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梦张岱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i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教学以各种形式的诵读为前提,以疏通文意为基础,抓住一个“痴”字解读张岱。他的痴行显示了他的遗世独立和孤高情怀;他眼中的冬景悠远脱俗,天人合一;他心中的故国情则是深扎心底的永远的伤痛。
  教学目标 :
  1.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学习作者写景的技巧。
  3.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雪后奇景的赏析。
  教学难点:读懂张岱,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明朝有一个人,年至五十,将自己前半生当作梦来回忆,写了一部《陶庵梦忆》。这个人就是张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梦中,从《湖心亭看雪》中窥探他的心灵深处。
  二、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1.齐读,读准字音。
  2.范读,读对停顿。
  3.齐读,读出感情。
  三、组内讨论,互通文义
  独立预习之后,组内交换有疑惑的地方,标注重点字、词、句。
  四、读课文,走进作者心灵
  1.发现痴
  读过几遍课文后,发现一个评价张岱的字——痴。
  字面意思是什么?但在这里,“痴”的含义绝不仅是字面含义,而是有深层次的内涵需要我们慢慢发现。张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朗读课下注释。
  明确:忆——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家乡——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明亡后不仕”——不给清廷做事。
  教师补充: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陶庵梦忆〉自序》
  教师总结:他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清兵南下后,国破家亡的他深感沉痛和悲愤,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痛和沧桑之感,以寄托故国之思。这就是张岱。都说痴人必有痴行,现在我们就来看张岱的行踪痴在何处。
  2.痴于行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三句看出张岱有什么异常行为?哪几个字体现他的与众不同?明确:大、三、绝、更定、独。绝:写出了大雪后西湖空旷、肃杀、冷寂的景象,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不敢作声,突出大雪的威严。这让我们联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从他的行为中看出他什么性格?明确:与众不同、孤独、不愿在白天热闹的环境中看雪看人的孤傲、清高。
  张岱前往湖心亭看雪,是自己去的吗?明确:有舟子陪同。那为什么是说“独往”?“独”又有什么意味?让我们一起回顾有关“独”字的诗句,体会文人特有的情怀。如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明确:舟子在情感上不能理解他的伤痛。他独来独往,内心漂泊无根、无所依傍。他有着独抱冰雪之操守,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超越世俗的高雅之趣,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孤高情怀有谁知,独与天地相往来。
  3.痴于景
  这样的痴人、痴行,那他眼中的景又有何不同?齐读写景句子,体会画面。“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读完后请描绘一下眼前出现什么样的场景?明确:苍茫一片。
  三個“与”是否多余?对比朗读,体会妙处。明确: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举目皆白,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
  后一句改成“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哪一句好?明确:原句量词小的夸张,写出了天地的空旷,人物的渺小,作者好像要把孤独的自己融入进这苍茫天地,浑然一体,天人合一。
  教师总结:如此阔大辽远的天地,使自己茫然无依的心灵得到了暂时的解脱。用天地之大来衬托“堤”、“亭”、“舟”、“人”的“小而孤”、“孤而独”。这样,“独的意境就又表现出来。张岱用简练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天地的浩大蒼茫,人物的渺小清淡,人似乎完全融入天地之中,真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妙境。让我们再次齐读,感受这悠远脱俗的景,遗世独立的人。
  4.痴于情
  张岱到了湖心亭后,在这天寒地冻、万籁俱寂之中出现了一点温暖和亮色,因为湖心亭上居然还有另外两个痴人,齐读“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两个人看到张岱,如遇知己,惊喜之态从何出体现?明确:大喜、更有、拉。喝完酒,问其姓氏,如何作答?是否答非所问?
  教师补充:金陵,现在的南京。明朝开国之初的53年建都在南京。1645年,南京被清兵攻陷,改为江宁。地名已经更改,为何不说自己是江宁人?明确:对故国怀念,哀伤的情感,丧国之痛,对清朝的不认可、不合作。
  教师总结:他不甘承认明亡,表达了我大明未亡之人誓与清朝不共戴天。张岱就是这样痴情于他的故国。他与那两个金陵人互为知音,举杯而饮,然而骨子里不改其凄清的基调。不过是一种暂时的慰藉罢了。
  在即将离开仙境之时,以舟子的话作结“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为什么用叹号?明确:对相公痴行的不理解和感慨,显露出他们心灵的距离,与开头“独”相呼应。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篇词中这样说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谁解其中味?舟子不解,你解了吗?张岱到底痴在何处?请小组讨论。明确:痴醉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痴心于深沉悲怆的故国之思。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张岱的梦中。张岱以梦为解脱,将家国之叹、故园之思、人生之悲寄于梦中。唯有梦能使自己解脱,这就是《陶庵梦忆》的艺术。理想被现实吞没,也只有在清寒灵动的山水中寻找心灵的归依。张岱的痴行痴景让我们看似遥远,张岱的痴人痴心则又是我们不能企及的高度。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第三十四中学(25000)
其他文献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主导和促进作用,但教师必须确定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即为“最近发展区”。语文教学亦然。故,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应将阅读目标预设在略高于学生已有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的地方,让学生的阅读思维活动始终处于“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更上一层楼”。而学生已有的独立解决问题的
期刊
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来完成的。学生通过“听”和“读”来接受语言,这是一种接受能力;学生通过“说”和“写”来表达思想,则是表达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要求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期刊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而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因此,应该强调师生交流,实现师生之间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种互动,就教学而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对老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一起分享、理解知识。这种互动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诵读,让学生充分地诵读,在诵读中整体感知,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过程和方法。笔者的教学对象是一群来自雪域高原的学生,但是在进行语文教学时,笔者发现内地藏族班学生不太喜欢读书,尤其不喜欢大声朗读,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应试教育造成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月版)这句话道出了阅读之于写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感悟则是阅读与写作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当阅读成为爱好,感悟成为习惯,写作就成为自然。这三者共奏,便会成就一曲和谐奔放的协奏乐章。  一、“协奏曲”之三大乐章  1.热情的快板——阅读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基础。“
期刊
许多教师认为探究学习应该是科学家的工作,而不应应用在学生身上。这样的看法主要源自于他们对探究性学习的误解,他们把探究学习与科学探究完全等同起来。所以要解开这个结,首先就要弄清什么是科学探究,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是人们对各类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根据确定的课题,用已有的科学理论和经验对问题的模型进行假想与推测,并进行实验,同时根据实验情况不断调整与完善自己的假想,直至正确
期刊
自从《羚羊木雕》被选人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有关于这篇文章的争论,一直停留在对错是非之上。我们似乎被传统的思维所束缚,很多人将造成这样的矛盾的原因归结为父辈和儿女之间没能相互沟通,造成误会,最终造成了“我”和万芳之间的尴尬。但真的是沟通不畅造成了这种不和谐吗?经过反复研读之后,发现这篇文章之所以那么扣人心弦,另有其原因。  一、两个矛盾  首先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提到了两个矛盾。第一个是,爸爸妈妈
期刊
一、整体设想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上海二期课改实验版七年级第一册中的重点篇目,也是经典篇目。上海语文二期课改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性。以此为指导思想,笔者尝试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在兴趣中发现”,深入感知文本内容。  笔者为《背影》一课定的授课原则是: 所有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尽可能以激发学生学
期刊
初中语文有一篇文章为我们学习语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这篇文章就叫《香菱学诗》。曹雪芹先生虽然在作品中阐述的是一个学诗的过程,其实他何尝不是在语文的学习上给我们进行了一番详细地指导呢?语文能力的提升就跟文本中的香菱一样,需要我们给学生提供品读的文章,让其在品读的基础上进行感悟,在感悟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这样,在阅读和写作上就可以顺利实现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一、品读积累  我们在语文学习的课堂上经
期刊
《荷塘月色》是篇经典美文,一直是语文教材中的保留篇目。鉴赏此文必须“披文以入情”,即通过朗读文章,体味文章的语言来感受作品中的形象,从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不能像过去那样死扣时代背景,先给文章下定论,或是急于把前人的评述传达给学生,造成学生思维上的定势。我们强调的是让阅读主体——学生,充分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因此,对《荷塘月色》的课堂教学不妨做一些改变 。  一、 让学生反复吟诵  教师可
期刊