教材的很多内容都涉及时事政治,并且需要与时俱进。因此,时政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时政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做好时政教育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意时效性、选
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怎样上好一堂实验课,教会学生的实验方法对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能力非常重要,所以我把物理实验探究课的教学方法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一、课题的背景  1、课题的提出  基于目前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教师成绩要求压力过大,造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分数,不重视让学生体会和参与实验探究过程,忽视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那么怎样能有效地
传统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KPCA)的数据降维方法在提取有效特征信息时只考虑全局结构保持而未考虑样本间的局部近邻结构保持问题,本文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